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型材料成形加工技术——摩擦叠焊 |
陈家庆
焦向东
周灿丰
邱宗义
栾国红
|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2
|
摩擦叠焊的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 |
陈忠海
陈家庆
焦向东
高辉
周灿丰
|
《电焊机》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3
|
预热对LY12铝合金摩擦叠焊质量的影响 |
高辉
焦向东
周灿丰
陈家庆
占宏伟
张艳清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4
|
摩擦叠焊单元成型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占宏伟
焦向东
高辉
周灿丰
陈家庆
陈煜
|
《电焊机》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5
|
摩擦叠焊——一种新型的固相连接技术 |
陈家庆
焦向东
邱宗义
房晓明
栾国红
|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
2007 |
16
|
|
6
|
网格重划分技术在摩擦叠焊仿真中的应用 |
高辉
焦向东
周灿丰
李冠群
|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7
|
Q235钢摩擦叠焊单元成形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分析 |
高辉
焦向东
周灿丰
陈家庆
|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8
|
塞棒形式对摩擦叠焊单元成形质量的影响 |
宋国祥
陈秀清
杨帆
徐亚国
焦向东
高辉
|
《电焊机》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9
|
Q345钢摩擦叠焊焊接初始阶段数值分析 |
孙立强
焦向东
高辉
周灿丰
陈智
孙涛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
2012 |
3
|
|
10
|
试件形状对铝合金摩擦叠焊成形的影响 |
任朝晖
鞠建忠
吕冬杰
徐宇航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1
|
管型结构物维修摩擦叠焊设备研制 |
焦向东
周灿丰
高辉
姬宜朋
郭丽峰
刘正文
|
《焊接》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2
|
DH36钢摩擦叠焊焊点分布规律研究 |
许威
黄江中
宋国祥
张大伟
王志江
贺钧
王东坡
|
《焊接》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3
|
摩擦液柱成形及摩擦叠焊新技术综述 |
黄万群
孙永兴
蒋淑英
|
《焊管》
|
2010 |
3
|
|
14
|
水下摩擦叠焊作业过程仿真系统设计 |
杨帆
李彦胜
黄江中
宋国祥
马丽
|
《应用科技》
CAS
|
2015 |
0 |
|
15
|
工艺参数对摩擦叠焊单元成形过程的影响 |
杨帆
宋国祥
陈秀清
徐亚国
高辉
焦向东
周灿丰
|
《电焊机》
|
2015 |
0 |
|
16
|
预制孔形状对摩擦叠焊单元成形影响的数值分析 |
李冠群
高辉
周灿丰
曹军
|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7
|
深水结构物维修摩擦叠焊设备研制 |
周灿丰
焦向东
高辉
郭丽峰
|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8
|
“基于摩擦叠焊的水下结构物修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技术总结 |
曹军
许威
黄江中
杨帆
|
《科技资讯》
|
2016 |
0 |
|
19
|
摩擦叠焊单元成形过程中初始阶段的数值模拟 |
马洪伟
马亚光
权军
栾陈杰
徐雅晨
徐连勇
荆洪阳
韩永典
|
《焊接技术》
|
2016 |
0 |
|
20
|
塞棒材料和尺寸对摩擦叠焊接头成形缺陷的影响 |
杨帆
赵翠华
黄江中
李连波
周喜成
|
《焊接技术》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