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闭式输液过程中莫菲氏管下段空气排放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翠萍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7年第11期3065-3066,共2页
关键词 密闭式静脉输液 莫菲氏管 进入空气 排放方法 输液过程 下段 分离头皮针 排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瓦斯排放方法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建华 孟凡新 夏永中 《中州煤炭》 2009年第4期89-91,共3页
如果矿井瓦斯排放措施不合理,则易于出现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排放前,要查明瓦斯积聚的原因,估算积聚的瓦斯量和浓度,估算排放时间,制定瓦斯排放措施。排放过程中坚持停电、撤人和限量的制度,科学合理的瓦斯排放措施和严格的操作过... 如果矿井瓦斯排放措施不合理,则易于出现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排放前,要查明瓦斯积聚的原因,估算积聚的瓦斯量和浓度,估算排放时间,制定瓦斯排放措施。排放过程中坚持停电、撤人和限量的制度,科学合理的瓦斯排放措施和严格的操作过程,是保障瓦斯排放安全可靠进行的基础。介绍了瓦斯分段排放法和卸流排放法,并提出了技术措施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排放 瓦斯浓度 瓦斯排放时间 瓦斯排放方法 瓦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碳排放方法浅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段志洁 《认证技术》 2011年第7期25-25,共1页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管理来削减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才能真正成为国际碳市场的参与主体。本文将通过解析当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标准和中国碳排放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而分析国内企业推行碳管理的实际进展。
关键词 排放方法 温室气体排放 国内外 国内企业 技术创新 排放标准 计算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巷道瓦斯排放方法
4
作者 闫晓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第14期56-56,共1页
煤矿井下巷道因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巷道密闭等原因会积存大量高浓度瓦斯,本文对常规排放方法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情况提出了新的排放方法,对安全排放瓦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瓦斯 排放方法 煤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污染源废气超低排放方法研究及应用
5
作者 张陆伟 《区域治理》 2020年第27期150-150,共1页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大气环境治理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工业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情况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一系列新的标准,对大气排放物的限值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大气环境治理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工业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情况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一系列新的标准,对大气排放物的限值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固定污染源废气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湿式静电除尘方法、紫外吸收法、低氮燃烧技术等几种常见的固定污染源废气超低排放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湿式静电除尘技术在火电厂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污染源 废气监测 超低排放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浓度废水零排放方法
6
《齐鲁石油化工》 2018年第3期179-179,共1页
本发明是利用“纳滤+碟管式反渗透+蒸发结晶”处理高浓废水的零排放方法。首先采用纳滤去除废水中的硬度等多价离子和部分有机物,之后采用碟管式反渗透对去除硬度和部分有机物后的高浓废水进行深度浓缩处理,经过碟管式反渗透深度浓... 本发明是利用“纳滤+碟管式反渗透+蒸发结晶”处理高浓废水的零排放方法。首先采用纳滤去除废水中的硬度等多价离子和部分有机物,之后采用碟管式反渗透对去除硬度和部分有机物后的高浓废水进行深度浓缩处理,经过碟管式反渗透深度浓缩后的反渗透浓水再进行蒸发结晶处理,将浓水中的盐类固体结晶出来,集中干化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废水 排放方法 蒸发结晶 浓缩处理 反渗透 多价离子 结晶处理 渗透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凤宁 张景伟 +2 位作者 赵阳 原亚开 程佳 《东北电力技术》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前研究认为地球温室效应受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_(2))影响很大,CO_(2)减排被认为是控制地球温室效应的关键。基于我国目前的电力行业能源结构,以燃煤作为主要燃料的火电厂仍是我国居民生产生活中化石燃料的重要消耗主体,提高... 目前研究认为地球温室效应受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_(2))影响很大,CO_(2)减排被认为是控制地球温室效应的关键。基于我国目前的电力行业能源结构,以燃煤作为主要燃料的火电厂仍是我国居民生产生活中化石燃料的重要消耗主体,提高其碳排放计量方法的实用性和精确性尤为重要。通过深入分析目前碳排放计量方法,提出通过对烟气流量与CO_(2)浓度进行测量,尽量避免现有计量方法中的影响因素,实现火电厂CO_(2)排放精准计量,从而为碳减排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碳减排 排放计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主要低影响开发措施碳排放核算方法构建与碳减排路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泽佳 邵转娣 +3 位作者 韦甜甜 丁磊 胡启玲 刘学明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2期1-6,37,共7页
低影响开发措施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解决水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其碳排放核算与减排路径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下海绵城市的低碳绿色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低影响开发措施核算边界模糊不清、核算方法亟需完善及碳减排路径有待深入... 低影响开发措施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解决水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其碳排放核算与减排路径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下海绵城市的低碳绿色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低影响开发措施核算边界模糊不清、核算方法亟需完善及碳减排路径有待深入探讨的现状,以碳排放因子法为依据,运用全生命周期法的思想,以汕头市中心城区北岸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低影响开发措施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适用于传统水文处理措施透水铺装与绿色基础设施雨水花园和下沉式绿地的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分析了其碳减排路径与效果。结果表明:①在30年全生命周期内,各措施碳排放总量达2225 t CO_(2)-eq,且主要集中在透水铺装的建设阶段,占88%左右;②从碳减排的角度来看,当透水铺装材料的选取20 cm厚级配碎石、30 cm厚1∶6干性水泥砂浆、6 cm厚透水路面砖时,可在径流量控制率为65%的前提下为现有透水铺装建设减少高达930 t的碳排放量;③从碳汇角度来看,仅占低影响开发措施总面积20%左右的雨水花园和下沉式绿地,通过植物固碳可产生约1665 t碳汇,可以抵消全部措施全生命周期63%左右的碳排;绿色措施规划面积按照现有雨水花园和下沉式绿地的比例增加6%,便可抵消所有措施的30年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碳汇效益相当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措施 排放核算方法 碳减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施工阶段碳排放因子与估算方法研究
9
作者 李群峰 高忭 汪鸣泉 《建筑科技》 2024年第7期31-35,共5页
为践行“双碳”目标,亟需开展城市道路施工阶段碳排放因子与估算方法研究。对估算城市道路施工阶段碳排放的适用方法、因子、技术方案进行总结、分析,梳理形成可动态更新因子的分工序城市道路施工阶段碳排放估算方法,为城市道路施工阶... 为践行“双碳”目标,亟需开展城市道路施工阶段碳排放因子与估算方法研究。对估算城市道路施工阶段碳排放的适用方法、因子、技术方案进行总结、分析,梳理形成可动态更新因子的分工序城市道路施工阶段碳排放估算方法,为城市道路施工阶段碳排放标准化统计、核算、评估提供有益的前期研究,助力城市道路建设“双碳”战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施工阶段 排放因子 排放估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基站碳排放计量评价方法研究
10
作者 巫受靖 姚擎云 李建宇 《江苏通信》 2024年第5期118-121,共4页
随着5G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化商用,5G基站高功耗的特点,导致行业用能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势头。如何实现基站建设的绿色发展、降低基站能耗是当下行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通信基站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家通信运营企业的实施重点,本文碳排放... 随着5G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化商用,5G基站高功耗的特点,导致行业用能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势头。如何实现基站建设的绿色发展、降低基站能耗是当下行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通信基站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家通信运营企业的实施重点,本文碳排放评价方法的研究,可为后续通信运营企业在基站节能减排实施工作中提供方法和依据,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通信基站 节能减排 排放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间碳排放转移:EEBT与MRIO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友国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17-27,共11页
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的测算是近年来经济-环境核算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基于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双边贸易隐含排放(EEBT)方法和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是区域间碳排放转移测算的两种主流方法。从理论上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它们的... 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的测算是近年来经济-环境核算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基于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双边贸易隐含排放(EEBT)方法和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是区域间碳排放转移测算的两种主流方法。从理论上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它们的差异和优劣势,并分别应用两种方法测算了中国省际间的碳排放转移,比较了两种方法下的结果,并分析了相关政策含义。结果显示:采用MRIO模型计算的各地区各种产品或服务的碳排放乘数明显高于采用EEBT方法时其对应的碳排放乘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碳排放转移 双边贸易隐含排放方法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网端的城市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
12
作者 修高群 晁叶 《城市交通》 2024年第6期95-99,6,共6页
城市交通碳排放核算并无统一标准,有必要通过科学评估交通活动研究行之有效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首先,总结现状各类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特征、适应性及输入输出参数,剖析不同方法的应用情景及优劣势。统筹考虑上游电网端及下游消费端交通活... 城市交通碳排放核算并无统一标准,有必要通过科学评估交通活动研究行之有效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首先,总结现状各类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特征、适应性及输入输出参数,剖析不同方法的应用情景及优劣势。统筹考虑上游电网端及下游消费端交通活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于城市内部交通和对外交通活动水平数据分别构建燃油交通工具和电动交通工具碳排放核算模型,提出城市交通尺度碳排放核算方法。通过烟台市案例验证该核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实操性,并从私人汽车电动化、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品质、鼓励货运公转铁3方面提出减碳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碳中和、碳达峰 排放核算方法 电动交通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PLC梯形图程序控制剩余污泥泵排放量方法
13
作者 王明军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5年第10期68-70,共3页
介绍四季青污水处理厂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AB SLC500系列PLC程序控制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泵排放量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梯形图逻辑程序。
关键词 PLC梯形图程序 剩余污泥 排放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基础设施运营系统碳排放计算方法--以苏州市为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章蓓蓓 张春霞 佘健俊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0-86,93,共8页
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减排对于全球减排工作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市政基础设施运营系统进行分解,包括地面公交、自来水供应、燃气供应、道路照明、景观照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七类工程;将系统碳... 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减排对于全球减排工作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市政基础设施运营系统进行分解,包括地面公交、自来水供应、燃气供应、道路照明、景观照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七类工程;将系统碳排放分解为处理工艺过程排放、消耗能源直接排放、消耗能源间接排放三种类型;建立系统构成和碳排放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市政基础设施运营系统的碳排放计算范畴明细。对现有四种碳排放计算方法进行对比,选择适合本研究的计算方法。以计算范畴和计算方法为基础,建立市政基础设施运营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同时对所需碳排放因子进行计算与选择。最后,以苏州市为例计算了市政基础设施系统2001~2010年的运营碳排放,并对2011~2015年期间的碳排放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基础设施 运营 排放计算方法 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建筑碳排放计算领域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照 方卓祯 +1 位作者 李德智 吴刚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8,116,共12页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BIM技术在建筑碳排放计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研究进程的归纳,以及对建筑碳排放计算政策、计算方法、BIM技术适用性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BIM技术在建筑碳排放计算领域的研究现状。基于当前研究成果,将...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BIM技术在建筑碳排放计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研究进程的归纳,以及对建筑碳排放计算政策、计算方法、BIM技术适用性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BIM技术在建筑碳排放计算领域的研究现状。基于当前研究成果,将BIM技术在建筑碳排放计算领域的研究内容划分为理论方法、工具平台、应用价值三个层面。理论方法主要关注计算边界和计算方法的确定、BIM模型的数据提取方式以及BIM模型的参数扩展内容;工具平台主要探讨BIM建模工具、人工处理及算法程序、BIM软件插件、BIM平台系统的具体应用;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碳排放计算在建筑设计、物化、运营等各阶段的成果效益。三个层面虽已取得许多研究成果但也存在问题和难点。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数字技术融合和信息管理完善两个方面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建筑碳排放 排放计算方法 排放计算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电力碳排放责任核算方法比较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嫔婷 江来 付坤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20-223,共4页
区域电网的排放量一般都是采用生产端责任原则来核算。为了有效促进消费端进行减排,提出基于消费端责任原则和共担责任原则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利用2011年数据核算我国各电网之间电力调度的内含碳,最后进一步核算我国各区域电网的碳排... 区域电网的排放量一般都是采用生产端责任原则来核算。为了有效促进消费端进行减排,提出基于消费端责任原则和共担责任原则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利用2011年数据核算我国各电网之间电力调度的内含碳,最后进一步核算我国各区域电网的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核算方法 消费端责任原则 共担责任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二维脱钩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左其亭 刘佳政 +2 位作者 蒋国栋 马军霞 赵晨光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采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份2001—2020年12种水资源行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运用二维脱钩模型探究了其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先增后减,在2010年... 采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份2001—2020年12种水资源行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运用二维脱钩模型探究了其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先增后减,在2010年达到峰值10.4亿t,随后逐年下降,到2020年下降至8.5亿t;我国多数省份逐步实现了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协同发展,尤其是在2011年之后,大部分省份表现为高经济水平强脱钩状态,但仍有部分省份出现向高经济水平弱脱钩状态的转变,暴露出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各省份在不同阶段的二维脱钩状态具有显著差异,应根据地区自身条件制定差异化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行为 排放 经济增长 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方法 二维脱钩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国外降低NOx排放的几种新方法
18
作者 刘义中 《南炼科技》 1997年第11期53-56,共4页
本文阐述了加热炉内NOx的生成机理和防止措施,并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在防止和减少NOx生成上研究出的新技术成果。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降低排放方法 燃烧器 烟气 生成机理 火焰温度 污染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整车排放测试方法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丹丹 张铁臣 +2 位作者 王长园 郭勇 徐军辉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7年第5期11-16,共6页
为研究重型车排放测试方法相关性,采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试验样车分别进行了道路试验和转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道路试验中,发动机的运行工况点分布较广,基本涵盖了转毂试验的运行工况;无论在稳态工况还是瞬态工况,道路试... 为研究重型车排放测试方法相关性,采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试验样车分别进行了道路试验和转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道路试验中,发动机的运行工况点分布较广,基本涵盖了转毂试验的运行工况;无论在稳态工况还是瞬态工况,道路试验与转毂试验的运行时间比例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样车在稳态工况下的排放均表现为市区工况下的排放高于其他工况;在瞬态工况下,道路试验与转毂试验的NO_x排放基本集中在加速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车 排放测试方法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边缘智能网络碳排放评估及优化
20
作者 张鹏 肖泳 +3 位作者 胡记伟 廖亮 吕建新 白泽刚 《物联网学报》 2024年第1期98-110,共13页
近年来,通信技术的持续演进导致通信网络的能耗显著增加。随着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与算法在通信网络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度部署,未来6G智能通信网络架构和技术演进将对通信网络的节能减排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基于边... 近年来,通信技术的持续演进导致通信网络的能耗显著增加。随着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与算法在通信网络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度部署,未来6G智能通信网络架构和技术演进将对通信网络的节能减排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基于边缘计算和分布式联邦学习的联邦边缘智能(FEI,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网络已被普遍认为是实现6G网络内生智能的关键路径之一。然而,如何评估和优化联邦边缘智能网络的综合碳排放量仍然是一大难题。为解决该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联邦边缘智能网络碳排放评估框架和方法。其次,基于该评估框架和方法提出3种联邦边缘智能网络碳排放优化方案,包括动态能量交易(DET,dynamic energy trading)、动态任务分配(DTA,dynamic task allocation)和动态能量交易与任务分配(DETA,dynamic energy trading and task allocation)。最后,通过自行搭建的真实硬件平台,并利用真实世界的碳强度数据集进行联邦边缘智能网络生命周期碳排放仿真。实验结果表明,3种优化方案均能在不同场景和约束条件下显著减少联邦边缘智能网络的碳排放,为下一代智能通信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绿色低碳6G网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排放 联邦边缘智能网络 排放评估框架和方法 动态能量交易与任务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