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盘掩伏构造油气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66
1
作者 管树巍 李本亮 +3 位作者 侯连华 何登发 石昕 张越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2,共6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冲断构造自西向东由北部单斜带、中部向斜带、克—乌断裂带和前缘斜坡带4个部分组成,在纵向又可划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上构造层的冲断序列要先于下构造层。现今保存下来的冲断构造应始于三叠纪末期形成,并在侏罗纪继...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冲断构造自西向东由北部单斜带、中部向斜带、克—乌断裂带和前缘斜坡带4个部分组成,在纵向又可划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上构造层的冲断序列要先于下构造层。现今保存下来的冲断构造应始于三叠纪末期形成,并在侏罗纪继承性活动,白垩纪之后冲断活动基本停止。西北缘冲断带下构造层内的背斜圈闭和"帽檐"式圈闭是油气勘探前景很大的新领域,尤其是大侏罗沟横向断裂与克—乌断裂带夹持的三角区域,"帽檐"圈闭埋藏适中,是一个有利的勘探目标。应在获得必要的深部地质资料和速度资料后,再针对保存完整、面积和幅度均较大的下盘掩伏背斜开展地震处理攻关与解释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盘掩伏构造 构造解析 断层相关褶皱 冲断带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金佛寺逆冲推覆带速度分析及掩伏构造形态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潘良云 张宏伟 +4 位作者 孙学栋 赵建儒 刘文利 段新红 闫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7-472,369-370,共8页
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东部金佛寺逆冲推覆带发育上覆高速花岗岩推覆体和推覆体前缘下伏新近系高速层,并有速度倒置的特征,导致下盘原地系统(由新生界和下白垩统组成)掩伏构造的形态在时间域与深度域出现较大差异。本文利用金佛寺逆冲... 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东部金佛寺逆冲推覆带发育上覆高速花岗岩推覆体和推覆体前缘下伏新近系高速层,并有速度倒置的特征,导致下盘原地系统(由新生界和下白垩统组成)掩伏构造的形态在时间域与深度域出现较大差异。本文利用金佛寺逆冲推覆带北部三维地震资料和钻、测井资料,分析了三维区速度变化规律和金佛寺逆冲推覆带北缘下伏新近系高速层空间分布;针对金佛寺逆冲推覆带结构和速度特征,将三维区速度变化趋势向南延拓,应用分区分块层位控制法建立了金佛寺逆冲推覆带速度场;通过层位控制法建立平均速度场,用变速成图法及构造模型层速度充填法开展了金佛寺掩伏构造形态研究,进而提出了该区下步勘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盆地 金佛寺掩伏构造 速度分析 速度场 构造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陆冲断带下盘的掩伏构造假象分析与校正——以准噶尔盆地东部“火北掩伏带”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黄芸 梁舒艺 +2 位作者 高新峰 高明 伏小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22,共7页
造山带和盆地之间的前陆冲断带及其下盘掩伏带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有关其时间域构造假象及时间域剖面复杂构造的研究多集中在高速盐丘、海底峡谷等特殊地貌或地层厚度剧变对下伏构造层成像"上拉、下拽"形成的构造假象方面,... 造山带和盆地之间的前陆冲断带及其下盘掩伏带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有关其时间域构造假象及时间域剖面复杂构造的研究多集中在高速盐丘、海底峡谷等特殊地貌或地层厚度剧变对下伏构造层成像"上拉、下拽"形成的构造假象方面,而对于火山岩体厚度变化及尖灭对下盘构造成像的影响以及"假断裂、假构造"判识方法的研究则较少。为此,以准噶尔盆地东北部火烧山油田以北石炭系克拉美丽前陆冲断带下盘的掩伏背斜带(以下简称火北掩伏带)为例,通过对火北2井钻探前后验证过程的描述,基于对正演模型、叠前深度偏移剖面及倾角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探究了该冲断带下盘时间域"假背斜、假断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1)地层速度的横向变化可导致速度异常区下伏地层构造形态畸变,出现假构造和构造高点偏离的现象;(2)火北掩伏构造和火14井北断裂是因逆冲断层上盘石炭系火山岩高速层存在且横向厚度突变导致的构造假象;(3)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时间域剖面上构造假象难题的最佳手段,在不具备进行叠前深度偏移条件时可通过建立正确的三维速度场、变速时深转换来实现成图。结论认为:(1)通过建立复杂构造区的典型构造样式及地震构造解释模型,运用模型正演,结合地层倾角测井等成果,可以识别逆掩推覆断裂复杂构造带的真假;(2)探讨火山岩发育的逆掩推覆断裂带的地震解释技术,对于指导研究区勘探目标优选具有实践意义,对类似地区的地震资料解释也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前陆冲断带 火北掩伏构造 石炭系 火山岩 正演模型 倾角测井 深度域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陆盆地掩伏构造区油气成藏与勘探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福喜 陈洪德 +3 位作者 唐静 赵立群 高平 滑心爽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9-736,共8页
掩伏构造是指位于掩覆断层之下,即发育于掩覆体下盘的各种圈闭构造,由掩覆断层、上覆岩系和下伏岩系3部分构成,既可以是挤压作用下的推覆成因,也可以是伸展作用下的滑覆成因。掩伏构造广泛发育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其中以前陆盆地为代表... 掩伏构造是指位于掩覆断层之下,即发育于掩覆体下盘的各种圈闭构造,由掩覆断层、上覆岩系和下伏岩系3部分构成,既可以是挤压作用下的推覆成因,也可以是伸展作用下的滑覆成因。掩伏构造广泛发育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其中以前陆盆地为代表的掩伏构造区具有良好的烃源、储盖、圈闭等成藏条件,优越的构造演化、圈闭形成、源岩生排烃、圈闭配置、储盖组合、油气保存等成藏作用,以及明显的油气运聚成藏规律,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分析了制约掩伏构造区油气勘探的关键性问题,主要包括基础石油地质条件的认识程度、构造解析的客观符合率、地震资料的品质、构造成图的精度和钻井测井工艺措施的有效性,并讨论了掩伏构造区油气勘探的思路与工作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掩伏构造 覆断层 成藏条件 成藏作用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窟窿山掩伏构造特征及控藏作用
5
作者 孙学栋 肖文华 +3 位作者 白军 张元场 袁云超 陈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36-242,19,共8页
窟窿山掩伏构造是酒泉盆地山前冲断带重要的富油构造之一,但以往受限于地震资料品质,其构造特征、变形机制存在争议。为此,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利用新三维地震资料,结合钻、测井等资料,开展复杂构造建模,进一步探讨窟窿山掩伏构... 窟窿山掩伏构造是酒泉盆地山前冲断带重要的富油构造之一,但以往受限于地震资料品质,其构造特征、变形机制存在争议。为此,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利用新三维地震资料,结合钻、测井等资料,开展复杂构造建模,进一步探讨窟窿山掩伏构造特征、变形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窟窿山掩伏构造整体为一个大型双重构造,发育多层逆掩滑脱构造模式,顶、底板断层之间发育3条次级滑脱断层,3个断层转折背斜堆垛叠置;构造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段特征;逆掩滑脱断层控制油气的纵向分布,走滑性撕裂断层控制油气的横向富集程度。该成果可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盆地 窟窿山掩伏构造 构造建模 构造特征 控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