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电偏转系统的卫星平台振动补偿 被引量:7
1
作者 韩诚山 李祥之 +2 位作者 文明 赵庆磊 姜肖楠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85-2091,共7页
针对卫星平台振动严重影响空间光通信跟瞄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压电偏转控制系统的扰动补偿方案。建立了压电偏转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改进型最小均方根(LMS)滤波算法的自适应控制器,分析了最优步长选择的影响因素。针对输入信号... 针对卫星平台振动严重影响空间光通信跟瞄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压电偏转控制系统的扰动补偿方案。建立了压电偏转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改进型最小均方根(LMS)滤波算法的自适应控制器,分析了最优步长选择的影响因素。针对输入信号的相位延迟问题,设计了自适应延迟滤波器,不仅有效地补偿了相位延迟,还可通过自适应调节输入信号相位,在不增加步长的前提下提高收敛速率。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补偿后的残余误差仅为μrad量级,补偿因子达85%以上,验证了补偿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卫星平台 振动补偿 压电偏转 LMS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质量偏心振动补偿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杰 邓智泉 杨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3-20,共8页
由机械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BSRM)质量偏心问题,造成额外的不平衡径向磁拉力和转子的径向振动,且振动会传递到定子机壳,产生机械噪声的同时影响电机运行性能,限制转速的进一步提升。分析了转子质量偏心对电机悬浮性能... 由机械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BSRM)质量偏心问题,造成额外的不平衡径向磁拉力和转子的径向振动,且振动会传递到定子机壳,产生机械噪声的同时影响电机运行性能,限制转速的进一步提升。分析了转子质量偏心对电机悬浮性能的影响,介绍了BSRM转子振动控制原理,设计基于坐标变换和低通滤波器的补偿控制方法,研究传统模拟PID对补偿方法的影响,对该不平衡补偿方法进行仿真,并在一台实验样机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坐标变换和低通滤波器的补偿方法能适应不同转子转速并有效补偿转子的同频振动位移,使得转子围绕惯性轴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转子质量偏心 不平衡振动补偿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异步电机转子质量偏心振动补偿控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泽斌 董大伟 +1 位作者 孙晓东 樊荣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1-878,共8页
为解决由机械不平衡引起的无轴承异步电机转子质量偏心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最小均方(least-meansquare,LMS)滤波器产生振动补偿信号的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无轴承异步电机不平衡振动产生机理,从检测到的位移信号中分离出与转... 为解决由机械不平衡引起的无轴承异步电机转子质量偏心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最小均方(least-meansquare,LMS)滤波器产生振动补偿信号的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无轴承异步电机不平衡振动产生机理,从检测到的位移信号中分离出与转速同频的振动信号分量,再利用自适应LMS滤波器产生一个与其同频同幅同相位的补偿信号去消除振动信号分量,从而达到振动抑制的目的。最后在MATLAB/Simulink工具箱中对该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在一台试验样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能够有效地降低转子径向振动位移的峰-峰值,并且能减小位移控制回路的电流,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异步电机 自适应滤波器 振动补偿 质量偏心 L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S算法的磁悬浮轴承系统振动补偿 被引量:16
4
作者 高辉 徐龙祥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3-588,共6页
主动磁悬浮轴承转子高速旋转时会对系统产生周期性不平衡激振力响应,此响应会降低系统的控制精度、稳定性以及限制转子速度的提高等。针对此响应对系统的影响,首先,从轴承转子机械特性及系统控制过程分析系统周期性力产生的原因;其次,... 主动磁悬浮轴承转子高速旋转时会对系统产生周期性不平衡激振力响应,此响应会降低系统的控制精度、稳定性以及限制转子速度的提高等。针对此响应对系统的影响,首先,从轴承转子机械特性及系统控制过程分析系统周期性力产生的原因;其次,以振动在系统控制过程中体现的正弦形式信号为处理对象,采用最小均方差(LMS)算法与数字PID联合控制的方法实现滤波补偿;然后,通过分析定步长LMS算法与PID参数及被处理信号的频率的相互影响,提出了一种依据转子位移信号频率变化而实时变频切换补偿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验台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轴承转速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磁悬浮轴承 振动补偿 LMS算法 实时切换控制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转子不平衡振动补偿控制 被引量:7
5
作者 朱熀秋 郝晓红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3-457,共5页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转子质量的不平衡振动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安全运行。介绍了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转子悬浮力产生机理,推导了悬浮转子的动力学方程,在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解耦控制的基础上,对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转子进行了振...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转子质量的不平衡振动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安全运行。介绍了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转子悬浮力产生机理,推导了悬浮转子的动力学方程,在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解耦控制的基础上,对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转子进行了振动补偿控制,设计了反馈不平衡补偿控制系统,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构建了仿真系统,进行了性能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反馈补偿控制器的振动控制策略能够较好的抑制悬浮转子振动,大大提高了转子的旋转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电机 动力学方程 振动补偿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振动补偿方法在接触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郑锐 王元贵 +1 位作者 于龙 占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4,共4页
分析了传统检测车车体振动补偿方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接触轨检测车车体振动补偿方法。将激光摄像组件安装于与车体连接的补偿梁上,激光切面沿钢轨断面方向投射。高速摄像机获取钢轨断面图像。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钢轨... 分析了传统检测车车体振动补偿方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接触轨检测车车体振动补偿方法。将激光摄像组件安装于与车体连接的补偿梁上,激光切面沿钢轨断面方向投射。高速摄像机获取钢轨断面图像。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钢轨特征点,并计算车体在多体动力学下振动偏移量,将以车体作为参考系的接触轨检测数据归算至基准坐标系。该振动补偿方法已运用于广州地铁接触轨检测车中。通过广州地铁4号线新造至黄村区间接触轨检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接触轨检测数据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轨检测 图像处理 车体偏移 振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白光扫描干涉的振动补偿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茅健 徐朋 +1 位作者 杨将新 曹衍龙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01-1305,共5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白光波长扫描干涉法的表面形貌抗振反馈测量系统,介绍了白光扫描干涉法的相位提取算法和相位去包裹算法,对声光可调滤光器低速率扫频时产生的非线性误差进行了算法修正,设计了用于振动补偿的DSP硬件控制模块,并搭建了抗... 研制了一种基于白光波长扫描干涉法的表面形貌抗振反馈测量系统,介绍了白光扫描干涉法的相位提取算法和相位去包裹算法,对声光可调滤光器低速率扫频时产生的非线性误差进行了算法修正,设计了用于振动补偿的DSP硬件控制模块,并搭建了抗振反馈测量系统。在不同振动环境下,对研磨12级的标准样块进行了三维表面形貌测量以及粗糙度参数评定。结果表明,施加低频振源后的粗糙度评定参数大小为未施加任何振源的粗糙度评定参数大小的2倍左右,开启系统振动反馈后,粗糙度评定参数接近最大允许值,说明本测量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振动噪声的影响,保证测量的顺利进行。二维、三维表面评定结果对比表明,三维表面评定能更全面地表现被测表面的形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扫描干涉 相位计算 振动补偿 表面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限界检测中车体振动补偿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司徒国强 王庆贤 +1 位作者 吴俭民 宋倩宁 《自动化仪表》 CAS 2016年第1期30-33,共4页
在采用车载式方式进行隧道限界的检测过程中,必须对车体振动进行补偿。针对因车体振动对隧道限界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考虑摄像机镜头畸变的影响,将车体振动分解为同一平面内的平移振动分量和旋转振动分量,分析各分... 在采用车载式方式进行隧道限界的检测过程中,必须对车体振动进行补偿。针对因车体振动对隧道限界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考虑摄像机镜头畸变的影响,将车体振动分解为同一平面内的平移振动分量和旋转振动分量,分析各分量可能造成的结果并分别进行补偿。给出了基于激光摄像式传感器的标定计算方法,以及车体振动偏移补偿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补偿方法后,检测结果的精度有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补偿限界检测 车体振动 摄像机标定 机器视觉 LABVIEW 位移传感器 激光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晶偏转系统的卫星平台振动补偿方法研究
9
作者 李祥之 韩诚山 +2 位作者 文明 姜肖楠 赵庆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66-2272,共7页
针对卫星平台振动严重影响空间光通信跟瞄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液晶偏转控制系统的扰动补偿方案。建立了液晶偏转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了提高收敛速度,设计了基于后验估计误差RLS格型滤波算法的自适应控制器。引入了变阶算法,不但实... 针对卫星平台振动严重影响空间光通信跟瞄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液晶偏转控制系统的扰动补偿方案。建立了液晶偏转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了提高收敛速度,设计了基于后验估计误差RLS格型滤波算法的自适应控制器。引入了变阶算法,不但实现了快速、高精度的扰动补偿,而且在没有增加计算量的情况下,消除了高定阶RLS自适应算法中大的暂态响应,改善了控制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的扰动残差在10-6rad量级,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卫星平台振动补偿 液晶偏转 变阶R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斜视直升机载太赫兹ViSAR振动补偿成像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伟 孙进平 +1 位作者 张远 张耀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55-2761,共7页
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ViSAR)载波波长短,直升机载平台的微小高频振动将引起回波信号相位的显著变化,进而严重恶化ViSAR的成像性能。本文在建立斜视ViSAR平台振动成像几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斜视模式下的振动相位误差补偿成像算法... 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ViSAR)载波波长短,直升机载平台的微小高频振动将引起回波信号相位的显著变化,进而严重恶化ViSAR的成像性能。本文在建立斜视ViSAR平台振动成像几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斜视模式下的振动相位误差补偿成像算法。该算法结合运动补偿原理,将斜视成像侧视化处理,然后采用改进的多普勒Keystone变换方法在二维频域校正由平台振动引起的距离单元徙动,最终在距离多普勒域实现振动相位误差补偿。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大斜视 视频合成孔径雷达(ViSAR) 平台振动补偿 多普勒Key-stone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器和坐标变换的BSRM转子不平衡振动补偿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雪林 孙玉坤 陈佳驹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45-149,共5页
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BSRM)在运行时由于转子的不平衡振动会使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在介绍了BSRM转子悬浮力产生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转子的动力学方程。给出BSRM悬浮力解耦控制模型,利用自抗扰控制器中TD滤波器优越的低通... 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BSRM)在运行时由于转子的不平衡振动会使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在介绍了BSRM转子悬浮力产生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转子的动力学方程。给出BSRM悬浮力解耦控制模型,利用自抗扰控制器中TD滤波器优越的低通滤波特性,基于坐标变换的思想,设计了BSRM转子的不平衡振动补偿策略,对BSRM转子的不平衡振动进行实时动态补偿。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设计的基于自抗扰控制器和坐标变换的方法成功实现了对BSRM转子不平衡振动的补偿,而且基本消除了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对BSRM系统的影响,控制系统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 自抗扰控制器 坐标变化 不平衡振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重力测量中振动传感器振动补偿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文艺 伍康 王力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8-378,共11页
绝对重力测量的精度主要受振动噪声的限制.振动补偿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振动噪声处理方法,它通过传感器探测振动噪声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现阶段对于不同传感器的振动补偿性能缺乏系统的分析与评估,仅停留在应用阶段.本文从理论出发分析... 绝对重力测量的精度主要受振动噪声的限制.振动补偿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振动噪声处理方法,它通过传感器探测振动噪声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现阶段对于不同传感器的振动补偿性能缺乏系统的分析与评估,仅停留在应用阶段.本文从理论出发分析了传感器性能对补偿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评估了不同振动环境下不同传感器的振动补偿性能.实验结果显示,采用低噪声地震计的振动补偿效果主要受带宽和量程的限制,在安静环境下可实现优于百微伽的单次测量标准差,但补偿效果随振动噪声高频成分的增强而降低,在动态环境下地震计则受量程限制而无法工作.采用加速度计的振动补偿效果主要受分辨率的限制,在复杂和动态环境下均可实现毫伽量级的单次测量标准差.本文为振动补偿技术应用于绝对重力测量提供了振动传感器选型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有望为振动补偿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重力测量 振动补偿 振动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扣件的图像采集与振动补偿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褚天舒 郑树彬 +1 位作者 彭乐乐 陈兴杰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9年第1期223-227,232,共6页
基于车载图像采集系统进行轨道扣件检测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一项关键技术,受运行过程中低频机械振动和外界光照的影响,常规的图像采集检测方法所得图像精度较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光源模型的振动补偿方法;通过建立... 基于车载图像采集系统进行轨道扣件检测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一项关键技术,受运行过程中低频机械振动和外界光照的影响,常规的图像采集检测方法所得图像精度较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光源模型的振动补偿方法;通过建立线阵相机、激光光源和扣件区域的照明模型消除外界光照的干扰,并采用频域分析法和多传感数据融合技术,设计补偿算法消除振动信息的干扰;最后,通过搭建采集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弱外界光照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并对±5°以内的图像偏移实现了修正;与未采用机器视觉光源模型的方法相比,扣件区域对比度提高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件检测 光源建模 图像采集 多传感数据融合 振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MM算法的机载太赫兹SAR成像高频振动补偿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昭昕 张启明 +1 位作者 孙进平 王彦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33-1942,共10页
太赫兹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的特点,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工作在微波波段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太赫兹SAR具有高成像分辨率,并在视频SAR、慢动目标检测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与此同时,太赫兹SAR也对雷达平台的... 太赫兹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的特点,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工作在微波波段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太赫兹SAR具有高成像分辨率,并在视频SAR、慢动目标检测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与此同时,太赫兹SAR也对雷达平台的高频振动非常敏感。对于机载太赫兹SAR,由于气流和载机自身飞行特性的影响,载机存在高频振动,会造成回波信号的相位误差,并使成像结果出现鬼影目标和散焦现象,严重恶化成像质量。为了实现聚焦成像,需要对机载太赫兹SAR的进行高频振动补偿。不同于现有的将高频振动建模为多个简谐运动之和形式的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的高频误差补偿方法,无须对高频振动进行建模,可以补偿更复杂的高频振动相位误差。首先通过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使用方位向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得到粗聚焦的图像,然后将振动补偿问题转化为图像的l1范数最小化问题,引入辅助变量构造目标函数并使用ADMM算法求解。在ADMM算法迭代过程的每次循环中,利用图像熵最小化准则对相位误差进行更新。最后利用估计得到的相位误差构造相位补偿信号,用于补偿太赫兹SAR回波信号的相位误差。对点目标和分布式场景的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也能获得聚焦良好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SAR 高频振动补偿 交替方向乘子法 图像熵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振动补偿实现高精度塑料薄膜厚度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恒 段发阶 胡斌 《计量技术》 2007年第4期7-9,共3页
电容传感器常用来测量微小间距和薄片绝缘介质的厚度。由于电容测量的非接触特性,基于电容原理的塑料薄膜厚度测量可实现在线不间断测量。但是对于扫描测量,各种因素造成的极板间距变化直接影响厚度测量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双涡流传感器... 电容传感器常用来测量微小间距和薄片绝缘介质的厚度。由于电容测量的非接触特性,基于电容原理的塑料薄膜厚度测量可实现在线不间断测量。但是对于扫描测量,各种因素造成的极板间距变化直接影响厚度测量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双涡流传感器振动补偿方案,实时同步测量极板间距变化,对厚度计算进行补偿,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实际的测量数据验证了振动补偿方案对提高测量精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厚度 在线测量 电容传感器 电涡流传感器 振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度传感器对重力仪振动补偿效果分析
16
作者 马得凯 李春剑 +4 位作者 冯金扬 范锋 要佳敏 王启宇 胡若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99-1705,共7页
为分析加速度传感器对重力仪的补偿效果,基于NIM-3C绝对重力仪搭建了平台式重力测量实验平台,并用激光测振仪输出信号作为标准信号,通过实验标定了平台式重力测量环境下MSA1000A-02、991B、INV9832-50三种不同型号的加速度型传感器的振... 为分析加速度传感器对重力仪的补偿效果,基于NIM-3C绝对重力仪搭建了平台式重力测量实验平台,并用激光测振仪输出信号作为标准信号,通过实验标定了平台式重力测量环境下MSA1000A-02、991B、INV9832-50三种不同型号的加速度型传感器的振动采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为保证平台式重力测量环境下的重力测量不确定度达到mGal量级,加速度计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应在百μGal以内。在平台式重力测量工况下,传感器MSA1000A-02和激光测振仪所测振动(标准信号)的拟合二次项系数极差为2.94μGal,满足平台式重力测量环境的不确定度及带宽等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绝对重力仪 重力测量 加速度传感器 激光测振仪 振动补偿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绝对重力测量的振动补偿技术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文艺 伍康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2022年第3期257-268,共12页
绝对重力仪是用于直接测量重力加速度值的精密仪器,可以作为计量标准器对相对重力仪进行定期校准.现有绝对重力仪的测量精度可达微伽(1μGal=1×10;m/s;)量级,测量精度主要受振动噪声的限制.垂直隔振和振动补偿技术是目前常用的两... 绝对重力仪是用于直接测量重力加速度值的精密仪器,可以作为计量标准器对相对重力仪进行定期校准.现有绝对重力仪的测量精度可达微伽(1μGal=1×10;m/s;)量级,测量精度主要受振动噪声的限制.垂直隔振和振动补偿技术是目前常用的两种处理振动噪声的方法.随着绝对重力仪在野外流动重力观测和海洋/航空重力测量中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加,结构简单且抗干扰能力更好的振动补偿技术更适用于在复杂测量环境下处理振动噪声.本文对面向绝对重力测量的振动补偿技术发展进行了详细回顾,主要从振动补偿系统的硬件改进和算法优化两方面进行介绍,并对未来振动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国内振动补偿技术研究开始较早,经过长期发展,现有研究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未来国内面向移动平台的绝对重力测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重力仪 绝对重力测量 振动补偿 振动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数搜索的振动补偿在平台重力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牟宗磊 李振飞 +2 位作者 胡若 要佳敏 冯金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00-305,共6页
平台式绝对重力仪在测量过程中受振动干扰的影响较大,主要采用振动补偿的方法处理振动干扰,提高测量精度。基于自主研制的激光干涉式绝对重力仪搭建了一套模拟车载平台绝对重力测量系统,利用基于系数搜索的振动补偿方法来减小振动干扰... 平台式绝对重力仪在测量过程中受振动干扰的影响较大,主要采用振动补偿的方法处理振动干扰,提高测量精度。基于自主研制的激光干涉式绝对重力仪搭建了一套模拟车载平台绝对重力测量系统,利用基于系数搜索的振动补偿方法来减小振动干扰对重力测量的影响,在三种不同地面环境进行试验并对振动情况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振动补偿,室内地面环境重力值标准差减小83%,室外方砖地面环境重力值标准差减小41%,室外柏油地面环境重力值标准差减小60%,三种工况下重力值测量准确度均优于2 mgal。基于系数搜索的振动补偿方法可为平台式绝对重力仪的重力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 绝对重力仪 平台式 系数搜索 振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中的车辆振动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威 薛宪堂 +3 位作者 张文轩 汪海瑛 杨志鹏 张翼 《中国铁路》 2018年第4期92-97,共6页
基于车载方式进行接触网几何参数高精度测量必须进行车辆振动补偿。采用结构光立体视觉技术,研究基于2个激光二维传感器的车辆振动补偿方法。运用激光二维传感器扫描钢轨获得钢轨内侧轮廓的二维位移数据,经过空间坐标变换、数据预处理... 基于车载方式进行接触网几何参数高精度测量必须进行车辆振动补偿。采用结构光立体视觉技术,研究基于2个激光二维传感器的车辆振动补偿方法。运用激光二维传感器扫描钢轨获得钢轨内侧轮廓的二维位移数据,经过空间坐标变换、数据预处理、钢轨特征提取和补偿参数计算4个环节,实现车辆相对钢轨平面的空间姿态参数的光学非接触式测量。基于车辆振动补偿方法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装置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环行铁道试验基地和既有运营线路进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车体振动补偿准确有效,检测装置可准确测量拉出值和导高等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数据重复性良好,在运营线路接触网周期性动态巡检中有效检出了拉出值等接触网几何参数超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几何参数 车辆振动补偿 激光二维传感器 钢轨轮廓 非接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目视觉和振动补偿的接触线高度及拉出值测量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志 朱伟 +2 位作者 陶前林 徐诗亚 陶倩 《电气化铁道》 2019年第4期12-14,共3页
针对非接触式接触网几何参数实时检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和车体振动补偿的接触线高度和拉出值测量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导高和拉出值,所使用的设备简单、安装方便且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可满足实时测量要求。
关键词 单目视觉 振动补偿 导高 拉出值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