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位复杂性肛瘘括约肌保留术式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慧敏 王业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138-140,共3页
概述了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各种括约肌保留术式,分别介绍了多种术式的具体操作方法、优势及最新进展,力图通过对各种术式的论述,帮助医者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过程中灵活选择术式,掌握治疗原则,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括约肌保留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括约肌切开、外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老年坐骨直肠窝脓肿效果观察
2
作者 罗京艺 荆淑娟 +1 位作者 徐广志 尚毅 《老年医学研究》 2023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切开、外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老年坐骨直肠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5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住院治疗的96例老年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切开、外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老年坐骨直肠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5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住院治疗的96例老年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内括约肌切开、外括约肌保留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术后第1、3、7、10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采用大便失禁严重度评分(美国Wexner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9.6%(43/48),对照组为93.8%(45/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术后第1、3、7天,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5.21±1.13)、(4.48±0.95)、(3.02±1.01)分,对照组分别为(6.96±1.50)、(6.00±1.13)、(3.67±1.14)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均<0.001)。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5.50±4.10)d,低于对照组的(32.85±4.4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Wexner评分为(2.69±1.08)分,低于对照组的(4.23±1.4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内括约肌切开、外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老年坐骨直肠窝脓肿,具有疼痛轻、创面愈合快、保护肛门功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切开、外括约肌保留术 坐骨直肠窝脓肿 肛门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复杂性肛瘘括约肌保留术式的分类研究概述 被引量:13
3
作者 原小千 陆金根 曹永清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6期1014-1017,共4页
目前括约肌保留术式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中方法繁多,但缺少系统归纳。故笔者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已有相关括约肌保留各种术式加以梳理分类,并介绍其具体操作、临床疗效和优缺点,以期帮助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术式,提高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 目前括约肌保留术式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中方法繁多,但缺少系统归纳。故笔者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已有相关括约肌保留各种术式加以梳理分类,并介绍其具体操作、临床疗效和优缺点,以期帮助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术式,提高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保留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综述 急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腔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肛管后间隙脓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兴华 谢珉宁 +3 位作者 俞婷 张磊 刘华江 孟凡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1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潜腔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肛管后间隙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肛管后间隙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Ⅰ期根治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潜腔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后创面疼... 目的观察潜腔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肛管后间隙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肛管后间隙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Ⅰ期根治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潜腔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后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肉芽生长评分、术后肛门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创面脓腐组织脱尽、渗液消失、创面愈合时间。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92.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组间比较,治疗组创面VAS疼痛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脓腐组织脱尽、渗液消失、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④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组间比较,治疗组创面肉芽生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⑤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肛门功能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潜腔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肛管后间隙脓肿疗效满意,可有效保护肛门功能,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后间隙脓肿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括约肌保留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挂线机理下括约肌保留术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的临床效果研究
5
作者 陈富军 刘昌萍 +4 位作者 原相军 李杉 程英杰 李成书 贺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30-735,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挂线机理下括约肌保留术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00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组采用切割挂线与松... 目的:观察基于挂线机理下括约肌保留术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00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组采用切割挂线与松弛挂线相结合的括约肌保留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切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切口疼痛、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痊愈44例(88.00%),对照组痊愈48例(96.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P>0.05)。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为[23.00(20.00,26.00)]d,短于对照组的[27.00(24.00,30.00)]d;治疗组术后6月肛门失禁Wexner评分为[1.00(0.00,1.00)],低于对照组的[1.00(0.00,3.00)];治疗组术后切口疼痛NRS评分第1、3、7天分别为[6.00(5.75,7.00)]、[3.00(3.00,4.25)]、[1.00(1.00,2.00)],均低于对照组的[8.00(7.00,8.00)]、[5.00(5.00,5.25)]、[2.00(2.00,3.00)];治疗组手术时间为[35.00(25.00,40.00)]min,长于对照组的[21.00(15.00,30.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为[6.00(5.00,7.00)]d,对照组为[6.00(6.00,7.00)]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挂线机理下的括约肌保留术能有效保护肛门功能,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疗效确切,术后疼痛轻,愈合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中医挂线疗法 括约肌保留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切口括约肌保留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占礼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多切口括约肌保留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n=30)与比较组(n=30)。分别采用多切口括约...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多切口括约肌保留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n=30)与比较组(n=30)。分别采用多切口括约肌保留术与切缝挂线引流术对试验组患者与比较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比较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更短,其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术后肛门失禁积分和肛门狭窄移位积分及术后1年内病情的复发率均更低,P<0.05。结论: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多切口括约肌保留术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病情,降低其术后病情的复发率,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切口括约肌保留术 复杂性肛瘘 切缝挂线引流 肛门失禁 肛门狭窄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肛瘘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富军 刘昌萍 +1 位作者 李杉 贺平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在肛瘘的治疗中,肛门括约肌保留术有助于减少或避免手术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和最大程度保留肛门解剖结构完整、保护肛门功能,但是存在对瘘管清除不彻底、术后复发率较高、远期治愈率较低的不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保留肛门括约肌的... 在肛瘘的治疗中,肛门括约肌保留术有助于减少或避免手术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和最大程度保留肛门解剖结构完整、保护肛门功能,但是存在对瘘管清除不彻底、术后复发率较高、远期治愈率较低的不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保留肛门括约肌的肛瘘术式进行探索,已有多种相关术式的临床应用报道。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就肛门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肛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肛门括约肌 肛门括约肌保留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括约肌保留术治疗高位肛瘘30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何德才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4年第6期8-8,共1页
关键词 改良括约肌保留术 治疗 肛瘘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两种保留括约肌术式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7
9
作者 袁和学 潘春来 +4 位作者 刘宗剑 张勇 曹丹 张艳丽 刘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937-2941,共5页
目的观察两种保留括约肌术式在治疗复杂性肛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复杂性肛瘘的患者,应用随机法将其分为治疗组A(n=50)和治疗组B(n=50),治疗组A组采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 目的观察两种保留括约肌术式在治疗复杂性肛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复杂性肛瘘的患者,应用随机法将其分为治疗组A(n=50)和治疗组B(n=50),治疗组A组采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治疗组B采用经肛门直肠黏膜推移皮瓣术(endorectal advancement flap,ERAF),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肛门功能失禁(Wexner)评分、术后尿潴留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总治愈率、术后第1天VAS评分比较及术前Wexner失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第5、7和14天VAS评分,痊愈后及术后6个月的Wexner评分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随访1年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RAF与LIFT两种术式均可有效治疗复杂性肛瘘,但是LIFT术式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肛门失禁评分亦优于ERAF术式,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以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括约肌 复杂性肛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波 邓文玲 +1 位作者 李绍堂 陈永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12期742-743,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行保留括约肌术,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 目的:探讨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行保留括约肌术,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术后复发情况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创面愈合时间短,肛门瘢痕小,肛门畸形发生率低,肛门部分失禁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复发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效果较切开挂线术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单纯性肛瘘 保留括约肌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括约肌术式治疗高位肛周脓肿5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立波 岑嘉云 魏立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高位肛周(直肠)脓肿的术式选择与预后。方法将53例高位肛周(直肠)脓肿的患者实施保留括约肌术式引流,术后随访12个月,并进行临床总结与分析。结果术后1年内症状无再发25例,脓肿复发或演变成肛瘘28例,无1例肛门失禁或肛门畸形。... 目的探讨高位肛周(直肠)脓肿的术式选择与预后。方法将53例高位肛周(直肠)脓肿的患者实施保留括约肌术式引流,术后随访12个月,并进行临床总结与分析。结果术后1年内症状无再发25例,脓肿复发或演变成肛瘘28例,无1例肛门失禁或肛门畸形。结论保留括约肌术式治疗高位肛周(直肠)脓肿是可行的,既有Ⅰ期治愈率,又能保护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周(直肠)脓肿 保留括约肌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伟伟 谷云飞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观察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6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例。治疗组采取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对照组给予一次切开挂线术。结果两组治愈率... 目的观察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6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例。治疗组采取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对照组给予一次切开挂线术。结果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保护肛门自制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 肛瘘 切开挂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瘘括约肌保留术式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金鑫 杨士伟 辛学知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777-781,共5页
肛瘘为肛肠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其最佳治疗方式。肛瘘手术方式种类繁多,传统的手术方式如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等对内口、感染灶及瘘管的处理较为彻底,但不可避免的对括约肌损伤也较大。近年来,外科手术渐趋于精细化,众多学者越来... 肛瘘为肛肠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其最佳治疗方式。肛瘘手术方式种类繁多,传统的手术方式如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等对内口、感染灶及瘘管的处理较为彻底,但不可避免的对括约肌损伤也较大。近年来,外科手术渐趋于精细化,众多学者越来越重视对肛门括约肌的保护,从而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肛瘘微创治疗术式,如直肠黏膜瓣推移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肛瘘激光闭合术、肛瘘镜、内镜超范围夹夹闭术、聚氨酯海绵负压疗法以及各种生物学括约肌保留术式等。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各类括约肌保留术式的应用现状及其进展,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相关参考依据,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结直肠外科手 外科手 微创性 括约肌保留术
原文传递
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毅 林晖 +2 位作者 谢景泉 韩卓兴 林俊琼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75-376,共2页
目的观察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挂线治疗,随访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面积明显少于对照... 目的观察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挂线治疗,随访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面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肛门功能正常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括约肌 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静娟 《西部医学》 2009年第7期1188-1189,共2页
目的观察保留括约肌挂线术在治疗肛周脓肿的术式中对肛门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方法临床观察:将36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以保留括约肌挂线术为手术术式;对照组18例,以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式。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康复天数... 目的观察保留括约肌挂线术在治疗肛周脓肿的术式中对肛门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方法临床观察:将36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以保留括约肌挂线术为手术术式;对照组18例,以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式。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康复天数,后遗症以及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测定结果等几项指标。结果临床观察发现:通过观察以上指标,尤其是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测定结果,保留括约肌挂线术对于肛门功能保护优于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括约肌挂线术可以一次性治愈瘘管性肛周脓肿,且有治愈率高,疗程短以及对肛门功能保护好的优点,明显优于一期根治术,达到了既治愈瘘管性肛周脓肿,又完整保留肛门外括约肌,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保留括约肌挂线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肛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伟伟 谷云飞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6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例。治疗组采取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对照组给予一次切开挂线术。结果:经治疗... 目的:观察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6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例。治疗组采取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对照组给予一次切开挂线术。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一次性痊愈10例(77.0%),治疗组一次性痊愈12例(92.3%),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保护肛门自制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痛苦。该术式是一种肛门功能保护好、疗效满意的保留括约肌治疗肛瘘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 一次切开挂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复杂性肛瘘保留括约肌挂线术的护理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巍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8期326-326,共1页
高位复杂性肛瘘因其病情复杂,病程漫长,易于复发,在国外又称之为“难治性肛瘘”。传统的切开挂线疗法会引起患者肛门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且会凶紧线感到局部剧烈疼痛。2006年采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创新地挂线而... 高位复杂性肛瘘因其病情复杂,病程漫长,易于复发,在国外又称之为“难治性肛瘘”。传统的切开挂线疗法会引起患者肛门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且会凶紧线感到局部剧烈疼痛。2006年采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创新地挂线而不紧线,不仪完整地保留了肛门括约肌的功能,而日.极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术后冈紧线带来的剧烈疼痛。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加强饮食调护,指导排便和举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括约肌挂线 高位复杂 性肛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肛瘘178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项家席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2年第5期21-22,共2页
采用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瘘178例,全部治愈,疗程13-45天,随访0.5-5年,无复发和后遗症,该术式不仅切除了原发病灶及部分瘘道,而且保留了肛门括约肌,不损伤肛门功能,结果,表明:该术式是治疗肛瘘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括约肌保留术 治疗 肛瘘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中药苦参汤加减熏洗结合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刘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28-31,共4页
在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中,将中药苦参汤加减联合熏洗进行干预,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 在时间范围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之间选取60例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患者,分为方式为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在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中,将中药苦参汤加减联合熏洗进行干预,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 在时间范围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之间选取60例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患者,分为方式为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利用中药苦参汤加减以及熏洗进行联合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西药干预。将两组人员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创面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人员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干预,收集身体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临床相关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患者来说,在其治疗过程中,将中药苦参汤加减和熏洗联合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疾病相关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机体的恢复,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苦参汤 熏洗 保留括约肌 肛周脓肿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文龙 俞一峰 +3 位作者 李森 姚勇 林秋 孙琦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1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及评估采用保留肛门括约肌挂线术术式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江阴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40例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术,... 目的分析及评估采用保留肛门括约肌挂线术术式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江阴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40例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术,对照组采用切割挂线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完全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但术后疼痛评分及肛门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括约肌挂线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具有可靠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治愈患者的疾病,而且可以相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保护患者的肛门功能,并拥有与肛瘘切割挂线术类似的治愈率,虽住院时间、完全愈合时间相对较长,但其优势更加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经肛门括约肌肛瘘 保留括约肌挂线 切割挂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