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瑶族拉珈语的系属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保元
-
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32-36,共5页
-
文摘
自称“拉珈”[lak^8kja^3],汉称“茶山瑶”的瑶族,人口一万余人,聚居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他们所操的语言,称“拉珈语”。关于拉珈语系属问题,已故的瑶语专家罗季光先生最早提出:“大瑶山金秀的寨山瑶(亦作茶山瑶)的话跟某一种壮话很相似。”1956年,又进一步说:“
-
关键词
拉珈语
系属
瑶族语言
壮侗语族
壮话
大瑶山
瑶语
侗水语支
自治县
广西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拉珈语的鼻化韵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均如
-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3-75,72,共4页
-
文摘
拉珈语是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一部分瑶族——茶山瑶所说的语言,属于壮侗语族。拉珈语有成系统的鼻化韵,这是本语族罕见的。
-
关键词
鼻化韵
鼻音声母
拉珈语
壮侗语族
高元音
数语言
鼻音韵尾
韵母
瑶族
音节结构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瑶族拉珈语与壮侗语族语言的比较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均如
-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8-49,共12页
-
文摘
拉珈语属于壮侗语族是无疑的。但在语支的归属上,意见有分歧,或归入侗水语支,或单立一语支,或属侗语。本文通过全面对比研究,认为尽管拉珈语有一部分特有词,但与壮侗语族其他语言同源的占多数,其中与侗水语支同源的更多一些。在同源词中拉珈语与侗水语支语音面貌相同或相近的也多一些。从语音结构特点来分析,拉珈语除有舌尖、舌根声母外,还有舌面塞音,除浊鼻音外,还有清鼻音,韵母中没有展唇的后高元音等,这些都是侗水语支区别于壮泰语支的语音特点。因此拉珈语归入侗水语支比较合适。
-
关键词
侗水语支
同源词
语音面貌
拉珈语
壮侗语族语言
鼻化韵
声母
清鼻音
韵母
泰语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瑶词典(拉珈语)》出版
- 4
-
-
作者
普驰达岭
-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6-66,共1页
-
-
关键词
《汉瑶词典(拉珈语)》
拉珈语
瑶族
实词
虚词
语音系统
语法结构
-
分类号
H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粤西封开县长安村“标话”人群的体质特征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黄新美
韦贵耀
张寿祺
邓杰
-
机构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65-169,共5页
-
基金
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
-
文摘
粤西广宁县西南角、怀集县西部和南部、封开县北部,以及广西贺县东南部与广东封开接壤的一些山区,居住着一个人数众多操“标话”(或称为“标语”)的人群。1986年八九月份,一些语言工作者曾在怀集县诗洞、永固一带作过深入调查。认为这些“标语”乃属于壮侗语族的一种方言;与壮泰、侗水两语支接近。“标话”的单词与“拉珈语”(笔者按:即广西中部茶山瑶所操的语言)同源词更多。语言工作者并认为“标语”与“拉珈语”都归入水侗语支,更为合适一些。(参阅张均如《标语与壮侗语族语言的比较》。刊于《民族语文》1989年第6期。)
-
关键词
标话
体质特征
封开
长安
县长
腿型
怀集县
拉珈语
侗族
标语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D633.3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侗台语复辅音声母的来源及演变
被引量:17
- 6
-
-
作者
倪大白
-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2,共12页
-
文摘
侗台语的部分语言和方言中,有一些复辅音声母,一般都是二合的,第一个成分多数是清塞音p、t、k或送气的ph、th、kh,第二个成分是l或r,也有少量是b或m带上l或r的。经与南岛语比较,这些复辅音大部分由早期南岛语多音节词(主要是双音节词)的两个音节的声母合并变化而来。到了无复辅音的语言和方言中,这些词虽然已表现为单辅音,但演变的轨迹十分清楚,由此进一步证明:侗台语确实经历了从多音节、无声调的粘着型转变为单音节、有声调的词根孤立型的过程,本文所述是侗台语经历类型转换的直接证据。
-
关键词
复辅音声母
侗台语
布依语
仫佬语
壮语
拉珈语
泰语
南岛语
傣语
第二音
-
分类号
H41
[语言文字]
-
-
题名南岛语与百越诸语的关系
被引量:9
- 7
-
-
作者
倪大白
-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35,共15页
-
文摘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中国古代的百越人与百越文化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论述南太平洋岛屿上一些说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的民族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与中国百越的先民有共同文化渊源,其中较突出的是:有肩石斧、有段石锛和几何印纹陶器最具代表性。第三部分以菲律宾语、马来语为代表的一些南岛语与侗台语族各语言的部分基本词汇对照。从考古资料、人文史和语言材料的对比中,可以证实侗台语与南岛语同出一源。
-
关键词
布依语
菲律宾
高山族
南岛语
仫佬语
马来语
侗台语
拉珈语
他加禄语
高山语
-
分类号
H63
[语言文字]
-
-
题名原始侗水语构拟中的前置辅音假说
被引量:5
- 8
-
-
作者
邢凯
-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3-39,共7页
-
文摘
本文在概括介绍索尼特·戴维、艾杰瑞、杨权等人提出的“前置辅音假说”基础上提出:(1)主要辅音前的前置辅音不仅可以有一个,而且可以有两个。(2)除了kh、L、s、ts、ph、h、CH、c等外还可以有更多的前置辅音。原则上所有的辅音都可以出现在前置辅音位置上。(3)介音对现代侗水语声母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关键词
复辅音
介音
仫佬语
声母
辅音丛
侗语
拉珈语
分阴阳
历史音变
清鼻音
-
分类号
H27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侗语半浊声母的历史演变
- 9
-
-
作者
王德温
-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1984年第3期86-96,共11页
-
文摘
侗语,在壮侗语族侗水语支语言中是声母比较少的语言,但有十五个声调,其中九个舒声调,六个促声调。从汉藏语系语言历史上声母与声调的密切关系来看,如把舒声调以1至6的数字参照壮侗语族语言以及汉语的同源词调类来排列的话,其中2调、4调、6调我们称之为双数调,双数调调值一般比同类调中单数调调值低,以车江侗话为例,如:2调为‘皮肤’‘风’。4调为‘碗’、‘母亲’。
-
关键词
侗语
毛难语
声母
仫佬语
声类
拉珈语
清化
同源词
唇鼻音
历史演变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D633.3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