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3+)掺杂二氧化硅磨料的合成及其在氧化锆陶瓷中的化学机械抛光行为
1
作者 代三威 雷红 付继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2,共12页
为了提高氧化锆陶瓷的抛光效率,在二氧化硅表面掺杂Y^(3+)得到改性磨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表明,Y元素以Y(OH)_(3)的形式存在于改性磨料中.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为了提高氧化锆陶瓷的抛光效率,在二氧化硅表面掺杂Y^(3+)得到改性磨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表明,Y元素以Y(OH)_(3)的形式存在于改性磨料中.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磨料呈球形,粒度均匀,无聚集体和2次颗粒出现.与纯胶体二氧化硅磨料相比,材料去除率(material removal rate,MRR)提高了33%左右.MRR增大的原因是掺杂的Y(OH)_(3)改变了二氧化硅颗粒的Zeta电位,减小了二氧化硅颗粒与氧化锆陶瓷之间的排斥力,增大了二氧化硅颗粒和氧化锆陶瓷基体之间的接触概率,导致摩擦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陶瓷 化学机械抛光 磨料 掺杂二氧化硅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掺杂二氧化硅在雪菊中木犀草苷分析中的应用
2
作者 韩想 阿迪拉·阿布都热西提 +2 位作者 贺小刚 冯昱龙 楚刚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14-11220,共7页
采用简易的方法制备了一种锌掺杂二氧化硅吸附剂,建立了一种通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选择性测定雪菊中木犀草苷的分析方法。在讨论对吸附剂吸附率的影响条件中,对pH值、吸附剂的用量和吸附时间进行了研究。用近红外光谱方法对富集了木... 采用简易的方法制备了一种锌掺杂二氧化硅吸附剂,建立了一种通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选择性测定雪菊中木犀草苷的分析方法。在讨论对吸附剂吸附率的影响条件中,对pH值、吸附剂的用量和吸附时间进行了研究。用近红外光谱方法对富集了木犀草苷的吸附剂直接进行检测,并且在对模型的定量校正过程中使用了偏最小二乘法。以上研究发现,在中性条件下常温吸附20 min吸附剂质量为0.25 g时,木犀草苷的吸附率可达到87.1%;经SNV处理后,木犀草苷校正模型的参考浓度和预测浓度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909,预测回收率在87%~118%范围内。结果表明,锌掺杂二氧化硅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富集雪菊中微量的木犀草苷,将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实现了雪菊中微量的木犀草苷快速、灵敏、选择性地测定。这对于其他药食两用植物中微量活性成分的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硅吸附剂 木犀草苷 定量校正 富集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掺杂二氧化硅用于雪菊中木犀草苷的富集及近红外光谱分析
3
作者 楚刚辉 姜盼盼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3-1009,共7页
用制备的铜掺杂二氧化硅作为吸附剂,富集雪菊提取液中的木犀草苷,测量富集有目标组分吸附剂的近红外光谱,所得光谱经预处理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木犀草苷的定量校正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铜掺杂二氧化硅的用量为0.25 g、常温振荡2... 用制备的铜掺杂二氧化硅作为吸附剂,富集雪菊提取液中的木犀草苷,测量富集有目标组分吸附剂的近红外光谱,所得光谱经预处理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木犀草苷的定量校正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铜掺杂二氧化硅的用量为0.25 g、常温振荡20 min时,对木犀草苷吸附率达89.7%;雪菊提取液中的木犀草苷经吸附剂富集后,无需脱附可直接检测;所得近红外光谱经多元散射校正结合一阶导数预处理后,木犀草苷校正模型的预测质量浓度和参考质量浓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975 0,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959 8 mg/L,木犀草苷在1.5~19.5 mg/L的较低质量浓度范围内,预测集的回收率可达82.6%~1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苷 掺杂二氧化硅 雪菊 富集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防腐蚀纳米平台:聚多巴胺包覆的铈掺杂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
4
作者 刘金辉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78-181,共4页
pH诱导纳米容器骨架响应性降解和缓蚀剂释放可用于实现腐蚀的协同修复效果。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聚多巴胺包覆的铈掺杂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Ce-HMSN@PDA)。结果表明Ce-HMSN@PDA可作为装载缓蚀剂(MBT)的高效纳米载体,负载量达15%。MB... pH诱导纳米容器骨架响应性降解和缓蚀剂释放可用于实现腐蚀的协同修复效果。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聚多巴胺包覆的铈掺杂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Ce-HMSN@PDA)。结果表明Ce-HMSN@PDA可作为装载缓蚀剂(MBT)的高效纳米载体,负载量达15%。MBT在中性pH条件下被PDA层包裹,基本实现缓蚀剂的零释放。而在pH值降低时,Ce-HMSN骨架和PDA层发生响应性降解实现了对缓蚀剂的可控持续释放。这一功能将利于该新型纳米容器快速感受腐蚀引起的微环境pH变化从而自发释放缓释剂以抑制腐蚀。更重要的是,伴随着骨架降解释放的游离Ce^(3+)可以和释放的缓蚀剂共同作用以实现对基体的协同腐蚀防护。本研究的结果表明Ce-HMSN@PDA是一种用于高效腐蚀防护处理的多功能纳米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铈掺杂二氧化硅 多功能纳米容器 控制释放 协同腐蚀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掺杂介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岳春晓 姚兰芳 鲁凤芹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217-22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选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通过正硅酸乙酯(TEOS)和钛酸丁酯(TPOT)的分步水解得到均匀的SiO2-TiO2复合溶胶,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钛掺杂的二氧化硅薄膜。薄膜的折射率在1.20~1.236之间可调...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选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通过正硅酸乙酯(TEOS)和钛酸丁酯(TPOT)的分步水解得到均匀的SiO2-TiO2复合溶胶,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钛掺杂的二氧化硅薄膜。薄膜的折射率在1.20~1.236之间可调,介电常数在2.54~2.817之间。随着钛含量的增加,折射率和介电常数增大,而孔洞率降低。结果分析表明钛离子均匀的分散在SiO2-TiO2网络中形成了Si-O-Ti键的孤立四配位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掺杂二氧化硅薄膜 介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制备多颜色荧光碳掺杂二氧化硅
6
作者 盛进 陈乾旺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85-1090,共6页
报道了一种新的合成多颜色荧光碳掺杂的二氧化硅,与以往的溶胶凝胶制备方法不同,利用浓硫酸在较低温度下对正硅酸四乙酯的脱水作用,制备了粉红色的荧光产物,这说明产物在可见光区域有吸收。荧光测试表明产物表现出多颜色荧光的特性,化... 报道了一种新的合成多颜色荧光碳掺杂的二氧化硅,与以往的溶胶凝胶制备方法不同,利用浓硫酸在较低温度下对正硅酸四乙酯的脱水作用,制备了粉红色的荧光产物,这说明产物在可见光区域有吸收。荧光测试表明产物表现出多颜色荧光的特性,化学分析显示产物为无定形二氧化硅,并含有少量的碳,少量的碳在产物中以C—O键和C=O的形式存在。由于掺杂在二氧化硅结构中的掺杂有C,由此导致的缺陷成为荧光中心,使产物具有较强的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硅 多颜色荧光 缺陷
原文传递
S^(2-)掺杂对Ce^(3+)-SiO_2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光青 郑治祥 +1 位作者 汤文明 吴玉程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5,共6页
通过化学掺杂及气氛控制掺杂的手段对Ce3+–SiO2材料进行S2–掺杂改性,并对其光吸收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分析。研究阴离子掺杂对基体氧化硅材料缺陷态发光以及Ce3+的发光波长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掺杂S2–可明显改变400~600... 通过化学掺杂及气氛控制掺杂的手段对Ce3+–SiO2材料进行S2–掺杂改性,并对其光吸收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分析。研究阴离子掺杂对基体氧化硅材料缺陷态发光以及Ce3+的发光波长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掺杂S2–可明显改变400~600℃热处理条件下344nm和355nm紫外发光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但对Ce3+–SiO2材料在700~900℃热处理条件下产生的445nm左右的蓝色发光影响不大;采用气氛控制手段实现S2–掺杂则可明显改变蓝色发光带的发光波长和发光强度,使发光波长由445nm移向428nm且发光强度为Ce3+–SiO2样品的十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离子 铈离子掺杂二氧化硅 化学掺杂 气氛控制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离子掺杂纳米SiO_2材料中346nm光致发光带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光青 郑治祥 +4 位作者 汤文明 刘君武 吕珺 王建民 吴玉程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17-1521,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Cu^(2+)掺杂纳米Si O_2材料,测量了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能。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Cu^(2+)掺杂纳米Si O_2材料具有微晶结构,颗粒尺寸为20~30nm。对其光致发光谱的测定显示:微量Cu^(2+)掺杂的样品在...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Cu^(2+)掺杂纳米Si O_2材料,测量了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能。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Cu^(2+)掺杂纳米Si O_2材料具有微晶结构,颗粒尺寸为20~30nm。对其光致发光谱的测定显示:微量Cu^(2+)掺杂的样品在220nm激发时存在着唯一的很强主峰,位于346nm左右的紫外发光峰。通过对比不同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及氢化处理对该紫外峰的影响,对346nm紫外发光峰可能的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硅 溶胶-凝胶技术 纳米二氧化硅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掺杂TiO_2催化超声降解甲基橙溶液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君 张向东 +3 位作者 李绮 韩建涛 李莹 赵迪 《化学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采用实验室合成的SiO2掺杂TiO2作为催化剂,以甲基橙超声降解反应为模型,研究了各种因素对SiO2掺杂TiO2催化超声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iO2掺杂TiO2催化剂作用下超声降解甲基橙的效果明显优于非掺杂的锐钛矿型TiO2的催化效果.SiO2... 采用实验室合成的SiO2掺杂TiO2作为催化剂,以甲基橙超声降解反应为模型,研究了各种因素对SiO2掺杂TiO2催化超声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iO2掺杂TiO2催化剂作用下超声降解甲基橙的效果明显优于非掺杂的锐钛矿型TiO2的催化效果.SiO2掺杂TiO2催化剂用量在0.5~1.0g/L之间,超声波频率25kHz,输出功率1.0W/cm2,pH为1.0~3.0时,在甲基橙水溶液初始浓度20mg/L的条件下,80min,降解率达到了98%以上,COD的去除率也达到了99.0%.因此,SiO2掺杂TiO2催化超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掺杂 二氧化钛催化剂 甲基橙溶液 超声降解 染料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掺杂对PMS-PZT陶瓷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范桂芬 吕文中 +1 位作者 汪小红 杨桁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5-37,共3页
对Pb0.98Sr0.02(Mn1/3Sb2/3)0.1Zr0.47Ti0.43O3(简称PMS-PZT)+w(SiO2)(0≤w≤0.6%)三元系压电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电性能进行了研究。XRD图谱表明室温下该材料为钙钛矿结构,并随SiO2掺杂物的加入材料由四方相向三方相转变。实验结果表... 对Pb0.98Sr0.02(Mn1/3Sb2/3)0.1Zr0.47Ti0.43O3(简称PMS-PZT)+w(SiO2)(0≤w≤0.6%)三元系压电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电性能进行了研究。XRD图谱表明室温下该材料为钙钛矿结构,并随SiO2掺杂物的加入材料由四方相向三方相转变。实验结果表明:当w(SiO2)为0.1%时,在1300℃,1h条件下烧结,能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εr为1642,tgδ为0.0043,kp为0.57,Qm为1553,d33为325pC·N–1,可以满足压电电动机和压电变压器等高功率应用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锰锑 锆一钛酸铅 压电陶瓷 二氧化硅掺杂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掺杂对BST-MgO陶瓷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小红 史霄 +1 位作者 何建平 吕文中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6,共4页
采用普通陶瓷工艺制备了0.4Ba0.6Sr0.4TiO3-0.6MgO-xSiO2(0≤x≤5.0%)陶瓷,研究了SiO2含量对所制BST-MgO(BSTM)陶瓷微观结构以及低频、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SiO2在BSTM陶瓷中首先以SiO2的形式存在,然后与... 采用普通陶瓷工艺制备了0.4Ba0.6Sr0.4TiO3-0.6MgO-xSiO2(0≤x≤5.0%)陶瓷,研究了SiO2含量对所制BST-MgO(BSTM)陶瓷微观结构以及低频、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SiO2在BSTM陶瓷中首先以SiO2的形式存在,然后与MgO反应生成Mg2SiO4。质量分数x为0.5%的SiO2掺杂提高了BSTM陶瓷的致密度及可调率,并降低了其微波损耗,此时,陶瓷样品的可调率为16.21%,Q.f=109.5 GHz。随着SiO2掺杂量的进一步增加,BSTM陶瓷的可调率有所提高,介电常数逐渐降低,微波品质因数先降后升。在x=3.0%时,BSTM陶瓷的可调率达17.6%,Q.f=89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钛酸锶钡 氧化 二氧化硅掺杂 介电性能 可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无机纳米粒子PVA复合改性香精微胶囊壁性能研究
12
作者 蔡明建 王秀阁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71,共7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掺杂了金属Fe^(3+)、Zr4+、Ce4+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及TiO2纳米粒子填充聚乙烯醇(PVA)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微胶囊复合壁材,橙花精油为芯材,制备了掺杂TiO_2纳米粒子填充PVA改性囊壁的相变微胶囊。采用傅...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掺杂了金属Fe^(3+)、Zr4+、Ce4+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及TiO2纳米粒子填充聚乙烯醇(PVA)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微胶囊复合壁材,橙花精油为芯材,制备了掺杂TiO_2纳米粒子填充PVA改性囊壁的相变微胶囊。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掺杂TiO2纳米粒子对微胶囊力学性能、热性能及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囊壁中均匀地加入掺杂纳米TiO2后,芯材释放速率减小;当壁材中Fe3+掺杂纳米TiO2含量为0.5%(质量分数,下同)时,微胶囊的破损率为18.1%,芯材的10d释放速率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纳米二氧化硅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橙花精油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表面Fe^(3+)掺杂TiO_2/SiO_2复合膜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玄路宁 刘志高 符韵林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40,共6页
以速生人工林桉木为基体,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将掺杂Fe^(3+)的TiO_2/SiO_2复合膜构建在桉木材表面。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以10mg/L的甲基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研... 以速生人工林桉木为基体,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将掺杂Fe^(3+)的TiO_2/SiO_2复合膜构建在桉木材表面。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以10mg/L的甲基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负载复合膜的木材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生成的复合膜中TiO_2以锐钛矿晶型存在,SiO_2以无定型状态存在,由于Fe^(3+)的离子半径小于Ti^(4+),铁离子以物理状态掺杂进入TiO_2晶格。FT-IR光谱图显示,在1 026 cm^(-1)左右形成Ti—O—Si键,说明硅钛前驱体发生了相互作用。SEM图结果表明,复合膜与木材结合紧密。光催化测试结果表明,当Fe^(3+)掺杂量为0%~5%时,随着Fe^(3+)掺杂量的增加,负载复合膜的木材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先上升后下降,当Fe^(3+)掺杂量为1%时,降解率达到最大值4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表面改性 溶胶-凝胶法 铁离子掺杂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复合膜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F^+加固CMOS/SOI材料的抗辐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光明 朱江 高剑侠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29,共2页
向SIMOX材料的SiO2埋层或Si/SiO2界面注入170 keV F+,进而制成CMOS/SOI材料,采用60Co g 辐射器辐照并测量材料的I-V特性。结果表明:向CMOS/SOI材料埋层注入F+离子,能提高CMOS/SOI材料的抗电离辐照性能。而且,注入F+的剂量为11015cm2时,... 向SIMOX材料的SiO2埋层或Si/SiO2界面注入170 keV F+,进而制成CMOS/SOI材料,采用60Co g 辐射器辐照并测量材料的I-V特性。结果表明:向CMOS/SOI材料埋层注入F+离子,能提高CMOS/SOI材料的抗电离辐照性能。而且,注入F+的剂量为11015cm2时,材料的抗辐照能力较强。这对制作应用于电离辐射环境的COMS/SOI器件极其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SOI材料 抗辐射 加固 二氧化硅埋层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neodymium doping titania loaded to silicon dioxide
15
作者 杨学灵 朱丽 +2 位作者 杨乐敏 周武艺 徐悦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35-339,共5页
Neodymium doping titania was loaded to silicon dioxide to prepare Nd/TiO2-SiO2 by sol-gel method and Nd/TiO2-SiO2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ourier transf... Neodymium doping titania was loaded to silicon dioxide to prepare Nd/TiO2-SiO2 by sol-gel method and Nd/TiO2-SiO2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DRS).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Nd/TiO2-SiO2 with different neodymium contents were evaluated by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The light absorption of Nd/TiO2-SiO2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oping neodymium in a visible light range of 388-619 nm, and Nd doping was in favor of decreasing the recombination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with holes. Nd and SiO2 improved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2. The optimal molar fraction of Nd to Ti was 0.1%, and the optimum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was 600 ℃. The highest degradation rate of methyl orange was 82.9% after irradiation for 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A silicon dioxide neodymium doping PHOTOCATALYSIS sol-gel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SnO_2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16
作者 夏鑫 牛潇 +1 位作者 周惠敏 魏取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7,共5页
利用静电纺丝及煅烧技术,使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掺杂及氢氟酸蚀刻后处理技术,成功制备多孔结构的二氧化锡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氢氟酸蚀刻前后纤维形貌的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及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仪分析二... 利用静电纺丝及煅烧技术,使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掺杂及氢氟酸蚀刻后处理技术,成功制备多孔结构的二氧化锡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氢氟酸蚀刻前后纤维形貌的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及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仪分析二氧化锡及掺杂纤维的晶型结构,验证了纤维比表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掺杂二氧化硅颗粒含量的增加,二氧化锡纤维直径变粗,表面粗糙度增加;经过氢氟酸蚀刻后的二氧化锡纳米纤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溶胀现象,二氧化硅颗粒成功被蚀刻,纤维比表面积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二氧化硅掺杂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Ag气凝胶PLA复合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及其空气过滤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小港 丰江丽 +4 位作者 刘鹏 杨潇东 朱斐超 于斌 孙辉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57,共9页
为提升聚乳酸(PLA)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空气过滤性能,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掺杂Ag的SiO_(2)气凝胶(SiO_(2)-Ag),并采用熔融共混法获得不同比例的SiO_(2)-Ag PLA共混材料,经熔喷加工制备出SiO_(2)-Ag PLA复合熔喷非织造材料。通过对复合熔... 为提升聚乳酸(PLA)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空气过滤性能,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掺杂Ag的SiO_(2)气凝胶(SiO_(2)-Ag),并采用熔融共混法获得不同比例的SiO_(2)-Ag PLA共混材料,经熔喷加工制备出SiO_(2)-Ag PLA复合熔喷非织造材料。通过对复合熔喷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空气过滤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Ag能够均匀分布于PLA基体中,随着SiO_(2)-Ag含量的增加,复合熔喷材料的平均纤维直径和孔径略有增大,过滤效率与拉伸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过滤阻力下降,透气率和品质因子提高。当SiO_(2)-Ag质量分数为3%时,SiO_(2)-Ag PLA复合熔喷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 生物可降解 复合熔喷材料 空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合成具有高效傅式烷基化催化性能的铁功能化有序介孔催化剂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钱 修洋 +1 位作者 李国栋 陈接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7-662,共6页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模板,一步合成了金属铁离子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催化剂(FeMS).表征结果显示,FeMS催化剂具有六方结构的一维直孔道,孔径约为3.5 nm,其中铁离子以四配位形式高度分散于主体二氧化硅骨架上,并且...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模板,一步合成了金属铁离子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催化剂(FeMS).表征结果显示,FeMS催化剂具有六方结构的一维直孔道,孔径约为3.5 nm,其中铁离子以四配位形式高度分散于主体二氧化硅骨架上,并且掺杂后的样品仍保持了主体二氧化硅有序的介孔结构.铁离子的掺杂量可以通过反应物中硝酸铁的含量进行调变.在苯与苄基氯的傅式烷基化反应中,FeMS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随着铁掺杂量的增加,FeMS的催化活性逐渐提高.其中FeMS(40)样品可以在2 min内完成催化反应,二苯甲烷的选择性为100%.这种良好的催化性能主要是由于该催化剂具有高度分散的铁离子活性位点、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空旷的骨架结构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介孔二氧化硅 一步法(一锅法)合成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傅式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掺杂对ZnO–Pr6O11基压敏电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建科 宋帆 +2 位作者 张瑞婷 徐亚宁 田书凯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12-1716,共5页
研究了SiO2掺杂对ZnO-Pr6O11基压敏电阻的微观结构、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掺杂量的增加,压敏电压从137 V/mm增加到434 V/mm,后又减小到101 V/mm;当SiO2掺杂量为1.5%(摩尔分数)时,非线性系数(α)达到最大(31);当SiO2掺杂量为3... 研究了SiO2掺杂对ZnO-Pr6O11基压敏电阻的微观结构、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掺杂量的增加,压敏电压从137 V/mm增加到434 V/mm,后又减小到101 V/mm;当SiO2掺杂量为1.5%(摩尔分数)时,非线性系数(α)达到最大(31);当SiO2掺杂量为3.0%时,压敏电压达到最大,漏电流降到最小(1.1μA/cm^2)。当SiO2掺杂量为1.5%时,损耗角正切值达到最小值;当SiO2掺杂量为4.5%时,相对介电常数达到最大值。实验证实通过SiO2掺杂得到了非线性系数高和低损耗的压敏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掺杂 氧化锌压敏电阻 微观结构 电学性能
原文传递
SiO_(2)掺杂对ZnO-Pr_(6)O_(11)基压敏陶瓷电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桥 曹文斌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06-3211,共6页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ZnO-Pr_(6)O_(11)-Co_(2)O_(3)-Cr_(2)O_(3)-Er_(2)O_(3)-SiO_(2)压敏陶瓷,研究了SiO_(2)掺杂对ZnO压敏陶瓷的物相、微观形貌、压敏特性和阻抗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具有抑制晶粒生长的作用,随着SiO_(2)掺...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ZnO-Pr_(6)O_(11)-Co_(2)O_(3)-Cr_(2)O_(3)-Er_(2)O_(3)-SiO_(2)压敏陶瓷,研究了SiO_(2)掺杂对ZnO压敏陶瓷的物相、微观形貌、压敏特性和阻抗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具有抑制晶粒生长的作用,随着SiO_(2)掺杂量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减小;SiO_(2)掺杂量为1.0%(摩尔分数)时,ZnO压敏陶瓷的性能最好,生成的第二相物质最多,击穿场强、平均晶界电压、非线性系数、晶界电阻率和晶界势垒高度均为最大,其值分别为435.5 V/mm,1.63 V,17.5,17400 MΩ·cm和0.37 e V,漏电流最小为1μA;与未掺杂SiO_(2)的ZnO压敏陶瓷相比,击穿场强和非线性系数分别提高了3.6倍和6.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压敏陶瓷 二氧化硅掺杂 微观结构 压敏性能 阻抗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