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词性对齐与依存关系的中文排比句生成方法
1
作者 钟茂生 刘蕾 +2 位作者 吴如萍 甘家其 周新宇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排比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其使用具有增强气势、强调突出、层次清晰的效果。排比句生成对于文本生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丰富文本生成的风格和形式,提升教育、广告和文学创作的质量,但目前暂无生成模型和公开的排比句语料库。为此,该... 排比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其使用具有增强气势、强调突出、层次清晰的效果。排比句生成对于文本生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丰富文本生成的风格和形式,提升教育、广告和文学创作的质量,但目前暂无生成模型和公开的排比句语料库。为此,该文在收集和构建排比句数据集的基础上,结合排比句具有的语言学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词性对齐与依存关系的中文排比句生成模型,称为CPG-PosDep。模型从语言学出发,首先用设定的分词、句内词序和句间位置三种特殊符号及随机采样策略对排比句进行全局标识,并结合改进的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学习排比句的词性对齐特征,然后使用BERT和注意模块将给定分句的依存关系信息融入模型中,融合生成排比句。在排比句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模型能够生成与给定分句在对应位置词性一致、依存关系相同的通顺分句,相比使用现有对联或诗歌生成模型生成的排比句,该文所提模型生成的排比句质量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排比句生成 词性对齐 随机采样策略 依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排比句提升读后续写语言丰富性
2
作者 林良达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24年第2期49-51,共3页
一、引言语言的丰富性与准确性是读后续写评分时的标准之一。然而,在目前的读后续写写作中,师生普遍对语言的丰富性的内涵理解得不到位,将扩大词汇量和使用所谓的高级词汇当成主要的提升手段。更有甚者,有学生续写全文充斥着各种生僻词... 一、引言语言的丰富性与准确性是读后续写评分时的标准之一。然而,在目前的读后续写写作中,师生普遍对语言的丰富性的内涵理解得不到位,将扩大词汇量和使用所谓的高级词汇当成主要的提升手段。更有甚者,有学生续写全文充斥着各种生僻词,这些词语不仅词法搭配有误,且欠缺得体性,大大地降低了文章的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比句 内涵理解 高级词汇 提升手段 丰富性 得体性 读后续写 扩大词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汉语排比句自动识别研究--以《孟子》《论语》中的排比句自动识别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梁社会 陈小荷 刘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9期222-226,共5页
《论语》、《孟子》等先秦汉语文献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大量使用的排比句,使这些文献有极强的说服力,增强了表达效果。以《孟子》、《论语》中的排比句的自动识别为例,探讨了古代汉语修辞格的自动识别。详细分析先秦汉语排比句的特点,... 《论语》、《孟子》等先秦汉语文献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大量使用的排比句,使这些文献有极强的说服力,增强了表达效果。以《孟子》、《论语》中的排比句的自动识别为例,探讨了古代汉语修辞格的自动识别。详细分析先秦汉语排比句的特点,并设计了相应的自动识别算法,来分别处理《孟子》和《论语》中的排比句,并对自动识别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处理《孟子》、《论语》这两种风格不太相同的先秦文献时,排比句自动识别算法都保持了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 先秦汉语 排比句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动写作的中文排比句抽取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熊李艳 林晓乔 钟茂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51-1755,共5页
计算机自动写作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有方法大多是基于一定的模板,生成行文较为单一的文章,没有对写作内容进行主题方面的提示和推荐,对文章修辞色彩的渲染就更少。为了使自动写作的文章更吸引人,可以将现实写作中使用... 计算机自动写作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有方法大多是基于一定的模板,生成行文较为单一的文章,没有对写作内容进行主题方面的提示和推荐,对文章修辞色彩的渲染就更少。为了使自动写作的文章更吸引人,可以将现实写作中使用的一些排比句根据主题和相似度的计算加入自动写作作品中,使得作品更加生动。主要采用分词、词性标注、标点匹配、共现词匹配以及工整性校验等技术,对规范文献资料中的段内排比特征和段间排比特征进行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抽取的准确率达到93%以上,与同类研究相比,准确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写作 排比句抽取 段内排比特征 段间排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模型的排比句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晓亮 谯宇同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3-158,共6页
排比句的条理清晰、气势宏大,为各类文体的写作所广泛使用,但目前排比句自动识别方法的识别效率欠佳。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来优化排比句的自动识别;设计融合预处理算法与BERT模型的排比句自动识别方法,提升模型的整体表现。针对作文数据... 排比句的条理清晰、气势宏大,为各类文体的写作所广泛使用,但目前排比句自动识别方法的识别效率欠佳。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来优化排比句的自动识别;设计融合预处理算法与BERT模型的排比句自动识别方法,提升模型的整体表现。针对作文数据集的测试结果表明,其识别效果和计算性能均有所改善,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 排比句 自动抽取 BER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排比句赏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昕 《文教资料》 2009年第10期59-61,共3页
英语演说中的排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辞手段,目的在于表达强烈的感情,突出所强调的内容,增强语言的气势。本文就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排比句进行分析,从句内排比、句际排比和段际排比着手,分析了其排比的运用和表达的深意,旨在提高英语学... 英语演说中的排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辞手段,目的在于表达强烈的感情,突出所强调的内容,增强语言的气势。本文就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排比句进行分析,从句内排比、句际排比和段际排比着手,分析了其排比的运用和表达的深意,旨在提高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演讲的欣赏能力及英语演讲稿的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巴马就职演说 排比句 段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毕飞宇小说的幽默——以插入语和排比句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施龙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0-146,共7页
在1990年代中期,毕飞宇抛开先锋实验的走板荒腔,开始探究生活“最基础、最根本、最恒常、最原始的那个部分”,而直到2000年发表《青衣》,毕飞宇小说的叙述者从“严肃的教师”变成“高明的说书人”,这一追求才算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毕飞宇小说 排比句 插入语 幽默 90年代 《青衣》 叙述者 说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仍从“滥用排比句”说起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1-32,共2页
我在《老老实实去写》(本刊2009年第10期)一文中批评过滥用排比句的现象,有老师来信,认为我这样说有可能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积极修辞的热情。我想,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学生如果只会以滥用排比句来对付作文.那么语文学习就会成为多... 我在《老老实实去写》(本刊2009年第10期)一文中批评过滥用排比句的现象,有老师来信,认为我这样说有可能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积极修辞的热情。我想,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学生如果只会以滥用排比句来对付作文.那么语文学习就会成为多余的东西,他将不会正常表达.无法正常写作:如果在生活中,一个人认为排比句是语言精华,那就更可笑。今年春季“两会”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比句 语文学习 2009年 积极修辞 学生 老师 作文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家》中排比句的抒情性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宝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5-68,共4页
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其特点是以整齐的结构和连贯的语气来加强语句气势、明确语句含义。通过排比修辞方法构成的排比句读起来令人感到琅琅上口,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能增强文学作品的表达效果。排比句大多用于抒情或说理,用... 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其特点是以整齐的结构和连贯的语气来加强语句气势、明确语句含义。通过排比修辞方法构成的排比句读起来令人感到琅琅上口,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能增强文学作品的表达效果。排比句大多用于抒情或说理,用于抒情时,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显得感情洋溢。巴金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大师,其长篇小说《家》以其鲜明、生动而又富有抒情性的语言享誉文坛。《家》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前后相关情节,所运用的大量排比句都与抒情有着紧密的联系,都为彰显作品主题、抒发炽热感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 排比句 抒情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排比句在英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艳芳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4-86,共3页
关键词 排比句 英语 排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吼唱在关中大地上的“秦腔”——论小说《白鹿原》中长句和排比句的秦腔韵味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颖桃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7期113-115,共3页
小说《白鹿原》以长句为主,同时运用大量排比句,二者有机融合,使小说的语言节奏和语言气势与秦腔的豪迈激越、厚重大气相融合,流露出浓厚的秦腔韵味。
关键词 《白鹿原》 排比句 秦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声韵·排比句·诗情
12
作者 靳明全 《郭沫若学刊》 1990年第2期40-44,共5页
郭沫若史剧频繁地穿插了诗词,诗词的韵辙大量选择的是洪声韵,这样,给史剧形象情感渲泄带来激昂奔放的气势。郭沫若史剧台词中大量运用了排比句,并以不同形式出于不同人物之口,这样,使史剧形象的情感渲泄具有快节奏的气势。 洪声韵与排... 郭沫若史剧频繁地穿插了诗词,诗词的韵辙大量选择的是洪声韵,这样,给史剧形象情感渲泄带来激昂奔放的气势。郭沫若史剧台词中大量运用了排比句,并以不同形式出于不同人物之口,这样,使史剧形象的情感渲泄具有快节奏的气势。 洪声韵与排比句的配合,造成奔放的情绪与磅礴的气势,拓展了郭沫若的诗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声 排比句 人物形象 诗歌形式 渲泄 创作个性 鼻腔共鸣 程郑 《女神》 张若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CNN和结构相似度计算的排比句识别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穆婉青 廖健 王素格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6,共8页
排比句具有结构紧凑、句式整齐、富有表现力等鲜明的特点,广泛应用在各种文体之中,在近几年语文高考的鉴赏类问题中也多有考察,但在自动识别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涉及。该文依据排比句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特点,以句子的词性、词语作为基本... 排比句具有结构紧凑、句式整齐、富有表现力等鲜明的特点,广泛应用在各种文体之中,在近几年语文高考的鉴赏类问题中也多有考察,但在自动识别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涉及。该文依据排比句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特点,以句子的词性、词语作为基本特征,设计了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结构相似度计算的排比句识别方法。首先将词向量和词性向量融入句子的分布式表示中,利用多个卷积核对其进行卷积操作,设计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排比句识别方法。利用分句之间的词性串构造相似度计算,设计了基于结构相似度计算的排比句识别方法。同时考虑句子内部的语义相关性和结构相似性,将卷积神经网络和结构相似度计算方法融合,用于排比句的识别。对文学作品数据集和高考题中的文学类阅读材料数据集进行排比句识别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比句 语义相关性 结构相似性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认识·改写·仿写——在课文中学写排比句练习设计
14
作者 孙宏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0年第5期46-46,共1页
人教版第五册《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是这样的: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 人教版第五册《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是这样的: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练习设计 排比句 中学 课文 仿写 改写 民族小学 民族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文学作品中排比句的翻译
15
作者 杨莉 《丝绸之路》 2011年第12期79-81,共3页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会发现无论汉语还是英语作品中都会通过大量使用排比句来达到一定的渲染效果。因此,只有译者对于排比的分类、能够达到的效果有所了解,才能准确地翻译原文。本文根据排比句的特点,提出排比句在英汉互译中应尽量使...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会发现无论汉语还是英语作品中都会通过大量使用排比句来达到一定的渲染效果。因此,只有译者对于排比的分类、能够达到的效果有所了解,才能准确地翻译原文。本文根据排比句的特点,提出排比句在英汉互译中应尽量使用直译的方法,并且从经典文学作品中选取排比句的范例探讨翻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排比句 英文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作文中排比句的妙用
16
作者 陈颖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5年第24期21-22,共2页
近几年来,很多考场优秀作文倍受人们青 睐,这些优秀作文中语言方面有很多优点,而 排比句的运用无疑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南宋陈 骙在《文则》中指出,“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 壮气势,广文义也。”排比将有魅力的句子集 中,节奏分... 近几年来,很多考场优秀作文倍受人们青 睐,这些优秀作文中语言方面有很多优点,而 排比句的运用无疑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南宋陈 骙在《文则》中指出,“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 壮气势,广文义也。”排比将有魅力的句子集 中,节奏分明,便于叙事,长于抒情,增强语势, 使作者所要表述的意思得到充分强调,感情得 到加深,可以说加强排比句的运用是提高语言 表现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比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论辩艺术特色分析--以《论语》《孟子》《韩非子》中排比句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高辉 杨帅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26-30,共5页
时代虽然前进,然而先秦时期的论辩艺术却是经典的,他们的艺术特色对于当今的应用发展亦有借鉴价值。排比作为先秦时期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由于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修辞思想和论说方式的不同,因此排比项数,言语风格上等方面亦有所不同。... 时代虽然前进,然而先秦时期的论辩艺术却是经典的,他们的艺术特色对于当今的应用发展亦有借鉴价值。排比作为先秦时期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由于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修辞思想和论说方式的不同,因此排比项数,言语风格上等方面亦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儒法排比句的运用及特点,还发现孔孟的言语修辞观是一种内观,即注重的是个人修养,由内到外,以身作则的出世态度;而韩非子则相反,一种外观,即注重"法""术""势"来限制约束外界来达到内在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比句 修辞 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差异视角下排比句英译技巧探析--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一、二册)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颖杏 邹建玲 《英语教师》 2022年第8期44-46,共3页
排比句是汉语句式中较典型且运用较多的句式之一,在行文中有增强气势,加强感情色彩,为文章增添华彩的重要作用。基于英汉语言差异,选取《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一、二册),对张培基英译文中排比句的翻译及翻译技巧进行解析,以加深读者... 排比句是汉语句式中较典型且运用较多的句式之一,在行文中有增强气势,加强感情色彩,为文章增添华彩的重要作用。基于英汉语言差异,选取《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一、二册),对张培基英译文中排比句的翻译及翻译技巧进行解析,以加深读者对排比句及五四时期散文的理解,提高排比句的翻译水平,同时希望引起国内学者对排比句英译的重视,以促进排比句英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比句 英汉差异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排比句的用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苗苗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第1期138-139,共2页
排比句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者相近、结构相关或相近的句子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句组。好的排比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会让人感觉到特别有力量。从学习难度来看,排比这种修辞本身并不复杂,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比较容易接受... 排比句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者相近、结构相关或相近的句子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句组。好的排比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会让人感觉到特别有力量。从学习难度来看,排比这种修辞本身并不复杂,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排比句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重点,让学生掌握排比句的用法,自然也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比句 小学语文 学习难度 语文教学 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排比句的特征及对翻译的规约
20
作者 汪文军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40-42,共3页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医学著作。目前关于《内经》英译研究基本从宏观角度来分析,就《内经》原文特定语言现象的研究尚不多见,从实际意义出发,挑选了《内经》中的经典排比语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从翻译...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医学著作。目前关于《内经》英译研究基本从宏观角度来分析,就《内经》原文特定语言现象的研究尚不多见,从实际意义出发,挑选了《内经》中的经典排比语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从翻译的规约性探讨英译的恰当方法,对于今后中医语言研究的深入研究做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排比句 翻译的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