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瑜 禄韶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35-038,共4页
分析风湿性心脏病(RHD)换瓣术患者接受保留二尖瓣装置治疗效果。方法 90例RHD换瓣术患者就诊于2019年10月-2023年10月,随机分组。A组保留二尖瓣装置治疗,B组常规治疗。结果 A组心功能等级、心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治疗满意度均优于B... 分析风湿性心脏病(RHD)换瓣术患者接受保留二尖瓣装置治疗效果。方法 90例RHD换瓣术患者就诊于2019年10月-2023年10月,随机分组。A组保留二尖瓣装置治疗,B组常规治疗。结果 A组心功能等级、心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治疗满意度均优于B组,P<0.05。结论 RHD换瓣术患者接受保留二尖瓣装置治疗,可优化心功能、改善心功能等级、优化生存质量,高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换瓣 保留二尖装置 疗效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换瓣同期行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研究
2
作者 姚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56-159,共4页
对比心脏换瓣同期行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新式针对性护理与传统常规护理的效果,为优化临床护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1月7日至2024年1月7日期间符合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新式组和传统组,每组49例。新式组给... 对比心脏换瓣同期行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新式针对性护理与传统常规护理的效果,为优化临床护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1月7日至2024年1月7日期间符合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新式组和传统组,每组49例。新式组给予术后针对性护理,涵盖基础、呼吸道、手术切口及引流管、疼痛管理等方面;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和6个月房颤复发率、窦性心律维持率、手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脑钠肽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新式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P<0.001);术后3个月和6个月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 = 0.029、P = 0.015),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 = 0.044、P = 0.049);术后一周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传统组(P<0.001),脑钠肽水平显著低于传统组(P<0.001);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 = 0.038)。结论 心脏换瓣同期行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术后,新式针对性护理在多个方面显著优于传统常规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房颤复发风险,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换瓣 改良迷宫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术后护理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口渴评分的针对性护理在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患者口渴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症状的缓解探讨
3
作者 刘彩玲 罗慧 +1 位作者 陈忠群 裴耀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81-0184,共4页
探讨基于口渴评分的针对性护理在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患者口渴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症状的缓解。方法 选取我院行心脏瓣膜换瓣术的45例患者为对象,样本案例纳入时间为2023年7月~2024年5月,采取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22例,研究组23例,其中对... 探讨基于口渴评分的针对性护理在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患者口渴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症状的缓解。方法 选取我院行心脏瓣膜换瓣术的45例患者为对象,样本案例纳入时间为2023年7月~2024年5月,采取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22例,研究组2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喷雾湿化干预,研究组实施基于口渴评分的针对性护理管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口渴症状缓解情况、口腔舒适度、护理工作认可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口渴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口渴评分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取得更为理想的干预效果,可积极缓解患者口渴症状及提升口腔舒适度,进而可取得更高的护理工作认可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干预工作中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换瓣 口渴 基于口渴评分的针对性护理 口渴程度 口腔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微创二尖瓣成形术后再次换瓣的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王圣 任培军 +6 位作者 陈现杰 陆国庆 朱喜亮 李晓洋 程兆云 赵亮 杨雷一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二尖瓣成形术后再次换瓣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胸腔镜微创二尖瓣成形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在术前、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参照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 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二尖瓣成形术后再次换瓣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胸腔镜微创二尖瓣成形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在术前、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参照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标准对患者进行心功能评级,并比较术前、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患者LVEF、LAD、LVEDD以及二尖瓣反流量,并筛选出成形术后需要再次换瓣的患者,分析首次成形术后主要并发症及患者再次换瓣主要病因。结果:103例患者中首次手术病因为二尖瓣退行性变92例,二尖瓣风湿性改变11例。成形术后5例需要再次换瓣,病因为风湿性病变2例,退行性病变3例。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多脏器衰竭、大量出血、低心排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及新发心房颤动。术后6个月随访死亡2例。相较于术前,术后1周患者心功能分级、LVEF、LAD、LVEDD有所恢复,而术后6个月恢复程度显著(P<0.05),但需要再次换瓣的5例患者,无明显改善。结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以及退行性病变都有可能为胸腔镜微创二尖瓣术后再次换瓣的原因。患者行再次换瓣术时需重点关注高危因素及患者心功能,并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术后需做好围术期处理、出院指导以及随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微创 二尖形成术 再次换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心脏换瓣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胡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54-0157,共4页
快速康复手术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心脏换瓣术后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共90例接受心脏换瓣术后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 快速康复手术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心脏换瓣术后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共90例接受心脏换瓣术后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心理弹性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和第10天,观察组的 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17.78%(P<0.05)。结论 心脏换瓣术后实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缓疼痛不适感,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换瓣 护理干预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病人肺缺血-再灌损伤的延迟期保护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陈胜喜 王为 +2 位作者 黄凌瑾 蒋海河 张位星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1-459,共9页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对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病人肺缺血 再灌损伤的延迟期保护作用。方法 :2 0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病人被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与对照组。卡托普利组于术前 96~ 4 8h口服 1mg·kg- 1 ·d- 1 的卡托普利片 ,对照组...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对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病人肺缺血 再灌损伤的延迟期保护作用。方法 :2 0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病人被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与对照组。卡托普利组于术前 96~ 4 8h口服 1mg·kg- 1 ·d- 1 的卡托普利片 ,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分别于CPB前 ,CPB后 1h ,3h ,6h ,12h测量肺血管阻力 (PVR)及肺泡—动脉血氧梯度差 (A aDO2 ) ,并于CPB前、CPB后 30min检测左、右心房血中性粒细胞 (PMN)及左房血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SOD MDA) ,NO ,AngⅡ值。结果 :CPB后各时间点卡托普利组PVR均较对照组为低。CPB后 1h ,3h ,6h卡托普利组A aDO2 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PB后 30min卡托普利组右房—左房血PMN计数差值、MDA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 ,左房血SOD ,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CPB后 30min左房血Ang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换瓣病人术前 96~ 72h口服卡托普利片 (1mg·kg- 1 ·d- 1 )对病人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延迟期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换瓣手术 卡托普利 缺血-再灌损伤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换瓣术整体护理中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如红 梁继娟 林玉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17,共2页
健康教育是整理护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理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优越性也越来越明显。心脏病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如病程较长、运动受到限制等等,使得患者在成长过... 健康教育是整理护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理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优越性也越来越明显。心脏病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如病程较长、运动受到限制等等,使得患者在成长过程中其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心脏换瓣 整体护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华法林HPLC测定法及心脏换瓣术后患者血药浓度监测初探 被引量:7
8
作者 黄英 梁茂植 +3 位作者 董力 余勤 秦永平 邹远高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5-147,共3页
目的 建立反相 HPL C法测定血浆中华法林浓度 ,并探讨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患者华法林血药浓度与抗凝疗效的关系。方法 血浆样品经二氯甲烷 -正己烷 ( 1∶ 9)萃取浓集等预处理后 ,于国产 YWG C18柱上 ,以甲醇 - 5 0 mm ol/ L醋酸铵缓冲液 ... 目的 建立反相 HPL C法测定血浆中华法林浓度 ,并探讨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患者华法林血药浓度与抗凝疗效的关系。方法 血浆样品经二氯甲烷 -正己烷 ( 1∶ 9)萃取浓集等预处理后 ,于国产 YWG C18柱上 ,以甲醇 - 5 0 mm ol/ L醋酸铵缓冲液 ( p H2 .5 ) ( 70∶ 30 )为流动相分离 ,紫外 30 8nm波长测定。结果 华法林最低检测浓度为 2 0 ng/ m 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 5 0~ 2 0 0 0 ng/ m l。血浆华法林萃取回收率 78.0 %~ 81.6 % ,方法回收率10 3.1%~ 10 6 .5 % ,日内 RSD 2 .33%~ 5 .46 % ,日间 RSD 5 .2 9%~ 7.73%。用本法监测 70例心脏换瓣术后患者 ,结果 INR值在推荐国人安全范围的 44例中 ,37例 ( 84.1% )患者华法林血药浓度在 6 16 .2± 15 4.8ng/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HPLC 血药浓度 监测 心脏换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瓣失功能病人的再次换瓣经验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家豪 朱洪生 +4 位作者 黄日太 梁保罗 富皓白 梁而慷 殷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总结 43例生物瓣失功能病人的再次换瓣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自 1988年 7月至1999年 12月共 43例生物瓣失功能病人行再次手术换瓣。两次换瓣间隔时间为 4~ 18(平均 9.3± 3.0 )年。术前心功能Ⅱ级 3例 ,Ⅲ级 2 3例 ,Ⅳ级... 目的 总结 43例生物瓣失功能病人的再次换瓣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自 1988年 7月至1999年 12月共 43例生物瓣失功能病人行再次手术换瓣。两次换瓣间隔时间为 4~ 18(平均 9.3± 3.0 )年。术前心功能Ⅱ级 3例 ,Ⅲ级 2 3例 ,Ⅳ级 17例。再次手术行二尖瓣置换 (MVR) 2 7例 ,MVR +三尖瓣成形 (TVP) 9例 ,主动脉瓣置换 (AVR) 2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 (DVR) 5例。结果 早期手术 (1988年 7月至 1991年12月 )死亡 5例 ,死亡率 31.3% (5 / 16 ) ;后期 (1992年后 )死亡 1例 ,死亡率 3.7% (1/ 2 7) ;在术前心功能均≥Ⅲ级。术后并发症 2 4例。结论 对生物瓣失功能病人需尽早行手术治疗。术前改善心功能、术中勿过多分离粘连及加强心肌保护、防止术后低心排的发生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失功能 再次换瓣 围手术期 处理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换瓣术后妇科围手术期应用抗凝药物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剑辉 徐嘉文 张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1-933,共3页
目的探讨对心脏换瓣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在妇科手术前应用抗凝药物的方法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69例心脏换瓣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为换瓣组,入院后均停用华法林,改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于术前12 h停用抗凝药物。将术前国际标准化比率(... 目的探讨对心脏换瓣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在妇科手术前应用抗凝药物的方法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69例心脏换瓣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为换瓣组,入院后均停用华法林,改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于术前12 h停用抗凝药物。将术前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15~1.47的换瓣患者分为观察组1,INR 1.48~1.8换瓣患者分为观察组2,INR>1.8的换瓣患者分为观察组3。选择同期无抗凝治疗69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研究4组之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所有换瓣患者术后未发生大出血、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观察组1、2患者术中出血量不多,出血量仅为(151±25) mL和(187±68) mL,正常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106±12)mL,3组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术中出血量较正常对照组和观察组1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换瓣术后抗凝治疗患者术前停用华法林,使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治疗控制INR在1.8以下,进行妇科手术应该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换瓣 妇科手术 抗凝药物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换瓣病人术前营养评价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杜鹏 姚梅芳 蔡东联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2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了解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换瓣病人术前营养状况 ,研究体质指数 (BMI)和血清白蛋白 (Alb)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方法 :对 12 0例风心病换瓣病人术前行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 ,进行营养评价 ,并将病人按照BMI分为BMI<18.5组 (... 目的 :了解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换瓣病人术前营养状况 ,研究体质指数 (BMI)和血清白蛋白 (Alb)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方法 :对 12 0例风心病换瓣病人术前行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 ,进行营养评价 ,并将病人按照BMI分为BMI<18.5组 (营养不足组 ) ,18.5~ 2 5组 (营养正常组 )和BMI>2 5组 (营养过剩组 ) ,按照血清Alb水平分为≤35g/L组 (营养不良组 )和 >35g/L组 (营养正常组 ) ,比较各组BMI和Alb水平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结果 :风心病病人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 ,可达 31.33% ;血清白蛋白水平普遍低下 ;术后并发症在BMI<18.5的营养不足组和Alb≤ 35g/L的营养不良组显著增加。 结论 :BMI和Alb水平与手术预后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换瓣 术前营养评价 预后 风湿性心脏病 营养评价 体质指数 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伍育旗 余旻 +5 位作者 杨卫东 于超 郭昌云 黄睿 肖倩 江高燕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3期2432-2434,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患者71例,其中发生术后肾功能损害的27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术后肾...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患者71例,其中发生术后肾功能损害的27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术后肾功能无损害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升主动脉阻断时间≥70 min、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年龄≥50岁、术前肾功损害是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高危因素;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OR=4.937,95%CI 1.481~16.46)、术前肾功损害(OR=9.847,95%CI 1.016~95.42)是术后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了解和掌握引起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可避免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膜病换瓣 体外循环 危险因素 术后肾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勇 刘光强 +2 位作者 陈冲 游荣帆 李中杰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2270-2271,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对照组行不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 目的:探讨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对照组行不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FS、E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保护其左心室功能,可作为临床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保留二尖装置换瓣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伍育旗 余旻 +4 位作者 张郁林 程群霞 钱民 张新黎 王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131-134,160,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收集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收集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71例患者资料,33例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患者与脱呼吸机时间无延迟的38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脱呼吸机时间延迟发生率为46.47%。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有术后低心排、术后。肾功能衰竭、年龄≥50岁、ST—T改变、住ICU〉5d等。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后低心排(OR=5.329,95%CI1.682-16.881)、术后肾功能衰竭(OR=3.163,95%CI1.007-9.931)。结论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后低心排和肾功能衰竭。明确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以缩短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换瓣 延迟脱离呼吸机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换瓣术后患者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治疗策略初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峰 郎海波 +2 位作者 石进 陈雪 张杰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11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换瓣术后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心脏换瓣术后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6年英国胃肠病学和欧洲胃肠内镜指南,将患者按照中断抗... 目的探讨心脏换瓣术后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心脏换瓣术后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6年英国胃肠病学和欧洲胃肠内镜指南,将患者按照中断抗凝治疗发生栓塞的风险分为低风险组(7例)和高风险组(9例),低风险组停用华法林后未给予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高风险组停用华法林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结果停华法林前、内镜治疗前和恢复华法林治疗3天后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国际标准化比值中位数分别为2.25和2.12、1.06和1.10、1.14和1.28。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0.0天和14.0天,结肠息肉最大直径中位数分别为12.0mm和20.0mm。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比例分别为28.6%(2/7)和44.4%(4/9),6例患者均再次行肠镜检查,予钛夹夹闭出血创面后出血停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卡瓣及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心脏换瓣术后患者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需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停抗凝药物高栓塞风险者可采取桥接治疗,同时要考虑息肉大小、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停药时间及重新恢复抗凝治疗时间等,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换瓣 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 肝素桥接治疗 息肉切除术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换瓣术后房颤心源性脑栓塞继发二次出血性转化一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娟娟 贺丹 +4 位作者 闫振 张祥建 张玉笛 张英 张瑞敬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二尖瓣换瓣术后房颤心源性脑栓塞出血性转化(HT)的发生、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本院收治1例RHD二尖瓣换瓣术后房颤心源性脑栓塞继发2次H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经过。结果 RHD二尖瓣换瓣术后房颤长...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二尖瓣换瓣术后房颤心源性脑栓塞出血性转化(HT)的发生、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本院收治1例RHD二尖瓣换瓣术后房颤心源性脑栓塞继发2次H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经过。结果 RHD二尖瓣换瓣术后房颤长期抗凝但不达标时易出现心源性脑栓塞并发HT,积极给予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预防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抢救成功。结论 1 RHD二尖瓣换瓣术后房颤患者应重视抗凝药的监测和合理应用;2发生脑栓塞后HT时,应及时补充凝血因子;3严格进行血栓栓塞危险评估/抗凝出血危险评估,适时重启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换瓣术后房颤 心源性脑栓塞 出血性转化 低分子肝素 华法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三尖瓣再次换瓣手术19例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燕 谢庆 +3 位作者 张善娟 王昭慧 梁嘉健 谭玲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4期483-485,共3页
目的总结腔镜下三尖瓣再次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施行腔镜下三尖瓣再次手术患者19例,做好术前访视,手术用物及仪器准备充分等;术中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熟练配合麻醉师及外科医生,及时、准确传递手术器... 目的总结腔镜下三尖瓣再次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施行腔镜下三尖瓣再次手术患者19例,做好术前访视,手术用物及仪器准备充分等;术中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熟练配合麻醉师及外科医生,及时、准确传递手术器械,术后安全及时转运患者。结果 19例患者手术安全顺利完成,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示人工三尖瓣功能良好,17例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确,术中熟练掌握此类手术的护理配合可以减少术中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再次换瓣 心脏腔镜手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脏换瓣术后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伟兰 廖旭嘉 何欣欣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4期1902-190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脏换瓣术后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患者持续康复提供保障。方法选取2019年1~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86例心脏换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脏换瓣术后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患者持续康复提供保障。方法选取2019年1~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86例心脏换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给予基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方法,两组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抗凝知识掌握程度、抗凝治疗依从性、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掌握抗凝知识得分为(96.30±3.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50±4.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定点服药评分[(9.63±0.21)分vs(5.57±1.07)分]、定期复诊评分[(9.54±0.23)分vs(7.21±0.24)分]、饮食调理评分[(9.71±0.17)分vs(6.52±0.24)分]、用软毛刷评分[(9.87±0.07)分vs(6.52±0.24)分]、华法令剂量登记[(9.79±0.08)分vs(6.38±1.54)分]、总分[(48.25±1.19)分vs(45.5±1.25)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脏换瓣术后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促进患者持续康复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 心脏换瓣 抗凝治疗 效果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中杰 何勇 +5 位作者 曹勇 刘光强 陈冲 谢学弟 黄创业 游荣帆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3期325-326,共2页
目的观察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接诊的9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不保... 目的观察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接诊的9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不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进行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FS、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术后左心室的舒张、收缩、射血能力,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换瓣 二尖装置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瓣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若谷 侯旭敏 +1 位作者 方唯一 陈晖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8期594-594,共1页
关键词 术后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成功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狭窄 持续性房颤 国际标准化比率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阵发性室速 换瓣 二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