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档案看“三藩之乱”中清廷胜利的原因之一——招抚政策的关键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孟姝芳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S1期48-51,共4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清代档案“康熙十年至十八年”有关三藩问题的上谕的分析 ,得出清廷迅速平定三藩的原因之一是采取了适时的招抚政策。此政策延续时间长 ,招抚对象典型性强 ,在当时双方处于热战的情况下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王、耿、尚... 本文试图通过对清代档案“康熙十年至十八年”有关三藩问题的上谕的分析 ,得出清廷迅速平定三藩的原因之一是采取了适时的招抚政策。此政策延续时间长 ,招抚对象典型性强 ,在当时双方处于热战的情况下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王、耿、尚、孙的最终降清 ,瓦解了吴三桂的军心、民心 ,使其在政治上、军事上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抚政策 同盟军 招抚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嘉庆两朝对白山派和卓后裔招抚政策得失述评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希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8,共13页
白山派大、小和卓败亡之后,清朝对其后裔采取了严密的清查措施,确定了"罪不及妻孥"的处理原则,实行积极招抚并安置京师的政策,以消除潜在的危险,实现天山以南的长治久安。乾隆朝实行的清查措施与招抚安置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效... 白山派大、小和卓败亡之后,清朝对其后裔采取了严密的清查措施,确定了"罪不及妻孥"的处理原则,实行积极招抚并安置京师的政策,以消除潜在的危险,实现天山以南的长治久安。乾隆朝实行的清查措施与招抚安置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嘉庆初年继续对外逃的大和卓后裔萨木萨克实行积极招抚政策,但在萨木萨克接受招抚携妻、子来投的关键时刻,地方官员未能妥善处理,措施失当,致使其畏惧逸去。嘉庆十九年玉努斯案定案之原因十分复杂。以玉努斯案为转折点,清朝中止了自乾隆二十六年以来对白山派和卓后裔长期持续实行的正确的招抚政策。政策的转变,造成了严重的后患,是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新疆持续动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嘉庆朝 白山派和卓后裔 招抚安置 玉努斯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朝对陇南吐蕃的招抚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建丽 《西藏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1-7,共7页
金朝时期,在甘肃的河、洮、岷、叠、宕、阶及积石军等地,散布有众多吐蕃部族。金朝对这一地区的吐蕃部族实行招抚政策,鲁黎、葩俄、黎、突门等族首领纷纷率族归附,并对反叛的吐蕃木波部也行招抚予以平息,结什角与庄浪四族的归附,更是... 金朝时期,在甘肃的河、洮、岷、叠、宕、阶及积石军等地,散布有众多吐蕃部族。金朝对这一地区的吐蕃部族实行招抚政策,鲁黎、葩俄、黎、突门等族首领纷纷率族归附,并对反叛的吐蕃木波部也行招抚予以平息,结什角与庄浪四族的归附,更是金朝招抚政策的体现。陇南吐蕃的归附,有利于这一地区社会的安定与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朝 陇南吐蕃 招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招抚使序位、治所与职能述论 被引量:2
4
作者 惠鹏飞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69-83,共15页
招抚使始置于唐代广德二年(764年)九月,宋代招抚使从广义上看始置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十月;从狭义上看始置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招抚使设置的初衷为招募人才以抵御金人,首任招抚使为张所。招抚使位次于招讨使,拥有治所和属官,... 招抚使始置于唐代广德二年(764年)九月,宋代招抚使从广义上看始置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十月;从狭义上看始置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招抚使设置的初衷为招募人才以抵御金人,首任招抚使为张所。招抚使位次于招讨使,拥有治所和属官,可简称招抚,也是招抚处置使等的别称。招抚使职能在军事、人事管理、经济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军事方面职能最为广泛并以招抚为主。此外,招抚使还拥有自行辟举属官、便宜行事、特定时期使用义仓等特权。宋代招抚使尽管具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但在宋代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招抚使 招抚处置使 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招抚使始置时间与设置缘由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惠鹏飞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6-50,共5页
中国古代招抚使始置于唐代广德二年(764)九月。宋代招抚使从广义上看始置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十月;从狭义上看始置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六月,招抚使设置的缘由为招募人才以抵御金人,首任招抚使为张所。宋代共有28位招抚使副,其中北宋1位... 中国古代招抚使始置于唐代广德二年(764)九月。宋代招抚使从广义上看始置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十月;从狭义上看始置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六月,招抚使设置的缘由为招募人才以抵御金人,首任招抚使为张所。宋代共有28位招抚使副,其中北宋1位,南宋27位。宋代招抚使尽管具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但在宋代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招抚使 始置时间 设置缘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嘉庆两朝对白山派和卓后裔招抚政策得失述评
6
作者 王希隆 《中国边疆学》 2016年第1期164-188,共25页
白山派大、小和卓败亡之后,清朝对其后裔采取了严密的清查措施,确定了“罪不及妻孥”的处理原则,实行积极招抚并安置京师的政策,以消除潜在危险,实现天山以南的长治久安.乾隆朝实行的清查措施与招抚安置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嘉庆初年... 白山派大、小和卓败亡之后,清朝对其后裔采取了严密的清查措施,确定了“罪不及妻孥”的处理原则,实行积极招抚并安置京师的政策,以消除潜在危险,实现天山以南的长治久安.乾隆朝实行的清查措施与招抚安置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嘉庆初年继续对外逃的大和卓后裔萨木萨克实行积极招抚政策,但在萨木萨克接受招抚携妻、子来投的关键时刻,地方官员未能妥善处理,措施失当,致使其畏惧逸去.嘉庆十九年玉努斯案原因十分复杂.以玉努斯案为转折点,清朝停止了自乾隆朝以来对白山派和卓后裔长期实行的招抚政策.政策的转变,造成了严重的后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嘉庆朝 白山派和卓后裔 招抚安置 政策得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永福接受清政府招抚收编略论
7
作者 刘悦斌 《钦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刘永福作为农民起义军领袖,在形势不利时退到越南境内,遇上了法国侵略越南并以越南为跳板侵略中国的扩张活动,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政府利用刘永福黑旗军,刘永福则顺应历史大势,接受清政府的招抚收编,共同抵御外来侵略,是应该充分... 刘永福作为农民起义军领袖,在形势不利时退到越南境内,遇上了法国侵略越南并以越南为跳板侵略中国的扩张活动,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政府利用刘永福黑旗军,刘永福则顺应历史大势,接受清政府的招抚收编,共同抵御外来侵略,是应该充分肯定的爱国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永福 清政府 招抚收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介石父子招抚廖文毅始末(下)
8
作者 杨天石 《江淮文史》 2016年第5期35-44,共10页
分化、策反、招抚岛外的台独力量,封堵其国际活动空间 1951年.台湾调查局在东京设立日本工作组。其工作重点为对中共斗争。1956年2月,廖文毅在日本成立“流亡政府”。调查局负责人季原溥于三四月之间召集会议,指令日本工作组设法... 分化、策反、招抚岛外的台独力量,封堵其国际活动空间 1951年.台湾调查局在东京设立日本工作组。其工作重点为对中共斗争。1956年2月,廖文毅在日本成立“流亡政府”。调查局负责人季原溥于三四月之间召集会议,指令日本工作组设法搜集“台湾民主独立党”在日本的活动情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文毅 招抚 蒋介石 父子 1951年 活动空间 流亡政府 工作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前期宋夏关系对北宋吐蕃招抚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雅静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101,共4页
北宋前期,西夏的崛起迫使宋廷不得不改变对吐蕃的政策,宋廷积极招抚吐蕃,试图实施联蕃制夏策略,从而争取宋夏对峙中的主动权。在军事、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北宋对吐蕃采取了综合经制的招抚政策,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受宋、夏、... 北宋前期,西夏的崛起迫使宋廷不得不改变对吐蕃的政策,宋廷积极招抚吐蕃,试图实施联蕃制夏策略,从而争取宋夏对峙中的主动权。在军事、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北宋对吐蕃采取了综合经制的招抚政策,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受宋、夏、蕃三者错综复杂的争夺形势的影响,同时受限于宋王朝招抚政策所具有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宋蕃之间的合作是脆弱与短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前期 吐蕃 西夏 招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姚启圣对郑氏集团的招抚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国政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自清军入关以来,郑氏集团就一直是活跃在东南沿海的一股重要的抗清力量,清廷对其或剿或抚,或剿抚并用,以求将其彻底收服。姚启圣在任福建总督期间,武力征服之余,非常注重对郑氏集团的招抚。在招抚政策的制定,招抚工作的实施,以及投诚人... 自清军入关以来,郑氏集团就一直是活跃在东南沿海的一股重要的抗清力量,清廷对其或剿或抚,或剿抚并用,以求将其彻底收服。姚启圣在任福建总督期间,武力征服之余,非常注重对郑氏集团的招抚。在招抚政策的制定,招抚工作的实施,以及投诚人员的安插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削弱和瓦解了郑氏集团,为施琅出兵澎台,清廷顺利统一台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启圣 郑氏集团 招抚 安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姚启圣的招抚活动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玫 《台湾研究集刊》 1983年第2期92-101,共10页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绍兴)人。一六七八年(康熙十七年)五月至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在福建任总督。姚启圣在任总督期间,除了在军事上与郑军相抗衡,后勤上积极筹集军饷、筹办军需外,在政治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招抚措施,对郑...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绍兴)人。一六七八年(康熙十七年)五月至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在福建任总督。姚启圣在任总督期间,除了在军事上与郑军相抗衡,后勤上积极筹集军饷、筹办军需外,在政治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招抚措施,对郑军展开了大量的招抚活动。本文拟对姚启圣在这时期进行的招抚活动及其在统一台湾中所起的作用,作个简要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启圣 郑氏集团 招抚 官兵 台湾 清政府 福建 澎湖 清军 郑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姚启圣对郑氏集团的招抚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国政 《黑龙江史志》 2007年第4期55-57,共3页
郑氏集团是明末崛起的一只海上武装力量,他们自清军人关后,于沿海坚持抗清,直至割据台湾,与清朝中央政权形成长久对峙的局面。应该说,清廷最终统一台湾,收服郑氏集团,除了施琅治水师有方,能征善战之外,更离不开福建总督姚启圣... 郑氏集团是明末崛起的一只海上武装力量,他们自清军人关后,于沿海坚持抗清,直至割据台湾,与清朝中央政权形成长久对峙的局面。应该说,清廷最终统一台湾,收服郑氏集团,除了施琅治水师有方,能征善战之外,更离不开福建总督姚启圣所做的招抚工作。本文拟从招抚政策的制定,招抚工作的实施,以及投诚人员的安插等方面入手,回顾和总结姚启圣对台所做的招抚工作,并略作评论,以就正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抚政策 郑氏集团 姚启圣 统一台湾 武装力量 中央政权 总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世祖招抚日本之始末
13
作者 姜婷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4-66,共3页
自874遣唐使废止后,中日两国在长达四个世纪的时间内几乎没有任何官方往来。忽必烈继任蒙古可汗之后,这种格局被迫瓦解,这位汉化极深的蒙古族皇帝既要最大限度的征服领土和人民,又要建立以他的帝国为中心的天下秩序。
关键词 蒙元 招抚 高丽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朝洪武时期对蒙古人的招抚政策
14
作者 高红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33-136,共4页
洪武时期,明朝对北元蒙古官民采取了劝谕归降、恩惠怀柔的招抚政策。在招抚政策的影响下,从洪武元年至洪武三十年间,一大批故元官民归附明朝。这些归附官民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并对明朝有了新的认同,一定程度上对明初的明蒙关系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洪武时期 明朝 蒙古 招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仲淹的《答赵元昊书》及其“招抚”政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继颜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5期24-28,共5页
《答赵元昊书》是北宋庆历元年(公元1040年)正月范仲淹写给党项羌人首领赵元昊的一封信。当时,赵元昊发动的攻宋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战争给宋、夏双方都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争取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和平,范仲淹针对赵元昊的无理苛求,写... 《答赵元昊书》是北宋庆历元年(公元1040年)正月范仲淹写给党项羌人首领赵元昊的一封信。当时,赵元昊发动的攻宋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战争给宋、夏双方都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争取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和平,范仲淹针对赵元昊的无理苛求,写了这封《答书》。范仲淹在《答书》中,提出了停战、和谈的总原则,这些原则虽然一时未能被赵元昊接受,但却为以后宋、夏庆历和议的签订打下了基础。在陕西战场上,在处理宋、夏战争的实践中,范仲淹也不同于北宋军队的其他统帅,他反对用大兵征讨,而主张采取“招抚”政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研究《答书》和他的“招抚”政策,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范仲淹的思想,对于认识今天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政策,也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元昊 党项羌人 北宋 进步作用 民族平等政策 战争 招抚 民族政策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唐创业过程中的招抚诸使
16
作者 常京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07-111,共5页
李唐政权在创业过程中根据扩展战略的安排有步骤地向全国各地派出招抚使者,在较顺利地占据关中、巴蜀地区,奠定争雄天下之基础的同时,诸使在山东、河南、山南地区西部的招抚事业却出现反复和停滞不前,究其成败之由,隋末诸军事政治集团... 李唐政权在创业过程中根据扩展战略的安排有步骤地向全国各地派出招抚使者,在较顺利地占据关中、巴蜀地区,奠定争雄天下之基础的同时,诸使在山东、河南、山南地区西部的招抚事业却出现反复和停滞不前,究其成败之由,隋末诸军事政治集团间的争夺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进一步讨论可以看到,李唐能统一全国,发展战略和起兵时机选择的适当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创业 招抚使者 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招抚琉球史实考
17
作者 杨冬荃 《海交史研究》 1994年第1期84-90,共7页
琉球是中国的邻国.从明代开始,中国的每个封建政权在建立伊始,都要派遣招抚使者到琉球宣读诏书,谕其来朝.待到琉球接到诏书,专门遣使前来朝贺,两国的外交关系也就开始正式建立了.因此,中国遣使招抚琉球,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 琉球是中国的邻国.从明代开始,中国的每个封建政权在建立伊始,都要派遣招抚使者到琉球宣读诏书,谕其来朝.待到琉球接到诏书,专门遣使前来朝贺,两国的外交关系也就开始正式建立了.因此,中国遣使招抚琉球,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是中琉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本文拟对明王朝、清王朝及清叛藩对琉球的三次招抚略加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 遣使 明王朝 招抚使 陈应昌 正议大夫 两国关系 布政使司 行人司 《明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葆真之畿南招抚使史实
18
作者 刘冬梅 《文物春秋》 2014年第3期75-80,共6页
北伐战争时期,王葆真受命担任畿南招抚使,在河北、山东、苏北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军事招抚活动,为北伐军在北方的推进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文从王葆真的几件文物史料入手,并查阅相关文史资料,梳理了其担任畿南招抚使时所开展的工作。
关键词 王葆真 北伐战争 畿南招抚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介石苏区招抚记
19
作者 金振林 《档案时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6,共3页
1931年3月24日《湖南国民日报》第七版刊登了一篇劝降文章,大标题为:“彭德怀、黄公略赶快率部来归”为了向中央革命根据地继续发动“围剿”,由蒋介石亲自导演的一幕招抚丑剧,拉开了序幕。
关键词 蒋介石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苏区 招抚
原文传递
简议李秀成在苏州的招抚政策
20
作者 茅家琦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42-43,共2页
为纪念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一百三十周年和太平天国苏福省建立一百二十三周年,我刊特邀请省内外一些史学工作者、专家、教授,参加本刊笔谈。笔谈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分析的精神,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点围绕... 为纪念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一百三十周年和太平天国苏福省建立一百二十三周年,我刊特邀请省内外一些史学工作者、专家、教授,参加本刊笔谈。笔谈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分析的精神,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点围绕对李秀成的评价和太平军在苏州的一些政策等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以对推动太平天国史的深入研究、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等方面有所裨益。这么多省内外的史学工作者为我刊撰稿,参加讨论,这无疑是对我刊的关怀和支持,我们表示衷心感谢。笔谈篇目顺序,按内容编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秀成 太平天国 太平军 苏州 天京 招抚政策 史学工作者 地主阶级 团练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