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触角法在测定固体表面洁净度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伟 刘方方 +2 位作者 张浩 黄文杰 顾丽敏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58,共5页
介绍了接触角法测定固体表面洁净度的基本原理,接触角的测定方法,包括量角法,测高法(小液滴法和平衡液滴法)。影响接触角法测定准确的主要因素为表面粗糙度,此外温度变化及平衡时间对接触角也略有影响。接触角法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有水... 介绍了接触角法测定固体表面洁净度的基本原理,接触角的测定方法,包括量角法,测高法(小液滴法和平衡液滴法)。影响接触角法测定准确的主要因素为表面粗糙度,此外温度变化及平衡时间对接触角也略有影响。接触角法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有水滴法、水膜法和喷雾法,讨论了它们在测定物体洁净度和判断清洗方法优劣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度 接触角法 清洗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角法测量马来海松酸改性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表面能 被引量:7
2
作者 司红燕 商士斌 +3 位作者 刘鹤 王丹 廖圣良 宋湛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将亲水改性的多异氰酸酯分别与马来海松酸改性聚酯多元醇(MPP)、聚酯多元醇(PP)和Bayhydrol D270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进行复合交联制得MPP-2K-WPU、PP-2K-WPU和D270-2K-WPU,并采用FT-IR和DSC对产物进行表征。利用接触角法研究了n(—NCO)... 将亲水改性的多异氰酸酯分别与马来海松酸改性聚酯多元醇(MPP)、聚酯多元醇(PP)和Bayhydrol D270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进行复合交联制得MPP-2K-WPU、PP-2K-WPU和D270-2K-WPU,并采用FT-IR和DSC对产物进行表征。利用接触角法研究了n(—NCO)∶n(—OH)及多元醇组分种类对2K-WPU涂膜接触角、表面能和耐水性的影响,并采用Equation of State法和Owens-Wendt-Rabel-Kaelble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甲酰胺系列(甲酰胺、甲酰胺-二碘甲烷)检测液体相比,水系列(水、水-二碘甲烷)检测液体能更好地对2K-WPU涂膜表面性能进行描述;随着n(—NCO)∶n(—OH)的增加,MPP-2K-WPU的表面能先减小后增大,耐水性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n(—NCO)∶n(—OH)为1.5∶1时其表面能最小、耐水性最强;与2种对照样(PP-2KWPU和D270-2K-WPU)相比,MPP-2K-WPU的表面能最小且耐水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海松酸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接触角法 表面能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角法研究氨丙基硅烷化石英表面 被引量:5
3
作者 孔祥兴 张希 +1 位作者 高芒来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11-414,共4页
利用接触角法研究了氨丙基硅烷化石英表面的基因浓度及单分子层中单个分子的截面积。提出了氨丙基硅烷化的模型。
关键词 接触角法 氨丙基 硅烷化 石英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角法研究PVC/包覆CaCO_3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瞿雄伟 丁会利 +4 位作者 祝桂香 马立治 张留成 刘东升 田爱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1年第2期44-47,共4页
在常温下,测定了几种已知表面张力参数的液体与聚氯乙烯(PVC)/包覆CaCO_3复合体系间的接触角,计算了粘合功、Harkins铺展系数。结果表明:随着上述两参数的增加,CaCO_3颗粒更容易在PVC基体中分散;Molar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冲击断面... 在常温下,测定了几种已知表面张力参数的液体与聚氯乙烯(PVC)/包覆CaCO_3复合体系间的接触角,计算了粘合功、Harkins铺展系数。结果表明:随着上述两参数的增加,CaCO_3颗粒更容易在PVC基体中分散;Molar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冲击断面,证实了热力学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聚氯乙烯 相容剂 粘合 Harkins铺展系数 接触角法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接触角法测量聚合物共混体系的表面性能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慧 沈家瑞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2年第1期1-2,6,共3页
利用接触角的方法研究了聚合物HDPE、PET及其共混物HDPE/PET的表面自由能。
关键词 接触角法 测量 聚合物 共混体系 表面性能 表面自由能 极化度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角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推荐一个物理化学新实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江闯 赵会玲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27,共3页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中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通常采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法。本实验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疏水纤维上的接触角,研究接触角随溶液浓度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接触角法测定表面活性剂...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中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通常采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法。本实验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疏水纤维上的接触角,研究接触角随溶液浓度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接触角法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可行性。同时采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法分别测出了表面活性剂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结果与接触角法一致。实验证明,接触角法操作更加简单,溶液用量少,实验结果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法 表面张力 电导率 临界胶束浓度 物理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改性聚合物表面动力学的静态接触角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施来顺 方嬴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556-560,共5页
聚合物薄膜经 CF4/ CH4等离子体处理后 ,在浸水过程中接触角降低 ,表明含氟基团从表面转移到体相中去 .在浸水最初阶段 ,lgθ~lgt(或 lgθ~t)呈线性关系 ,由直线的斜率可以计算出表面动力学衰减常数 .并且 ,表面动力学衰减常数随着 CF... 聚合物薄膜经 CF4/ CH4等离子体处理后 ,在浸水过程中接触角降低 ,表明含氟基团从表面转移到体相中去 .在浸水最初阶段 ,lgθ~lgt(或 lgθ~t)呈线性关系 ,由直线的斜率可以计算出表面动力学衰减常数 .并且 ,表面动力学衰减常数随着 CF4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化学 冷等离子体 聚合物 静态接触角法 表面动力学 改性 碳氟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角法研究医用聚醚聚氨酯材料表面自由能与界面自由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品一 王建祺 沈优珍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56-360,共5页
表面性质在医用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血液相容性材料的表面对血细胞具有吸附、变形、凝血、溶血等作用。表面能和界面能是医用材料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材料的表面能及其极性与非极性分量在影响或控制材料与生... 表面性质在医用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血液相容性材料的表面对血细胞具有吸附、变形、凝血、溶血等作用。表面能和界面能是医用材料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材料的表面能及其极性与非极性分量在影响或控制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之面一直是医用材料的重要课题。Raier曾提出当材料的临界表面张力在20-30erg/cm^2时,血液相容性好,也有人认为,血液与材料的界面自由能趋于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聚氨酯 医用 接触角法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角法测评纸张表面施胶聚合物的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成培芳 王秋利 王立军 《国际造纸》 2006年第2期27-31,共5页
关键词 表面施胶剂 聚合物 纸张 接触角法 水性油墨 油墨吸收性 测评 印刷方式 疏水性 造纸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触角法的沥青——石料粘附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振霞 张青 曹青霞 《中国建材科技》 2017年第4期52-53,55,共3页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突出的水损害现象,研究选取常用的三种沥青与四种石料,基于接触角法测定了沥青-石料之间的接触角,计算了沥青-石料的粘附功,建立了一种沥青—石料粘附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粘度大的沥青抵抗水的置换要比粘性小的沥青...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突出的水损害现象,研究选取常用的三种沥青与四种石料,基于接触角法测定了沥青-石料之间的接触角,计算了沥青-石料的粘附功,建立了一种沥青—石料粘附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粘度大的沥青抵抗水的置换要比粘性小的沥青好。对于同种沥青而言,四种石料的粘附功大小依次为:石灰岩>蛇纹岩>玄武岩>花岗岩,而对于同种石料而言,三种沥青的粘附功大小依次为克拉玛依90#>SK90#≥中海油90#;能够通过接触角法所得粘附功定量评价沥青-石料粘附性,从而判断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石料 接触角法 粘附性 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触角方法沥青与石料粘附特性及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金凤 李晓民 +3 位作者 张国宏 韩庆奎 高峰 魏定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89-2395,共7页
沥青-石料粘附失效产生的病害,如松散、脱粒、麻面、坑槽等,致使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下降,危及行车安全,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的躺滴法作为接触角法中评价沥青-石料粘附性的试验方法,因其操作简单、定量评价、人为误差小等特点,成为了近年来... 沥青-石料粘附失效产生的病害,如松散、脱粒、麻面、坑槽等,致使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下降,危及行车安全,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的躺滴法作为接触角法中评价沥青-石料粘附性的试验方法,因其操作简单、定量评价、人为误差小等特点,成为了近年来研究评价沥青-石料粘附性的热点。本文采用躺滴法,以西北地区三种品牌沥青与甘肃省七种石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水煮法、躺滴法评价沥青-石料粘附性与AASHTO T283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煮法定性评价沥青-石料粘附等级、接触角法定量评价沥青-石料粘附功与AASHTO T283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冻融劈裂强度比(TSR)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1956、0.2731、0.4793,0.8179、0.7173、0.7997,说明接触角法粘附功定量评价沥青-石料粘附性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同时三种沥青的粘附能力依次为C>B≥A,七种石料的粘附能力依次为平凉上杨石灰岩>玉石湾蛇纹岩>黑山湖玄武岩>东乐石灰岩>永登玄武岩>出卜拉沟玄武岩>定西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法 沥青-石料粘附性 路用性能 评价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接触角曲线反推法设计铁路车轮踏面外形 被引量:25
12
作者 沈钢 叶志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95-1098,共4页
为了寻求机车车辆踏面外形的基于目标的设计方法 ,研制了一种根据接触角特性曲线和轨头外形的反推算法 ,并研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 .以某一独立轮踏面为例 ,探讨了该方法在设计踏面外形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
关键词 接触角曲线反推 铁路车轮 踏面外形 机车车辆 特性曲线 轨头外形 计算机程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角测定法研究碳纤维表面酸碱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友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31-134,共4页
用接触角测定法研究了未处理的和经液相氧化处理的碳纤维表面的酸碱性。结果表明,未处理碳纤维表面呈两性,但以碱性为主;经氧化处理后,碳纤维表面的酸性变化不大,而碱性变得更强。得到碳纤维表面自由能的非极性分量为45mJ/m^2。
关键词 碳纤维表 酸碱性 接触角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角法在测量高分子材料表面能方面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佟瞳 《科技尚品》 2016年第2期39-,共1页
在当前社会中,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材料之一,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分子材料中,表面能是一个较为关键的参数,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接触角法对高分子材料的表面能进行测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几种应用广... 在当前社会中,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材料之一,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分子材料中,表面能是一个较为关键的参数,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接触角法对高分子材料的表面能进行测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几种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选用一些相应的检测液体,通过实验的方式研究了接触角法在测量高分子材料表面能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法 高分子材料 表面能 应用研究
原文传递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表面接触角测量及粘合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文雨 朱洪立 +1 位作者 罗运军 任丽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3-186,共4页
通过接触角法研究了推进剂用普通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BTPU)和改性后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DTPU)粘合剂的表面性能,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了二者与推进剂中的高能硝胺黑索今(RDX)的相互作用大小,结果表明,DTPU的表面能(40.55mJ/m2)大于B... 通过接触角法研究了推进剂用普通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BTPU)和改性后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DTPU)粘合剂的表面性能,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了二者与推进剂中的高能硝胺黑索今(RDX)的相互作用大小,结果表明,DTPU的表面能(40.55mJ/m2)大于BTPU(34.59mJ/m2),DTPU与RDX的粘附功为81.83mJ/m2,BTPU与RDX的粘附功为72.30mJ/m2,DTPU与固体推进剂中RDX的粘结能力好于BTPU,更适用于用作固体推进剂的粘结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法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表面性能 粘附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湿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彦玲 马莉 +2 位作者 蒋官澄 金家锋 徐超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2期203-207,248,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毛细管力上升法、接触角法和Washburn法等3种气湿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特点。结果表明:毛细管力法是一种简单、准确的方法,但气湿性较强时,无法定量地评价气湿性的程度;接触角法可以简单、直观...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毛细管力上升法、接触角法和Washburn法等3种气湿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特点。结果表明:毛细管力法是一种简单、准确的方法,但气湿性较强时,无法定量地评价气湿性的程度;接触角法可以简单、直观地判断固体表面的气湿性,并且能根据液相接触角的大小,定量地评价表面气湿性;Washburn法能够很简便地评价粉体表面是否存在气湿性,但气湿性较强时,则不能进行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湿性 接触角 毛细管力 接触角法 Washbu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衬层表面特性的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桑丽鹏 尹华丽 +1 位作者 张劲松 张纲要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61,共6页
综述了接触角法(CA)、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ATR/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等几种表面分析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结合聚氨酯(PU)衬层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表征PU衬层表面特性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聚氨酯衬层 接触角法 表面润湿性 胶粘剂 表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吸收性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辛丽美 符芳友 孙尧 《黑龙江造纸》 2013年第3期48-50,共3页
研究烟用接装纸原纸、铝箔衬纸吸水性的检测方法,采用施胶度(液体渗透法)、施胶度(墨水划线法)、吸水性的测定(可勃法)、施胶度EST法和动态接触角法,分别对以上两个纸种具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每种纸最适用的检测... 研究烟用接装纸原纸、铝箔衬纸吸水性的检测方法,采用施胶度(液体渗透法)、施胶度(墨水划线法)、吸水性的测定(可勃法)、施胶度EST法和动态接触角法,分别对以上两个纸种具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每种纸最适用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接装纸原纸 施胶度EST 吸水性 动态接触角法 相关性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引起油藏岩石润湿性改变的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戎克生 柯贤贵 +3 位作者 徐生江 范劲 赵姗姗 鄢捷年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6,99,共3页
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油藏岩石润湿性评价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的新方法,即经改进的接触角测定法,该方法分别使用光滑的石英玻片和经抛光的方解石晶片替代典型砂岩和碳酸盐岩的岩石表面,并用各种不同的钻井液对其表... 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油藏岩石润湿性评价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的新方法,即经改进的接触角测定法,该方法分别使用光滑的石英玻片和经抛光的方解石晶片替代典型砂岩和碳酸盐岩的岩石表面,并用各种不同的钻井液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后,测定蒸馏水水滴的接触角,以评价钻井液引起润湿性改变的程度。测定实例表明,其数据合理,可定量评价钻井液引起润湿性改变的程度。与传统的Amott法和USBM方法相比较,该方法的特点是不需储层岩心样品,更适合在探井中使用,且操作简便、耗时短,为油基钻井液配方优化提供了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润湿性改变 储层损害 接触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液滴法的外绝缘材料憎水性自持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阎志鹏 梁曦东 +2 位作者 刘瑛岩 罗兵 何子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1-759,共9页
憎水性是复合绝缘子防污闪性能的重要判据,同时也是考核复合绝缘子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D1.58工作组的循环对比试验,给出了交流电压下动态液滴法的推荐试验方法和参数。通过对硅橡胶和EVA树脂的两种材料... 憎水性是复合绝缘子防污闪性能的重要判据,同时也是考核复合绝缘子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D1.58工作组的循环对比试验,给出了交流电压下动态液滴法的推荐试验方法和参数。通过对硅橡胶和EVA树脂的两种材料的憎水性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利用静态接触角法和喷水分级法无法反映出两种材料憎水性的差别,而动态液滴试验能够有效的区分出两种材料在电场作用下憎水性的自持能力,HTV的憎水性特征寿命为661.3min,明显优于EVA树脂。将液滴在绝缘材料表面的动态过程和泄漏电流的变化过程分成3个阶段:憎水性自持阶段、憎水性退化阶段以及憎水性丧失阶段。液滴沿材料表面滑动过程中引起的电场畸变是导致外绝缘材料憎水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动态液滴法在憎水性评估过程中存在优势,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外绝缘材料憎水性评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液滴 憎水性 外绝缘材料 静态接触角法 喷水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