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折纹管的捕获器设计与冲击响应分析
1
作者 明世朝 周益典 +5 位作者 牛飞 姚重阳 杨东生 许俊伟 宋志博 严旭 《强度与环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火工连接装置是舱段分离常用的点式分离装置,为保护舱内仪器不被分离后的螺栓损坏,需安装捕获器装置以捕获高速飞行下的螺栓。常用的捕获器存在捕获器断裂且螺栓飞出的风险,究其原因是分离后螺栓的冲击能量未被有效的耗散。为此,本文基... 火工连接装置是舱段分离常用的点式分离装置,为保护舱内仪器不被分离后的螺栓损坏,需安装捕获器装置以捕获高速飞行下的螺栓。常用的捕获器存在捕获器断裂且螺栓飞出的风险,究其原因是分离后螺栓的冲击能量未被有效的耗散。为此,本文基于折纹管优异的吸能性能,提出了一种包含折纹管结构的新型捕获器。通过仿真分析得知,折纹管捕获器可通过发生钻石模式来耗散螺栓冲击能量,有效降低了捕获器外侧壳体的冲击响应。此外,经过捕获器关键参数分析后发现,折纹管的折角与厚度等参数的最佳取值与螺栓冲击速度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纹管 捕获器 冲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激式压电风能捕获器的性能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6
2
作者 阚君武 张肖逸 +4 位作者 王淑云 汪彬 沈亚林 杨灿 傅青青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7-1092,共6页
提出一种由压电梁及其端部附加质量构成的直激式压电风能捕获器。在考虑了压电振子静平衡变形的基础上,根据涡激振动理论建立了柔性压电振子的自激振动理论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压电梁厚度比、附加质量及风速对其发电性能的影响... 提出一种由压电梁及其端部附加质量构成的直激式压电风能捕获器。在考虑了压电振子静平衡变形的基础上,根据涡激振动理论建立了柔性压电振子的自激振动理论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压电梁厚度比、附加质量及风速对其发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存在最佳的压电梁厚度比使输出电压、电能及功率最大,电压/电能/功率所对应的最佳厚度比分别为0.5/0.65/0.65。其它参数确定时,存在最佳风速/附加质量使输出电压最大,且最佳风速随附加质量增加而降低、最佳质量随风速增加而降低。制作了风能捕获器样机并进行了试验测试,风速为4.8/7.2/10m/s时,对应的最佳附加质量及最大电压分别为15/11/7g和1.9/3.94/6.18V;风速为10m/s时,10g附加质量下的输出电压为0/20g附加质量下的4.1/1.2倍。结果证明根据实际风速范围确定合理的附加质量可提高发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风能捕获器 直激式风能捕获器 风速 发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冷凝与电捕获器分离精制生物油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石文 张长森 +3 位作者 徐兴敏 任献涛 马梅英 张瑞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3,55,共4页
利用分级冷凝系统及电捕获器分离收集生物油,共得到5种生物油。研究了5种生物油的产率分布及其含水量、热值、黏度、pH等理化特性,分析了生物油的化学组成,考察了化合物在5种生物油中的分布,同时对分级冷凝系统及电捕获器分离生物油的... 利用分级冷凝系统及电捕获器分离收集生物油,共得到5种生物油。研究了5种生物油的产率分布及其含水量、热值、黏度、pH等理化特性,分析了生物油的化学组成,考察了化合物在5种生物油中的分布,同时对分级冷凝系统及电捕获器分离生物油的效率作了统计评价。研究表明,电捕获器提高了生物油25.9%的产率,通过分级冷凝系统可以有效地分离脱除生物油中的水分。分级冷凝系统及电捕获器可以完全分离大分子量的酚类、醛酮类物质,但对乙酸等小分子量的物质分离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分级冷凝 捕获器 GC-MS 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湖水性质、颗粒物沉积通量季节和年际变化——来自沉积物捕获器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金章东 张飞 +3 位作者 李福春 陈留美 肖军 贺茂勇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3年第3期1306-1313,共8页
本文通过在青海湖南盆沉积中心试验性放置的Mark 8-13型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所收集到的为期15个月的自然沉降颗粒物,分析了颗粒物沉积通量和物质组成,结合温盐传感器(CTD)所记录湖水参数数据的分析,讨论了青海湖上部10 m左右湖水中所... 本文通过在青海湖南盆沉积中心试验性放置的Mark 8-13型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所收集到的为期15个月的自然沉降颗粒物,分析了颗粒物沉积通量和物质组成,结合温盐传感器(CTD)所记录湖水参数数据的分析,讨论了青海湖上部10 m左右湖水中所发生沉积作用的季节与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参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采集期间所沉降的总颗粒物具有显著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其平均年沉降通量为112 g·m^(-2)·yr^(-1),其组成主要是自生碳酸盐(高Mg方解石、文石)、生物壳体(介形虫、硅藻等)等内生作用形成的物质,以及少量的碎屑矿物。与实时监测的湖水参数比较表明,具有显著季节和年际变化的青海湖内生物质通量变化主要受控于夏季温度的变化。其沉积机制为:湖水温度的升高,有利于高Mg方解石和文石等自生矿物从碳酸盐过饱和的碱性湖水中结晶沉淀(盐度降低),也有利于藻类和介形虫等微体生物大量繁殖,表现为温度偏高的2010年比2叭1年具有较低的湖水盐度和高得多的沉积通量。因此,青海湖自生碳酸盐沉淀通量可以用来反映湖水盐度和/或温度的变化,尽管这些内生作用形成的物质可能只约占到湖底沉积物的5%~20%。为更全面地了解青海湖现代沉积过程,有必要在更多点位、不同的深度进行长期放置捕获器和实时监测湖水参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通量 湖水变化 沉积物捕获器 季节性 青海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捕获器与全球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建芳 郑连福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1-47,共7页
介绍了沉积物捕获器的产生、发展与应用,阐明了沉积物捕获器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关键词 沉积物捕获器 气候变化 全球变化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捕获器:固有免疫细胞第三种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廖成水 Boireau Pascal +1 位作者 刘明远 程相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68-1774,共7页
胞外捕获器(extracellular traps,ETs)的释放是近来新发现的一种由DNA和颗粒蛋白组成的固有免疫防御机制。作为继吞噬作用、自噬之后的第三种杀伤机制,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ETs在体内外可捕获和杀伤绝大多数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胞外捕获器(extracellular traps,ETs)的释放是近来新发现的一种由DNA和颗粒蛋白组成的固有免疫防御机制。作为继吞噬作用、自噬之后的第三种杀伤机制,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ETs在体内外可捕获和杀伤绝大多数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作者对ETs的概念、形成的分子机制以及ETs在宿主防御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这将对固有免疫细胞防御策略的新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细胞 胞外捕获器 外捕作用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旌式泥沙捕获器的研制和施测 被引量:3
7
作者 印萍 王景川 +4 位作者 吕京福 丁明祥 边淑华 吴碧君 金永德 《海岸工程》 2003年第2期8-14,共7页
介绍了旌式泥沙捕获器的研制 ,以及该仪器在破波带泥沙垂直分布、破波带泥沙搬运机制和海岸带泥沙输运速率和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
关键词 旌式泥沙捕获器 研制 破波带 泥沙运动 输运速率 泥沙观测 海洋工程 泥沙搬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子英 叶文腾 刘蕊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8-854,共7页
将质量-非线性弹簧-阻尼系统与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系统相结合,提出了附加非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建立系统的力学模型及控制方程;利用谐波平衡法获得了该发电振子处于高能轨道的运动幅值及发电功率密度解析解表达式。... 将质量-非线性弹簧-阻尼系统与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系统相结合,提出了附加非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建立系统的力学模型及控制方程;利用谐波平衡法获得了该发电振子处于高能轨道的运动幅值及发电功率密度解析解表达式。数值仿真表明:附加非线性振子的双稳态振动发电系统的响应幅值及功率密度均明显高于单一双稳态振动发电系统。在简谐激励下,随着质量比和调频比的增大,附加非线性振子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器的大幅运动响应及发电性能均出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加,发生了随激振频率移动的现象。通过综合比较获得了附加非线性振子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器的发电性能最佳的参数配置范围m∈[0.8,3]和f∈[π/10,π/3]。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器 谐波平衡法 简谐激励 附加非线性振子 最佳参数配置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噪声激励下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子英 牛峰琦 +1 位作者 刘蕊 叶文腾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0-580,共11页
随着微机电科技的进步,利用环境振动进行系统自供电已经成为目前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热点.以附加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有色噪声激励作用下双稳态能量捕获系统的动力... 随着微机电科技的进步,利用环境振动进行系统自供电已经成为目前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热点.以附加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有色噪声激励作用下双稳态能量捕获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分别从有色噪声强度、质量比和调频比3个方面研究了双稳态系统动力学响应,获得了上述参数对双稳态能量捕获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上述研究结果为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噪声 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器 噪声强度 质量比 调频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沉积物捕获器中颗石藻通量和属种组成变化记录 被引量:1
10
作者 冉莉华 Luc Beaufort +5 位作者 李宏亮 陈建芳 Martin Wiesner 杨志 张静静 孙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8,共8页
本文利用沉积物捕获器回收的连续时间序列沉降颗粒物样品,研究了南海西北部海南岸外陆坡外缘海域颗石藻的通量和属种组成变化及其环境意义。研究发现,东亚夏季风引起的海南岸外上升流以及冬季风导致的混合层深度增加都会刺激该区域颗石... 本文利用沉积物捕获器回收的连续时间序列沉降颗粒物样品,研究了南海西北部海南岸外陆坡外缘海域颗石藻的通量和属种组成变化及其环境意义。研究发现,东亚夏季风引起的海南岸外上升流以及冬季风导致的混合层深度增加都会刺激该区域颗石藻的生长,其中夏季上升流的影响尤为显著。从颗石粒属种组成来看,Florisphaera profunda是南海西北部中深层(1 000m)水体中主要的颗石粒优势种,此外Emiliania huxleyi,Gephyrocapsa oceanica和Gephyrocaps ericsonii等属种含量也颇高。然而在将颗石粒折算成颗石球数量后,Emiliania huxleyi则成为主要优势种。沉积物捕获器中F.profunda的相对百分含量与颗石粒总通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F.profunda的相对含量与总的颗石藻生产力有着密切联系。本结果对于利用沉积物中的颗石藻记录,尤其是F.profunda相对含量变化,恢复和重建古海洋环境尤其是古海洋生产力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石藻 海南岸外上升流 沉积物捕获器 Florisphaera profun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螺栓捕获器设计及捕获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秀春 刘宁 +2 位作者 张飞 周人歌 刘震宇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48,共4页
针对大质量机动再入飞行器和高载荷条件,提出一种爆炸螺栓捕获器设计方案,并对爆炸螺栓的分离捕获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设计了可捕获可靠性试验,利用空气炮模拟爆炸螺栓分离冲击;通过高速、低速边界捕获试验,对捕获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 针对大质量机动再入飞行器和高载荷条件,提出一种爆炸螺栓捕获器设计方案,并对爆炸螺栓的分离捕获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设计了可捕获可靠性试验,利用空气炮模拟爆炸螺栓分离冲击;通过高速、低速边界捕获试验,对捕获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捕获器设计方案及仿真计算正确,单个捕获器的捕获可靠度达到0.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螺栓 捕获器 空气炮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非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蕊 吴子英 叶文腾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2-446,共15页
随着微机电科技的进步,利用环境振动进行系统自供电已经成为目前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将质量-弹簧-阻尼系统与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系统相结合,提出了附加非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建立系统的力学模型及控制方程.通过... 随着微机电科技的进步,利用环境振动进行系统自供电已经成为目前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将质量-弹簧-阻尼系统与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系统相结合,提出了附加非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建立系统的力学模型及控制方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简谐激励下质量比和调频比发生变化时附加非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的动力学响应.通过与附加线性振子双稳态系统的对比,获得了上述参数对附加非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发生大幅运动的影响规律,显示出附加非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的优越性,并获得了附加非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发生连续大幅混沌运动的最优参数配合.上述研究结果为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 简谐激励 附加非线性振子 大幅运动 最佳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超谐波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子英 叶文腾 刘强 《计算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3-630,共8页
超谐波响应是非线性振动系统在较大激励下表现的特性,在某种条件下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系统的超谐波响应可使系统产生优越的输出功率。本文将质量-非线性弹簧-阻尼系统与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器相结合,提出了附加非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 超谐波响应是非线性振动系统在较大激励下表现的特性,在某种条件下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系统的超谐波响应可使系统产生优越的输出功率。本文将质量-非线性弹簧-阻尼系统与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器相结合,提出了附加非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建立系统的力学模型及控制方程。采用两项式谐波平衡法,获得了双稳态系统在简谐激励下产生大幅运动的基谐波和超谐波响应的解析解,借助数值仿真分析了质量比和调频比对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器产生大幅运动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双稳态系统的结构参数的最佳配置范围,且当外部激励频率处于低频段时,系统发电主要表现为超谐波发电,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大,振动发电系统主要呈现基谐波发电。上述研究,为双稳态能量捕获装置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稳态振动能量捕获器 谐波平衡法 超谐波响应 非线性振子 参数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质分解对青海湖湖水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C_(DIC))的影响及其指示意义——来自沉积物捕获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进 金章东 张飞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3年第3期1322-1327,共6页
青海湖沉积物稳定碳同位素常常被用来指示古环境的变化,然而准确地解译其信号需要充分认识溶解无机碳同位素比值(δ^(13)C_(DIC))变化及其控制因素。本文利用沉积物捕获器连续一年收集的青海湖湖水及颗粒物,通过其中湖水的δ^(13)C_(CD... 青海湖沉积物稳定碳同位素常常被用来指示古环境的变化,然而准确地解译其信号需要充分认识溶解无机碳同位素比值(δ^(13)C_(DIC))变化及其控制因素。本文利用沉积物捕获器连续一年收集的青海湖湖水及颗粒物,通过其中湖水的δ^(13)C_(CDIC)和细颗粒沉积物中碳酸盐稳定碳同位素(δ^(13)C_(carb))的同步分析,结合湖水δ^(13)C_(DIC)的垂直分布和表层沉积物δ^(13)C_(carb)及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探讨了有机质分解在δ^(13)C_(DIC)和δ^(13)C_(carb)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从沉积物捕获器中获得的湖水δ^(13)C_(DIC)的变化主要受控于与外界隔绝后(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但这种(微)生物分解作用并不会影响到δ^(13)C_(carb)比值。这些现象反映了(1)还原环境下(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对水体δ^(13)C_(DIC)有重要影响和(2)青海湖自生碳酸盐主要从上层湖水沉淀,且形成后不再与周围水体发生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捕获器 溶解无机碳 稳定碳同位素 有机质分解 青海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普里兹湾北部深海沉降颗粒物的垂直通量研究I.沉积物捕获器的误差来源及相关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扈传昱 潘建明 张海生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3-238,共6页
捕获器是目前研究沉降颗粒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直接的手段。捕获器不仅能够定量不同时间、空间以及不同深度的颗粒物通量 ,而且还能够收集到进行物理、化学分析的样品。但是尽管捕获器被广泛地认为是海洋中的“颗粒物测量器” ,然而... 捕获器是目前研究沉降颗粒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直接的手段。捕获器不仅能够定量不同时间、空间以及不同深度的颗粒物通量 ,而且还能够收集到进行物理、化学分析的样品。但是尽管捕获器被广泛地认为是海洋中的“颗粒物测量器” ,然而关于捕获器的绝对精确度仍存在异议。本文综合了当前的众多研究 ,对有关捕获器偏差的误差来源及相关建议做了一定的总结。重点讨论了一些大家关注的诸如“swim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颗粒物 捕获器 海洋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sediment trap)及其在青海湖的放置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章东 张飞 +4 位作者 游镇烽 邱新宁 裴生山 石岳威 祁如贵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3年第3期1301-1305,1313,共6页
沉积物捕获器在认识现代沉积过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在海洋和国外一些大湖的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相关的工作在我国湖泊研究中尚未开展。Mark 8-13型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是用来连续收集水体沉降颗粒物的仪器,可以获得沉积物输... 沉积物捕获器在认识现代沉积过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在海洋和国外一些大湖的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相关的工作在我国湖泊研究中尚未开展。Mark 8-13型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是用来连续收集水体沉降颗粒物的仪器,可以获得沉积物输入通量和季节性变率。本文在介绍了该类型沉积物捕获器的设计、工作原理、投放和回收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阐明了我们选择青海湖作为放置沉积物捕获器的理由和科学意义。在本专题的五篇论文中,我们展示了在青海湖放置的沉积物捕获器于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集的沉积物和湖水样品的研究结果和同步的实时监测数据。通过在青海湖两年多的试验性地放置以及初步的结果,我们建议在我国典型内陆不同位置的湖泊等水体长期地放置这类沉积物捕获器,将为湖泊等水体系统的现代沉积和生物过程的深入理解提供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捕获器 现代沉积物 时间序列 青海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捕获器及其在海洋与湖泊沉降颗粒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留美 金章东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3年第3期1346-1354,共9页
沉积物捕获器是用来收集水体中自然沉降颗粒物的一种现场监测仪器,在研究海洋与湖泊现代沉积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上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综述了沉积物捕获器的产生背景与主要类型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沉积物捕获器的采样偏差来源... 沉积物捕获器是用来收集水体中自然沉降颗粒物的一种现场监测仪器,在研究海洋与湖泊现代沉积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上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综述了沉积物捕获器的产生背景与主要类型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沉积物捕获器的采样偏差来源和校准方法,阐述了沉积物捕获器在海洋与国外湖泊沉降颗粒物研究中的应用,旨在为正确使用沉积物捕获器、深刻理解沉积物捕获器在海洋与湖泊现代沉积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提供较为详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捕获器 沉降颗粒物 采样偏差 校准方式 现代沉积过程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捕获器在排除胸腔镜手术中产生烟雾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力娇 刘远英 杨满芳 《全科护理》 2018年第26期3328-3328,共1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电刀、超声刀、氩气刀等工具在胸腔镜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医学工作更便捷有效,但同时仪器使用过程中急剧产生的手术烟雾从操作孔中溢出不但污染操作镜头,影响手术视野,并向空气中释放有害物质,给参加手术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电刀、超声刀、氩气刀等工具在胸腔镜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医学工作更便捷有效,但同时仪器使用过程中急剧产生的手术烟雾从操作孔中溢出不但污染操作镜头,影响手术视野,并向空气中释放有害物质,给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健康产生长期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捕获器 胸腔镜手术 烟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捕获器在海岸与陆架沉积动力研究中的应用:以罗源湾和台湾海峡为例
19
作者 王爱军 叶翔 +1 位作者 陈坚 黄财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运用时间序列的沉积物捕获器对海岸与陆架海域沉降颗粒物进行采集,估算沉降通量,并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分析沉降颗粒物的来源、组成、时空变化及控制因素,可以为海岸与陆架沉积动力过程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福建罗源湾的实验... 运用时间序列的沉积物捕获器对海岸与陆架海域沉降颗粒物进行采集,估算沉降通量,并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分析沉降颗粒物的来源、组成、时空变化及控制因素,可以为海岸与陆架沉积动力过程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福建罗源湾的实验表明,夏季罗源湾潮下带小潮至中潮期间的沉降通量为133.20~256.18 g/(m2·t);由中潮向大潮变化期间单个潮周期的沉降通量明显增大,台风过后的大潮期间的沉降通量为373.99~590.51 g/(m2·t);台风显著影响期间的沉降通量为746.34 g/(m2·t);粒度分析及水动力观测结果显示,观测期间罗源湾潮下带沉降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海底沉积物的再悬浮。台湾海峡西北部内陆架海域的实验研究表明,该海域近底部悬浮颗粒物沉降通量最大值为13.34 g/(m2·d),由小潮向中潮沉降通量逐渐增大,这主要是由于近底部温盐跃层层位上移,近底部垂向混合作用增强,致使底部再悬浮沉积物向上扩散,并最终被沉积物捕获器捕获。沉积物捕获器可以接收到再悬浮沉积物,结合底部边界层过程的观测研究,可以深入认识海底沉积物的侵蚀、沉降及埋藏过程,在研究海岸与陆架区沉积动力学、泥质区沉积记录的形成过程与保存潜力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捕获器 沉降颗粒物 沉降通量 海岸与陆架 沉积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海洋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控制系统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秀芬 杜立彬 +4 位作者 吴承璇 李正宝 张浩 曲君乐 吕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0-93,共4页
提出了一种海洋沉积物捕获器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低功耗的硬件结构,多种冗余技术的软件设计,满足了沉积物捕获器在海底可长达1 a的低功耗、自动定时采集沉积物样品的要求。经过实验,该控制系统运行可靠,采样瓶切换控... 提出了一种海洋沉积物捕获器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低功耗的硬件结构,多种冗余技术的软件设计,满足了沉积物捕获器在海底可长达1 a的低功耗、自动定时采集沉积物样品的要求。经过实验,该控制系统运行可靠,采样瓶切换控制准确,运行数据记录完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捕获器 低功耗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