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持有型犯罪的主客观特征 |
郝守才
张亚平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12
|
|
2
|
持有型犯罪的刑事政策分析 |
梁根林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3
|
|
3
|
法益侵害视角下持有型犯罪的重释——兼析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的合理性 |
杜磊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4
|
持有型犯罪的正当性根据及其适用 |
陈洪兵
|
《东方法学》
CSSCI
|
2016 |
22
|
|
5
|
持有型犯罪的立法扩张与司法限缩——基于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平衡 |
陈洪兵
|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6
|
论持有型犯罪的性质、正当性根据及其限度 |
姜敏
詹惟凯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7
|
再论被告人承担客观证明责任——以我国刑法规定的持有型犯罪为例 |
张斌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8
|
持有型犯罪概念辨析 |
黄丽勤
周铭川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9
|
持有行为的法律性质再探讨──兼论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完善 |
张广永
|
《政法论丛》
CSSCI
|
1998 |
10
|
|
10
|
效率与公平:持有型犯罪的法律经济学思考 |
黎映桃
胡铁民
|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1
|
“持有型犯罪”与“占有型犯罪”辨析 |
阮方民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4
|
|
12
|
持有型犯罪的证明责任问题研究 |
刘亚娜
吴丙新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3
|
持有型犯罪立法理念偏差及价值冲突检讨 |
张忠国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4
|
|
14
|
论持有型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及认定 |
魏在军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
2010 |
6
|
|
15
|
论持有型犯罪之主观罪过 |
程宗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1 |
7
|
|
16
|
持有行为的法律性质和持有型犯罪的立法完善 |
张广永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
1998 |
3
|
|
17
|
论持有型犯罪的罪过形式 |
王成祥
田华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2 |
1
|
|
18
|
持有型犯罪中的“非法性”来源 |
张曙光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19
|
论我国新刑法中的持有型犯罪 |
朴宗根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3
|
|
20
|
持有型犯罪立法的检讨及完善对策 |
王利宾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