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勃朗特视域中的拜伦式英雄 |
史汝波
王爱燕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
|
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19至20世纪英美文学的个人主义英雄范型 |
沈一鸣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3
|
浪漫英雄的悲歌——论拜伦式英雄的精神实质 |
刘静
|
《怀化学院学报》
|
2007 |
4
|
|
4
|
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对拜伦式英雄双重人物性格的成因解读 |
原一川
黄兴亚
杨丽瑞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5
|
镜像、残疾与巨人——类型化的“拜伦式英雄” |
倪正芳
|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
2016 |
1
|
|
6
|
论鲁迅文学创作中拜伦式英雄的中国化 |
周可戈
刘永志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7
|
论“拜伦式英雄”的浪漫情怀 |
宋文玲
|
《科技信息》
|
2010 |
0 |
|
8
|
拜伦式英雄的精神困境 |
陈春燕
戴杰
|
《广西教育》
|
2016 |
1
|
|
9
|
“拜伦式英雄”的背后——浅析“拜伦式英雄”的实质 |
康玉
巩纬婧
|
《海外英语》
|
2010 |
4
|
|
10
|
两类英雄形象差异及其与作者、所处时代之关系——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之比较 |
陈昊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1
|
论“拜伦式英雄”的人格理想 |
张倓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2
|
失真的英雄主义——再论“拜伦式英雄” |
陈晓琴
|
《大学英语》
|
2016 |
0 |
|
13
|
拜伦式英雄与多余人之比较——“同胞”形象成因初探 |
张业余
|
《怀化学院学报》
|
1988 |
0 |
|
14
|
略论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的差异 |
项云光
|
《德州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5
|
从文学角度剖析形象以锻造舞蹈人物——以“拜伦式英雄”康拉德为例 |
黄子婵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3 |
0 |
|
16
|
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对比研究 |
贾云春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7
|
海蒂——拜伦笔下拜伦式的女英雄 |
刘春芳
|
《张家口师专学报》
|
2001 |
2
|
|
18
|
“拜伦式英雄”与“超人”原型——拜伦文化价值论 |
蒋承勇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
|
19
|
拜伦式英雄光环下的女性人物分析 |
魏红
|
《芒种》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20
|
“拜伦式”英雄和“多余人”形象比较谈 |
张倓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