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调神论治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被引量:1
1
作者 章子豪 丁淑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86-89,共4页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是近年来被新定义的一种由行为因素介导、精神心理因素参与并造成功能性障碍的前庭疾病,临床以非旋转性眩晕或伴不稳感为常见表现。该病病因可能与焦虑人格相关,症状维持机制包括姿势控制策略改变和视觉空间多感觉...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是近年来被新定义的一种由行为因素介导、精神心理因素参与并造成功能性障碍的前庭疾病,临床以非旋转性眩晕或伴不稳感为常见表现。该病病因可能与焦虑人格相关,症状维持机制包括姿势控制策略改变和视觉空间多感觉整合转变。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多迁延难愈,患者常感到困苦不堪,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该病的西医治疗以抗焦虑为主,药物治疗包括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但这种治疗起效较为缓慢,疗程较长,且常有不良反应发生,因此患者接受度较低,依从性差。丁淑强导师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认为“神明失用”是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核心病机,运用针药结合,主以针灸调其神,配合方药调其脏,从调神论治本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故文章以“调神”为中心思想,论述了神的基本内涵、神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联系,介绍了针灸调神治疗此病的主要穴位,选用上星穴、印堂穴、百会穴以醒脑神,太冲穴、合谷穴以调气机,内关穴、神门穴以安心神,最后附验案一则,并在按语中分析该病诊断、辨证、治疗思路,以期为临床的相关治疗提供理论和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针药结合 调神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度洛西汀联合黄连温胆汤对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程万仁 曹昌军 +3 位作者 王飞 郑应平 任超 陈季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目的:观察在度洛西汀基础上联合使用黄连温胆汤,研究其对痰浊中阻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3月就诊的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患者,其中共有40例患者为痰浊中阻证。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在度洛西汀基础上联合使用黄连温胆汤,研究其对痰浊中阻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3月就诊的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患者,其中共有40例患者为痰浊中阻证。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群体中,提供度洛西汀口服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黄连温胆汤。在持续4周治疗后,分析2组在治疗前后分数,判断数据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持续4周的疗程后,患者的HAMA、HAMD、DHI分数均出现明显的下滑;从DHI、HAMA评分上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分数相比前者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HAMD评分结果看,2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在安全性指标方面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黄连温胆汤联合度洛西汀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头晕、焦虑、抑郁等情况得到缓解;黄连温胆汤在头晕、焦虑等临床症状效果佳,在抑郁等临床症状效果不明显,临床运用黄连温胆汤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痰浊中阻 黄连温胆汤 度洛西汀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3
作者 邹双骏 安红贤 胡凤英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2328-2331,共4页
目的 分析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就诊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1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头晕发作缓解、没有应用精神类药... 目的 分析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就诊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1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头晕发作缓解、没有应用精神类药物,以及流行病学特点高发病率的患者81例。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量表(MOC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别对患者的睡眠质量与认知能力进行测量,并分析其睡眠与认知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回忆能力4个维度评分及MMSE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定向力、语言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注意与集中、记忆、抽象思维、MOCA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执行功能、语言、视结构技能、计算和定向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6个维度PSQ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催眠药物维度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普遍存在中度睡眠障碍,并且在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睡眠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赵华芳 巩祥胜 +2 位作者 韩庆林 褚国华 王希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3期3798-3802,共5页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颗粒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肝阳上亢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74例中医分型属肝阳上亢证的PPP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和天麻钩藤饮颗粒治疗...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颗粒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肝阳上亢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74例中医分型属肝阳上亢证的PPP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和天麻钩藤饮颗粒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口服。于基线、第1个月末、第2个月末、第3个月末时共计4次对两组病人行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医证候评分评定,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HADS、DHI、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颗粒联合盐酸帕罗西汀与单一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相比,能有效降低PPPD病人的HADS、DHI及中医证候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盐酸帕罗西汀 天麻钩藤饮颗粒 眩晕障碍评定量表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中医证候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及视觉脱敏训练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华芳 许蕾 +2 位作者 巩祥胜 韩庆林 王希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观察在传统口服药物盐酸舍曲林+心理干预治疗基础上加用视觉脱敏训练的治疗方案对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疗效。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门诊患者随机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治疗前的心理干预+盐酸舍曲林片口服作为... 目的观察在传统口服药物盐酸舍曲林+心理干预治疗基础上加用视觉脱敏训练的治疗方案对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疗效。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门诊患者随机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治疗前的心理干预+盐酸舍曲林片口服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视觉脱敏训练治疗。在治疗基线及第1、3、6个月末行HADS、DHI评分判定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HADS、DHI评分下降显著,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束半年后随访提示试验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药物+心理干预治疗+视觉脱敏训练的PPPD治疗模式能更有效缓解患者头晕、焦虑等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盐酸舍曲林 脱敏疗法 HADS量表 DHI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优化法加西酞普兰片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疗效及对抑郁和睡眠状况、MOCA和BB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志军 王宝亮 赵铎 《中医研究》 2022年第5期33-37,共5页
目的:观察联合优化法加西酞普兰片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疗效及对抑郁和睡眠状况、MOCA和BB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西酞普兰片,10 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 目的:观察联合优化法加西酞普兰片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疗效及对抑郁和睡眠状况、MOCA和BB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西酞普兰片,10 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联合优化法治疗。天葛定眩汤(天麻、葛根、太子参、丹参、川芎、当归、半夏、炒白术、泽泻、蔓荆子、炒僵蚕、薄荷)联合针刺治疗(百会、天柱、太阳、足三里、三阴交)及心理治疗、平衡康复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20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06%(33/34);对照组基本恢复18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69.64%(39/56)。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在BECK焦虑量表评分、BECK抑郁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脑神经递质表达方面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优化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联合治疗 脑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小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40例为观察组,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情况,分析睡眠质量总分与认知功能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40例为观察组,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情况,分析睡眠质量总分与认知功能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整体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紊乱、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非睡眠阶段机体功能评分以及总分分别为(2.3±0.2)、(2.4±0.2)、(3.1±0.2)、(2.3±0.1)、(2.4±0.2)、(2.5±0.2)、(15.0±1.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0.9±0.1)、(0.8±0.1)、(0.9±0.1)、(0.7±0.1)、(0.6±0.1)、(0.8±0.1)、(4.7±0.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间定向能力、时间定向能力、对事物的命名、精神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延迟反应情况评分以及总分分别为(3.3±0.1)、(3.1±0.1)、(3.0±0.3)、(2.5±0.2)、(2.7±0.4)、(3.0±0.3)、(3.3±0.1)、(20.9±1.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0.1)、(4.5±0.3)、(4.2±0.3)、(4.4±0.2)、(4.1±0.2)、(4.0±0.1)、(4.3±0.2)、(29.7±1.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总分与认知功能中的空间定向能力、时间定向能力、对事物的命名、精神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延迟反应情况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其睡眠障碍越严重则认知功能障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睡眠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奕雯 李育玲 +4 位作者 周丽媛 李莹 杨捷 吴佳鑫 陈钢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9-353,共5页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ion Dizziness, PPPD)是最常见的慢性前庭疾病之一,以持续头晕(≥3个月)、不稳、非旋转性眩晕为主要症状,2017年首次纳入前庭疾病国际分类,其慢性病程、继发的功能障碍和非特异性辅助...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ion Dizziness, PPPD)是最常见的慢性前庭疾病之一,以持续头晕(≥3个月)、不稳、非旋转性眩晕为主要症状,2017年首次纳入前庭疾病国际分类,其慢性病程、继发的功能障碍和非特异性辅助检查都使明确诊断变得困难。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见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前庭康复训练、认知行为治疗、含血清素的药物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近年来出现了无创性脑神经刺激、虚拟现实技术等治疗功能性眩晕的新兴治疗方式,跨学科联合多种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但尚无统一标准。本文主要对目前的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前庭康复 认知行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在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奕雯 李育玲 +5 位作者 周丽媛 李莹 郑智英 杨捷 吴佳鑫 陈钢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429,共5页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ion dizziness, PPPD)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前庭疾病之一,患者的症状常来自于与其头晕相关的恐惧信念,不同程度伴发负性情绪,影响生活质量。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ion dizziness, PPPD)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前庭疾病之一,患者的症状常来自于与其头晕相关的恐惧信念,不同程度伴发负性情绪,影响生活质量。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和认知行为疗法,针对其主观症状及负性情绪,后者更为重要。近年来,认知行为疗法在前庭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促进对主观症状的心理及生理习服,缓解症状、改善情绪、建立康复信心,临床中常作为辅助治疗方式与药物和(或)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应用,发挥协同作用。本文对近年来认知行为疗法在PPP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庭疾病 认知行为疗法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躯体形式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通、泻、补三法论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辨治 被引量:5
10
作者 曾凤珊 高敏 +2 位作者 李秋宇 何盈 王美玲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251-253,共3页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诊断,其发作具有身心交互的特点,不良情绪是其头晕发作的重要诱因。PPPD的病理机制不清,西医治疗手段有限。从中医角度,本病可归属于眩晕和郁病...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诊断,其发作具有身心交互的特点,不良情绪是其头晕发作的重要诱因。PPPD的病理机制不清,西医治疗手段有限。从中医角度,本病可归属于眩晕和郁病的合病。PPPD所涉及气的失常主要是气滞、气逆、气虚,以气滞为首,气滞生痰瘀,气逆生风火,后期可见虚证。因此,中医治疗PPPD以通、泻、补三法为主,以四逆散为主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气滞 气逆 气虚 四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发病的相关因素及药物疗效 被引量:7
11
作者 明玉洁 方力群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839-843,共5页
目的评价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以及艾司西酞普兰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37例PPPD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心... 目的评价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以及艾司西酞普兰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37例PPPD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心因性12例,前庭性18例,交互性7例),选取同期7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影像学、眼震电图(videonystagmography,VNG)、听力学检查,应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量表评定,对病例组进行艾司西酞普兰药物干预,并进行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的评定。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41~60岁)、女性、前庭疾病史是PPPD发病的危险因素(OR>2.9,P<0.05);病例组焦虑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D、BBS、VN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的DHI评分和DHI分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01),其中躯体症状改善最明显(P<0.0001)。结论PPPD好发于中年女性,与前庭疾病和心理人格特征(焦虑)密切相关。艾司西酞普兰药物能够改善PPPD患者的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危险因素 艾司西酞普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郁安神方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祝越 谢道俊 张荣信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方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患者临床研究。方法:选择60例PP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脱落2例)、观察组(27例,脱落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每次50mg,q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方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患者临床研究。方法:选择60例PP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脱落2例)、观察组(27例,脱落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每次50mg,q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解郁安神方(1剂/d);2组均治疗4周为一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7.86%,观察组有效率为92.5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DHI评分及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安全性更好。结论:解郁安神方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头晕、焦虑、抑郁等临床症状,优于单纯使用盐酸舍曲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郁安神方 盐酸舍曲林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涓 林晶晶 林吓姜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2058-2061,共4页
目的:分析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睡眠障碍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为其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旨在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15日至2021年1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睡眠障碍患者128... 目的:分析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睡眠障碍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为其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旨在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15日至2021年1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睡眠障碍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分析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头晕持续发作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发作次数比对照组更少,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及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MMSE分数比对照组更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4.38%,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更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以及睡眠质量,缩短患者头晕持续发作时间以及发作频次,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睡眠障碍 优质护理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24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2例PPP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2例PPP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头晕发作次数、头晕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28/31),高于对照组的67.7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HI、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耳鸣、急躁、易怒、口干、口苦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头晕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PPPD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头晕及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头晕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其效果优于单纯度洛西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天麻钩藤饮 度洛西汀 焦虑 抑郁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和平衡康复治疗对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治疗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雅洁 《饮食科学》 2018年第10X期70-70,共1页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posturalperceptualdizzinessPPPD)是一种临床重相对较常见的头晕形式,是中年慢性头晕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它是与神经科、耳鼻咽喉科、精神科相关的多学科疾病。随着近年来前庭和平衡康复治疗(vestib...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posturalperceptualdizzinessPPPD)是一种临床重相对较常见的头晕形式,是中年慢性头晕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它是与神经科、耳鼻咽喉科、精神科相关的多学科疾病。随着近年来前庭和平衡康复治疗(vestibularandbalancerehabilitationtherapyVBRT)的发展与理论完善,VBRT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PPPD的有效方法,并且可以改善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前庭康复训练 头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脑功能改变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月季 林存鑫 +3 位作者 肖利杰 陈正威 刘腾飞 荣良群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分析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ion dizziness,PPPD)患者静息状态下脑自发功能活动的变化,以探讨PPPD的发病机制。材料与方法患者组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就诊的16名PPPD患者。收集与PPPD患者年龄、男... 目的分析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ion dizziness,PPPD)患者静息状态下脑自发功能活动的变化,以探讨PPPD的发病机制。材料与方法患者组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就诊的16名PPPD患者。收集与PPPD患者年龄、男女比例相仿的1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病史、体征、眼震电图、甩头实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和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其他类型头晕疾病的可能,并进行头晕残障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和静息态功能MRI扫描,计算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结果患者组左侧楔前叶(t=4.52)的fALFF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左侧前运动皮质(t=-6.60)和左侧布罗德曼48区(t=-7.61)的ReHo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PPPD患者的楔前叶的功能障碍可能与视觉和前庭信息的异常整合有关;左侧前运动皮质的功能障碍可能与患者主动被动运动时症状加重的现象有关;左侧布罗德曼48区的功能障碍可能与患者的情绪障碍有关。PPPD患者的脑自发功能活动的异常可能是导致PPPD发生的原因,这为PPPD患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分数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艳昕从心肝脾自拟肝脾调神方治疗持续性姿势性知觉性头晕的临床经验
17
作者 王颖 王艳昕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3期440-445,共6页
持续性姿势性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近年来就诊病例呈上升趋势。该疾病于2017年才被《国际前庭疾病分类》进行明确的定义,因此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明确,其发作诱因较为复杂,并且该疾病对病人... 持续性姿势性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近年来就诊病例呈上升趋势。该疾病于2017年才被《国际前庭疾病分类》进行明确的定义,因此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明确,其发作诱因较为复杂,并且该疾病对病人的精神、心理影响颇深,病人日常生活遭受限制,且西药治疗方案有限。从症候上讲,PPPD属于中医的“眩晕”与“郁病”之合病。王艳昕,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不仅被誉为安徽省名中医,也成立了王艳昕安徽省名中医工作室,是研究团队中的核心成员,王教授也是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睡眠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以及中国中药学会脑病分会眩晕学组常委、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余年来致力于脑病研究,临床经验丰富。王教授总结得出:PPPD当从虚实论治,病机不外乎累及心肝脾,肝失疏泄,脾失建运,心神失养而发此病,治以疏肝解郁,养血安神,化痰健脾,治疗上方以自拟方肝脾调神方,结合虚实进行诊治,多年临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作者有幸跟师,现将王师治疗PPPD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脏腑论治 临床经验 王艳昕 肝脾调神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理论探析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病机及治疗原则
18
作者 冯瑞华 冷辉 +1 位作者 孙海波 马梽轩 《中医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56-60,共5页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功能性头晕,核心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头晕、非旋转性眩晕和不稳感,此外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该病可能的发病机制为前庭通路与焦虑相关...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功能性头晕,核心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头晕、非旋转性眩晕和不稳感,此外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该病可能的发病机制为前庭通路与焦虑相关神经网络重叠。大量的研究表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头晕持续时长及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诸多中医学者根据主要症状特点将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归属于“眩晕病”的范畴,也有学者认为该病合并“郁证”。随着对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研究逐步深入,发现该病以肝为主,涉及脾、肾,多与气、郁、风、火、痰、瘀、虚等因素密切相关。现代医学对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治疗措施较为局限,且临床效果不佳,安全性较低。中医药对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这一理论阐明了“掉眩”病大多与肝的病变密切相关,而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头晕、不稳感等临床症状正符合“掉眩”病。本研究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为理论基础,结合古代中医经典认识和现代研究,剖析“肝”“风”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病机联系,并从“滞则通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中医治疗原则,为今后临床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提供更多诊疗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眩晕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病机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中西医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杨檬 孙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阐述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治疗及中医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中医治法。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为两类主要临床应用西药,前庭康复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 本文阐述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治疗及中医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中医治法。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为两类主要临床应用西药,前庭康复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恢复前庭功能,克服不良情绪,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中医药治疗效果甚佳,不良反应少,经济负担相对较低,患者更易接受。中药汤剂辨证以及穴位针刺治疗效果良好,中医特色疗法备受关注,中医传统功法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治疗 病因病机 中医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Meta分析
20
作者 雷丰邑 陈炜 +4 位作者 周子真 卓桂峰 张金枝 杨富才 吴林 《内蒙古中医药》 202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法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knowledge、Cochrane Library六大数据库中自建库起至2024年5月发表的...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法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knowledge、Cochrane Library六大数据库中自建库起至2024年5月发表的中英文文献。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文献质量并归类后进行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共计患者6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观察组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优于对照组,PPPD患者的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评分(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P<0.05)及临床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针刺治疗PPPD比较对照组在缓解头晕症状及减轻焦虑抑郁情绪等方面更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