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铆复合连接接头成形质量研究
1
作者 谢昊东 张红霞 +2 位作者 李兵 张鹏 覃宇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4年第8期27-32,共6页
以汽车车身异种金属板料的胶铆复合连接为研究对象,利用Simufact Forming软件建立胶接与自冲铆接复合连接的有限元模型,上板采用1 mm DC04钢板、下板采用2 mm 5052铝合金板,对采用环氧树脂结构胶的胶铆复合连接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通... 以汽车车身异种金属板料的胶铆复合连接为研究对象,利用Simufact Forming软件建立胶接与自冲铆接复合连接的有限元模型,上板采用1 mm DC04钢板、下板采用2 mm 5052铝合金板,对采用环氧树脂结构胶的胶铆复合连接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通过改变铆钉高度、凹模深度、凸台高度及下压速度分析胶铆复合接头的内锁值、钉头高度、剩余厚度的具体参数,得出铆钉高度5 mm、凹模直径10 mm、凹模深度1.9 mm、凸台高度0.9 mm、下压速度为45 mm/s时成形最佳。通过铆接设备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两者结果中铆接力变化趋势与剪切拉伸失效模式相同,接头表征参数误差均在10%以内,进而验证了Simufact Forming软件的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胶铆复合连接 接头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形正反螺纹搅拌针的搅拌摩擦搭接焊材料流动及其影响下的接头成形规律
2
作者 余占兴 陈政硕 +2 位作者 姬新淇 金晨 宋崎 《电焊机》 2024年第8期29-35,共7页
搅拌针大扎入下板是搅拌摩擦搭接焊(FSLW)常见的工艺方法,但向上弯曲的钩状缺陷会减小接头的有效搭接厚度,不利于获得高承载的接头。为实现钩状缺陷向下弯曲,设计了X形正反螺纹搅拌针并进行搅拌摩擦搭接焊过程材料流动行为的数值模拟,... 搅拌针大扎入下板是搅拌摩擦搭接焊(FSLW)常见的工艺方法,但向上弯曲的钩状缺陷会减小接头的有效搭接厚度,不利于获得高承载的接头。为实现钩状缺陷向下弯曲,设计了X形正反螺纹搅拌针并进行搅拌摩擦搭接焊过程材料流动行为的数值模拟,进而研究材料流动与接头成形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X形正反螺纹搅拌针作用下,焊接过程中焊核区下部与上部的材料分别向上与向下流动,在焊核区中间交汇后向沿水平方向流动;当材料交汇形成的材料集聚区位于原始搭接界面上方时,既可实现钩状缺陷的向下弯曲又可获得大宽度的焊核。在转速为800 rpm且焊速为300 mm/min时,2024-T4铝合金搭接焊接头的拉伸强度达到299.6 MPa,其大于已报道的2000系列铝合金接头强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搭接焊 X正反螺纹搅拌针 数值模拟 材料流动 接头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转速对惯性径向摩擦焊接头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秦国梁 梁永亮 +2 位作者 周军 齐秀滨 张春波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2,113-114,共6页
惯性径向摩擦焊接过程中飞轮初始转速决定了焊接能量输入,对接头成形具有决定性影响.采用45钢径向环和37Cr Mn Mo钢管,试验分析了惯性径向摩擦焊接过程中飞轮初始转速对接头成形的影响,得到了良好接头成形的飞轮初始转速,并从理论上进... 惯性径向摩擦焊接过程中飞轮初始转速决定了焊接能量输入,对接头成形具有决定性影响.采用45钢径向环和37Cr Mn Mo钢管,试验分析了惯性径向摩擦焊接过程中飞轮初始转速对接头成形的影响,得到了良好接头成形的飞轮初始转速,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飞轮初始转速为520和560 r/min时,接头成形较为美观,飞边呈现圆弧状卷起并均匀连续地被挤出摩擦界面.根据径向摩擦焊接界面附近温度场的特点,利用分层能量估计法从理论上推导出获得良好接头的飞轮初始转速为548 r/min,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径向摩擦焊 初始转速 能量输入 接头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微束等离子弧堆焊接头成形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韩志勇 秦川 +1 位作者 雷娟娟 贾鹏 《焊接技术》 2015年第8期10-13,1,共4页
分析研究了TC4钛合金薄板微束等离子弧堆焊工艺参数对接头成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焊接电流的增加,堆焊高度明显减小,堆焊宽度明显增加;随焊枪与焊件距离的增大,堆焊高度略微增加,堆焊宽度略微减小;随送丝速度的增大,堆焊高度和堆... 分析研究了TC4钛合金薄板微束等离子弧堆焊工艺参数对接头成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焊接电流的增加,堆焊高度明显减小,堆焊宽度明显增加;随焊枪与焊件距离的增大,堆焊高度略微增加,堆焊宽度略微减小;随送丝速度的增大,堆焊高度和堆焊宽度均显著增加。热输入和稀释率是导致上述试验结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束等离子弧堆焊 TC4钛合金 接头成形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50高强铝合金自支撑搅拌摩擦焊接头成形与组织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立安 陈思浩 +2 位作者 赵耀邦 孟祥晨 黄永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5-138,共4页
为解决高强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背部需刚性支撑的问题,设计了自支撑搅拌摩擦焊分体式焊具,由上轴肩、搅拌针和下支撑体组成。采用下支撑体的结构设计可以进行7150-T77511铝合金的无垫板支撑FSW,并消除了传统FS... 为解决高强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背部需刚性支撑的问题,设计了自支撑搅拌摩擦焊分体式焊具,由上轴肩、搅拌针和下支撑体组成。采用下支撑体的结构设计可以进行7150-T77511铝合金的无垫板支撑FSW,并消除了传统FSW背部的弱连接缺陷。通过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当转速为550 r/min,焊接速度为500 mm/min时,焊缝成形良好,无内部缺陷。焊缝横截面组织呈“哑铃”形,工件上下层分别受上轴肩和下支撑体作用产生上焊核区和下焊核区,这两个区域的晶粒尺寸相近,相比焊核区晶粒更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接头成形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电流对AZ31B/DP980激光诱导电弧焊接接头成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宋刚 李传瑜 +1 位作者 郎强 刘黎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37,共7页
采用激光诱导钨极惰性气体保护(tungsten inert gas,TIG)电弧焊接技术,在未添加任何夹层和镀层的条件下,通过优化工艺,获得了AZ31B镁合金和DP980高强钢高质量搭接焊接头,重点研究TIG电弧电流对焊接接头成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采用激光诱导钨极惰性气体保护(tungsten inert gas,TIG)电弧焊接技术,在未添加任何夹层和镀层的条件下,通过优化工艺,获得了AZ31B镁合金和DP980高强钢高质量搭接焊接头,重点研究TIG电弧电流对焊接接头成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弧电流的增大会提高镁合金在高强钢的润湿铺展能力,提升焊缝宽度的同时减小润湿角。镁合金/钢焊接接头的最大拉伸载荷随着电弧电流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接头断裂模式由沿界面断裂转变为沿焊缝断裂。当TIG电流为80 A、激光功率为350 W时,焊接接头最大平均拉伸载荷达到279 N/mm。焊缝宽度和界面层厚度的增大以及激光匙孔的钉扎作用共同提升了镁合金/钢的接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电弧 镁合金 高强钢 接头成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薄板激光填丝焊接头成形与组织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程好 冯爱新 +3 位作者 黄宇 张津超 赵莹 杨海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94-96,100,共4页
采用2 kW光纤激光器及焊接机器人对1 mm厚TC4钛合金薄板进行了激光填丝拼焊试验,研究了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截面尺寸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的变化对焊缝熔深影响最大。在焊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焊接速度的变化对焊缝熔深... 采用2 kW光纤激光器及焊接机器人对1 mm厚TC4钛合金薄板进行了激光填丝拼焊试验,研究了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截面尺寸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的变化对焊缝熔深影响最大。在焊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焊接速度的变化对焊缝熔深和熔宽的影响最大,送丝速度的变化对焊缝上堆高和下余高影响最大。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焊缝区晶粒粗大,晶粒内部针状马氏体数量增多且方向性较差,Al元素烧损较为明显,Ti元素含量略有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激光填丝焊 接头成形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间隙对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成形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充 李朔晗 +2 位作者 齐振国 孟祥晨 黄永宪 《焊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9,27,61,共7页
利用双轴肩搅拌摩擦焊能够成功实现铝合金中空及密闭结构的焊接,但在实际焊接过程中由于板材制造精度误差或装配间隙等问题会降低接头的成形和力学性能。针对该问题,文中研究了0~1.0 mm的对接间隙对4.0 mm厚6082-T6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 利用双轴肩搅拌摩擦焊能够成功实现铝合金中空及密闭结构的焊接,但在实际焊接过程中由于板材制造精度误差或装配间隙等问题会降低接头的成形和力学性能。针对该问题,文中研究了0~1.0 mm的对接间隙对4.0 mm厚6082-T6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成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对接间隙的增加,上下轴肩之间的金属难以完全填充焊缝,在"挤压-抽吸"作用下,下轴肩作用区容易产生孔洞缺陷,降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当搅拌头旋转速度为700 r/min、焊接速度为300 mm/min、对接间隙为0~0.3 mm时焊接接头成形和力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接头 双轴肩搅拌摩擦焊 接头成形 力学性能 对接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12/7075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成形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佘思越 张德芬 +3 位作者 韩金理 宫丽杰 程菲 曾德智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22,共6页
为研究不同焊接速度对2A12/7075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接头成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室温下对焊接接头进行冲击实验和拉伸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断口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光学... 为研究不同焊接速度对2A12/7075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接头成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室温下对焊接接头进行冲击实验和拉伸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断口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光学显微镜(OM)对接头横截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呈非对称形,前进侧宽度小于后退侧宽度;焊速为120mm/min时,接头冲击功最高达到18.45J,焊速为140mm/min时抗拉强度最优,为239.68MPa,延伸率为7.56%。随着焊速的增加,焊缝表面起毛倾向减小,出现隧道孔缺陷的倾向增加;接头抗拉强度与塑韧性随焊速的增加而提高,但焊速为140mm/min时,焊核区出现了隧道孔缺陷,造成接头的韧性下降;拉伸断口呈现上部韧性断裂和下部解理断裂,EDS元素分析韧性断裂部分存在第二相粒子Mg_2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异种铝合金 接头成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速度对Mg/Cu异种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周明 毛育青 +1 位作者 陈玉华 柯黎明 《精密成形工程》 2018年第5期45-49,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焊接速度条件下镁铜异种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成形规律。方法在保证其他焊接工艺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改变焊接速度,比较分析了焊接速度对接头的表面成形、横截面形貌特征、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随着焊接速度... 目的研究不同焊接速度条件下镁铜异种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成形规律。方法在保证其他焊接工艺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改变焊接速度,比较分析了焊接速度对接头的表面成形、横截面形貌特征、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随着焊接速度从118 mm/min减小至95 mm/min时,焊缝表面成形变得更光滑,飞边显著减少,内部孔洞缺陷消失,焊缝成形质量显著提高;但继续减小焊接速度至75 mm/min时,焊缝内部却再次出现孔洞缺陷。结论采用工艺参数为950 r/min的旋转速度、95 mm/min的焊接速度焊接时,焊缝成形质量最高;中心混合区主要由层片状铜合金、颗粒状镁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Mg2Cu组成;接头抗拉强度最大,达81.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Cu异种合金 搅拌摩擦焊 焊接速度 接头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冷工艺对6005A-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风东 李世海 刘雪松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42-144,共3页
采用内含冷却介质通路的铜压板作为激冷源,放置在焊缝上表面两侧,进行3 mm厚6005A-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焊接工艺显著影响接头成形。在合适工艺参数下,采用控冷工艺可显著改善接头成形。与常规工艺接头相比,控冷... 采用内含冷却介质通路的铜压板作为激冷源,放置在焊缝上表面两侧,进行3 mm厚6005A-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焊接工艺显著影响接头成形。在合适工艺参数下,采用控冷工艺可显著改善接头成形。与常规工艺接头相比,控冷接头焊缝表面飞边明显减小且弧纹清晰;焊核区相对较小且沿板厚方向轴肩作用区明显变窄。当热输入过小时,焊接接头存在空洞缺陷。接头成形差异与材料流动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6005A-T6铝合金 控冷 接头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速度对镁/铜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接头成形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毛育青 杨平 +3 位作者 黎宁 柯黎明 夏志风 张士晶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21年第4期221-226,共6页
保持95 mm/min焊接速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旋转速度研究其对镁/铜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接头成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750 r/min搅拌头旋转速度焊接时,焊缝表面出现起皮现象;焊核区底部形成明显的隧道槽缺陷。适当增加搅拌... 保持95 mm/min焊接速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旋转速度研究其对镁/铜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接头成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750 r/min搅拌头旋转速度焊接时,焊缝表面出现起皮现象;焊核区底部形成明显的隧道槽缺陷。适当增加搅拌头旋转速度至950 r/min时,焊缝表面变得更光滑;混合区尺寸增大;内部隧道槽缺陷消失;该混合区主要由被搅碎的Mg、Cu合金和少量新生成的Mg2Cu金属间化合物组成;接头的抗拉性能最好,抗拉强度达81.7 MPa;但是,继续增大搅拌头旋转速度至1180 r/min时,不利于接头成形,混合区底部有细小的孔洞缺陷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铜异种金属 搅拌摩擦焊 旋转速度 接头成形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强钢板对自冲铆接接头成形性和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刘营凯 沈波 《汽车制造业》 2023年第6期43-45,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高强度钢板对自冲铆接接头成形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改变铆钉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大凹模的容积来改善接头的成形性。实验研究获得不同超高强钢板与铝合金自冲铆接接头的性能数据,可指导产品设计开发出满足... 本文研究了不同高强度钢板对自冲铆接接头成形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改变铆钉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大凹模的容积来改善接头的成形性。实验研究获得不同超高强钢板与铝合金自冲铆接接头的性能数据,可指导产品设计开发出满足力学性能需求的最优汽车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冲铆接 力学性能 接头成形 凹模 超高强钢板 高强度钢板 性能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拉拔式摩擦塞补焊成形行为及其对界面结合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高宝祺 赵衍华 +4 位作者 张丽娜 邵震 管卫 黄一鸣 崔雷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1,共12页
针对2219铝合金拉拔式摩擦塞补焊(friction pull plug welding,FPPW)接头界面结合质量提升的问题,基于FPPW试验和仿真分析了接头成形过程中温度场、应变场和正应力场演变规律,及这些因素对界面结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焊接过程中,当... 针对2219铝合金拉拔式摩擦塞补焊(friction pull plug welding,FPPW)接头界面结合质量提升的问题,基于FPPW试验和仿真分析了接头成形过程中温度场、应变场和正应力场演变规律,及这些因素对界面结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焊接过程中,当塞棒旋转进给时,摩擦界面上的峰值温度可达到约525℃,周围材料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分析界面上的正应力场可知,沿板厚方向正应力的分布不均匀,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塞棒停转后,界面上的温度降低,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增加,上部界面的正应力增加,显著大于下部界面的正应力.分析认为,相对于温度和塑性应变,正应力对界面结合质量的影响更加显著.通过调整界面附近发生塑性流动的材料体积,可以增大正应力并改善其分布均匀性,将更多新鲜金属挤入氧化膜破碎的区域,增加新鲜金属实际接触面积,进而显著提高界面结合质量和接头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拔式摩擦塞补焊 铝合金 接头成形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焊接头形成过程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华夏 董春林 栾国红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3-96,117-118,共4页
基于搅拌摩擦焊三维模型的切面分析方法,建立了焊接过程中接头切面的演变行为,将搅拌摩擦焊接头形成过程分为挤出阶段、迁移阶段、回填阶段和轴肩作用阶段四个阶段,对搅拌针作用下材料迁移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挤出阶段将原始对接面及其... 基于搅拌摩擦焊三维模型的切面分析方法,建立了焊接过程中接头切面的演变行为,将搅拌摩擦焊接头形成过程分为挤出阶段、迁移阶段、回填阶段和轴肩作用阶段四个阶段,对搅拌针作用下材料迁移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挤出阶段将原始对接面及其表面氧化物迁移到后退侧,迁移阶段实现洋葱环层状组织的形成,并实现氧化物的碎化、弥散,回填阶段完成洋葱环形貌的最终成形.结果表明,采用切面分析法建立的接头形成过程四阶段能够较好地解释搅拌摩擦焊接头形成机制以及"S线"等缺陷的产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切面分析 接头成形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塑料与Q235钢异种接头电阻点焊工艺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昌青 靳少龙 +1 位作者 杨黎东 刘雄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0-33,共4页
采用电阻点焊实现了ABS塑料与Q235钢异种材料的搭接连接,分析了工艺参数改变对接头成形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接头失效后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的增加,接头焊合面积逐渐增大,接头拉伸载荷也随之增大;电极压力改变时... 采用电阻点焊实现了ABS塑料与Q235钢异种材料的搭接连接,分析了工艺参数改变对接头成形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接头失效后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的增加,接头焊合面积逐渐增大,接头拉伸载荷也随之增大;电极压力改变时,接头拉伸载荷并未出现较大的变化趋势。热输入过大时接头成形质量变差,在搭接界面塑料被大量挤出;在接头界面塑料金属相互嵌合包覆形成了机械互锁结构。接头失效有界面撕裂和塑料母材拉断两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塑料 电阻点焊 热输入 接头成形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铆接速度下板材搭接顺序对钢/铝异种金属铆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温中令 雷鸣 潘华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9-17,共9页
采用自冲铆接实现了钢/铝异种金属的有效连接。通过改变铆接速度,对比研究了钢上铝下和铝上钢下两种搭接顺序下的接头的成形性能、断裂力和断裂方式。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铆接速度的增大,接头头高和底切量不断减小,互锁值不断增大。钢上... 采用自冲铆接实现了钢/铝异种金属的有效连接。通过改变铆接速度,对比研究了钢上铝下和铝上钢下两种搭接顺序下的接头的成形性能、断裂力和断裂方式。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铆接速度的增大,接头头高和底切量不断减小,互锁值不断增大。钢上铝下搭接顺序下的接头的成形情况较为稳定,缺陷较少。钢上铝下搭接顺序下的拉剪接头的断裂力明显高于铝上钢下搭接顺序下的拉剪接头的,而铝上钢下搭接顺序下的十字拉伸接头的断裂力明显高于钢上铝下搭接顺序下的十字拉伸接头的。铆钉变形时受力方向的不同导致拉剪接头的断裂力明显高于十字拉伸接头的。铆接速度为250~325 mm/s时,可以实现两种搭接顺序下的接头成形性能和断裂力的良好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冲铆接 钢/铝异种金属 铆接速度 接头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980钢脉冲激光⁃TIG复合搭接焊接头的成形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文杰 宋刚 +1 位作者 孙紫倩 刘黎明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2-29,共8页
基于铜基焊丝CuSi3Mn1,采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和激光‑TIG复合焊方法开展了QP980钢搭接焊接头的成形、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搭接焊接头由熔焊区、钎焊区和热影响区组成;TIG焊接头只有上基板发生部分熔化,而激光‑TIG复合... 基于铜基焊丝CuSi3Mn1,采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和激光‑TIG复合焊方法开展了QP980钢搭接焊接头的成形、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搭接焊接头由熔焊区、钎焊区和热影响区组成;TIG焊接头只有上基板发生部分熔化,而激光‑TIG复合焊接头的上下基板均发生了部分熔化;随着电弧电流增大,两种接头的接触角均减小,钎焊区长度均增加;脉冲激光的加入可以进一步降低接头的接触角,增加钎焊区长度;接头熔焊区以铜基体为主,内部分布着富铁小岛和富铁颗粒;钎焊区的铜基体中分布着少量富铁颗粒。随着电弧电流增加,TIG和激光‑TIG复合焊接头的拉剪载荷均增加;在相同的电弧电流下,激光‑TIG复合焊接头的拉剪载荷更高;当激光功率为240 W、电弧电流为140 A时,搭接焊接头的拉剪载荷可达12.4 kN;接头断裂位置均位于焊缝处,断裂路径由钎焊区扩展到熔焊区。本文研究表明,增加钎焊区长度能够强化接头性能,接头中的强化相为富铁小岛和富铁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QP980钢 接触角 激光‑TIG复合焊 搭接连续焊 接头成形
原文传递
铝/钢异质金属搅拌摩擦焊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万龙 黄永宪 +3 位作者 刘鑫 黄体方 吕宗亮 冯吉才 《焊接》 2018年第1期12-19,24,共9页
铝/钢异质金属复合结构具有轻质节能、降低成本、可以满足不同的工作条件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由于铝和钢的物理化学性质存在巨大差异,铝和钢的连接成为焊接领域的难点问题。搅拌摩擦焊作为一种固相... 铝/钢异质金属复合结构具有轻质节能、降低成本、可以满足不同的工作条件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由于铝和钢的物理化学性质存在巨大差异,铝和钢的连接成为焊接领域的难点问题。搅拌摩擦焊作为一种固相连接方法,具有热输入低、高温停留时间短、焊接变形小等特点,对克服铝/钢异质金属性能差异带来的焊接困难具有优势,已成为铝/钢异质金属焊接的研究热点。综述了铝/钢异质金属搅拌摩擦焊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涉及搅拌头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焊缝成形、焊接工艺窗口、力学性能、接头冶金结合、连接机制以及外源辅助搅拌摩擦焊新技术,可以为铝/钢异质金属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提供新思路,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异质金属 搅拌摩擦焊 接头成形 工艺 力学性能 连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搅拌摩擦焊研究现状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士康 赵洪运 +3 位作者 李高辉 周利 刘会杰 张成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45-153,共9页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良好的导电性、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已经成为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其焊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然而,铝基复合材料中加入的增强相使其...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良好的导电性、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已经成为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其焊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然而,铝基复合材料中加入的增强相使其与基体铝合金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热物理性能相差较大,导致其焊接性较差。采用传统熔焊方法焊接此类材料时难度较大,接头性能较低,限制了其工程应用。搅拌摩擦焊作为一种新型的固相连接技术,应用于铝基复合材料焊接时展现出接头成形良好、性能优异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针对铝基复合材料搅拌摩擦焊接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搅拌摩擦焊 接头成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搅拌头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