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语”的指称范围看“语汇”的定义
1
作者 周旭 谭静怡 《中国科技术语》 2009年第6期18-22,共5页
长期以来,有关"语"的指称范围和分类标准以及"语汇"的研究对象和定义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通过从叙述特征和结构类型两个层面对"语"和"语汇"相关内容进行的重新界定,发现:"语"在语... 长期以来,有关"语"的指称范围和分类标准以及"语汇"的研究对象和定义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通过从叙述特征和结构类型两个层面对"语"和"语汇"相关内容进行的重新界定,发现:"语"在语言学中的指称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语汇"之"语"应该取其狭义,"语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语"的总汇,也即一种语言里所有相对固定词组和短语的总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汇 指称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中名词指称的实现形式及语用功能
2
作者 刘秀君 唐伟胜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0-82,共3页
名词指称广泛存在于不同的语言中 ,英语也不例外。英语中 ,名词指称形式多样 ,指称范围可大可小 ,不仅能用来确保话语连贯 ,还可实现多种修辞功能。熟悉英语中名词指称的特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话语机制。
关键词 名词指称 指称范围 指称形式 语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遗漏指称”是特指的内在含义吗?
3
作者 王潮波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89年第2期8-15,共8页
引言 “特指”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比如说,the man与a man的语义(语用)差别何在?探讨这一问题的文献不少。需要说明的是,绝大多数语言学家都会同意以下这一笼统的观点:使用定冠词表明说话人认为听话人有办法知道所指是什么——或从名词木... 引言 “特指”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比如说,the man与a man的语义(语用)差别何在?探讨这一问题的文献不少。需要说明的是,绝大多数语言学家都会同意以下这一笼统的观点:使用定冠词表明说话人认为听话人有办法知道所指是什么——或从名词木身判断,或根据上文,情景或常识推而知之。语言学家只是在此基础之上对特指作进一步精确定义时意见才会出现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称范围 名词短语 散布型 内在含义 说话人 定冠词 全称量词 指称 系属 称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朝汉语指称表达法的基本特点
4
作者 崔奉春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28-38,共11页
本文想围绕指示代词基本型(“■、■、■”和“这、那”)的对比分析,探讨朝汉语指称表达法的基本特点。1.指示代词基本型的数量和频率1.1
关键词 指示代词 朝鲜语 汉语指称 基本特点 基本型 表达法 系词 指称范围 指称关系 谓词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广东南路”区域地理概念的生成与演化
5
作者 钟元泽 《华南地理学报》 2024年第1期52-64,共13页
近代广东历史文献里时常使用的“广东南路”区域地理概念,大致出现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两广总督岑春煊改编募勇之时,并以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设置“广东南路行政委员”一职为最终确立。民国时期,“南路”一词的使用逐渐增多,其涵义... 近代广东历史文献里时常使用的“广东南路”区域地理概念,大致出现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两广总督岑春煊改编募勇之时,并以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设置“广东南路行政委员”一职为最终确立。民国时期,“南路”一词的使用逐渐增多,其涵义有广狭两种:广义即是清代的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钦州,肇庆府的恩平、开平、新会、新兴、阳春、阳江等县,罗定州及琼崖地区;狭义专指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钦州及阳江、阳春二县。“广东南路”内涵的变动不定,既是近代广东地域政治力量不断瓦解和重组的结果,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与战略位置不符的矛盾驱使所致。1949年后,伴随着两广省界和行政区划的调整,“广东南路”一词逐渐淡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南路” 地方权势 指称范围 区域地理概念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酒家胡”述考 被引量:16
6
作者 芮传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3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唐代的“酒家胡”来自域外,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文化和经济活动中发挥过相当的作用。本文对“酒家胡”的族属、“胡姬”的指称范围、“酒家胡”的经营特色和盛行时代、分布地域,及其在东西方文化、经济交往中的情况和作用作了考证与研究。
关键词 酒家胡 唐代 中原地区 胡姬 酒胡子 西域传 西域胡人 葡萄酒 经营项目 指称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词义的不完全对应关系
7
作者 赵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11-112,共2页
英汉语词义的不完全对应关系指词义指称范围不对应,词义与语义成分不对应,词义与词类不对应以及词组合的整体意义跟各组成部分意义的总和不对应四个方面。
关键词 不完全对应 指称范围 语义 词类 搭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语负迁移在词汇方面的体现
8
作者 张亚红 邓薇 吴兆琪 《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7Z期189-189,191,共2页
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笔者就英汉语指称范围的差异而导致的学生中常见的母语的词汇负迁移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母语 指称范围 词汇负迁移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玺印类词语的注解问题
9
作者 傅华辰 《黄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2-64,共3页
在秦朝之前"玺"和"印"是同义词,都是指印信、图章,没有尊卑的差别。秦朝以后,皇帝的印信专称"玺",臣民的印信、图章通称"印"。"秦印"和"秦玺",就战国时期来说所指称的内... 在秦朝之前"玺"和"印"是同义词,都是指印信、图章,没有尊卑的差别。秦朝以后,皇帝的印信专称"玺",臣民的印信、图章通称"印"。"秦印"和"秦玺",就战国时期来说所指称的内容是相同的,是同义词。就秦朝以后来说,"秦印"和"秦玺"的词义都缩小了,"秦玺"由通称变成了特称,专指皇帝的印章,"秦印"指称皇帝印章以外的印章,"秦印"和"秦玺"变成了在词义上互补的两个概念,成为类义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玺印 秦玺 秦印 指称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X-er名词构式研究
10
作者 欧平娅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147-,149,共2页
本文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为平台,对X-er名词构式中词基X的词性和该构式的指称范围进行考察。语料证明:当词基X既可以做N又可以做V时,将其识解为V-er图示更合理;X-er名词构式的原型指称对象为人类施事者。
关键词 X-er名词构式 词基X 指称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义场理论看语言的模糊性 被引量:43
11
作者 文旭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7-32,80,共7页
从语义场理论看语言的模糊性文旭AStudyoftheFuzzinessofLanguagebyField-theory¥WenXuAbstract:Inrecentyears,moreandmoreschlarsha... 从语义场理论看语言的模糊性文旭AStudyoftheFuzzinessofLanguagebyField-theory¥WenXuAbstract:Inrecentyears,moreandmoreschlarshavestudiedthefuzz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场理论 语言的模糊性 语义特征 语言的味 词义 搭配意义 指称范围 同义词 语义关系 顺序义
原文传递
语义模糊与词典定义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世雄 陈维振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3-55,62,共4页
语义模糊与词典定义吴世雄,陈维振词典是通过其定义或释义①帮助读者对概念获取精确认识的工具,黄建华教授在《词典论》中指出:"一部词典最容易招致批评的部分是释义这一项"(黄建华,1987:87)。这可能是因为定义(释义)... 语义模糊与词典定义吴世雄,陈维振词典是通过其定义或释义①帮助读者对概念获取精确认识的工具,黄建华教授在《词典论》中指出:"一部词典最容易招致批评的部分是释义这一项"(黄建华,1987:87)。这可能是因为定义(释义)是词典中最重要的部分。词典的四项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模糊 《模糊语言学》 《现代汉语词典》 词典编纂 汉英新词语词典 黄建华 中心意义 指称范围 认知能力 语义范畴
原文传递
数目对的类别及其修辞特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承平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7年第3期19-20,共2页
古典诗词讲究数目对。在客观事物的诸种关系中,数量关系较为简单。它们只在数量多少这一点上相互区别,所以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对偶中的数字一般用来修饰或说明名词。数目对的应用不仅要将两个事物相互对比,还要把它们数量上的相似... 古典诗词讲究数目对。在客观事物的诸种关系中,数量关系较为简单。它们只在数量多少这一点上相互区别,所以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对偶中的数字一般用来修饰或说明名词。数目对的应用不仅要将两个事物相互对比,还要把它们数量上的相似之处集中起来,进行比较,所以它又是一种颇有难度的对偶形式。由于分处在不同句子中相互对待的两个数字可以有无穷无尽的变化和多种多样的组合,特别是当某种数量关系与具体事物结合在一起时,这些数字就代表和概括了不同事物在性质、形态上的不同特点,更易于引起人们的联想,诱使人们对它作出热烈愉快的反应。这样一些简单而富于变化的数字所展现出来的种种奥妙,就使得数目对本身具有无穷的魔力,从而在对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数字大小异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发现对偶中的数目对有以下特点: 一、大数对。指“百”、“千”、“万”及百以上数字的相互对举。如,卢照邻《长安古意》:“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诗词中百以上数目对举时多是泛指,一般具有强烈的夸张和渲染的意味。 二、小数对。指“十”或十位以下数字的对举。小数对往往从不同的方面用简单的数字对不同事物的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和细致描绘。如,杜甫《即事》:“一双白鱼不受钓,三寸黄甘犹自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特点 数字 对举 对偶形式 小数 杜甫 指称范围 《长安古意》 “二” 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属称谓社会化的类型和机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宏基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84-87,共4页
汉语的亲属称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当一部分称谓频繁地用于日常的交际中。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社会化的亲属称谓作一个大体分类并探讨一下这种现象的机制。 一 对亲属称谓使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 (一)按照称谓对象的... 汉语的亲属称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当一部分称谓频繁地用于日常的交际中。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社会化的亲属称谓作一个大体分类并探讨一下这种现象的机制。 一 对亲属称谓使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 (一)按照称谓对象的指称范围来分 1、单称。即称谓对象的指称范围是单一的个体,如,老爷爷、大爷、大嫂、小妹等。单称称谓本身明显地表示出称谓对象的性别、年龄(确切地说,应是称谓对象与称谓者在年龄上的差距)。单称是社会日常交际中使用最广泛最普遍的称谓类型。 2、合称。即称谓对象的指称范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如:兄弟们、姐妹们;哥(儿)们、爷(儿)们、娘(儿)们;爷(儿)仨,娘(儿)俩等。“爷(儿)仨、娘(儿)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称谓 社会化 言语交际 亲属关系 指称范围 亲属词 农业生产 称谓类型 日常交际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有必要的“(她)”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栋臣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7,共1页
没有必要的“(她)”李栋臣“他”是单数第三人称代词,在“五四”以前,“他”兼指男性、女性及一切事物。“五四”时期,又新造了一个专表女性的单数第三人称代词“她”。于是“他”的指称范围缩小了,专指男性第三者。但是,即使有... 没有必要的“(她)”李栋臣“他”是单数第三人称代词,在“五四”以前,“他”兼指男性、女性及一切事物。“五四”时期,又新造了一个专表女性的单数第三人称代词“她”。于是“他”的指称范围缩小了,专指男性第三者。但是,即使有了“她”,“他”的兼指功能也并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区分性 指称 有声阅读 第三者 内部环境 指称范围 实施方式 语言实践 “一对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词“土豪”的语义特征分析
16
作者 穆春宇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7-41,共5页
"土豪"作为网络常用词之一,它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和语义浓缩度,并且具有多种诠释的可能性,易于传播。本文通过对流行词"土豪"的语义特征分析,探索其流行发展的语言内部理据。同时,指出"土豪"在网络的高频... "土豪"作为网络常用词之一,它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和语义浓缩度,并且具有多种诠释的可能性,易于传播。本文通过对流行词"土豪"的语义特征分析,探索其流行发展的语言内部理据。同时,指出"土豪"在网络的高频使用下,由于其结构特点和表义优势,已经发生了指称范围的变化和语用色彩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豪 义项分析 指称范围 指称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象征的成因
17
作者 王青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6-57,共2页
现代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趋势便是象征手法日渐普泛的应用。象征从一种修辞手段渐渐发展成为一种创作方法,从而形成了所谓的象征派诗歌和小说的象征模式,这导致了现代批评对于象征的重视。在对于象征的分析中,我们往往重视象征的特征、结... 现代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趋势便是象征手法日渐普泛的应用。象征从一种修辞手段渐渐发展成为一种创作方法,从而形成了所谓的象征派诗歌和小说的象征模式,这导致了现代批评对于象征的重视。在对于象征的分析中,我们往往重视象征的特征、结构,致力于索解语象或作品整体的象征寓意,而忽略了象征的成因。实际上,只要退后一步,对我们的阅读进行一番内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意义 语象 语境 作品寓意 公共象征 指称范围 象征寓意 重描 期待值 个人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舅称”考议
18
作者 张泉福 《龙岩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72-75,共4页
“舅称”考议张泉福重宗族、重人伦是中国古文化的一大特点。其重要体现就是亲属关系及其网络盘根错节,亲属称谓极其繁杂。而在这错综复杂的称谓中,“舅称”尤其令人感到扑朔迷离。现就“舅称”的来源、演变、含义作一番考证并对舅称... “舅称”考议张泉福重宗族、重人伦是中国古文化的一大特点。其重要体现就是亲属关系及其网络盘根错节,亲属称谓极其繁杂。而在这错综复杂的称谓中,“舅称”尤其令人感到扑朔迷离。现就“舅称”的来源、演变、含义作一番考证并对舅称所反映的社会形态作一些评说。一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称谓 远古时代 亲属制度 《尔雅》 亲属关系 母系社会 婚姻形态 血缘群婚 婚姻形式 指称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方言“囝”的词义演变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瑞蓉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4-58,共5页
现代闽方言“囝”义比起古代“闽人呼儿曰囝”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囝”义演变的途径及“囝”缀实现步骤的探讨 ,认为“囝”词义由具体不断地走向抽象 ,由表特指发展为表泛指 ,甚至演变成不具备区别意义作用的只带有附加色彩的... 现代闽方言“囝”义比起古代“闽人呼儿曰囝”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囝”义演变的途径及“囝”缀实现步骤的探讨 ,认为“囝”词义由具体不断地走向抽象 ,由表特指发展为表泛指 ,甚至演变成不具备区别意义作用的只带有附加色彩的后缀。当然 ,从根词发展为后缀的过程是复杂的 ,我们认为存在一个过渡阶段 ,那就是“囝”附加表“小”义 ,我们姑且称之为“囝”的准后缀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的指称范围 词根 准后缀 后缀
原文传递
汉语义位演变中扩大缩小转移的模式 被引量:7
20
作者 贾彦德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5-40,共6页
新语法学派的 H·保罗在《语言史原理》里提出的词义(严格地说是义位)演变的扩大、缩小、转移,从词义指称范围的改变这一角度说明义位的一种变化,比较准确、恰当、覆盖面很广,是一个长期以来受到广泛注意的论点。讲语义发展的书通... 新语法学派的 H·保罗在《语言史原理》里提出的词义(严格地说是义位)演变的扩大、缩小、转移,从词义指称范围的改变这一角度说明义位的一种变化,比较准确、恰当、覆盖面很广,是一个长期以来受到广泛注意的论点。讲语义发展的书通常都提到这些演变。不过词义演变的情况极其复杂,结合纷繁的材料,究竟什么是扩大、缩小、转移,特别是这三种类型包含的具体情况如何,还是很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本文试对汉语义位演变中这三种模式作一些分析,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位 词义演变 指称范围 转移 缩小 扩大 汉语 适用范围 义素 三种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