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新液联合高渗葡萄糖液的换药术对创面皮瓣修复术前准备的影响
1
作者 钟剑静 王晓笑 +2 位作者 许珍 曹颖 应瑛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高渗葡萄糖液换药术提高创面皮瓣修复术前准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因创面条件不佳,暂不能进行皮瓣修复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康...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高渗葡萄糖液换药术提高创面皮瓣修复术前准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因创面条件不佳,暂不能进行皮瓣修复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高渗葡萄糖液换药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碘伏换药。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创面质量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创面达标时间、原需皮瓣修复换药后仅需植皮修复的情况,以及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两组创面质量评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第7 d时创面质量评分高于首次换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呈下降趋势,第7 d时VAS评分低于首次换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原本需要皮瓣修复换药后仅需进行植皮修复观察组9例(30.0%),对照组仅2例(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局部刺激性反应1例(3.3%),对照组出现4例(1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高渗葡萄糖液换药术,既能有效抑制感染,又能加速创面的愈合进程,相较于常规碘伏换药,能缩短创面修复的整个周期,提升了创面皮瓣修复术前准备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高渗葡萄糖液 换药术 创面 皮瓣修复 前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换药术成本核算 被引量:6
2
作者 夏春芳 黄凤毛 +3 位作者 潘友兰 李玲 熊慧 吴超群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50-51,共2页
目的通过核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换药术项目成本,不断完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方法综合评估120例次患者PICC换药术所需的护理人员、时间、材料等,根据项目成本核算的有关公式,进行PICC换药术项目成本核算。结果PICC换药术项目... 目的通过核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换药术项目成本,不断完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方法综合评估120例次患者PICC换药术所需的护理人员、时间、材料等,根据项目成本核算的有关公式,进行PICC换药术项目成本核算。结果PICC换药术项目总成本为(44.37±9.43)元。结论PICC换药术成本的核算为制定PICC换药术项目收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换药术 成本核算 直接护理成本 间接护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氯胺酮在烧伤患者换药术时的效应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甘林光 陈骏萍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8期1538-1540,共3页
烧伤患者换药时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和焦虑。换药时常应用氯胺酮对患者进行基础麻醉。氯胺酮虽然是一种较安全的基础麻醉药物,但是其不良反应也不少见,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Horvath等研究指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激动剂... 烧伤患者换药时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和焦虑。换药时常应用氯胺酮对患者进行基础麻醉。氯胺酮虽然是一种较安全的基础麻醉药物,但是其不良反应也不少见,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Horvath等研究指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激动剂一氯胺酮以及a2受体激动剂一右美托咪定表现出协同作用。在麻醉过程中,联合应用可减少各种药物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患者 氯胺酮 换药术 N-甲基-D-天冬氨酸 a2受体激动剂 麻醉药物 联合应用 基础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外科换药术技能培训的教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沈依 李小恩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3期164-164,166,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换药术培训改革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69名,其中2011-2013年31名为传统教学组,2014-2016年38名为试验教学组,比较两组教学效果评价及换药术考核成绩。结果:试验教学组的教学... 目的:探讨外科换药术培训改革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69名,其中2011-2013年31名为传统教学组,2014-2016年38名为试验教学组,比较两组教学效果评价及换药术考核成绩。结果:试验教学组的教学效果评价及换药术考核成绩优于传统组。结论:外科换药术培训改革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换药术 全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安定复合阈下剂量氯胺酮在大面积烧伤患儿换药术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青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咪唑安定 复合 阈下剂量 氯胺酮 大面积烧伤 换药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液”在外科换药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何瑞龙 杨宗利 +3 位作者 李志国 周永峰 吴建国 李成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05-205,共1页
关键词 龙胆液 外科 换药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术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曾进强 李龙 +2 位作者 周华乔 李亮 梁广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2期189-190,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术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26例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 目的分析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术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26例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换药术,实验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植皮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换药术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 传统换药术 软组织损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祝水英 洪剑英 +3 位作者 程志顺 邵婷婷 杨玉琴 陈云风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2期170-171,174,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月本校2011级和2012级护理专业的150名专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以循证护理模式和护理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月本校2011级和2012级护理专业的150名专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以循证护理模式和护理要求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科研协作能力达标率及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科研协作能力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期末考试成绩为(85.1±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换药术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循证护理思想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促进其相关学习能力的提升,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科研协作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外科换药术 实验教学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术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祝水英 洪剑英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3期398-398,共1页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外科换药术探索可行的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校附属医院216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外科换药术探索可行的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校附属医院216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和患者对换药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愈合率(93.52%)、满意率(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术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外科换药术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口换药术
10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9期18-25,共8页
关键词 伤口换药 换药术 伤口愈合 局部用药 肉芽组织 外用药物 生物作用 愈合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匹罗星软膏用于拔甲术后换药的观察
11
作者 蔡淑惠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在拔甲术后换药期间莫匹罗星软膏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市同安区新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6例拔甲术治疗患者;以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参照组(48例)在换药期间,合理选择纱布及敷料实施包扎固... 目的探讨在拔甲术后换药期间莫匹罗星软膏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市同安区新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6例拔甲术治疗患者;以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参照组(48例)在换药期间,合理选择纱布及敷料实施包扎固定;研究组(48例)在换药期间,采用莫匹罗星软膏药物实施涂抹治疗,完成后,依据参照组方法展开对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的伤口愈合优良率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结痂时间较参照组短,平均换药次数较参照组少,结痂厚度较参照组低(P<0.05);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VAS评分展现出显著降低,其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及平均疼痛消失时间亦均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拔甲术治疗患者在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期间,莫匹罗星软膏药物的有效应用,可将患者的伤口愈合优良率明显提升,将系列指标明显改善,可促进拔甲术治疗患者的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匹罗星软膏 拔甲换药 伤口愈合优良率 平均结痂时间 平均换药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复合吸入麻醉用于烧伤患儿清创换药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鹏鹏 李新艳 徐鹭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吸入麻醉用于烧伤患儿清创换药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2年9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烧伤清创换药术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n=36),分别采用丙泊酚注射液(3 mg/kg)联合盐酸纳...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吸入麻醉用于烧伤患儿清创换药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2年9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烧伤清创换药术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n=36),分别采用丙泊酚注射液(3 mg/kg)联合盐酸纳布啡注射液(0.2 mg/kg)和苯磺酸瑞马唑仑注射液(0.4 mg/kg)联合盐酸纳布啡注射液(0.2 mg/kg)进行麻醉诱导。患儿入睡后,给予吸入浓度为8%的七氟烷,患儿下颌松弛后置入相应规格的喉罩,并需浓度为3%~5%的七氟烷维持麻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T1、T2、T3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术中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诱导起效时间较短,但两组在术后苏醒时间和手术、PACU停留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对照组T1、T2、T3时间点HR、MAP、SpO2水平波动幅度较小(P<0.05);与观察组术中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77%、2.77%)比较,对照组术中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16.66%、25.00%)明显降低(P<0.05)。结论 将瑞马唑仑复合吸入麻醉用于烧伤患儿清创换药术中,起效迅速且镇静效果好,不会对患儿的呼吸和循环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且有利于降低术中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清创换药术 瑞马唑仑 复合吸入麻醉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时配合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王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98-0201,共4页
分析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时配合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在南京市中医院2022年3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肛肠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式是数字表达法,各为45例,探讨对照组(术后换药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对照组相同护理联用心理护理... 分析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时配合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在南京市中医院2022年3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肛肠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式是数字表达法,各为45例,探讨对照组(术后换药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对照组相同护理联用心理护理)的具体效果。结果 此次研究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较低于对照组,术后6h、12h、48h的时间段观察中,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较轻,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有更低的并发症,观察组病人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负面情绪得分无差异对比(P>0.05)。结论 肛肠疾病术后换药使用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术后疼痛也能得到减轻,患者的舒适度较好,从而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值得在临床被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心理护理 换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作英教授对肛周皮下游离阻滞术术后换药的临床经验
14
作者 严子谦 彭作英 《中医学》 2024年第11期2883-2887,共5页
肛周皮下游离阻滞术是彭作英教授临床独创的用于治疗顽固性肛周瘙痒症的术式,而术后换药又是影响手术最终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一环,本文总结了彭作英教授临床对于肛周皮下游离阻滞术术后患者的换药经验,包括前期准备工作、药物应用... 肛周皮下游离阻滞术是彭作英教授临床独创的用于治疗顽固性肛周瘙痒症的术式,而术后换药又是影响手术最终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一环,本文总结了彭作英教授临床对于肛周皮下游离阻滞术术后患者的换药经验,包括前期准备工作、药物应用原则、换药具体操作,以期为未来肛周瘙痒患者术后换药提供参考与指南。Perianal skin detachment block surgery is a clinical technique created by Professor Peng Zuoy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erianal itching. Postoperative dressing change i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final surgical efficac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Professor Peng Zuoying’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dressing chang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perianal skin detachment block surgery, including preliminary preparation work, drug application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dressing change proced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postoperative dressing change in patients with perianal itching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作英 换药 肛周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简易负压吸引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后会阴部切口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建波 郑伟 罗丹丹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356-1358,共3页
目的探究简易负压吸引对于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的应用。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12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简易负压吸引装置进行换药治... 目的探究简易负压吸引对于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的应用。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12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简易负压吸引装置进行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灭菌敷料换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愈合时间、换药时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切口感染率及病人满意度等,以及手术后第1、3、5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感染率(0.00%比20.0%)、换药次数[(3.73±0.74)次比(12.07±2.26)次]、切口愈合天数[(8.53±1.33)d比(13.73±1.74)d]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3天[(3.23±1.01)分比(4.77±0.77)分]、第5天[(2.23±1.01)分比(3.99±0.87)分]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病人术后康复体验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6.55%,远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的研究中,与传统换药方式相比,简易负压吸引不仅可以降低会阴部切口的感染率、还可以减少会阴部切口的换药次数,加速切口的愈合,减轻病人的切口疼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从而达到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改善病人术后康复的体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疗法 换药术 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 后切口愈合 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换药中的效果
16
作者 李焕英 崔强贞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21期0023-0025,共3页
分析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肛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作为常规换药方式,观察组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与原位再生医疗技术... 分析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肛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作为常规换药方式,观察组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与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换药效果,评价技术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是肛肠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利用原位再生医疗技术能够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与恢复,缓解患者疼痛,对提升临床患者治疗配合与治疗满意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再生医疗技 肛肠疾病 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痔愈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王剑 冷孟桐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自制痔愈膏在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在外剥内扎术后,对照组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联合普济痔疮栓换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改为... 目的:观察自制痔愈膏在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在外剥内扎术后,对照组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联合普济痔疮栓换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改为自制痔愈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创面水肿程度评分、创面彻底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第2日、第4日、第6日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8日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日、第3日,两组患者创面水肿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日、第7日治疗组创面水肿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彻底愈合平均天数(16.60±2.40)d,对照组患者创面彻底愈合平均天数(20.20±3.20)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痔愈膏能明显减轻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水肿的发生,并能加速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外剥内扎 自制痔愈膏 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常用技术(二)——切口换药术
18
作者 马骏 张玉英 孙成林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1年第2期17-18,共2页
文章简述切口换药术的临床意义及操作方法。
关键词 切口 换药术 创伤 感染
原文传递
清创和换药术
19
作者 吴钟琪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年第7期40-41,共2页
文章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掌握的清创和换药术进行介绍。
关键词 医疗卫生人员 基层 清创 换药术
原文传递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不同换药方案对疼痛和Lund-Kennedy评分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0
20
作者 刘俊秀 金兴 +3 位作者 丁玉静 李涛 于辉 朱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换药的时机和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5月~2015年12月175例慢性鼻-鼻窦炎行FESS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首次换药时间分成术后第1周换药...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换药的时机和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5月~2015年12月175例慢性鼻-鼻窦炎行FESS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首次换药时间分成术后第1周换药组(n=45),术后第2周换药组(n=50),术后第3周换药组(n=40)和术后第4周组(n=40);按换药频率分为每2周换药一次组(n=76)和每1个月换药一次组(n=99)。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对术后换药时机和频率进行主客观评估。结果术后首次换药时间不同的4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5±1.9)、(5.2±1.3)、(4.7±1.0)、(4.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2,P=0.000),两两比较显示术后第1周换药组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周换药组与术后第4周换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2周换药组与术后第3周换药组和术后第3周换药组与术后第4周换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2周换药一次组和每1个月换药一次组术后1、3、6个月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SS术后第2周适宜进行首次换药,此后每1个月换药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 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