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开挖模拟的支撑荷载法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高峰 孙常新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7,共8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隧道施工过程的支撑荷载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讨论了释放荷载和支撑荷载的关系,分析了支撑荷载的大小、方向以及选取的部位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根据三维模型的计算结果确定了位移释放率,并据此得到了按平面应... 采用有限元法对隧道施工过程的支撑荷载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讨论了释放荷载和支撑荷载的关系,分析了支撑荷载的大小、方向以及选取的部位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根据三维模型的计算结果确定了位移释放率,并据此得到了按平面应变模型模拟隧道施工过程时各施工阶段支撑荷载的大小。计算结果表明:在采用平面应变方法进行隧道施工过程的计算时,为了模拟开挖面的空间效应,在洞周施加的是支撑荷载而非释放荷载;在只有体积力和面力的情况下,支撑荷载可以采用被挖掉的岩土体的周边(内圈)节点的等效节点力,也可以取留下围岩周边(外圈)节点的等效节点力并反号,若洞周节点上有集中荷载,则支撑荷载必须采用前者;在台阶法施工中,采用变化后的洞周节点力作为下半断面支撑荷载的初始应力的方法,能够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开挖面效应 有限元法 支撑荷载 位移释放率 施工力学
原文传递
基于Winkler地基考虑重荷载机械过支撑的不利工况设计计算
2
作者 金超奇 曹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1期132-136,共5页
针对基坑开挖前挖重荷载过支撑的常易忽视工况,基于Winkler地基连续梁模型,通过构建刚度矩阵进行迭代计算,对常规支撑配筋形式进行承载能力的验算,最后结果表明:当施工机械需要驶过支撑时,支撑承载力均不宜小于ZC-1,但当机械荷载大于20... 针对基坑开挖前挖重荷载过支撑的常易忽视工况,基于Winkler地基连续梁模型,通过构建刚度矩阵进行迭代计算,对常规支撑配筋形式进行承载能力的验算,最后结果表明:当施工机械需要驶过支撑时,支撑承载力均不宜小于ZC-1,但当机械荷载大于200挖掘机时,还需对支撑进行额外措施进行加强,保证承载力满足;当基床系数Kv不小于3.5Mpa/m时,以ZC-1作为支撑时无需进行额外措施进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机械过支撑 WINKLER地基 刚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释放荷载的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陶星 《四川建筑》 2012年第6期67-68,共2页
针对平面应变问题下隧道开挖释放荷载的有限元模拟方法,总结分析了常用的Mana法、刚度折减法和支撑荷载法,并从体系平衡的概念,论述了各种方法的思路与实现过程,指出支撑荷载法概念清晰、计算简便,便于通用有限元软件实现,更适合多施工... 针对平面应变问题下隧道开挖释放荷载的有限元模拟方法,总结分析了常用的Mana法、刚度折减法和支撑荷载法,并从体系平衡的概念,论述了各种方法的思路与实现过程,指出支撑荷载法概念清晰、计算简便,便于通用有限元软件实现,更适合多施工步开挖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有限元法 释放荷载 刚度折减 支撑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施工荷载在预应力大梁结构中的传递
4
作者 任远和 时宜 《安徽建筑》 1997年第5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施工荷载 大梁结构 预应力构件 张拉顺序 施工活荷载 支撑荷载 荷载传递 后张预应力 力筋 竖向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的模板支撑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坤 《安徽建筑》 2011年第6期76-77,共2页
大体积混凝土在当今施工中越来越普及,超荷载模板支撑体系也随之产生,怎样确保超重、超高模板支撑体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怎样科学、安全、顺利的完成施工,是我们探索的问题。文章通过实例,来阐述超荷载模板支撑结合项目特殊... 大体积混凝土在当今施工中越来越普及,超荷载模板支撑体系也随之产生,怎样确保超重、超高模板支撑体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怎样科学、安全、顺利的完成施工,是我们探索的问题。文章通过实例,来阐述超荷载模板支撑结合项目特殊性的成功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板 满堂脚手架 荷载模板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 analysis of stability of twin shallow tunnels based on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佳华 许敬叔 张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669-4676,共8页
Based on nonlinear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stability number and supporting force on twin shallow tunnels were derived using upper bound theorem of limit analysis. The optimized solu... Based on nonlinear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stability number and supporting force on twin shallow tunnels were derived using upper bound theorem of limit analysis. The optimized solutions were obtained by the technique of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When nonlinear coefficient equals 1 and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equals 0, the nonlinear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degenerates into 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stability number in this work were compared with previous results, and the agreement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esent metho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nlinear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pporting force on twin shallow tunnels obviously increases when the nonlinear coefficient, burial depth, ground load or pore water pressure coefficients increase. When the clear distance is 0.5to 1.0 times the diameter of tunnel, the supporting force of twin shallow tunnels reaches its maximum value, which means that the tunnels are the easiest to collapse. While the clear distance increases to 3.5 times the diameter of tunnel, the calculation for twin shallow tunnels can be carried out by the method for independent single shallow tunnel. Therefore, 3.5 times the diameter of tunnel serves as a critical value to determine whether twin shallow tunnels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designing twin shallow tunnels,appropriate clear distance value must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its change rules and actual topographic conditions, meanwhile, the influences of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of soil materials and pore water must be completely considered. During the excavation process, supporting system should be intensified at the positions of larger burial depth or ground load to avoid collap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twin shallow tunnels upper bound theorem stability number supporting force clear d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住宅新型复合结构的理论分析及研究
7
作者 冉捷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第12期180-180,共1页
目前国内住宅结构体系普遍存在着一些缺点,通过对这些不足之处的分析,指出由钢筋混凝土柔性柱(截面尺寸为250mm×300mm)、柔性梁(截面尺寸为250mm×250mm)和钢筋混凝土支撑(截面尺寸小于梁柱)组成的带"人"字支撑的新... 目前国内住宅结构体系普遍存在着一些缺点,通过对这些不足之处的分析,指出由钢筋混凝土柔性柱(截面尺寸为250mm×300mm)、柔性梁(截面尺寸为250mm×250mm)和钢筋混凝土支撑(截面尺寸小于梁柱)组成的带"人"字支撑的新型复合结构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代替原住宅结构中的承重墙及不开门洞的自承重墙的复合结构体系。本文从空间体系研究着手,提出了延性结构体系,不仅能满足变化多样的住宅建筑空间模式,而且能满足结构抗震延性要求,从而代替砌体结构的黏土砖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结构:支撑低周反复荷载 多层住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0×3000mm框支转换梁施工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崇德 马克诚 张成奎 《甘肃科技》 2004年第9期148-149,共2页
西北油漆厂 7#高层住宅楼转换层框支大梁 ,宽度为 75 0mm ,高度为 30 0 0mm ,最大跨度为 8.4m。转换大粱采用叠合梁原理、钢管排架支撑体系、框支梁钢筋绑扎 ,砼浇筑 。
关键词 转换层框支大粱 荷载传递支撑体系 框支梁钢筋绑扎 砼浇筑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转换梁施工要点——转换梁施工中的几点体会
9
作者 张文华 《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第30期45-45,共1页
在高层建筑中,转换梁是整个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位,如何确保转换梁的施工质量,是工程各参建单位,特别是施工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 转换梁 荷载传递支撑体系 框支梁钢筋绑扎 混凝土浇筑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