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轧工艺对TRIP薄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金福 明旭光 +2 位作者 欧立晋 崔玉琴 杜英敏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24-27,4,共5页
研究控制轧制工艺参数对热轧低合金相变诱导塑性(TRIP)薄板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结果表明,控制好热轧工艺参数可使0.32C-2.07Si-1.6Mn钢的热轧薄板强度极限(σ_b)达1000 MPa,延伸率(δ)25%左右的高水平;δ与钢板的残留奥氏体量(γ_R)成正比... 研究控制轧制工艺参数对热轧低合金相变诱导塑性(TRIP)薄板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结果表明,控制好热轧工艺参数可使0.32C-2.07Si-1.6Mn钢的热轧薄板强度极限(σ_b)达1000 MPa,延伸率(δ)25%左右的高水平;δ与钢板的残留奥氏体量(γ_R)成正比,钢板塑性提高的原因是残留奥氏体相变诱导塑性效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薄板 控轧工艺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工艺对低压缩比高强度特厚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莉芹 李德发 吴开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4-56,60,共4页
采用TMCP(Thermo 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工艺制备了厚度100 mm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板,通过性能检验、光学显微镜和TEM研究了低压缩比控轧工艺对试验钢板不同厚度处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压下率一样时,随着奥... 采用TMCP(Thermo 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工艺制备了厚度100 mm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板,通过性能检验、光学显微镜和TEM研究了低压缩比控轧工艺对试验钢板不同厚度处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压下率一样时,随着奥氏体再结晶区累积压下率增加,钢板不同厚度处性能差异减小。奥氏体再结晶区累积压下率达到50%时,奥氏体晶粒细化可充分渗透至中心部位,改善了组织的均匀性。未再结晶区压下率增加对特厚板中心部位组织转变影响较小,但使厚度1/4处组织细化并促进位错和析出相生成,间接增加了钢板不同厚度处的性能差异。提出了改善钢板不同厚度处力学性能均匀性的建议,对低压缩比高强度特厚钢板的低成本制造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缩比 高强度 特厚板 控轧工艺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工艺对Mn-Mo-Nb-B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姚连登 《钢铁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43-46,共4页
以 6 2 0MPa、6 90MPa、780MPa三个级别的钢板生产为例 ,研究了Mn -Mo -Nb-B系超低碳贝氏体钢 (ULCB)钢坯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时效处理诸因素与钢的力学性能的关系。对三个强度级别的ULCB钢的合金成分与生产工艺提出了设计方案... 以 6 2 0MPa、6 90MPa、780MPa三个级别的钢板生产为例 ,研究了Mn -Mo -Nb-B系超低碳贝氏体钢 (ULCB)钢坯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时效处理诸因素与钢的力学性能的关系。对三个强度级别的ULCB钢的合金成分与生产工艺提出了设计方案。研究表明 ,在适当的工艺制度下 ,在较低的碳当量基础上可以获得满意的强度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Mo-Nb-B系 超低碳贝氏体钢 控轧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轧工艺在中厚板双四辊轧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晓冬 刘江 刘福义 《山东冶金》 CAS 2003年第4期4-7,共4页
济钢中厚板厂双四辊轧机控制轧制系统由两级高速度的过程控制网络进行计算机控制,精确计算、控制轧制中关键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中间坯厚度,采用一次或二次控轧方式,使传统轧制工艺和自动控轧技术达到较好的结合,工艺控制更精确,钢板性... 济钢中厚板厂双四辊轧机控制轧制系统由两级高速度的过程控制网络进行计算机控制,精确计算、控制轧制中关键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中间坯厚度,采用一次或二次控轧方式,使传统轧制工艺和自动控轧技术达到较好的结合,工艺控制更精确,钢板性能更稳定,品种专用钢板的一次合格率在系统投用后由90%达到近100%,机时产量由原来100t提高到14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四辊 中厚板 自动控轧工艺 工艺 二次 一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钢控轧工艺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徐伟 《河北冶金》 2017年第10期48-50,共3页
利用膨胀法制作了42CrMo钢的等温转变TTT图、连续冷却CCT图。在分析其金相组织转变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控制进KOCKS温度,实现了不同的两相区温度轧制,得到了不同金相组织和硬度的钢材。控制终轧温度在760~780℃,可以得到硬度较低、但弯曲... 利用膨胀法制作了42CrMo钢的等温转变TTT图、连续冷却CCT图。在分析其金相组织转变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控制进KOCKS温度,实现了不同的两相区温度轧制,得到了不同金相组织和硬度的钢材。控制终轧温度在760~780℃,可以得到硬度较低、但弯曲度超标的热轧棒材;控制终轧温度在790~800℃,可以得到硬度稍高、但弯曲度达标的热轧棒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控轧工艺 硬度 弯曲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控轧工艺生产N801类钢级石油套管
6
作者 张然 《钢管》 CAS 2019年第4期6-9,共4页
介绍了N80 1类钢级石油套管的生产过程:以Mn-V中碳钢为基础,优化设计材料成分;采用电炉冶炼+精炼+真空脱气+连铸工艺生产连铸圆管坯;控制环形炉加热温度1 250~1 280 ℃;控制坯料除鳞高压水压力13~20 MPa;采用控轧工艺在奥氏体再结晶区... 介绍了N80 1类钢级石油套管的生产过程:以Mn-V中碳钢为基础,优化设计材料成分;采用电炉冶炼+精炼+真空脱气+连铸工艺生产连铸圆管坯;控制环形炉加热温度1 250~1 280 ℃;控制坯料除鳞高压水压力13~20 MPa;采用控轧工艺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及未再结晶区“高温大变形”轧制。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控轧工艺生产的N80 1类钢级套管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冲击功均符合API Spec 5CT—2011标准对N80 1类钢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套管 N80 1类 控轧工艺 再结晶 变形量 A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钢板的控轧工艺与性能
7
作者 张定基 陈贵杰 《钢铁研究》 CAS 1989年第3期112-112,共1页
据1988年亚太地区钢铁学术会议资料报道,对于生产一给定强度的钢板来说,TMCP 工艺使减少合金元素用量及碳含量成为可能。TMCP 钢的特点是碳低、碳当量低。TMCP 钢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良好的可焊性,高的 HAZ 韧性和低的 HAZ硬度。
关键词 钢板 控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高速线材生产线控温控轧工艺
8
作者 周少林 蔡志武 丁志勇 《金属世界》 2010年第3期58-60,共3页
以摩根六代轧机系统为代表的控温控轧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高速线材控温控轧装备与技术,先进的控温控轧工艺对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成本的下降都有着直接的意义。
关键词 现代化高速线材生产线 控轧工艺 技术性能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对X120管线钢碳氮化物析出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宏伟 唐荻 +1 位作者 武会宾 杨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8-134,共7页
采用不同的控轧控冷工艺研究了未再结晶区变形量、冷却速度和终冷温度等轧制工艺参数对X120管线钢碳氮化物析出的影响,并根据Orowan机制对析出相强度贡献量进行了理论估算.结果表明:轧制工艺的变化对析出相的类型与相结构没有影响;提高... 采用不同的控轧控冷工艺研究了未再结晶区变形量、冷却速度和终冷温度等轧制工艺参数对X120管线钢碳氮化物析出的影响,并根据Orowan机制对析出相强度贡献量进行了理论估算.结果表明:轧制工艺的变化对析出相的类型与相结构没有影响;提高未再结晶区变形量主要可促进铌的析出,并有利于提高X120管线钢的屈服强度;冷却速度和终冷温度对X120管线钢碳氮化物析出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轧工艺 工艺 X120管线钢 碳氮化物 析出 Orowan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工艺对厚壁X70管线钢低温止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熊祥江 李艳梅 +3 位作者 陈博轩 周文浩 李中平 吉玲康 《轧钢》 2022年第2期37-43,共7页
针对壁厚33 mm、管径?1 422 mm管线用X70钢板在-30℃下DWTT性能异常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和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分析了两种不同控轧工艺下X70管线钢板的微观组织、晶粒大小及取向等因素对其低温止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轧采用7道次,道... 针对壁厚33 mm、管径?1 422 mm管线用X70钢板在-30℃下DWTT性能异常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和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分析了两种不同控轧工艺下X70管线钢板的微观组织、晶粒大小及取向等因素对其低温止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轧采用7道次,道次压下量21~35 mm,轧后冷却速率19.4℃/s的条件下,钢板可获得细小的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以及弥散分布的M/A岛组织;同时,由于采用大压下率,提高了钢板心部变形渗透能力,可以细化心部奥氏体晶粒,增加了心部大角度晶界比例;还有,由于钢板厚度方向晶界取向差接近且心部存在38.2%的大角晶界,均有利于提高管线钢板的止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70管线钢 控轧工艺 M/A岛 大角度晶界 落锤撕裂性能 低温止裂性能
原文传递
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风电法兰用钢Q345E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顺虎 朱苗勇 王忠英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6,共3页
低合金高强度钢Q345E(/%:0.12~0.15C,0.20~0.25Si,1.40~1.50Mn,≤0.010P,≤0.005S)的生产流程为80 t顶底复吹转炉-LF-RH-φ450 mm铸坯CC-中110 mm棒材连轧工艺。工艺试验了压缩比(10.33~20.25)、开轧温度(1120~1 080℃)和冷却方... 低合金高强度钢Q345E(/%:0.12~0.15C,0.20~0.25Si,1.40~1.50Mn,≤0.010P,≤0.005S)的生产流程为80 t顶底复吹转炉-LF-RH-φ450 mm铸坯CC-中110 mm棒材连轧工艺。工艺试验了压缩比(10.33~20.25)、开轧温度(1120~1 080℃)和冷却方式(0.2℃/s空冷和0.5℃/s风冷)对该钢-40℃,V-型缺口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压缩比增加,开轧温度降低,冷却速度增加,该钢-40℃冲击功显著增加,采用压缩比16.74,开轧温度1100℃,0.5℃/s风冷工艺,Q345E钢组织细小、均匀,-40℃冲击功为40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法兰用钢Q345E 控轧工艺 组织 低温冲击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对X60管线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赵明纯 单以银 +3 位作者 曲锦波 杨柯 高珊 郑磊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9-183,共5页
探讨了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X60管线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出了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关系的回归方程: бs=0.5075ts-0.2387tf-0.3242tc+1.163vc+324.8287,δ=-0.0... 探讨了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X60管线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出了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关系的回归方程: бs=0.5075ts-0.2387tf-0.3242tc+1.163vc+324.8287,δ=-0.0017ts-0.0585tf-0.0976tc+0.3162vc+123.97,给出了一种较佳的工艺制度.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针状铁素体为主的混合组织,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良好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管线钢 针状铁素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60Si2MnA线材中珠光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艾家和 赵同春 +3 位作者 高惠菊 张麦仓 董建新 谢锡善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研究了60Si2MnA线材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所析出的珠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珠光体平均片层间距主要取决于吐丝到集卷过程的冷却,这一过程冷速越快,珠光体平均片层间距越小;珠光体平均片层间距随着吐丝温度或终... 研究了60Si2MnA线材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所析出的珠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珠光体平均片层间距主要取决于吐丝到集卷过程的冷却,这一过程冷速越快,珠光体平均片层间距越小;珠光体平均片层间距随着吐丝温度或终轧温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终轧后快冷容易出现退化珠光体,并巨其含量随相变区冷速的加快而明显增多;较低的终轧温度使珠光体球团直径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参数 珠光体片层间距 珠光体球团 60Si2MnA线材 铁素体 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和控轧控冷工艺在管线钢研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丁文华 李淼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70,76,共5页
通过在管线钢中添加Mn、Nb、V、Ti和Mo等合金元素与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可获得良好的微观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具体论述了控轧控冷过程中合金元素和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管线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微合金元素(Nb、V、Ti)碳... 通过在管线钢中添加Mn、Nb、V、Ti和Mo等合金元素与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可获得良好的微观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具体论述了控轧控冷过程中合金元素和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管线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微合金元素(Nb、V、Ti)碳氮化物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在适当范围内降低终轧温度和终冷温度,提高轧后冷却速度和增大精轧总变形量都可有效改善钢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合金元素 工艺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优质60Si2Mn弹簧钢控轧控冷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潘辉 刘雅政 +2 位作者 崔娟 孙晋峰 陈明跃 《轧钢》 2006年第5期20-23,共4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60Si2Mn弹簧钢的CCT曲线,研究了终轧温度、冷却速度对该钢种显微组织、珠光体量、珠光体片层间距、平均晶粒尺寸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Si2Mn棒材生产的最优终轧温度为830~850℃,冷却速度应...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60Si2Mn弹簧钢的CCT曲线,研究了终轧温度、冷却速度对该钢种显微组织、珠光体量、珠光体片层间距、平均晶粒尺寸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Si2Mn棒材生产的最优终轧温度为830~850℃,冷却速度应控制在4~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SI2MN弹簧钢 CCT曲线 工艺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冷镦钢10B21组织影响的热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波 张朝磊 +1 位作者 刘雅政 周乐育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冷镦钢10B21(/%:0.20C,0.02Si,0.85Mn,0.014P,0.005S,0.001 8B)精轧前Φ28 mm圆坯进行控轧控冷工艺热模拟试验,以研究变形速率20 s^(-1),变形量65%时终轧温度(850~1 000℃)、吐丝温度(820~940℃)和相变...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冷镦钢10B21(/%:0.20C,0.02Si,0.85Mn,0.014P,0.005S,0.001 8B)精轧前Φ28 mm圆坯进行控轧控冷工艺热模拟试验,以研究变形速率20 s^(-1),变形量65%时终轧温度(850~1 000℃)、吐丝温度(820~940℃)和相变区冷却速度(0.2~1.0℃/s)对该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吐丝温度和相变区冷却速度可明显提高钢中铁素体含量,增加相变区冷却速度,可有效地改善钢的带状组织。为了获得较高的铁素体含量、粗大的铁素体晶粒且较均匀的组织,以提高钢的冷镦性能,较佳的控轧控冷工艺为终轧温度950℃、吐丝温度910℃、相变区冷却速度1.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镦钢10B21 工艺参数 铁素体体积分数 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 带状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国彬 刘昌明 《轧钢》 2005年第4期10-13,共4页
通过在中厚板轧机上进行的控轧控冷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控轧控冷条件对低碳贝氏体钢DB685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得出增大变形量可得到细小均匀的晶粒组织,使钢材的强韧性提高;增大轧后冷却速度能有效地提高钢板强度。并提出了工业生产DB685... 通过在中厚板轧机上进行的控轧控冷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控轧控冷条件对低碳贝氏体钢DB685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得出增大变形量可得到细小均匀的晶粒组织,使钢材的强韧性提高;增大轧后冷却速度能有效地提高钢板强度。并提出了工业生产DB685钢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终轧温度≤850℃,轧后冷却速度≥5℃/s,终冷温度≤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钢 DB685 工艺 组织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对X70管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静宇 康永林 +2 位作者 孔德南 张振申 白锦函 《河南冶金》 2011年第2期24-25,29,共3页
对21 mm X70管线钢的控轧控冷工艺进行了试验分析,表明合理控制精轧温度、终轧温度和终冷温度可以得到组织细化和性能良好的针状铁素体管线钢板。
关键词 管线钢 X70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对钒钛微合金钢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春 邓玲玲 《热处理》 CAS 2010年第2期46-49,共4页
研究了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对钒钛微合金钢微观组织的影响,发现,在以相同压下量轧制时,终轧温度和冷却速度对该钢的微观组织影响较大,不仅影响其显微组织的形貌,还影响析出相和夹杂物的种类与分布。
关键词 工艺 微合金钢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对X70管线钢落锤撕裂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艳玲 孔德南 +2 位作者 赵贤平 李伟 霍玉英 《河南冶金》 2013年第2期19-20,27,共3页
通过对不同轧制工艺与冷却工艺的分析,研究了精轧温度、终轧温度及终冷温度对21 mm X70管线钢显微组织和落锤断口的影响,并分析了针状铁素体组织阻止裂纹扩展的原理。试验结果表明,降低终冷温度和提高冷却速率可以得到更均匀更细化的针... 通过对不同轧制工艺与冷却工艺的分析,研究了精轧温度、终轧温度及终冷温度对21 mm X70管线钢显微组织和落锤断口的影响,并分析了针状铁素体组织阻止裂纹扩展的原理。试验结果表明,降低终冷温度和提高冷却速率可以得到更均匀更细化的针状铁素体组织,改善落锤撕裂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针状铁素体 落锤撕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