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对POAG和高眼压症的降眼压疗效及安全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文强 叶倩 +1 位作者 黄志坚 黄晓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7-1110,共4页
背景 拟前列腺素滴眼液是治疗青光眼,尤其是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线药物,但价格较高.国产的类似药物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已应用于临床,但大样本、多中心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鲜有报道. 目的 采用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评价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 背景 拟前列腺素滴眼液是治疗青光眼,尤其是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线药物,但价格较高.国产的类似药物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已应用于临床,但大样本、多中心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鲜有报道. 目的 采用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评价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高眼压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按照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在中国5个地区25家医院纳入确诊的POAG及高眼压症患者576例837眼,其中POAG患者524例755眼,高眼压症患者52例82眼.本研究经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每晚用0.05 g/L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点眼1次,用药3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眼压控制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视力、血压、脉搏、眼部症状和体征,采用用药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评价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患者用药后1、2、3个月的眼压分别为(19.66±5.46)、(19.59±7.86)和(19.35±5.03)mmHg(1 mmHg=0.133 kPa),均较用药前的(28.36±7.86) mmHg明显下降,各时间点眼压值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8.325,P=0.000),其中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药后1、2、3个月眼压的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30.43±7.18)%、(30.19±8.72)%和(30.71±9.90)%.治疗后1、2、3个月显效率分别为95.70%、91.76%和88.05%.用药后3个月出现结膜持续充血者占13%,但不妨碍继续用药,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全身及其他眼部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可有效降低眼压,安全性好,为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类药物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国产 青光眼/开角型 治疗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布林佐胺结合治疗对青光眼患者视力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郑艳辉 赵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5期110-112,共3页
目的评估对青光眼应用拉坦前列素与布林佐胺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青光眼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9例。参照组实施布林佐胺治疗,试验组实施拉坦前列素与布林佐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散光... 目的评估对青光眼应用拉坦前列素与布林佐胺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青光眼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9例。参照组实施布林佐胺治疗,试验组实施拉坦前列素与布林佐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散光度、视力、眼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房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一氧化氮(NO)。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数据分析验证有差异(χ^(2)=4.009,P=0.045<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房水EPO(8.32±0.32)mU/ml、TGF-β2(1212.28±67.39)pg/ml、NO(32.22±1.21)μmol/L均低于参照组的(11.22±0.28)mU/ml、(1332.28±52.27)pg/ml、(38.22±1.38)μmol/L,经统计学数据分析验证有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散光度(1.32±0.03)D、视力(0.21±0.08)、眼压(14.22±1.03)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参照组的(2.77±0.09)D、(0.32±0.13)、(17.32±1.28)mm Hg,经统计学数据分析验证有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经统计学数据分析验证无差异(χ^(2)=0.122,P=0.726>0.05)。结论对于青光眼患者采取拉坦前列素与布林佐胺联合治疗更具优势,具备进一步研究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 布林佐胺 青光眼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和进口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的疗效及成本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景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895-897,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进口和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的成本—效果比。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18例18眼滴用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14例14眼滴用进口拉... 目的:观察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进口和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的成本—效果比。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18例18眼滴用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14例14眼滴用进口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适利达),均每日1次,共4wk。观察眼压、视力、血压、脉搏、眼部症状和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并采用疗效观察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进口与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治疗4wk,验证组平均日间眼压从(24.0±3.6)mmHg(1mmHg=0.133kPa)降至(16.1±3.0)mmHg,最大下降幅度为32.9%;对照组从(24.8±3.0)mmHg降至(16.1±2.9)mmHg,最大下降幅度为35.1%。两组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差异(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眼压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验证组和对照组结膜充血均有明显增加,但不妨碍继续用药。未发现其他眼部改变和全身副作用。两组成本分别为119元、70元(P<0.05);眼压下降幅度分别为35%,33%(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39,2.11;进口组相对于国产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2.2。结论:进口与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都能有效地降低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的眼内压,且安全、耐受。两组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的效果相近,但国产品是更经济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滴眼液 眼内压 青光眼 高眼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分析
4
作者 谭佳峰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4期0037-0039,共3页
观察使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03月~2023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进行... 观察使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03月~2023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视野缺损情况、眼压、视功能情况以及使用不同药物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上方、下方视野损伤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上方、下方视野损伤情况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视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结膜充血、睫毛增粗增强、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明显降低眼压水平,促进视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眼部的血流状态,患者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滴眼液 开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及贝美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降眼压效果比较 被引量:28
5
作者 陈光胜 王冬梅 +1 位作者 阳昇 黄红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5-446,共2页
引起我国人群致盲的主要疾病是青光眼,其致盲风险不仅高且致盲为不可逆性。青光眼致盲的主要机制为眼压增高引起视神经损害,因此,降低眼压是缓解症状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探讨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及贝美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 引起我国人群致盲的主要疾病是青光眼,其致盲风险不仅高且致盲为不可逆性。青光眼致盲的主要机制为眼压增高引起视神经损害,因此,降低眼压是缓解症状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探讨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及贝美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降眼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 曲伏前列 贝美前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拉坦前列腺素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露 王艳玲 +1 位作者 孟照洋 洪慧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973-1975,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见康)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三组,试验组:国产0.05g/L拉坦前列腺素(见康);对照组1:进口0.05g/... 目的:观察国产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见康)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三组,试验组:国产0.05g/L拉坦前列腺素(见康);对照组1:进口0.05g/L拉坦前列腺素(适利达);对照组2:0.04g/L曲伏前列素(苏为坦),每组30例患者。三组患者均9:00pm给药1次,疗程4wk。结果:用药2wk后,三组间治疗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3)。治疗4wk后,三组日眼压曲线各时间点眼压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病例中均有轻度结膜充血的患者,试验组4例(13%),对照组1:3例(10%),对照组2:8例(27%)。结论: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见康)可有效降低眼压,安全性好,为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 曲伏前列 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与单用拉坦噻吗滴眼液治疗高眼内压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军 曾锦 尹东明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1-753,共3页
目的比较拉坦前列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与单用拉坦噻吗滴眼液对高眼内压患者的降眼压效果、药物依从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135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n=67)接受拉坦前列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B组(n=68)单用拉坦噻... 目的比较拉坦前列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与单用拉坦噻吗滴眼液对高眼内压患者的降眼压效果、药物依从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135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n=67)接受拉坦前列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B组(n=68)单用拉坦噻吗滴眼液治疗。比较基线和第6个月时每天平均眼内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内压水平相似,A组为(26.2±2.24)mm Hg,B组为(26.9±2.5)mm Hg(P=0.53);在第6个月时,A组眼内压水平为(16.3±1.6)mm Hg,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B组患者眼内压水平为(16.1±1.3)mm Hg,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治疗均可视为有效。两组第6个月的眼内压水平也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A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为48.2%,B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为64.3%。A组和B组分别有76.1%和76.5%未报告出现不良事件。A组和B组分别有9.0%和7.4%报告出现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论使用拉坦前列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与单用拉坦噻吗滴眼液具有相似的疗效,而后者的药物依从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压 前列 马来酸噻吗洛尔 噻吗滴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军梅 钱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观察用降眼压药物而眼压不能控制的病人 ,加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 4例病人 (共 2 4只病眼 ) ,男性 10例 ,女性 14例 ,年龄 (5 0±s12 )a ,共 2 4只病眼用 2种以上降眼压药物而眼压不能控制 ,加用 0 .0 0... 目的 :观察用降眼压药物而眼压不能控制的病人 ,加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 4例病人 (共 2 4只病眼 ) ,男性 10例 ,女性 14例 ,年龄 (5 0±s12 )a ,共 2 4只病眼用 2种以上降眼压药物而眼压不能控制 ,加用 0 .0 0 5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滴病眼 ,每晚 1次 ,疗程至少 3mo。结果 :用2种降眼压药有 9例 (38% ) ,用 3种以上降眼压药15例 (6 2 % ) ,其中有 8例 (33% )需口服乙酰唑胺片降眼压。 2 4例病人加用 0 .0 0 5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 1wk ,1mo和 3mo后 ,眼压由 (3.6 4± 0 .18)kPa降至 (2 .19± 0 .11)kPa ,(2 .18± 0 .11)kPa ,(2 .14 0± 0 .0 10 )kPa ,均P <0 .0 1。眼压降至正常 15例 (6 2 % ) ,眼压降低但未至正常 7例 (2 9% ) ,无效为 2例 (8% )。结论 :对用降眼压药物而眼压不能控制的病人 ,加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可以有效的控制眼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 滴眼液 治疗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滴眼液对拉坦前列腺素眼表毒性的中和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余芬芬 钟毅敏 +6 位作者 李媚 毛真 郭歆星 杨莎莎 曹丹 肖辉 刘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7-232,共6页
背景减少局部抗青光眼药物的眼表毒性、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已经成为青光眼药物治疗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聚乙二醇是一种新型的人工泪液,其是否可以减轻抗青光眼药物局部应用后的眼表毒性尚待研究。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对拉坦前... 背景减少局部抗青光眼药物的眼表毒性、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已经成为青光眼药物治疗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聚乙二醇是一种新型的人工泪液,其是否可以减轻抗青光眼药物局部应用后的眼表毒性尚待研究。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对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中防腐剂苯扎氯胺所致眼表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3个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兔眼不给予任何干预,PBS处理组给予质量分数0.005%拉坦前列腺素联合PBS溶液连续点眼60d,聚乙二醇处理组给予0.005%拉坦前列腺素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点眼60d。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31天和第61天行兔眼基础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角膜结膜虎红染色评分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并于第61天获取角膜及球结膜组织标本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对照组、PBS处理组及聚乙二醇处理组在实验第31天和第6l天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5.265、29.426,P〈0.001);3个组在实验第31天和第61天角膜球结膜虎红染色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6.167、29.212,P〈0.001);各组不同时间点基础泪液分泌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女;镕目=4.746,P〈0.05),各组不同时间点球结膜杯状细胞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055,P〈0.001)。与对照组比较,PBS处理组第6l天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0(0,1.0)VS.3(2.0,3.0)]及虎红染色评分[0(0,1)VS.2(2,3)]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BS处理组第61天基础泪液分泌量和结膜上皮杯状细胞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18+0.46)mmVS.(9.43±O.57)mm;(53.04~2.98)个/高倍视野VS.(87.73±2.34)个/高倍视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PBS处理组第61天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及细胞器明显损伤。与PBS处理组比较,聚乙二醇处理组第61天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3(2.0,3.0)VS.1(0.5,1.0)]及角膜结膜虎红染色评分[2(2,3)VS.1(0,1)]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聚乙二醇处理组第61天兔眼基础泪液分泌量明显多于PBS处理组[(7.00~0.71)mmVS.(5.18±O.4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乙二醇处理组第61天结膜上皮杯状细胞密度值高于PBS处理组[(63.88±3.32)个/高倍视野VS.(53.04~2.98)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结膜印迹细胞学评分改善,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微绒毛及细胞器等超微结构完整。结论聚乙二醇可以减少含苯扎氯胺的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所致的兔眼表毒性,改善青光眼局部用药所致的眼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前列 苯扎氯胺 眼表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与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降眼压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忠强 闫小四 马景学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3期1961-1964,共4页
目的比较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t rabeculoplasty,SLT)与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在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眼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最大耐受药物治疗眼压未达到靶眼压的POAG21例38只眼,随机分为SLT组11例2... 目的比较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t rabeculoplasty,SLT)与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在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眼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最大耐受药物治疗眼压未达到靶眼压的POAG21例38只眼,随机分为SLT组11例20只眼和拉坦前列腺素组10例18只眼。术前均做全面眼科检查,测量基线眼压。治疗后1h、1d、1周、2周、4周、8周、14周、26周眼科检查,比较2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SLT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眼压均较基线眼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术后1d的眼压最低,其他时间点眼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平均眼压降低幅度为(5.2±2.4)mmHg(19%),20眼中显效15眼(75.0%)获得;有效3眼(15.0%);无效2眼(10.0%)。拉坦前列腺素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眼压也均较基线眼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时平均眼压降低幅度为(5.5±2.3)mmHg(22%),18眼中显效14眼(77.8%),有效2眼(11.1%),无效2眼(11.1%)。2组均无与治疗有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SLT与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均可有效降低POAG患者的眼压,在降低眼压效果方面无差异,在治疗POAG方面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眼内压 前列 小梁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和噻吗洛尔滴眼液降低眼内压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晓辉 郭珊华 陈樱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拉坦前列素(适利达)滴眼液降低眼内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拉坦前列素一日1次,0.5%噻吗洛尔一日2次,疗程1 2周,观察眼内压和不良反应。结果:适利达组和噻吗洛尔组的眼内压均显著降低(P<0.01),且... 目的:观察拉坦前列素(适利达)滴眼液降低眼内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拉坦前列素一日1次,0.5%噻吗洛尔一日2次,疗程1 2周,观察眼内压和不良反应。结果:适利达组和噻吗洛尔组的眼内压均显著降低(P<0.01),且两组的眼内压下降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眼压下降值稳定。除5例结膜充血外,无明显的局部和全身性不良反应。结论:适利达是一种稳定有效的新型降眼压药物,局部反应轻微,无全身性不良反应,有望成为安全理想的一线降眼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 噻吗洛尔滴眼液 眼内压 对照研究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的含量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妍 殷莉莉 +1 位作者 廉英 张蕾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目的 建立RP-HPLC测定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hiralcel OD-R色谱柱(4.6mm×250 mm,5μm),以0.025 mol L^-1磷酸盐缓冲液-乙腈(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0 nm,流速0.5mL.min-1。结果 拉坦前列素质量浓度在0.... 目的 建立RP-HPLC测定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hiralcel OD-R色谱柱(4.6mm×250 mm,5μm),以0.025 mol L^-1磷酸盐缓冲液-乙腈(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0 nm,流速0.5mL.min-1。结果 拉坦前列素质量浓度在0.999~8.991μg 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定量限为2.0 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2%、100.7%、101.9%;RSD分别为0.19%、0.31%、0.02%(n=3)。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满足本品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联合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菲 景琳琳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05-306,共2页
目的 观察拉坦前列素联合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均为单眼发病。对照组给予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坦前... 目的 观察拉坦前列素联合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均为单眼发病。对照组给予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视力、眼压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3%(P <0.05)。治疗前,两组的视力、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力、眼压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视力、眼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9%,与对照组的13.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坦前列素联合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眼压与视力,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 布林佐胺 青光眼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脂质体滴眼液的眼表毒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殷莉莉 袁振丽 +3 位作者 郝冬海 廉英 郭妍 何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4-638,共5页
目的研究拉坦前列素(latanoprost,LAT)脂质体滴眼液对眼表的毒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拉坦前列素脂质体,平均粒径为(98.7±34.4)n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西兰白兔15只分为3组,分别为Xalatan组、LAT Liposome组和无抑菌剂组,... 目的研究拉坦前列素(latanoprost,LAT)脂质体滴眼液对眼表的毒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拉坦前列素脂质体,平均粒径为(98.7±34.4)n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西兰白兔15只分为3组,分别为Xalatan组、LAT Liposome组和无抑菌剂组,右眼给予试验滴眼液,左眼采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1次/d给药,连续使用28 d;在每日给药前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的1、2、4、24、48、72 h进行眼刺激反应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果 LAT Liposome组与无抑菌剂组在实验第28天刺激反应平均分值分别为0.96和2.24,属于无刺激,而Xalatan组评分值为4.17,属于轻度刺激;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中,给药后第21天,与对照组比较,Xalatan组评分开始显著升高(P<0.01);给药后第28天,与对照组比较,Xalatan组、无抑菌剂组评分均显著增加(P<0.01);与Xalatan组比较,LAT Liposome组评分显著降低(P<0.01),说明LAT Liposome对眼表刺激性最小,角膜损伤最轻。结论 LAT Liposome的毒性最小,更有利于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剂 脂质体 眼表毒性 前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坦前列腺素联合甲钴胺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研究
15
作者 郑素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68-0071,共4页
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评估拉坦前列腺素与甲钴胺两种药物联用时,相较于拉坦前列腺素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2022年8月~2023年7月收治)随机均分,两组患者均接受拉坦前列腺素治疗,观察组额外接受甲钴胺治疗... 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评估拉坦前列腺素与甲钴胺两种药物联用时,相较于拉坦前列腺素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2022年8月~2023年7月收治)随机均分,两组患者均接受拉坦前列腺素治疗,观察组额外接受甲钴胺治疗,周期为6个月。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比对两组白天及夜间眼压、四方视野(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天和夜间眼压均呈现较高水平,但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天和夜间眼压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上方视野、下方视野、鼻侧视野、颞侧视野评分方面均呈现较低水平,但其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四项视野评分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略高于对照组的4.00%,然而,在多使用一种药物的情况下,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结论 拉坦前列腺素联合甲钴胺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时,相较于拉坦前列腺素单一药物治疗,在改善患者眼压、视力水平方面的疗效更加显著,且治疗安全性可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前列 甲钴胺 视力水平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拉坦噻吗滴眼液中拉坦前列素和噻吗洛尔的含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园 谷亦平 崔然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2-915,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拉坦噻吗滴眼液中拉坦前列素和噻吗洛尔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Nucleosil C18色谱柱(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025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2.5),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0 nm。结果表明:拉坦...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拉坦噻吗滴眼液中拉坦前列素和噻吗洛尔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Nucleosil C18色谱柱(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025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2.5),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0 nm。结果表明:拉坦前列素和噻吗洛尔质量浓度分别在1.12~22.35μg/mL和0.089~1.7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为1.0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100.8%和98.4%~100.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和0.7%。本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适用于拉坦噻吗滴眼液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噻吗滴眼液 前列 噻吗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POAG的效果及对患者眼压、视野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睿 张磊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4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效果及对患者眼压、视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07例PO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效果及对患者眼压、视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07例PO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患者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眼压、视野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峰值眼压、平均眼压和眼压波动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光敏感度(MS)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平均视野缺损值(MD)和丢失方差(LV)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POAG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眼压,改善其视野指标,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滴眼液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视野指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新山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8期95-96,F0003,共3页
目的综述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的临床应用进展,为其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对拉坦前列素的临床应用报道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随着对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研究的深入及临床疗效价值的肯定,其在眼科的应用越来越... 目的综述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的临床应用进展,为其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对拉坦前列素的临床应用报道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随着对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研究的深入及临床疗效价值的肯定,其在眼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 青光眼 临床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包装的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在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殷莉莉 马雷 +2 位作者 杨华 田师语 何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2-916,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包装的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在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方法将配制的滴眼液分别标记为普通滴眼液组(A),自带过滤装置组(B)和含抑菌剂组(C);模拟使用过程,存放于高温[H,(40±2)℃],常温[N,(30±2)℃]和冷藏条件[L,(... 目的研究新型包装的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在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方法将配制的滴眼液分别标记为普通滴眼液组(A),自带过滤装置组(B)和含抑菌剂组(C);模拟使用过程,存放于高温[H,(40±2)℃],常温[N,(30±2)℃]和冷藏条件[L,(6±2)℃]。于开启后1、7、14、21和28 d取样,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实验。结果采用LSD法计算A组与B组、C组细菌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B组与C组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8);三种存放条件的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带过滤装置的新型滴眼液与含抑菌剂滴眼液能有效降低无抑菌剂的滴眼液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较含抑菌剂产品本研究产品更有利于长期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 滴眼液 抑菌剂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角膜中央厚度和前房深度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Cemal Cavdarli Alper Yarangumeli +1 位作者 Handan Akil Gulcan Kural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40-2044,共5页
目的:探讨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局部应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6mo后(0.005%,一日一次),眼压(IOP)、角膜中央厚度(CCT)和前房深度(ACD)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包含初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或剥脱性青光眼(PXG)患者24例37眼。采用Goldmann压... 目的:探讨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局部应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6mo后(0.005%,一日一次),眼压(IOP)、角膜中央厚度(CCT)和前房深度(ACD)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包含初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或剥脱性青光眼(PXG)患者24例37眼。采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IOP,超声测厚仪测量CCT,超声生物测量仪测量ACD和ACD/轴长(AL)。比较治疗前,记录治疗后3mo和6mo的IOP,CCT,ACD和ACD/AL测量值。结果:IOP于治疗前,治疗后3mo、6mo平均值分别为25.0±4.2、17.5±2.0、16.9±1.7,可见治疗后显著降低。CCT于治疗前,治疗后3mo、6mo平均值分别为546.6±31.5,541.0±29.4、542.2±29.3,可见治疗后显著降低。ACD于治疗前,治疗后3mo、6mo平均值分别为3.00±0.43,2.95±0.42、2.97±0.41,可见治疗后3mo显著降低,6mo无显著改变。ACD/AL治疗后改变与ACD情况相似。CCT和ACD的测量值在POAG中有显著变化,而在PXG中则没有。结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后,除IOP大幅降低外,角膜厚度及ACD亦出现短期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滴眼液 开角型青光眼 中央角膜厚度 前房深度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