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保德地区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24
1
作者
田文广
邵龙义
+2 位作者
孙斌
赵素平
霍万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19,共5页
地层水的化学组成反映地下水交替和径流特征,对煤层气的富集条件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以山西省保德地区煤层气井产出水测试数据为依据,系统研究了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的离子组成、pH值、矿化度分布及氘氧同位素组成等特征。结果表明:1该...
地层水的化学组成反映地下水交替和径流特征,对煤层气的富集条件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以山西省保德地区煤层气井产出水测试数据为依据,系统研究了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的离子组成、pH值、矿化度分布及氘氧同位素组成等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呈弱碱性,北部产出水以K+、Na+、Cl-和HCO-3为主,Ca2+、Mg2+含量较低,SO2-4含量极少,而东南部产出水Ca2+、Mg2+、SO2-4则相对富集;2产出水的δDHO和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大气降水线之下,表明存在地表水2δ18 OHO值均2的渗入;3地层水矿化度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地下水的动力环境及其控气作用。结论认为:东南部靠近补给区,水动力条件活跃,不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其煤层含气量一般小于2m3/t,甲烷含量通常低于70%;而北部处于弱径流—滞留区水动力条件,煤层气藏保存条件较好,煤层含气量一般大于4m3/t,甲烷含量通常高于80%。此外,北部地区煤层气井的产气效果明显好于东南部地区,也说明北部地区煤层气的富集条件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
保德地区
煤层
气
产出水
化学特征
控气作用
同位素组成
动力环境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储盖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16
2
作者
田文广
肖建新
+1 位作者
张继东
赵素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5,共5页
煤层气储盖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煤层气的保存条件。依据煤层顶(底)板的封盖能力,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储盖组合划分为4种类型。优势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保德—临县地区太原组泻湖、潮坪相带以及大宁—吉县地区山西组滨浅湖相带,对...
煤层气储盖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煤层气的保存条件。依据煤层顶(底)板的封盖能力,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储盖组合划分为4种类型。优势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保德—临县地区太原组泻湖、潮坪相带以及大宁—吉县地区山西组滨浅湖相带,对煤层气的封盖能力强。次优势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保德—河曲地区太原组、石楼—三交地区山西组以及韩城—合阳地区三角洲前缘相带,对煤层气的封盖能力较强。一般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三交—吉县地区太原组浅海陆棚相带、保德—临县地区山西组三角洲平原、河流泛滥盆地相带,对煤层气的封盖能力较弱。不利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河曲以北山西组辫状河上游、冲积扇相带,对煤层气的封盖能力差;煤层气储盖组合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煤储层含气量分布,是煤储层含气性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煤层
气
储盖组合
沉积体系
控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含煤地层水动力条件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22
3
作者
田文广
汤达祯
+2 位作者
孙斌
赵素平
温军会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3-437,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南北跨度大,含煤地层水动力区域分布规律不明。基于含煤地层含水层分布及孔渗条件、煤层气井产水量、产出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煤层甲烷浓度等的分析,探讨了区内煤层气生成和富集的水动力条件控制作用。结果显示,砂岩...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南北跨度大,含煤地层水动力区域分布规律不明。基于含煤地层含水层分布及孔渗条件、煤层气井产水量、产出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煤层甲烷浓度等的分析,探讨了区内煤层气生成和富集的水动力条件控制作用。结果显示,砂岩含水层北部较南部发育,北部孔渗条件好于南部;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在三交—吉县地区最为发育,导致山西组煤层含气量高于太原组;煤层气井产水量及产出水钙、镁离子含量北部高于南部,煤层含气量与矿化度呈正相关关系。分析认为,该区含煤地层水动力条件在北部较南部活跃,北部地区的山西组水动力强于太原组,三交—吉县地区太原组水动力强于山西组;在保德以南的中-高煤阶区,地下水弱径流-滞留带有利于煤层气富集;在保德及其以北的中-低煤阶区,较活跃的水动力条件和良好的封盖条件为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和富集提供了关键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煤层
气
水动力
控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藏水文地质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19
4
作者
徐锐
汤达祯
+3 位作者
陶树
耿昀光
崔义
魏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4,共9页
在我国华北地区,煤层气藏的水文地质条件与煤层气的运移、散失、保存、富集等关系密切,但过去很少有学者采取动态监测地下水特征的方式来分析其对煤层气藏的影响。为此,以山西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动态监测煤层气产出...
在我国华北地区,煤层气藏的水文地质条件与煤层气的运移、散失、保存、富集等关系密切,但过去很少有学者采取动态监测地下水特征的方式来分析其对煤层气藏的影响。为此,以山西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动态监测煤层气产出水离子浓度、水质水型及矿化度变化的基础上,结合该区煤层气井开发实际与地下水动力场分布特征,讨论了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产气、产水情况,并利用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了合层排采的井间干扰。最后,结合构造、煤质特征探讨了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与产出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该区主力煤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3号煤和上石炭统太原组15号煤,煤层顶底板大部分为砂岩和泥质砂岩:②煤层气产出水离子浓度和矿化度随排采时间的增加不断降低,水型以NaCl型和NaHCO_3型为主;③将该区划分为弱径流区、径流区和滞流区3个水文地质单元,其中径流区产气量最高,滞流区产气量最低,合层排采井受15号煤的干扰较大。结论认为:该区煤层气的富集主要受断层及水动力条件的控制,下一步应加大对煤层气优势富集区的开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沁水盆地
安泽区块
煤层
气
水文地质
控气作用
矿化度
微量元素
有利区预测
合层排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北剑阁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鼐
魏国齐
+1 位作者
杨威
王玉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古隆起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研究剑阁古隆起的构造形态、形成演化和控气作用对川西北地区的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剑阁古隆起范围内地质、地球物理和测井资料并结合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厚度,研究了剑阁古...
古隆起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研究剑阁古隆起的构造形态、形成演化和控气作用对川西北地区的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剑阁古隆起范围内地质、地球物理和测井资料并结合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厚度,研究了剑阁古隆起的展布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剑阁古隆起演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沉积期为剑阁古隆起雏形阶段,须四段—须六段沉积期为剑阁古隆起的成熟阶段,早侏罗世为剑阁古隆起的衰亡阶段。剑阁古隆起具有完整的旋回发展过程,须家河组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其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是川西北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北部
剑阁古隆起
演化过程
控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山煤田古交矿区煤层气藏水文地质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20
6
作者
朱亚茹
孙蓓蕾
+3 位作者
曾凡桂
夏鹏
张鹏
游永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9-769,共11页
煤层气藏的水文地质条件是控制煤层气运移、散失、分布和富集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西山煤田古交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出水离子浓度、水质水型、矿化度和煤层含气量分布特征,结合地下水动力场分布特征,划分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并讨论不同单...
煤层气藏的水文地质条件是控制煤层气运移、散失、分布和富集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西山煤田古交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出水离子浓度、水质水型、矿化度和煤层含气量分布特征,结合地下水动力场分布特征,划分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并讨论不同单元内含气量分布特征及地质控制机理。结果表明:(1)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离子以Na^+,HCO_3^-为主,水型主要为NaHCO_3型,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矿化度介于632~2 512 mg/L,属于淡水-微咸水;(2)根据折算水位和矿化度分布特征将矿区划分为补给径流区、滞留区以及过渡地带的弱径流区3种水文地质单元,滞留区含气量最高,弱径流区次之;(3)古交矿区煤层气的富集成藏受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双重控制,在屯兰中部形成单斜-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为全区煤层气最为富集区,东曲断层比较发育,形成地垒-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为煤层气较为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煤田
古交矿区
煤层
气
水文地质特征
控气作用
含
气
量
产出水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沁水盆地走滑构造控气作用分析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小玄
刘杏
+2 位作者
谢玮
郑翔天
贾莹刚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0-112,共3页
为研究走滑构造特征及其对煤层气成藏特征的影响,以沁水盆地南部沁南区块地震、地质勘探资料为基础,分析并研究了盆地内部走滑构造的特性。分析结论表明:沁水盆地内部及其周缘存在不同规模的走滑构造,盆地内煤层气与游离气赋存富集程度...
为研究走滑构造特征及其对煤层气成藏特征的影响,以沁水盆地南部沁南区块地震、地质勘探资料为基础,分析并研究了盆地内部走滑构造的特性。分析结论表明:沁水盆地内部及其周缘存在不同规模的走滑构造,盆地内煤层气与游离气赋存富集程度受到走滑断裂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走滑构造
控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寿阳地区15号煤层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及控气作用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文升
张亚飞
+2 位作者
杜丰丰
韩冬
倪小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4期643-650,共8页
查明煤层气开发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控气作用能为进一步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依据。以寿阳地区松塔区块的15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对11口煤层气井的产出水进行常规离子测试,得出了产出水的矿化度、离子分布特征;参考苏林分类法划分了产出水的类...
查明煤层气开发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控气作用能为进一步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依据。以寿阳地区松塔区块的15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对11口煤层气井的产出水进行常规离子测试,得出了产出水的矿化度、离子分布特征;参考苏林分类法划分了产出水的类型;根据煤层气井排采初期的动液面高度,结合煤层底板标高,计算出各口煤层气井的等折算水位;在此基础上划分出滞流区、弱径流区和径流区。从水化学和水动力角度,分析了水文地质条件对15号煤层含气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质类型主要为NaHCO_(3)型和CaCl_(2)型;自北向南可分为径流区、弱径流区和滞流区;当钠氯系数小于1.04,脱硫系数小于0.12,碳酸盐平衡系数小于10.39时,煤层气含气量大于12 m^(3)/t,为煤层气的富集区;水动力封闭型、水动力封堵型的地下水动力条件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水动力逸散型则导致煤层气含气量降低。该研究结果为研究区煤层气富集区优选及勘探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离子特征
水化学参数
控气作用
寿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彬长矿区沉积体系及控气作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邵凯
李来新
+3 位作者
王东东
马东民
张康顺
钱建峰
《中国煤层气》
2016年第2期12-15,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彬长矿区地质构造条件较为简单,含煤沉积体系对煤层的富集起到主要作用。通过对彬长矿区侏罗系延安组的含煤沉积特征以及现有的典型煤层气井的产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延安组主要为陆相的湖泊沉积及河流三角洲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彬长矿区地质构造条件较为简单,含煤沉积体系对煤层的富集起到主要作用。通过对彬长矿区侏罗系延安组的含煤沉积特征以及现有的典型煤层气井的产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延安组主要为陆相的湖泊沉积及河流三角洲沉积,煤层厚度以及顶底板所处的沉积相会影响煤层气的富集成藏,并对煤层气的开发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彬长矿区
煤层
气
沉积体系
控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沁南煤系构造应力场模拟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2
10
作者
唐雨萌
董晓渊
+3 位作者
胡铭寰
余涛
杜锴
尹帅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04,共5页
为研究走滑断裂对应力及产能的影响,文中以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煤系地层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对走滑断裂带进行构造应力场模拟并分析了其控气作用。结果表明,走滑断裂两盘存在显著的应力差,一侧表现为强挤压,另一侧表现为弱挤压。断裂发育...
为研究走滑断裂对应力及产能的影响,文中以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煤系地层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对走滑断裂带进行构造应力场模拟并分析了其控气作用。结果表明,走滑断裂两盘存在显著的应力差,一侧表现为强挤压,另一侧表现为弱挤压。断裂发育程度越高或走滑断裂规模越大,则应力越集中,该现象在寺头-后城腰断裂的中段和南段最为突出。沿着寺头断裂或后城腰断裂,水平最小主应力具有明显的分段现象,这与走滑断裂的摆动或丝带效应有关。受应力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沿着同一条主干断裂,高产井与低产井通常间隔分布,主干断裂带上高产井受水平最小主应力的影响程度较大。研究表明,利用有限元法分析走滑断裂带的控气作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现今地应力
致密
气
控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后五家户气田沉积相特征与控气作用
被引量:
1
11
作者
袁智广
《吉林地质》
2003年第2期34-40,共7页
本文对松辽盆地东南部后五家户气田划分出22种沉积微相,建立7种相层序,分析了扇三角洲及三角洲沉积环境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指出了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和三角洲前缘砂体较为发育,沉积物源来自气田东北部和东南部两个方向。后五家户气...
本文对松辽盆地东南部后五家户气田划分出22种沉积微相,建立7种相层序,分析了扇三角洲及三角洲沉积环境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指出了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和三角洲前缘砂体较为发育,沉积物源来自气田东北部和东南部两个方向。后五家户气田多为构造—岩性气藏和岩性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娄库组顶部
泉头组底部
沉积微相
沉积相
控气作用
后五家户
气
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宁矿区聚煤规律及控气作用研究
12
作者
孙国忠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67-71,共5页
乡宁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河东煤田南部,建设绿色矿山,开发煤层气绿色能源,需要对聚煤规律及控气作用进行研究。本文以乡宁矿区含煤地层石炭系-二叠系的聚煤规律及其控气作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的钻探资料、煤层气试井资料、...
乡宁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河东煤田南部,建设绿色矿山,开发煤层气绿色能源,需要对聚煤规律及控气作用进行研究。本文以乡宁矿区含煤地层石炭系-二叠系的聚煤规律及其控气作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的钻探资料、煤层气试井资料、化验测试资料、岩心资料、镜下观察鉴定等成果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区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聚煤规律、储集层物性特征、烃源岩特征、煤储层含气性等内容。研究结果认为,该区主要可采煤层发育稳定,厚度较大,2号主采煤层形成于浅水三角洲分流涧湾地带,煤层聚积期相对稳定,成煤物质充分,堆积与补偿均衡,泥炭沼泽发育,10号主采煤层是在潟湖、潮坪长期拓展夷平沼泽化后开始形成,气候适宜,植物繁茂,成煤物质丰富,沉积补偿作用均衡。2号煤层平均埋深750 m,10煤层平均埋深810 m,埋深适中,开展聚煤规律及控气研究可为该区煤炭及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煤环境
储层特征
含
气
性
控气作用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文地质分区及其控气作用——以鄂东气田保德区块为例
被引量:
14
13
作者
李剑
王勃
+4 位作者
邵龙义
赵洋
曹海霄
王泽斌
张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876,共8页
为了阐明水动力及水化学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对鄂东保德区块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研究.采用水动力学分析、水化学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优选煤层气富集有利区.通过大量生产动态监测数据及实验室水化学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了水动力分...
为了阐明水动力及水化学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对鄂东保德区块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研究.采用水动力学分析、水化学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优选煤层气富集有利区.通过大量生产动态监测数据及实验室水化学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了水动力分区、水化学场定量表征及水文地质控气作用,建立煤层气富集区优选的水文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用形成的水文地质分区方法、水文地质控气作用机理及选区方法开展富集区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水动力弱径流区-滞流区、NaHCO_3型、矿化度>1 500mg/L、钠氯系数<1.7、脱硫系数<5的叠合区域是煤层气富集的有利区,优选出Ⅰ类区及Ⅱ类区2个煤层气富集有利区,对于保德及相似地质条件区块的后续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
气
田
保德
水文地质
分区
煤层
气
富集区
控气作用
原文传递
沁水盆地南部地区石炭-二叠系古构造恢复及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6
14
作者
张敏
丁文龙
尹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4-40,共7页
根据沁水盆地南部地区的127口煤层气井的测井、录井及产能数据资料,完成了对沁水盆地南部地区石炭系-二叠系古构造的恢复及控气作用的研究。研究选取了声波时差法和镜质体反射率法恢复了沁南研究区二叠系顶面剥蚀量,其结果表明燕山早期...
根据沁水盆地南部地区的127口煤层气井的测井、录井及产能数据资料,完成了对沁水盆地南部地区石炭系-二叠系古构造的恢复及控气作用的研究。研究选取了声波时差法和镜质体反射率法恢复了沁南研究区二叠系顶面剥蚀量,其结果表明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及喜山中期地层剥蚀量整体北部大,南部小;且剥蚀量具有逐渐向四周扩散的趋势。恢复了太原组及山西组顶面在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及喜山中期的古构造,三个时期的太原组及山西组顶面古构造特征较为类似,整体呈现南低北高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坳陷区、斜坡区和隆起区。从古构造角度来看,研究区相对隆起区和斜坡区是天然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区,而深坳区则不利于煤层气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石炭系
二叠系
剥蚀量
古构造
控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焉耆盆地构造变形样式及其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
4
15
作者
陈文学
李永林
+1 位作者
赵德力
田纳新
《河南石油》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焉耆盆地是位于库鲁克塔格、南天山两个褶皱带之间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中生代原型盆地为库鲁克塔格山前的走滑前陆盆地,发育三叠-侏罗系含煤岩系,呈南厚北薄的楔形。新生代为天山山间的挤压断坳盆地,发育一套冲积-河流相的红色...
焉耆盆地是位于库鲁克塔格、南天山两个褶皱带之间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中生代原型盆地为库鲁克塔格山前的走滑前陆盆地,发育三叠-侏罗系含煤岩系,呈南厚北薄的楔形。新生代为天山山间的挤压断坳盆地,发育一套冲积-河流相的红色碎屑岩系,呈北厚南薄的楔形。盆地内主要发育近东西-北西西向和北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带,前者平行于南北山系,具有压扭-冲断性质,后者为前者压扭性作用下的伴生产物。盆地的构造变形南强北弱,致使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在南、北凹陷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成藏南早北晚,破坏南重北轻,油气分布南贫北富。北部凹陷内的北西向二级构造带是油气成藏的最有利区带,与断层相关的背斜圈闭油气充满度高。南部凹陷内变形强度较弱的北西向二级构造带是寻找燕山期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区带。南北凹陷之间的种马场叠瓦冲隆带油气藏保存条件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构造
变形样式
油
气
藏
聚集
保存
控
油
作用
控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鲁木齐河东矿区水文地质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3
16
作者
周梓欣
张伟
《煤》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文章主要从煤系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及水动力条件等探讨了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矿区整体上属中矿化度-高矿化度区,八道湾向斜核部区域矿化度高,不利于产甲烷菌的生存和...
文章主要从煤系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及水动力条件等探讨了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矿区整体上属中矿化度-高矿化度区,八道湾向斜核部区域矿化度高,不利于产甲烷菌的生存和产气,浅部地区较适于甲烷菌的生存,但产气效率不高;矿区多发育具阻水作用的逆断层,对煤层气的逸散起到一定的封堵作用,水力联系主要为上覆的烧变岩含水带、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系对煤系含水层产生的垂向渗滤,造成煤层气随水的流动而运移和散失,进而形成一定深度的煤层气风化带;矿区的西部和北部区域是矿区煤系地下水的高矿化度和低水位的汇水洼地,是该水文地质单元中煤层气的富集区域;八道湾向斜径流带以深-轴部区域及北单斜径流带以深的滞留区水动力条件较弱,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和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东矿区
煤层
气
水文地质
矿化度
水力联系
控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西盘县地区煤层气成藏的构造控制
被引量:
13
17
作者
窦新钊
姜波
+2 位作者
秦勇
屈争辉
李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7-452,共6页
针对盘县地区复杂的煤层气地质条件,以构造演化为主线,结合野外地质观测和室内测试分析,探讨了构造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盘县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陆内裂陷(D—P)、稳定台地(T1—T2)、陆相坳陷(T3—J2)、断褶隆升(J3—Q...
针对盘县地区复杂的煤层气地质条件,以构造演化为主线,结合野外地质观测和室内测试分析,探讨了构造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盘县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陆内裂陷(D—P)、稳定台地(T1—T2)、陆相坳陷(T3—J2)、断褶隆升(J3—Q)四个构造演化阶段,煤层主要赋存于向斜构造,向斜控气特征明显;上二叠统含煤地层经历了两期沉降埋藏、两期抬升剥蚀和三期煤化作用,燕山中期是煤层气成藏的关键时期,在深成变质作用基础上叠加了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奠定了煤级的现代分布格局;区内发育的压性-压剪性构造是造成现今煤层高含气量的重要因素,近EW向的水平挤压现代构造应力场可能使得土城向斜和照子河向斜煤层渗透率高于向盘关向斜和旧普安向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盘县
构造演化
煤层
气
控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阜康西区块西山窑组构造-水文地质控气特征
被引量:
10
18
作者
李升
葛燕燕
+2 位作者
杨雪松
李鑫
傅雪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1-636,共6页
为查明准噶尔盆地阜康西区块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控气地质作用,依据区域性水文地质边界池钢逆断层,将区块划分为2个构造单元,依据甲烷风化带、水文地质条件划分出煤层气富集单元。在对研究区构造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为查明准噶尔盆地阜康西区块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控气地质作用,依据区域性水文地质边界池钢逆断层,将区块划分为2个构造单元,依据甲烷风化带、水文地质条件划分出煤层气富集单元。在对研究区构造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构造-水文地质耦合控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阜康西区块西山窑组煤层气富集是构造-水文地质耦合作用的结果,构造运动使煤层发生动力变质作用与深成变质作用,有助于热成因气生成;燕山运动晚期与喜马拉雅运动期水平挤压运动产生的封闭性褶皱和逆冲断层有助于煤层气保存,燕山运动早期构造抬升不利于原生生物成因煤层气保存;地下水侧向补给至高矿化度滞留区,煤层气因水力封堵作用而富集。而中—浅部西山窑组煤层埋深小于600 m的斜坡带则由于构造抬升、较强的季节性径流和蒸发,导致煤层气逸散,同时气候干旱导致的高矿化度地层水抑制次生生物成因气生成,煤层气含量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康西区块
中侏罗统
西山窑组
煤层
气
构造-水文地质
控气作用
含
气
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煤储层气—水两相流系统
被引量:
2
19
作者
陈春琳
叶贵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3-26,共4页
根据 3种煤层气运移边界类型与 7种煤层重力水运移边界类型的组合形式 ,将煤储层气—水两相流系统划分为 3种基本类型 ,并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不同类型与煤层气产出潜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开放型系统中的煤层气和地下水具有运移显著...
根据 3种煤层气运移边界类型与 7种煤层重力水运移边界类型的组合形式 ,将煤储层气—水两相流系统划分为 3种基本类型 ,并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不同类型与煤层气产出潜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开放型系统中的煤层气和地下水具有运移显著且交替活跃特征 ,煤层气井产能必然相对较低 ;半开放型系统的边界条件较为复杂 ,导致煤储层含气性、煤层气产出潜势变化较大 ;封闭型系统具有地下水滞流及煤层气被封闭的基本特征 ,极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气
煤储层
气
-水两相流系统
类型
控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储层特征
被引量:
11
20
作者
严敏
赵靖舟
+2 位作者
曹青
吴和源
黄延昭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8,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区为新的开发区域,其致密储层的特征及控气作用研究对下一步勘探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测井曲线、岩心、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区为新的开发区域,其致密储层的特征及控气作用研究对下一步勘探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测井曲线、岩心、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物性特征以及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度集中在7%~9%,渗透率集中在0.2~0.9 mD,孔隙以微米级为主,属于致密储层。其中黏土胶结、压实作用均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可以改善储层,同时裂缝的发育亦可优化储层。值得注意的是,当黏土矿物体积分数<5%时,黏土矿物含量与孔隙度成正比,对储层起保护作用,如绿泥石可呈薄膜状包裹颗粒,保护原生孔隙。通过对砂体、储层品质指数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天然气藏纵向上主要受砂体展布、孔隙连通性、物性等因素综合控制,同时裂缝、构造等因素对气藏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天然气藏后期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物性影响因素
储层品质指数
控气作用
二叠系
石盒子组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德地区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24
1
作者
田文广
邵龙义
孙斌
赵素平
霍万国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第一试油工程作业部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19,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煤层气富集规律研究及有利区块预测评价"(编号:2011ZX05033)
文摘
地层水的化学组成反映地下水交替和径流特征,对煤层气的富集条件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以山西省保德地区煤层气井产出水测试数据为依据,系统研究了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的离子组成、pH值、矿化度分布及氘氧同位素组成等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呈弱碱性,北部产出水以K+、Na+、Cl-和HCO-3为主,Ca2+、Mg2+含量较低,SO2-4含量极少,而东南部产出水Ca2+、Mg2+、SO2-4则相对富集;2产出水的δDHO和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大气降水线之下,表明存在地表水2δ18 OHO值均2的渗入;3地层水矿化度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地下水的动力环境及其控气作用。结论认为:东南部靠近补给区,水动力条件活跃,不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其煤层含气量一般小于2m3/t,甲烷含量通常低于70%;而北部处于弱径流—滞留区水动力条件,煤层气藏保存条件较好,煤层含气量一般大于4m3/t,甲烷含量通常高于80%。此外,北部地区煤层气井的产气效果明显好于东南部地区,也说明北部地区煤层气的富集条件更优。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
保德地区
煤层
气
产出水
化学特征
控气作用
同位素组成
动力环境
矿化度
Keywords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asin, Baode area, Shanxi, combed methane, produced water, chemical behavior, control on gas accumulation, hydrodynamic environment, salinity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储盖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16
2
作者
田文广
肖建新
张继东
赵素平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5,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33)
文摘
煤层气储盖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煤层气的保存条件。依据煤层顶(底)板的封盖能力,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储盖组合划分为4种类型。优势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保德—临县地区太原组泻湖、潮坪相带以及大宁—吉县地区山西组滨浅湖相带,对煤层气的封盖能力强。次优势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保德—河曲地区太原组、石楼—三交地区山西组以及韩城—合阳地区三角洲前缘相带,对煤层气的封盖能力较强。一般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三交—吉县地区太原组浅海陆棚相带、保德—临县地区山西组三角洲平原、河流泛滥盆地相带,对煤层气的封盖能力较弱。不利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河曲以北山西组辫状河上游、冲积扇相带,对煤层气的封盖能力差;煤层气储盖组合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煤储层含气量分布,是煤储层含气性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煤层
气
储盖组合
沉积体系
控气作用
Keywords
Ordos basi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cap formation types
depositional system
gas contro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含煤地层水动力条件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22
3
作者
田文广
汤达祯
孙斌
赵素平
温军会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陕西省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3-43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33-02)资助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南北跨度大,含煤地层水动力区域分布规律不明。基于含煤地层含水层分布及孔渗条件、煤层气井产水量、产出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煤层甲烷浓度等的分析,探讨了区内煤层气生成和富集的水动力条件控制作用。结果显示,砂岩含水层北部较南部发育,北部孔渗条件好于南部;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在三交—吉县地区最为发育,导致山西组煤层含气量高于太原组;煤层气井产水量及产出水钙、镁离子含量北部高于南部,煤层含气量与矿化度呈正相关关系。分析认为,该区含煤地层水动力条件在北部较南部活跃,北部地区的山西组水动力强于太原组,三交—吉县地区太原组水动力强于山西组;在保德以南的中-高煤阶区,地下水弱径流-滞留带有利于煤层气富集;在保德及其以北的中-低煤阶区,较活跃的水动力条件和良好的封盖条件为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和富集提供了关键条件。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煤层
气
水动力
控气作用
Keywords
Ordos Basin
coalbed methan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gas control
分类号
P641.46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藏水文地质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19
4
作者
徐锐
汤达祯
陶树
耿昀光
崔义
魏宁
机构
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储层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4,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水平井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1ZX050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高煤阶煤储层煤层气产出的煤岩学控制机理研究--以沁南和韩城地区为例"(编号:41272175)
中国博士点基金项目"高煤阶煤储层物性综合敏感性及产能响应"(编号:20130022110010)
文摘
在我国华北地区,煤层气藏的水文地质条件与煤层气的运移、散失、保存、富集等关系密切,但过去很少有学者采取动态监测地下水特征的方式来分析其对煤层气藏的影响。为此,以山西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动态监测煤层气产出水离子浓度、水质水型及矿化度变化的基础上,结合该区煤层气井开发实际与地下水动力场分布特征,讨论了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产气、产水情况,并利用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了合层排采的井间干扰。最后,结合构造、煤质特征探讨了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与产出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该区主力煤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3号煤和上石炭统太原组15号煤,煤层顶底板大部分为砂岩和泥质砂岩:②煤层气产出水离子浓度和矿化度随排采时间的增加不断降低,水型以NaCl型和NaHCO_3型为主;③将该区划分为弱径流区、径流区和滞流区3个水文地质单元,其中径流区产气量最高,滞流区产气量最低,合层排采井受15号煤的干扰较大。结论认为:该区煤层气的富集主要受断层及水动力条件的控制,下一步应加大对煤层气优势富集区的开发力度。
关键词
山西
沁水盆地
安泽区块
煤层
气
水文地质
控气作用
矿化度
微量元素
有利区预测
合层排采
Keywords
Shanxi
Qinshui Basin
Block Anze
CBM
Hydrogeology
Gas control
Salinity
Trace elements
Favorable zone prediction
Commingled production
分类号
P641.46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北剑阁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鼐
魏国齐
杨威
王玉伟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公司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7)
文摘
古隆起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研究剑阁古隆起的构造形态、形成演化和控气作用对川西北地区的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剑阁古隆起范围内地质、地球物理和测井资料并结合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厚度,研究了剑阁古隆起的展布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剑阁古隆起演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沉积期为剑阁古隆起雏形阶段,须四段—须六段沉积期为剑阁古隆起的成熟阶段,早侏罗世为剑阁古隆起的衰亡阶段。剑阁古隆起具有完整的旋回发展过程,须家河组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其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是川西北勘探的有利目标。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北部
剑阁古隆起
演化过程
控气作用
Keywords
Sichuan basin
northwest part
Jiange paleo-uplift
evolution process
gas-controlled effect
分类号
TE11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山煤田古交矿区煤层气藏水文地质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20
6
作者
朱亚茹
孙蓓蕾
曾凡桂
夏鹏
张鹏
游永键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9-769,共11页
基金
山西省煤基科技重点攻关资助项目(MQ2014-01)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5012007)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5021171)
文摘
煤层气藏的水文地质条件是控制煤层气运移、散失、分布和富集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西山煤田古交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出水离子浓度、水质水型、矿化度和煤层含气量分布特征,结合地下水动力场分布特征,划分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并讨论不同单元内含气量分布特征及地质控制机理。结果表明:(1)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离子以Na^+,HCO_3^-为主,水型主要为NaHCO_3型,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矿化度介于632~2 512 mg/L,属于淡水-微咸水;(2)根据折算水位和矿化度分布特征将矿区划分为补给径流区、滞留区以及过渡地带的弱径流区3种水文地质单元,滞留区含气量最高,弱径流区次之;(3)古交矿区煤层气的富集成藏受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双重控制,在屯兰中部形成单斜-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为全区煤层气最为富集区,东曲断层比较发育,形成地垒-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为煤层气较为富集区。
关键词
西山煤田
古交矿区
煤层
气
水文地质特征
控气作用
含
气
量
产出水矿化度
Keywords
Xishan Coal Field
Gujiao Mining Area
CBM
hydrogeology characteristics
gas control
gas content
TDSof groundwater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沁水盆地走滑构造控气作用分析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小玄
刘杏
谢玮
郑翔天
贾莹刚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武警黄金第八支队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0-112,共3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油气田及煤层气科技重大专项专题(2011ZX05033-004)
文摘
为研究走滑构造特征及其对煤层气成藏特征的影响,以沁水盆地南部沁南区块地震、地质勘探资料为基础,分析并研究了盆地内部走滑构造的特性。分析结论表明:沁水盆地内部及其周缘存在不同规模的走滑构造,盆地内煤层气与游离气赋存富集程度受到走滑断裂带的控制。
关键词
沁水盆地
走滑构造
控气作用
Keywords
Qinshui basin
strike-slip structure
gas control activity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寿阳地区15号煤层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及控气作用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文升
张亚飞
杜丰丰
韩冬
倪小明
机构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4期643-650,共8页
文摘
查明煤层气开发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控气作用能为进一步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依据。以寿阳地区松塔区块的15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对11口煤层气井的产出水进行常规离子测试,得出了产出水的矿化度、离子分布特征;参考苏林分类法划分了产出水的类型;根据煤层气井排采初期的动液面高度,结合煤层底板标高,计算出各口煤层气井的等折算水位;在此基础上划分出滞流区、弱径流区和径流区。从水化学和水动力角度,分析了水文地质条件对15号煤层含气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质类型主要为NaHCO_(3)型和CaCl_(2)型;自北向南可分为径流区、弱径流区和滞流区;当钠氯系数小于1.04,脱硫系数小于0.12,碳酸盐平衡系数小于10.39时,煤层气含气量大于12 m^(3)/t,为煤层气的富集区;水动力封闭型、水动力封堵型的地下水动力条件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水动力逸散型则导致煤层气含气量降低。该研究结果为研究区煤层气富集区优选及勘探开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水文地质
离子特征
水化学参数
控气作用
寿阳地区
Keywords
hydrogeology
ion characteristic
hydrochemical parameter
controlling gas effect
Shouyang area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彬长矿区沉积体系及控气作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邵凯
李来新
王东东
马东民
张康顺
钱建峰
机构
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
陕西彬长新泰能源有限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煤层气》
2016年第2期12-1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1402086)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彬长矿区地质构造条件较为简单,含煤沉积体系对煤层的富集起到主要作用。通过对彬长矿区侏罗系延安组的含煤沉积特征以及现有的典型煤层气井的产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延安组主要为陆相的湖泊沉积及河流三角洲沉积,煤层厚度以及顶底板所处的沉积相会影响煤层气的富集成藏,并对煤层气的开发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彬长矿区
煤层
气
沉积体系
控气作用
Keywords
Ordos Basin
Binchang Mining Area
CBM
depositional system
controlling condition of CBM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沁南煤系构造应力场模拟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
2
10
作者
唐雨萌
董晓渊
胡铭寰
余涛
杜锴
尹帅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04,共5页
文摘
为研究走滑断裂对应力及产能的影响,文中以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煤系地层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对走滑断裂带进行构造应力场模拟并分析了其控气作用。结果表明,走滑断裂两盘存在显著的应力差,一侧表现为强挤压,另一侧表现为弱挤压。断裂发育程度越高或走滑断裂规模越大,则应力越集中,该现象在寺头-后城腰断裂的中段和南段最为突出。沿着寺头断裂或后城腰断裂,水平最小主应力具有明显的分段现象,这与走滑断裂的摆动或丝带效应有关。受应力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沿着同一条主干断裂,高产井与低产井通常间隔分布,主干断裂带上高产井受水平最小主应力的影响程度较大。研究表明,利用有限元法分析走滑断裂带的控气作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走滑断裂
现今地应力
致密
气
控气作用
Keywords
strike-slip fault
current in-situ stress
tight gas
gas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后五家户气田沉积相特征与控气作用
被引量:
1
11
作者
袁智广
机构
中国石化新星东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吉林地质》
2003年第2期34-40,共7页
文摘
本文对松辽盆地东南部后五家户气田划分出22种沉积微相,建立7种相层序,分析了扇三角洲及三角洲沉积环境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指出了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和三角洲前缘砂体较为发育,沉积物源来自气田东北部和东南部两个方向。后五家户气田多为构造—岩性气藏和岩性气藏。
关键词
登娄库组顶部
泉头组底部
沉积微相
沉积相
控气作用
后五家户
气
田
Keywords
the upper of Denglouku Formation
the bottom of Quantou Formation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control of gas of sedimentary fac ies
Houwujiahu gas field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宁矿区聚煤规律及控气作用研究
12
作者
孙国忠
机构
北京大地高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67-71,共5页
文摘
乡宁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河东煤田南部,建设绿色矿山,开发煤层气绿色能源,需要对聚煤规律及控气作用进行研究。本文以乡宁矿区含煤地层石炭系-二叠系的聚煤规律及其控气作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的钻探资料、煤层气试井资料、化验测试资料、岩心资料、镜下观察鉴定等成果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区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聚煤规律、储集层物性特征、烃源岩特征、煤储层含气性等内容。研究结果认为,该区主要可采煤层发育稳定,厚度较大,2号主采煤层形成于浅水三角洲分流涧湾地带,煤层聚积期相对稳定,成煤物质充分,堆积与补偿均衡,泥炭沼泽发育,10号主采煤层是在潟湖、潮坪长期拓展夷平沼泽化后开始形成,气候适宜,植物繁茂,成煤物质丰富,沉积补偿作用均衡。2号煤层平均埋深750 m,10煤层平均埋深810 m,埋深适中,开展聚煤规律及控气研究可为该区煤炭及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聚煤环境
储层特征
含
气
性
控气作用
烃源岩
Keywords
coal accumulation environment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gas content
air control effect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分类号
TD163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文地质分区及其控气作用——以鄂东气田保德区块为例
被引量:
14
13
作者
李剑
王勃
邵龙义
赵洋
曹海霄
王泽斌
张伟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876,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4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083)
文摘
为了阐明水动力及水化学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对鄂东保德区块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研究.采用水动力学分析、水化学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优选煤层气富集有利区.通过大量生产动态监测数据及实验室水化学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了水动力分区、水化学场定量表征及水文地质控气作用,建立煤层气富集区优选的水文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用形成的水文地质分区方法、水文地质控气作用机理及选区方法开展富集区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水动力弱径流区-滞流区、NaHCO_3型、矿化度>1 500mg/L、钠氯系数<1.7、脱硫系数<5的叠合区域是煤层气富集的有利区,优选出Ⅰ类区及Ⅱ类区2个煤层气富集有利区,对于保德及相似地质条件区块的后续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鄂东
气
田
保德
水文地质
分区
煤层
气
富集区
控气作用
Keywords
eastern Ordos gas field
Baode block
hydrogeology
zoning
CBM favorable area
gas-controlling
分类号
TE1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沁水盆地南部地区石炭-二叠系古构造恢复及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6
14
作者
张敏
丁文龙
尹帅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4-4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2139、4107209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2011ZX05018-001-002、2011ZX05033-004、2016ZX05046-003-001)资助
文摘
根据沁水盆地南部地区的127口煤层气井的测井、录井及产能数据资料,完成了对沁水盆地南部地区石炭系-二叠系古构造的恢复及控气作用的研究。研究选取了声波时差法和镜质体反射率法恢复了沁南研究区二叠系顶面剥蚀量,其结果表明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及喜山中期地层剥蚀量整体北部大,南部小;且剥蚀量具有逐渐向四周扩散的趋势。恢复了太原组及山西组顶面在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及喜山中期的古构造,三个时期的太原组及山西组顶面古构造特征较为类似,整体呈现南低北高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坳陷区、斜坡区和隆起区。从古构造角度来看,研究区相对隆起区和斜坡区是天然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区,而深坳区则不利于煤层气的聚集。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石炭系
二叠系
剥蚀量
古构造
控气作用
Keywords
Qinshui Basin Carboniferous Permian denudation amount paleostructure gas controlling effect
分类号
TE122.1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焉耆盆地构造变形样式及其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
4
15
作者
陈文学
李永林
赵德力
田纳新
机构
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河南石油》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文摘
焉耆盆地是位于库鲁克塔格、南天山两个褶皱带之间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中生代原型盆地为库鲁克塔格山前的走滑前陆盆地,发育三叠-侏罗系含煤岩系,呈南厚北薄的楔形。新生代为天山山间的挤压断坳盆地,发育一套冲积-河流相的红色碎屑岩系,呈北厚南薄的楔形。盆地内主要发育近东西-北西西向和北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带,前者平行于南北山系,具有压扭-冲断性质,后者为前者压扭性作用下的伴生产物。盆地的构造变形南强北弱,致使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在南、北凹陷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成藏南早北晚,破坏南重北轻,油气分布南贫北富。北部凹陷内的北西向二级构造带是油气成藏的最有利区带,与断层相关的背斜圈闭油气充满度高。南部凹陷内变形强度较弱的北西向二级构造带是寻找燕山期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区带。南北凹陷之间的种马场叠瓦冲隆带油气藏保存条件较差。
关键词
焉耆盆地
构造
变形样式
油
气
藏
聚集
保存
控
油
作用
控气作用
Keywords
Yanqi basin structure deformation type oil and gas reservoir accumulation preservation control on oi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鲁木齐河东矿区水文地质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3
16
作者
周梓欣
张伟
机构
新疆煤田地质局煤层气研究开发中心
新疆煤田地质局综合地质勘查队
出处
《煤》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6ZX05043001)
文摘
文章主要从煤系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及水动力条件等探讨了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矿区整体上属中矿化度-高矿化度区,八道湾向斜核部区域矿化度高,不利于产甲烷菌的生存和产气,浅部地区较适于甲烷菌的生存,但产气效率不高;矿区多发育具阻水作用的逆断层,对煤层气的逸散起到一定的封堵作用,水力联系主要为上覆的烧变岩含水带、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系对煤系含水层产生的垂向渗滤,造成煤层气随水的流动而运移和散失,进而形成一定深度的煤层气风化带;矿区的西部和北部区域是矿区煤系地下水的高矿化度和低水位的汇水洼地,是该水文地质单元中煤层气的富集区域;八道湾向斜径流带以深-轴部区域及北单斜径流带以深的滞留区水动力条件较弱,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和富集。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东矿区
煤层
气
水文地质
矿化度
水力联系
控气作用
Keywords
eastern Urumqi river mining area
gas
coalbed methane
hydrogeololgy
salinity
hydraulic connection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西盘县地区煤层气成藏的构造控制
被引量:
13
17
作者
窦新钊
姜波
秦勇
屈争辉
李明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7-45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422
40672101)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1ZX05034)
文摘
针对盘县地区复杂的煤层气地质条件,以构造演化为主线,结合野外地质观测和室内测试分析,探讨了构造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盘县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陆内裂陷(D—P)、稳定台地(T1—T2)、陆相坳陷(T3—J2)、断褶隆升(J3—Q)四个构造演化阶段,煤层主要赋存于向斜构造,向斜控气特征明显;上二叠统含煤地层经历了两期沉降埋藏、两期抬升剥蚀和三期煤化作用,燕山中期是煤层气成藏的关键时期,在深成变质作用基础上叠加了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奠定了煤级的现代分布格局;区内发育的压性-压剪性构造是造成现今煤层高含气量的重要因素,近EW向的水平挤压现代构造应力场可能使得土城向斜和照子河向斜煤层渗透率高于向盘关向斜和旧普安向斜。
关键词
贵州盘县
构造演化
煤层
气
控气作用
Keywords
Panxian
tectonic evolution
coalbed metahne
gas-controlled effect
Guizhou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阜康西区块西山窑组构造-水文地质控气特征
被引量:
10
18
作者
李升
葛燕燕
杨雪松
李鑫
傅雪海
机构
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
新疆煤层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疆科林思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1-636,共6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XJEDU2013S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2015211C28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ZX201605043)
文摘
为查明准噶尔盆地阜康西区块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控气地质作用,依据区域性水文地质边界池钢逆断层,将区块划分为2个构造单元,依据甲烷风化带、水文地质条件划分出煤层气富集单元。在对研究区构造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构造-水文地质耦合控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阜康西区块西山窑组煤层气富集是构造-水文地质耦合作用的结果,构造运动使煤层发生动力变质作用与深成变质作用,有助于热成因气生成;燕山运动晚期与喜马拉雅运动期水平挤压运动产生的封闭性褶皱和逆冲断层有助于煤层气保存,燕山运动早期构造抬升不利于原生生物成因煤层气保存;地下水侧向补给至高矿化度滞留区,煤层气因水力封堵作用而富集。而中—浅部西山窑组煤层埋深小于600 m的斜坡带则由于构造抬升、较强的季节性径流和蒸发,导致煤层气逸散,同时气候干旱导致的高矿化度地层水抑制次生生物成因气生成,煤层气含量相对较低。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康西区块
中侏罗统
西山窑组
煤层
气
构造-水文地质
控气作用
含
气
量
Keywords
Junggar basin
western Fukang block
Middle Jurassic
Xishanyao formation
coalbed methane
structural-hydrological gas-controlling function
gas content
分类号
TE1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煤储层气—水两相流系统
被引量:
2
19
作者
陈春琳
叶贵均
机构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煤层气研究所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3-26,共4页
文摘
根据 3种煤层气运移边界类型与 7种煤层重力水运移边界类型的组合形式 ,将煤储层气—水两相流系统划分为 3种基本类型 ,并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不同类型与煤层气产出潜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开放型系统中的煤层气和地下水具有运移显著且交替活跃特征 ,煤层气井产能必然相对较低 ;半开放型系统的边界条件较为复杂 ,导致煤储层含气性、煤层气产出潜势变化较大 ;封闭型系统具有地下水滞流及煤层气被封闭的基本特征 ,极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高产。
关键词
煤层
气
煤储层
气
-水两相流系统
类型
控气作用
Keywords
coalbed gas
coal reservoir
double phase gas water liquid system
model
gas controlled function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储层特征
被引量:
11
20
作者
严敏
赵靖舟
曹青
吴和源
黄延昭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8,共10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准连续型溶蚀-胶结作用致密机理:以苏里格地区二叠系砂岩为例”(编号:2020JQ-767)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封闭-半封闭体系下成岩作用特征与砂岩致密成因机理研究:以苏里格气区二叠系为例”(编号:20JS128)和“砂岩成岩致密与天然气充注成藏的耦合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编号:17JS111)联合资助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区为新的开发区域,其致密储层的特征及控气作用研究对下一步勘探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测井曲线、岩心、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物性特征以及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度集中在7%~9%,渗透率集中在0.2~0.9 mD,孔隙以微米级为主,属于致密储层。其中黏土胶结、压实作用均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可以改善储层,同时裂缝的发育亦可优化储层。值得注意的是,当黏土矿物体积分数<5%时,黏土矿物含量与孔隙度成正比,对储层起保护作用,如绿泥石可呈薄膜状包裹颗粒,保护原生孔隙。通过对砂体、储层品质指数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天然气藏纵向上主要受砂体展布、孔隙连通性、物性等因素综合控制,同时裂缝、构造等因素对气藏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天然气藏后期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储层特征
物性影响因素
储层品质指数
控气作用
二叠系
石盒子组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Keyword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reservoir properties
reservoir quality index
gas control
Permian
Shihezi Formation
east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保德地区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田文广
邵龙义
孙斌
赵素平
霍万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储盖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田文广
肖建新
张继东
赵素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含煤地层水动力条件及其控气作用
田文广
汤达祯
孙斌
赵素平
温军会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藏水文地质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徐锐
汤达祯
陶树
耿昀光
崔义
魏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川西北剑阁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控气作用
王鼐
魏国齐
杨威
王玉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西山煤田古交矿区煤层气藏水文地质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朱亚茹
孙蓓蕾
曾凡桂
夏鹏
张鹏
游永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沁水盆地走滑构造控气作用分析
王小玄
刘杏
谢玮
郑翔天
贾莹刚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寿阳地区15号煤层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及控气作用
王文升
张亚飞
杜丰丰
韩冬
倪小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鄂尔多斯盆地彬长矿区沉积体系及控气作用
邵凯
李来新
王东东
马东民
张康顺
钱建峰
《中国煤层气》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沁南煤系构造应力场模拟及其控气作用
唐雨萌
董晓渊
胡铭寰
余涛
杜锴
尹帅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松辽盆地后五家户气田沉积相特征与控气作用
袁智广
《吉林地质》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乡宁矿区聚煤规律及控气作用研究
孙国忠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水文地质分区及其控气作用——以鄂东气田保德区块为例
李剑
王勃
邵龙义
赵洋
曹海霄
王泽斌
张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4
原文传递
14
沁水盆地南部地区石炭-二叠系古构造恢复及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
张敏
丁文龙
尹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焉耆盆地构造变形样式及其控油(气)作用
陈文学
李永林
赵德力
田纳新
《河南石油》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乌鲁木齐河东矿区水文地质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
周梓欣
张伟
《煤》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黔西盘县地区煤层气成藏的构造控制
窦新钊
姜波
秦勇
屈争辉
李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准噶尔盆地阜康西区块西山窑组构造-水文地质控气特征
李升
葛燕燕
杨雪松
李鑫
傅雪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试论煤储层气—水两相流系统
陈春琳
叶贵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储层特征
严敏
赵靖舟
曹青
吴和源
黄延昭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