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温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中枢性高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骆秀梅 邓其峻 +4 位作者 李文清 廖珊 李丽香 陈飞燕 白志宝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控温毯在不同控温范围时对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应用控温毯将温度设定在35~35.5℃,持续3d后调整至36.5℃维持2d;B组应用控温毯将温度设定在36—37℃持续5d;C组... 目的探讨控温毯在不同控温范围时对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应用控温毯将温度设定在35~35.5℃,持续3d后调整至36.5℃维持2d;B组应用控温毯将温度设定在36—37℃持续5d;C组采用传统物理降温即冰敷、擦浴;观察三组患者降温效果、颅内压、血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降温效果、颅内压下降方面:A、B组明显优于C组,A组较B组好;而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方面,B组较A组明显减少;在血糖下降方面三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在普通病房对重型颅脑损伤中枢性高热患者应用控温毯降温,将温度设定在36~37℃效果良好并较为安全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毯 重型颅脑损伤 中枢性高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材料控温毯在军事训练热应激后的降温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孙莹 汪茜 +1 位作者 高天赐 程艳爽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69-773,共5页
背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会造成机体核心体温升高,当机体核心体温持续升高超过机体散热能力时会造成机体损伤,严重时会发生热射病。快速降温可以减缓甚至逆转热损伤的发生。目的探索相变材料控温毯在高强度训练热应激... 背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会造成机体核心体温升高,当机体核心体温持续升高超过机体散热能力时会造成机体损伤,严重时会发生热射病。快速降温可以减缓甚至逆转热损伤的发生。目的探索相变材料控温毯在高强度训练热应激后的降温效果,为预防劳力性热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5-10月在某训练基地招募18~20岁男性参训人员18名,随机分为自然降温组、冰袋降温组、控温毯降温组,每组6人,口服测温胶囊后均按训练大纲负重10 kg在40 min内完成7 km跑步,自然降温组跑步完成后立即躺在地上,解开上衣扣,自然降温;冰袋降温组跑步完成后在颈部、腋窝、腹股沟各放置冰袋1个;控温毯降温组跑步完成后,立即躺在相变材料控温毯上降温;利用测温胶囊收集每名志愿者的核心温度,比较3种降温方式将体温降至37.5℃所需的时间;跑步完成1 h后对志愿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降温方式舒适度。结果三组志愿者跑步前基础体温在正常范围,完成训练后达到的核心最高体温均在39.4℃左右,冰袋降温组和控温毯降温组较自然降温组体温下降明显,在多个时间点控温毯降温组与自然降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志愿者体温降至37.5℃所用的时间,自然降温组(42.0±7.7)min,冰袋降温组(35.5±5.3)min,控温毯降温组(26.1±5.8)min,三组降温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舒适度评分比较受训者高强度训练后降温舒适度,自然降温组(4.5±2.3)分,冰袋降温组(5.4±1.6)分,控温毯降温组(7.6±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温毯能够快速降低核心体温,在预防劳力性热应激损伤和降温舒适度方面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控温毯 军事训练热应激 降体温 热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毯在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熊平平 彭丹 +2 位作者 郑焱 喻小芳 黄婷婷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年第12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控温毯应用于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降温效果。方法将112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持续冰枕、冰敷大动脉行径处降温措施,观察组则采用控温毯降温。结果采用控温毯降温的观察组在降温... 目的观察控温毯应用于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降温效果。方法将112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持续冰枕、冰敷大动脉行径处降温措施,观察组则采用控温毯降温。结果采用控温毯降温的观察组在降温时间及降温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并发症及护士工作量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温毯用于重症手足口病合脑干脑炎高热患儿降温疗效好,副作用少,还可减少护士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毯 重症手足口病 脑炎 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毯用于中枢性高热患者物理降温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尟枚 邵素花 何晓霞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控温毯用于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100例中枢性高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控温毯降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橡胶冰袋行物理降温。结果观察组持续降温不同时间点的直肠温度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控温毯用于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100例中枢性高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控温毯降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橡胶冰袋行物理降温。结果观察组持续降温不同时间点的直肠温度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温毯用于中枢性高热降温效果显著,较传统物理降温持续时间长,且患者体温能按设定的温度值平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高热 高热 物理降温 控温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控温毯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控温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蓉 史红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0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电脑控温毯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体温的控制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体温>39℃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降温;研究组在体温&... 目的探讨电脑控温毯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体温的控制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体温>39℃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降温;研究组在体温>39℃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联合电脑控温毯降温。观察两组患儿在采用降温措施后1、2、3、4、6h的体温变化及全天呼吸、心率的波动幅度,高热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全天呼吸、心率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高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使用电脑控温毯能有效控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温,缩短病程,有效防止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控温毯 重症手足口病 降温 高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毯在脑外伤术后昏迷并发高热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保菊 《现代临床护理》 2011年第7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控温毯在脑外伤术后昏迷并发高热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颅脑外科收治的脑外伤术后昏迷并发高热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物理降温,试验组采用医用控温毯降温,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控温毯在脑外伤术后昏迷并发高热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颅脑外科收治的脑外伤术后昏迷并发高热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物理降温,试验组采用医用控温毯降温,比较两组患者的降温效果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降温效果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外伤术后昏迷并发高热患者应用控温毯降温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体温,减少皮肤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毯 脑外伤 昏迷 压疮 物理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复合控制的医用控温毯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元良 勾万强 张敏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8年第6期167-169,172,共4页
医用控温毯利用物理方法对体温异常患者进行治疗,但目前国内外多数医用控温毯存在控温不精确、可靠性差、安全系数低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D复合控制的控制方案,经实验测试:系统对温度控制精度达±0.7℃,整体性能良好,控温... 医用控温毯利用物理方法对体温异常患者进行治疗,但目前国内外多数医用控温毯存在控温不精确、可靠性差、安全系数低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D复合控制的控制方案,经实验测试:系统对温度控制精度达±0.7℃,整体性能良好,控温精度满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要求。系统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抗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强等优点,有较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控温毯 模糊PID复合控制 半导体制冷制热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性高热患者使用控温毯降温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婷 张荣娥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中枢性高热 控温毯 降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控温毯在手术室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惠娟 刘志荣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4期116-116,共1页
手术患者因麻醉、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体液出入量和体腔暴露面积大等原因,易出现术中体温变化。体温异常变化可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心脏功能和基础代谢率等,尤其是低体温易引起药物代谢缓慢、苏醒延迟、呼吸抑制,甚至心功能异... 手术患者因麻醉、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体液出入量和体腔暴露面积大等原因,易出现术中体温变化。体温异常变化可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心脏功能和基础代谢率等,尤其是低体温易引起药物代谢缓慢、苏醒延迟、呼吸抑制,甚至心功能异常。考虑到低体温对患者的影响,我院手术室自2011年至2013年共购买22台HICO—AUQATHERM660控温毯,用来保障患者的术中安全,促进术后的康复。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毯 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毯辅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10
作者 万菊芬 郝丽娟 张升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13期1771-1771,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控温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毯、控温帽亚低温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肇杰 高红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控温毯、控温帽亚低温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进行对照组常规治疗外还予亚低温治疗48小时。治疗1周、3周时,采用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卒中评分标准进行... 目的探讨控温毯、控温帽亚低温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进行对照组常规治疗外还予亚低温治疗48小时。治疗1周、3周时,采用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卒中评分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1周、3周时评分差异、疗效均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控温毯、控温帽亚低温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毯 控温帽亚低温 治疗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研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控温毯在PICU发热患儿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黎丽 夏素琴 康育兰 《医疗装备》 2020年第7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医用控温毯在PICU发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医院PICU收治的50例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医用控温毯干... 目的探讨医用控温毯在PICU发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医院PICU收治的50例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医用控温毯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 h后两组的生命体征及家属负性情绪。结果干预6 h后,两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 h后,两组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控温毯应用于PICU发热患儿,有利于患儿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水平,且可改善患儿家属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改善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控温毯 PICU 发热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Y 0952-2015《医用控温毯》部分指标的检验方法
13
作者 陈凤萍 刘婧莹 韩再锋 《医疗装备》 2020年第7期37-38,共2页
医用控温毯在医院中的使用率较高,其主要通过物理降温方式达到降温有效、无副作用的治疗效果。循环液体温度允差、空载平均降温速率和负载最大平均降温速率是医用控温毯较重要的指标,现就这几项指标的检验方法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使读者... 医用控温毯在医院中的使用率较高,其主要通过物理降温方式达到降温有效、无副作用的治疗效果。循环液体温度允差、空载平均降温速率和负载最大平均降温速率是医用控温毯较重要的指标,现就这几项指标的检验方法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使读者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并且掌握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控温毯 循环液体温度允差 空载平均降温速率 负载最大平均降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毯在高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瑞怡 陈昕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10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控温毯在高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科接诊的高热患者18例,均采用控温毯实施物理降温,分析总结降温过程中控温毯密的应用注意事项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18例患者在使用控温毯后腋温均下降... 目的:探讨控温毯在高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科接诊的高热患者18例,均采用控温毯实施物理降温,分析总结降温过程中控温毯密的应用注意事项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18例患者在使用控温毯后腋温均下降到37.5℃,其中1h腋温下降到37.5℃有9例,2~3h腋温下降到37.5℃有6例,3h以上腋温下降到37.5℃有3例,降温效果显著.结论:医用控温毯降温效果持久,不易反弹,同时可控制降温速度,不易发生寒战反应,操作简单,安全性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 控温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使用控温毯控制体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少香 谢结梅 +1 位作者 密锦琼 陈本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4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超早期使用控温毯控制体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受伤至入院时间在2h以内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入院测其腋温在36℃以上即使用控温毯进行物理控温,对照组59例,腋温在38℃以上才使用控... 目的观察超早期使用控温毯控制体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受伤至入院时间在2h以内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入院测其腋温在36℃以上即使用控温毯进行物理控温,对照组59例,腋温在38℃以上才使用控温毯降温,观察两组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的生命体征较容易控制在正常范围,并发症较少,死亡率低。追踪观察,恢复良好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5.57%和44.0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χ2=5.61,P<0.05);致残(中残+重残+植物状态)率分别为11.48%和25.42%,对照组高于治疗组,两组差别在统计学上也有显著意义(χ2=3.89,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超早期使用控温毯控制体温,对脑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生命体征变化幅度小,并发症少,可降低病死率及减轻致残,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超早期 控温毯 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毯在大面积脑梗死伴中枢性高热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雷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控温毯 大面积脑梗死 中枢性高热 治疗 应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联合医用控温毯对重症昏迷发热患者褥疮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慧 《医疗装备》 2022年第6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医用控温毯对重症昏迷发热患者褥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重症昏迷发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取预见性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医用控温毯对重症昏迷发热患者褥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重症昏迷发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取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医用控温毯,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6、12 h后的体温水平,记录体温恢复时间,并于干预前及干预1 d后采用褥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Braden量表)评价两组褥疮发生风险,且统计两组干预10 d内的褥疮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6、12 h后,两组体温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d后,两组Braden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 d内,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医用控温毯可促进重症昏迷发热患者体温恢复,并维持正常水平,同时可明显降低褥疮发生风险,进而预防褥疮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昏迷 发热 预见性护理 医用控温毯 褥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控温毯与吲哚美辛栓在重症发热患者降温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朝芹 杨彦芬 +1 位作者 张发 杨雨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3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医用控温毯和吲哚美辛栓2种降温方法在重症发热患者中的降温效果及高效降温时间点,为合理应用降温方式和明确有效降温时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医用控温毯或冰敷+吲哚美辛栓的方式对重症医学科发热患者降温60min,对5个时... 目的探讨医用控温毯和吲哚美辛栓2种降温方法在重症发热患者中的降温效果及高效降温时间点,为合理应用降温方式和明确有效降温时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医用控温毯或冰敷+吲哚美辛栓的方式对重症医学科发热患者降温60min,对5个时间点的降温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结果医用控温毯在重症发热患者降温中效果明显优于冰敷+吲哚美辛栓降温,其最佳降温时间为使用降温后的50min,P<0.01。结论采取降温措施后最佳测量体温时间是50min;医用控温毯是目前解决重症高热问题快速、稳定、安全、有效的降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控温毯 吲哚美辛栓 重症发热患者 降温效果 最佳降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控温毯产品再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昕 黄文广 任达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1年第12期26-32,59,共8页
2008年北京市曾收到医用控温毯引发人体严重伤害的不良事件,从而引起我们对该类产品上市后使用安全的关注。随着2008年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国家首次将医疗器械再评价工作纳入到法规要求,更加强调... 2008年北京市曾收到医用控温毯引发人体严重伤害的不良事件,从而引起我们对该类产品上市后使用安全的关注。随着2008年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国家首次将医疗器械再评价工作纳入到法规要求,更加强调了对上市后医疗器械产品开展再评价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北京市药监局组织开展的医用控温毯产品再评价研究,掌握了北京市目前已上市产品的使用现状,同时也发现目前国产已上市的控温毯产品多存在电磁兼容性缺陷。通过对存在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和改进,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少了临床使用风险;同时此次研究工作也为探索建立北京市上市后医疗器械产品的再评价研究工作模式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控温毯 电磁兼容性 再评价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毯联合降温法在热射病降温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林利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63-464,共2页
目的探讨控温毯联合降温法在热射病降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33例热射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使用常规降温手段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降温手段联合控温毯降温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在降温的速度、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控温毯联合降温法在热射病降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33例热射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使用常规降温手段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降温手段联合控温毯降温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在降温的速度、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控温毯联合降温法在治疗热射病降温过程中优于常规降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毯 热射病 联合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