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5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本质的探求者——郁达夫与劳伦斯比较之四:小说中的性描写 被引量:1
1
作者 毛信德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63-69,共7页
小说中对于性描写的展开是人类性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小说家的责任就在于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性行为、性心理以及性环境的描绘,充分显示人物的心灵与动作的完美,使之成为小说艺术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郁达夫与劳伦斯是本世纪前30年小... 小说中对于性描写的展开是人类性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小说家的责任就在于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性行为、性心理以及性环境的描绘,充分显示人物的心灵与动作的完美,使之成为小说艺术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郁达夫与劳伦斯是本世纪前30年小说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作品中的性描写几十年来一直成为社会与评论界争议的内容,他们并因此而遭到某些人的抨击。但他们的创作却是对人类美感的一种具体表现,将人类的性行为以及一切与之有关的内容在审美感知的标准下加以衡量,正是一个小说家的魅力。从这两位小说家的这方面比较中,可以领略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然而这些又都是统一在人类对于性爱的认识的前提之下,人们完全可以从中汲取到一些美好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描写 人类本质 性爱描写 探求者 迟桂花 梅勒斯 康妮 艺术感染力 她是一个弱女子 男人和女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境遇下的时代隐痛与底层表述——“探求者”文学社群创作心态及其当下观照
2
作者 李徽昭 魏群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69-673,698,共6页
从社团流派角度考察,高晓声、方之、陆文夫三人是"探求者"文学社群的中坚人物。出于对文学艺术的执著探索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他们提出了在生活中不断探索的文学主张,"文革"中因此罹难。新时期复出文坛后,其创... 从社团流派角度考察,高晓声、方之、陆文夫三人是"探求者"文学社群的中坚人物。出于对文学艺术的执著探索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他们提出了在生活中不断探索的文学主张,"文革"中因此罹难。新时期复出文坛后,其创作心态处于知识分子文化、底层民间文化及革命话语表达这三种创作心态错综复杂的隐痛之中,这三种创作心态也正是一代作家由对于文学精神以及道德理想的执著不懈的追求生成,所以他们的创作具有"辛辣、糖醋、苦涩"的特征。他们以强烈的"探求"意识创作的小说参与了"文革"话语的终结和文学制度的重建,这种参与主要是作为"底层"对于文学精神的执著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执著于文学精神的底层表述是当下小说创作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求者”文学社群 民间立场 创作心态 文学精神 底层表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位默默前行的当代文学“探求者”——王大进小说创作综论
3
作者 张堂会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江苏作家王大进是一位优秀而又低调的小说家,曾被王安忆誉为经验型写作的代表性作家。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当代文坛默默地勤奋耕耘,创作了《欲望之路》《这不是真的》《眺望》等十几部长篇小说和300多万字的中短篇小说,先后荣获第三届、... 江苏作家王大进是一位优秀而又低调的小说家,曾被王安忆誉为经验型写作的代表性作家。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当代文坛默默地勤奋耕耘,创作了《欲望之路》《这不是真的》《眺望》等十几部长篇小说和300多万字的中短篇小说,先后荣获第三届、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王大进的创作承传了江苏"探求者"文学社团的精神传统,以欲望为底色,书写生活正义与诗性浪漫,在创作上始终保有一种永不餍足的探索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社团 当代文学 王安忆 江苏作家 王大进 综论 探求者 经验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探求者”到《摆渡》——对高晓声文学启蒙与反思的再评价
4
作者 付用现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86-91,共6页
高晓声是农民作家,更是具有启蒙思想的精英知识分子。他借助文学启蒙民众的起点是在"探求者"文学社酝酿时期,他的小说借科学知识的普及来实现启蒙目的,其时虽显幼稚但启蒙激情却是热烈。到改革开放时期,他以《摆渡》这一寓言... 高晓声是农民作家,更是具有启蒙思想的精英知识分子。他借助文学启蒙民众的起点是在"探求者"文学社酝酿时期,他的小说借科学知识的普及来实现启蒙目的,其时虽显幼稚但启蒙激情却是热烈。到改革开放时期,他以《摆渡》这一寓言式的小说表达了他启蒙与反思的渴望,成为他文学启蒙的理论诠释。经典人物陈奂生的成功塑造实现了作家借"摆渡"人的灵魂到对岸的目的,完成了启蒙与反思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求者 《摆渡》 高晓声 启蒙与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求者”:文学史上一个不应忽视的原型 被引量:2
5
作者 赖辉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众多文学批评流派中的一支,在它提出的众多原型中,“英雄”作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原型一直备受作家和评论家们的青睐。而探求者则被视为一个“近英雄”的原型,一直被淹没在英雄原型的光辉之中。我们认为,探求者应被...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众多文学批评流派中的一支,在它提出的众多原型中,“英雄”作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原型一直备受作家和评论家们的青睐。而探求者则被视为一个“近英雄”的原型,一直被淹没在英雄原型的光辉之中。我们认为,探求者应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原型,随着现实主义小说的兴起,它有着和英雄原型同样的、甚至超出英雄原型之上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原型批评 英雄 探求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之行》中探求者形象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赖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1,共5页
与原初探求者相比,《印度之行》中的探求者已有了很大不同。后者进行的是精神探求,注重的是对一种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的获取。这一原型的置换变形正是对日趋发达的物质社会中人类面临的异化感、精神空虚与困惑的表达。与原初探求者一样... 与原初探求者相比,《印度之行》中的探求者已有了很大不同。后者进行的是精神探求,注重的是对一种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的获取。这一原型的置换变形正是对日趋发达的物质社会中人类面临的异化感、精神空虚与困惑的表达。与原初探求者一样,早期现代主义小说《印度之行》中的探求者,仍然保持着一份理想以及为之奋斗的高尚情操,而没有像后来的现代主义作品中的探求者那样陷入精神漫游而变得更加迷茫。处于所谓“后现代之后”的人类社会,在解构一切、认可一切、号称“多元化”的同时,实际已滑向道德崩溃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求者 精神探求 自觉探求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完成的“探求”——关于“探求者”事件的若干反思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普光 牛亚南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1期59-64,共6页
1957年6月初,江苏作家高晓声、陈椿年、方之、陆文夫、叶至诚、梅汝恺(曾华、艾煊后来加入)开始酝酿结成“探求者”文学月社,并且要创办一个同人刊物《探求者》。但这个刊物还没来得及出版,就在轰轰烈烈的“反右”运动中流产了“... 1957年6月初,江苏作家高晓声、陈椿年、方之、陆文夫、叶至诚、梅汝恺(曾华、艾煊后来加入)开始酝酿结成“探求者”文学月社,并且要创办一个同人刊物《探求者》。但这个刊物还没来得及出版,就在轰轰烈烈的“反右”运动中流产了“探求者溯台死腹中,“探求者”成员也未能幸免于难,他们的文学探求遭到了无情打击,他们的写作梦想因政治运动的浪潮而破碎。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的命运就此发生了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求 反思 事件 同人刊物 政治运动 人的命运 高晓声 陆文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解放之路的不倦探求者──丁玲与女性文学 被引量:3
8
作者 邹午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7-172,共6页
关键词 女性解放 丁玲 女性文学 探求者 知识女性 女性意识 女性书写 《在医院中》 个性主义 妇女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望精神净土 追寻精神家园——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探求者形象 被引量:4
9
作者 潘翠琼 肖依虎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7-40,共4页
霍尔顿·考尔菲德是塞林格扬名美国文坛的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小主人公。他孤独、彷徨、绝望的灵魂深深震撼着一代代读者。本文立足于探求的主题 ,从捍卫童年 ,寻找真实 ,渴望认同三方面详述霍尔顿这一理性探求者形象 ,深入剖... 霍尔顿·考尔菲德是塞林格扬名美国文坛的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小主人公。他孤独、彷徨、绝望的灵魂深深震撼着一代代读者。本文立足于探求的主题 ,从捍卫童年 ,寻找真实 ,渴望认同三方面详述霍尔顿这一理性探求者形象 ,深入剖析其隐秘的内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求 捍卫童年 真实 认同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契诃夫创作中新生活探求者的形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远泽 《求索》 1982年第5期78-82,共5页
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契诃夫不但是描绘沙俄专制社会“病症史”的艺术大师,而且在塑造正面人物、发掘普通人的心灵美方面,也是独具一格的佼佼者。 1890年,契诃夫去沙皇政府流放犯人的库页岛进行了三个月的实地考查。这对他的思想和创... 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契诃夫不但是描绘沙俄专制社会“病症史”的艺术大师,而且在塑造正面人物、发掘普通人的心灵美方面,也是独具一格的佼佼者。 1890年,契诃夫去沙皇政府流放犯人的库页岛进行了三个月的实地考查。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在给苏沃陵的信中说:“我在这趟旅行当中成长起来了。”举目所见,惨绝人寰,严酷的生活,迫使他深思:把人世间变成活地狱的罪人是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 新生活 探求者 契诃夫小说 第六病 主人公 旧世界 尼雅 医生 面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探求者”到“美食家”——兼谈陆文夫与《苏州杂志》
11
作者 朱红梅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115,共5页
作为当代文坛“回归”的一代,陆文夫的创作生涯几经沉浮。20世纪50年代,因为《荣誉》《小巷深处》的发表,青年陆文夫惊艳文坛,成为江苏省文联专业创作组成员;1957年,“探求者”事件发生,他被遣送回苏州机床厂当学徒;60年代初,经济调整,... 作为当代文坛“回归”的一代,陆文夫的创作生涯几经沉浮。20世纪50年代,因为《荣誉》《小巷深处》的发表,青年陆文夫惊艳文坛,成为江苏省文联专业创作组成员;1957年,“探求者”事件发生,他被遣送回苏州机床厂当学徒;60年代初,经济调整,文艺复苏,他又返回南京当上了专业作家,《葛师傅》等作品的发表让他获得了茅盾的关注,后者专门撰写评论《读陆文夫的作品》并发表于《文艺报》;1964年,陆文夫因专写“中间人物”,“坚持‘探求者’的老观点”再次被批,并于1969年被下放到苏北的黄海之滨,直至“文革”结束才回到苏州;粉碎“四人帮”后的8年间,他的创作进入井喷期,发表了约40万字的中短篇小说,4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贡献了《美食家》这样的新时期文学经典之作。陆文夫曾总结道:“从二十五岁起开始写小说,用了二十五岁的时间跌倒爬起,三起两落,最后才落定了作家这个并不美好的职业。”陆文夫:《深巷里的琵琶声:陆文夫散文百篇》,第252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三起两落之间,风云变幻,物是人非,也有些东西历经磨难始终如一,例如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对于办刊的热衷。纵观其跌宕起伏的创作和编辑生涯,有着无法忽略的互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文夫 专业作家 上海文艺出版社 琵琶声 《文艺报》 编辑生涯 机床厂 探求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位孜孜不倦的科学探求者——记我国著名内经研究专家沈存正教授
12
作者 吴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3期5-,共1页
关键词 医学 探求者 现代医药学 《黄帝内经》 内经 场效应治疗仪 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史诗的探求者——李劼人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暨学术讨论会综述
13
作者 弓戈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49-51,共3页
李劼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生前从事文学活动50年,著译600余万字。其代表作三部连续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写的是辛亥革命的时代巨变,是史诗式的作品。1991年6月20日劼人先生生日这天,由成都市政府主办,市文... 李劼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生前从事文学活动50年,著译600余万字。其代表作三部连续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写的是辛亥革命的时代巨变,是史诗式的作品。1991年6月20日劼人先生生日这天,由成都市政府主办,市文联、市文化局等单位承办,隆重举行了李劼人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暨学术讨论会。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四川省、成都市党政领导,文艺界和其他各界知名人士李致、马识途、张仲炎、谭洛非、杨牧、杨明照、唐正序、苏恒、以及外国友人和亲属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了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 时代巨变 暴风雨前 探求者 现代著名作家 周年纪念 学术讨论会 微澜 大波 明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畏荆棘的探求者——作家陆文夫印象
14
作者 顾坚克 祖丁远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32-34,共3页
深秋的苏州,遍盖城空的乌云早已散去,凉意爽人,阳光灿烂.大街小巷呈现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利用在苏州出差的机会,我们看望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陆文夫.这是一幢四层宿舍大楼,一阵电铃声过后,门"咔吱"一声开了.一... 深秋的苏州,遍盖城空的乌云早已散去,凉意爽人,阳光灿烂.大街小巷呈现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利用在苏州出差的机会,我们看望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陆文夫.这是一幢四层宿舍大楼,一阵电铃声过后,门"咔吱"一声开了.一个六十开外的老妈妈从门里伸出头来:"找谁?""陆文夫同志在家吗?"还没等老妈妈回答,陆文夫已经从里面迎出来了,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陆文夫还是三代同堂,包括其女儿请的保姆,六口人住一套五十平方米的房子.他的书房兼卧室在一间房子的前半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文夫 中国作家协会 探求者 三代同堂 小巷人物志 高晓声 文学创作 文学工作者 上海文艺出版社 沙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诗美的探求者——吴开晋教授学术研究散论
15
作者 柳耕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85-90,共6页
一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开晋大家只知道他是温文尔雅的学者,但很少有人能想到他也是一名战士。1950年秋天,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52年冬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到了朝鲜。他早期的许多作品都与部队生活有关。1954年他发表了处女作,散文... 一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开晋大家只知道他是温文尔雅的学者,但很少有人能想到他也是一名战士。1950年秋天,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52年冬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到了朝鲜。他早期的许多作品都与部队生活有关。1954年他发表了处女作,散文《金达莱的怀念》。同年,他发表的山东快书《类延芳机智抓特务》获得了全军文艺会演创作表演奖。1955年,在《长春》月刊发表了组诗《他听见军号在响》,从此他便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57年至今,他以吴辛为笔名发表了数百首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美 探求者 诗歌理论 散论 艾青 新时期诗潮论 现代诗歌 山东大学中文系 人能 当代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职业教育法律规范体系:意涵探求与结构展开——以新《职业教育法》的基本规范分析为中心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永林 车佳桥 周志成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准确解读、探求新《职业教育法》基本规范的主要意涵是重构职业教育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前提。借助职业教育的跨界特征与法释义学理论的体系思维,释明以新《职业教育法》基本规范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同等地位、内部层级和外部衔... 准确解读、探求新《职业教育法》基本规范的主要意涵是重构职业教育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前提。借助职业教育的跨界特征与法释义学理论的体系思维,释明以新《职业教育法》基本规范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同等地位、内部层级和外部衔接四个方面相关法律规范的主要意涵,归总当前构建职业教育法律规范体系中全面构建体系的基础规范、有力支撑体系的主体规范、纵向贯通体系的层次规范、横向融通体系的交互规范四个方面的现实诉求。从中央与地方层面同时进行重构体系的结构展开,以人才培养规范增强职业教育基础规范,以权利规范支撑职业教育主体规范,以职教高考制度与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为“抓手”完善职业教育纵向层次规范,以产教融合制度与职普融通制度为核心健全职业教育横向交互规范,阶段性重构以新《职业教育法》为统领的职业教育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方向与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职业教育法》 法律规范体系 意涵探求 结构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在激发、发掘和转化中生长
17
作者 司学娟 《基础教育论坛》 2024年第22期32-34,共3页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附属实验小学通过与墙壁对话、与校园植物对话、以建科普体验馆思维建专业教室,创造激发好奇心的独特空间;通过环境启思、举办“异想天开”开学典礼、图像与文字互相转化,创新发掘想象力的平台;通过举办“探索南瓜生长...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附属实验小学通过与墙壁对话、与校园植物对话、以建科普体验馆思维建专业教室,创造激发好奇心的独特空间;通过环境启思、举办“异想天开”开学典礼、图像与文字互相转化,创新发掘想象力的平台;通过举办“探索南瓜生长的奥秘”“我是小小营养师”科技节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以数智化赋能科学探究、实施实验教学等,将好奇心、想象力通过探求去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奇心 想象力 探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求者”文学月刊社案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克寒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31,共14页
对于1957年江苏"探求者"文学事件,时下的文学史教科书多以某种特殊的叙述方式简约提及——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第二十九章在"(20世纪)80年代小说"中述及作家高晓声的文学经历时提到——1957年初,与方... 对于1957年江苏"探求者"文学事件,时下的文学史教科书多以某种特殊的叙述方式简约提及——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第二十九章在"(20世纪)80年代小说"中述及作家高晓声的文学经历时提到——1957年初,与方之、陆文夫、叶至诚等人筹办《探求者》文学月刊社,主张"运用文学这一战斗武器,打破教条束缚,大胆干预生活,严肃探讨人生”,并发表体现这一主张的小说《不幸》,被划为“右派”,下放原籍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求者 高晓声 陈椿 陆文夫 中国现代文学史 叙述方式 案考 徐采石 反右运动 青年作者
原文传递
《不幸》的互文性与高晓声的文学自觉——兼论“探求者”社团的创作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克寒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8,共9页
《不幸》与《万尼亚舅舅》具有显在互文关系,且与《雷雨》存在隐在互文关联。《不幸》的互文性表明作家对中外现实主义精神传统的自觉皈依,其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探究突出表现为对革命者伦理状况的质询,小说由此突破政治意指的单向表述,获... 《不幸》与《万尼亚舅舅》具有显在互文关系,且与《雷雨》存在隐在互文关联。《不幸》的互文性表明作家对中外现实主义精神传统的自觉皈依,其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探究突出表现为对革命者伦理状况的质询,小说由此突破政治意指的单向表述,获得人性追问的伦理意义。《不幸》的创作践行着"探求者"社团的文学纲领与文学主张,是代表其创作实绩的标志性文本。就当代文学史意义而论,《不幸》是"双百"时期中国大陆文学界普遍的文学反思与文学探索的一项创作成果。就作家文学道路论,《不幸》与高晓声后期创作在现实主义文学精神上前后接续,它奠定了作家一生创作的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幸》 互文性 文学自觉 创作取向 探求者
原文传递
运用因子分析法探求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绩效 被引量:5
20
作者 曲云翚 戚少丽 谭志军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5期108-112,共5页
一、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绩效分析 并非所有的多变量数据都适用于因子分析法。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若大部分变量之间的相关很小,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公共因子的可能性很小,只有当变量之间彼此相关、绝对值较大并且显著时,才... 一、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绩效分析 并非所有的多变量数据都适用于因子分析法。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若大部分变量之间的相关很小,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公共因子的可能性很小,只有当变量之间彼此相关、绝对值较大并且显著时,才可进行因子分析。本文通过SPSS软件,利用巴特利特球体检验和KMO检验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财务绩效 上市公司 钢铁行业 探求 SPSS软件 绩效分析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