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支出结构是否促进了居民服务消费?
1
作者 胡东兰 蔡曦 李勇坚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100,共14页
在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新发展阶段,服务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否能在服务消费水平增长过程中发挥作用,成为服务经济时代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 在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新发展阶段,服务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否能在服务消费水平增长过程中发挥作用,成为服务经济时代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支出结构的社会偏向性能够促进居民服务消费,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服务业超越发展阶段和城市,财政支出结构的社会偏向性对居民服务消费的促进作用较强;财政支出结构的社会偏向性对交通通信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强,医疗保健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次之,最后是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居民服务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对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结构的社会偏向性通过收入效应、集聚效应和创新效应促进居民服务消费。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好地识别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服务消费的实现路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支出效率、有效扩大服务消费规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居民服务消费 社会性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还是浪费:中国整体广告支出效率研究——基于大型广告主广告支出与销售额数据的实证检验(2001-2020)
2
作者 姜智彬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6,F0003,共14页
相比个体广告支出效率,对一个国家(地区)整体广告支出效率的测量研究更具经济学上的普遍意义。通过对20年来我国每年排名前100位大型广告主相关数据的整合和清洗,可以发现:中国整体广告支出效率呈阶段性上升态势,经历了低效率、效率提... 相比个体广告支出效率,对一个国家(地区)整体广告支出效率的测量研究更具经济学上的普遍意义。通过对20年来我国每年排名前100位大型广告主相关数据的整合和清洗,可以发现:中国整体广告支出效率呈阶段性上升态势,经历了低效率、效率提升、效率较高三个阶段;中国大型广告主在保持现有销售额的情况下,从整体广告支出效率的理论角度分析可以节约大量广告支出;互联网媒体的广告支出效率高于传统媒体,促进了中国整体广告支出效率的上升。在嵌入性视野下,一些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对中国整体广告支出效率会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GDP增长率、广告法律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广告市场主体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技术进步的速度与空间。对中国整体广告支出效率的研究还需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一是不同国家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广告支出效率研究;二是我国不同形态互联网广告的支出效率研究;三是我国不同行业整体广告支出效率差异研究;四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中国整体广告支出效率的影响研究;五是中外广告支出效率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广告主 广告支出 整体广告支出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病保险对居民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红艳 陈志浩 +1 位作者 皇甫慧慧 吴傲阳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大病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为优化大病保险补偿方案、降低灾难性医疗支出提供参考。方法:运用Log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大病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采用解释结构模型评估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果:参加... 目的:探讨大病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为优化大病保险补偿方案、降低灾难性医疗支出提供参考。方法:运用Log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大病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采用解释结构模型评估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果:参加大病保险使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降低16.51%,消除内生性问题后影响仍然显著;住院经历、大病保险参与是影响灾难性医疗支出的表层因素,慢性病、自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和婚姻状况是中层因素,户口类型和家庭人均收入是深层因素。结论:大病保险能缓解灾难性医疗支出,但缺乏针对性;应根据不同群体特征设计差异化补偿方案,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政策倾斜力度,拓宽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病保险 灾难性医疗支出 影响因素 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乘数效应——基于研发异质性与企业产权性质视角
4
作者 潘雄锋 徐海涛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3,共14页
本文在一个含有企业产权性质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研发活动异质性及投入产出结构,对比研究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与基础研究支出对国有部门及非国有企业部门的异质性影响,并对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进行估算。模拟结... 本文在一个含有企业产权性质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研发活动异质性及投入产出结构,对比研究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与基础研究支出对国有部门及非国有企业部门的异质性影响,并对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进行估算。模拟结果显示,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作用,其中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具有较强的即期影响,但其影响效应的持续性不足;基础研究支出能够产生较长期的影响,但其影响效应具有时滞性。通过计算各类乘数发现,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逐渐增大,但基础研究支出的长期乘数要显著大于应用研究支出;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将对非国有企业部门产生更强的乘数效应;投入产出结构、研发支持偏向性及信贷融资偏向性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具有显著影响,当剥离投入产出结构后,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明显减小,当消除研发支持偏向性及信贷融资偏向性后,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乘数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明显增大。本文为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支出结构,有效发挥政府财政科技支持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乘数 研发异质性 企业产权性质 投入产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建设中“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政府支出结构视角
5
作者 庞瑞芝 郑思源 李倩楠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深入研究“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对优化政府卫生支出结构、提升医疗卫生体系整体效能、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视角上,与现有文献关注于政府卫生支出总量不同,文章着重从政府支出结构视角,基于2013... 深入研究“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对优化政府卫生支出结构、提升医疗卫生体系整体效能、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视角上,与现有文献关注于政府卫生支出总量不同,文章着重从政府支出结构视角,基于201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重医轻卫”显著降低了居民健康水平,这一结论在使用系统GMM回归缓解内生性以及Tobit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和中部地区已经凸显,西部地区暂未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公共卫生 政府卫生支出 资源配置失衡 居民健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会监督视角下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风险管控——以H大学为例
6
作者 陈菁 马祥兰 +1 位作者 胥颖 陈珊珊 《经济师》 2025年第2期82-84,共3页
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经费管理与风险管控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在系统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目标、现状和经费支出主要风险类型基础上,以H大学为例,提出在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风险管控中加强财会监督的实施方案,创新了科研经费管理监... 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经费管理与风险管控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在系统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目标、现状和经费支出主要风险类型基础上,以H大学为例,提出在高校科研经费支出风险管控中加强财会监督的实施方案,创新了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新路径,同时从建立诚信约束机制、发挥监督结果作用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财会监督 科研经费 支出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
7
作者 侯曼 宋奕晴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4期265-270,共6页
财政科技支出对于促进国家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运用LP方法测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探讨西安市财政科技支出的经济转化能力;其次,以沪深2012-2022年的西安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与宏观数据相匹配的方法,对... 财政科技支出对于促进国家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运用LP方法测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探讨西安市财政科技支出的经济转化能力;其次,以沪深2012-2022年的西安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与宏观数据相匹配的方法,对财政科技支出如何影响企业TFP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财政科技支出强度,有助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鉴于此,想要提升西安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不仅要对财政科技支出的投入产出结构进行考量,还应当从政府视角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 全要素生产率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性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
8
作者 李宏 孙钰婷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8-96,F0003,共10页
为考察民生性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效应,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均民生性财政支出提高了环境治理水平,特别是在减少突发环境... 为考察民生性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效应,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均民生性财政支出提高了环境治理水平,特别是在减少突发环境事件次数和人均废水排放量方面有积极效应,且通过了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回归结果显示,人均民生性财政支出对低增长水平地区的环境治理效应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人均民生性财政支出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环境治理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环境治理效应方面的文献,而且为政府通过制定有效的财政政策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性财政支出 环境治理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研究
9
作者 程诺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8期166-169,共4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简单追求数量和增速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首要目标的高质量发展,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环节之一。本文从财政压力入手,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决策动机以及出现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原...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简单追求数量和增速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首要目标的高质量发展,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环节之一。本文从财政压力入手,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决策动机以及出现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整理2013~2022年十年间中国地方政府建设性财政支出与民生性财政支出,结合地方政府出现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现象的原因,提出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透明度和监管力度、完善政绩考核机制等方面推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压力 财政支出结构偏向 财政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10
作者 叶玉青 《中国经贸》 2025年第3期11-13,共3页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教育财政支出成为了推动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然而,地区间和不同教育阶段的投入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教育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不足等问题,都对教育系统的效率和公平性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改进...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教育财政支出成为了推动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然而,地区间和不同教育阶段的投入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教育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不足等问题,都对教育系统的效率和公平性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改进这一现状,本文深入探讨了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策略。提出通过优化财政支出,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性;强调了扩大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以满足公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提高教育资金使用的监管和透明度,以提高公众对教育投入的信任度;强调了加强教育科研与创新的财政支持的必要性;提出改善教育预算的分配和管理机制,以提高教育资金使用的效率。这些优化策略为实现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教育财政支出 效率和公平 优质教育资源 质量提升 教育公平 高质量教育 教育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11
作者 朱林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5年第3期118-121,共4页
一、前言预算绩效管理是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此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突出财政工作的价值属性。预算绩效管理是以结果为导向,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从而为财政资金的科学分配与高效利用提供可靠依据。现阶段,许多地区财政部门... 一、前言预算绩效管理是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此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突出财政工作的价值属性。预算绩效管理是以结果为导向,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从而为财政资金的科学分配与高效利用提供可靠依据。现阶段,许多地区财政部门逐步开展并持续改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然而一些乡镇仍然存在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尤其在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方面。为此,有必要针对乡镇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对策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绩效管理 财政部门 财政支出 财政资金 预算管理工作 财政项目支出 价值属性 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支出规模对创新的影响——促进抑或阻碍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海波 陈韵洁 +1 位作者 周明明 刘勇政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8,共19页
自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创新已然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首先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政府支出对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和负向挤出效应,然后基于2007—2017年中国26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政府支出规模... 自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创新已然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首先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政府支出对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和负向挤出效应,然后基于2007—2017年中国26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政府支出规模的创新效应,意在探索有利于促进创新的政府支出规模和结构。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中国当前的政府支出规模对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这一作用主要是由政府支出中的科学技术支出和福利性支出对创新活动的正向激励效应所驱动。与此同时,政府支出规模对创新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创新质量差异:在人均科学技术支出和人均福利性支出更多的东部与中部地区,政府支出规模的正向激励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科学技术支出会同时促进高质量和低质量的创新活动,而福利性支出只促进低质量的创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出规模 创新 正向激励效应 科学技术支出 福利性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环保支出赋能绿色技术进步的机制研究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
13
作者 刘敏 刘伟江 刘海英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3,共11页
基于中国2007—2020年地级市数据,探究了财政环保支出能否赋能绿色技术进步,通过何种机制进行传导,以及其呈现的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环保支出能够显著推动绿色技术进步.由传导机制检验发现,财政环保支出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 基于中国2007—2020年地级市数据,探究了财政环保支出能否赋能绿色技术进步,通过何种机制进行传导,以及其呈现的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环保支出能够显著推动绿色技术进步.由传导机制检验发现,财政环保支出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介效应,间接激励当地绿色技术进步.另外,传导机制存在非线性门槛特征.随着产业结构优化,财政环保支出对于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表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趋势.从异质性分析来看,财政环保支出显著赋能低层级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绿色技术进步,且上述区域的传导机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环保支出 绿色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绿色之路:财政环境支出与企业气候风险
14
作者 向海凌 吴非 +1 位作者 侯静茹 车德欣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0,共14页
地方财政环境支出作为新时代背景下政府部门改善环境的重要抓手,能够对企业气候风险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8-2022年数据集,实证检验财政环境支出对企业气候风险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环境支出显著降低了企业气候... 地方财政环境支出作为新时代背景下政府部门改善环境的重要抓手,能够对企业气候风险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8-2022年数据集,实证检验财政环境支出对企业气候风险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环境支出显著降低了企业气候风险。在财政赤字较低地区、人均碳排放较高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财政环境支出有着更为突出的气候风险抑制效果。机制检验显示,财政环境支出能够通过提升企业主动性风险承担意愿、增强环保投资活动来降低企业气候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财政-金融”的政策组合能够有效促进对企业气候风险的治理,并展现出了较强的结构性优化特点。本文为理解财政工具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环境支出 企业气候风险 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对学生家庭校外培训参与和支出的影响
15
作者 庞小冬 薛海平 肖凤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6,共20页
“双减”政策提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校外培训支出负担”的目标,而当前对该政策工作目标的达成程度的评估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利用基于全国抽样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大样本调查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提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校外培训支出负担”的目标,而当前对该政策工作目标的达成程度的评估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利用基于全国抽样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大样本调查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双减”政策对学生家庭校外培训参与和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1)“双减”政策对学生家庭“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和支出存在显著降低效应,结论通过PSM-DID稳健性检验;(2)“双减”政策对学生参加“学期中和寒暑假”“线上和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存在显著降低效应,结论通过PSM-DID稳健性检验;(3)“双减”政策对学生家庭“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和支出存在显著增加效应,结论未通过PSM-DID稳健性检验;(4)异质性分析发现“双减”政策显著降低了中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家庭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和支出,对高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家庭不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为评估“双减”政策工作目标达成程度提供了证据,为实施“双减”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不断巩固“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成果,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加大力度治理“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校外培训参与 校外培训支出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监测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探讨
16
作者 赵纯一 刘威 +2 位作者 苏猛 李曦 李山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稳定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深入探讨了我国环境监测支出定额标准体系的现状和其构建必要性,分析了环境监测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并从标准体系的适用性和覆盖性等方面提出了改善... 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稳定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深入探讨了我国环境监测支出定额标准体系的现状和其构建必要性,分析了环境监测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并从标准体系的适用性和覆盖性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借助融入新的工作方法与内容、加强标准的研究制定、设置地区差异调整系数和建立定期评估与调整机制等方式,以期为环境监测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支出定额 标准体系 预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
作者 董仕军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B7期9-13,共5页
一、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收支矛盾大、赤字多、债务多。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财政收支矛盾也十分突出,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表现出加速膨胀的势头。从1979年~1... 一、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收支矛盾大、赤字多、债务多。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财政收支矛盾也十分突出,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表现出加速膨胀的势头。从1979年~1998年的20年中,除1985年是盈余外,其余年份都是赤字。从1979年~1995年的17年间,累计赤字达到2814亿元,特别是“八五”期间,财政赤字迅速扩大,达到1945亿元。国债规模也不断扩大,1980年为43亿元,1985年为89亿元,1990年为375亿元,1996年已上升为1900多亿元。1998年的公债规模则更大,除了原来安排的2890.70亿元公债外,为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发了2700亿元的专项国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管理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预算法 预算年度 支出预算 公共支出 财政支出效益 支出标准 预算支出 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日常管护费用支出现状与改进策略
18
作者 殷志扬 郝景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265-268,共4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综合性战略举措。以苏州农村地区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苏州市下属的昆山市、太仓市、张家港市、常熟市以及吴江区、吴中区、高新区和相城区部分行政村2021和2022年度农村人居环...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综合性战略举措。以苏州农村地区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苏州市下属的昆山市、太仓市、张家港市、常熟市以及吴江区、吴中区、高新区和相城区部分行政村2021和2022年度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费用支出金额、支出占比和支出结构,分析影响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费用支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苏州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及日常管护费用户均支出、人居环境整治及日常管护费用的总支出占全年收入的比重以及苏州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日常管护中垃圾清理费用的支出占比均存在大幅下降的空间。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面来降本增效:第一,优化村干部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村干部的“头雁”作用;第二,充分发挥积分制的激励作用,对村公共卫生外包服务项目进行重新优化;第三,在城乡结合部可以考虑将保洁项目整体打包,提高村庄保洁的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整治 日常管护费用 支出金额 支出占比 支出结构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支出结构 被引量:9
19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培勇 +1 位作者 张德勇 马珺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67,共22页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论从国内层面看,还是从国际层面看,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复苏都始终与财税政策的积极实践捆绑在一起。在国内,积极财政政策不仅是应对危机的"主攻手",而且通过收支"两翼并举"的全方位扩张操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财税政策的特殊功效;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旨在应对危机的"经济振兴"或"经济刺激"举措,其主体部分都可归于财税政策的范畴。正是凭借着以扩张性财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联合行动,才使得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得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至今,面对尚不确定的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围绕有关所谓刺激政策退出时机、节奏、方式等问题的国际协调,也仍然是以财税政策为核心内容的。因此,在"十二五"开局之时,结合"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及"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实际,深度审视"十二五"时期我国财税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于2010年下半年主持完成的《"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税改》,是一份视角宏阔、严谨扎实、贴近现实、贴近决策的研究报告。本刊现将该研究报告中的部分内容,以《"十二五"时期中国财税若干问题研究》为题编成两个专辑,分两期连续刊发(2011年第3~4期),以望对"十二五"时期我国财税领域的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支出 一般预算支出 投资性支出 消费性支出 财政 积累性支出 财政金融 中国财政支出 “十二五”时期 中央政府 支出功能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和经济增长长期关系的实证研究
20
作者 王磊 王小利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研究利用1953—2023年间中国财政支出增长与GDP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进行了最小二乘法与Granger因果检验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分阶段特征... 研究利用1953—2023年间中国财政支出增长与GDP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进行了最小二乘法与Granger因果检验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分阶段特征。改革开放以前,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大于1,财政支出增长明显内生于经济增长。改革开放至今,财政支出增长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内生于经济增长,但内生性有所减弱;二者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财政支出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财政支出增长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结论部分对实证检验的结果进行了理论与政策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长期关系 GRANGER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