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央苏区“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新论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江明明
-
机构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出处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10,共6页
-
基金
赣南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基于中央与地方关系视角的中央苏区土地改革再研究"(项目编号:YCX15A012)
-
文摘
中央苏区在土地分配过程中提出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分配办法,并以此作为反富农的重要内容。但在中共中央看来,"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却是错误的"富农路线";而苏区中央局则对这一分配办法先肯定后否定。中共中央和中央苏区的看法不同,反映了双方对反富农的认识不同,而苏区中央局的先肯定后否定,则折射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问题。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央苏区
“抽多补少”
“抽肥补瘦”
反富农
-
Key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take from the haves and give to the have-nots
take from the fat to pad the lean
anti rich peasants
-
分类号
F832.774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闽西苏区首创土地分配原则的历史贡献及启示
- 2
-
-
作者
俞如先
-
机构
中共龙岩市委党校
-
出处
《龙岩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6-22,共7页
-
文摘
闽西是土地革命的重要发源地,是土地革命的一面光辉旗帜。土地革命时期,具有首创意义的“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土地分配原则,奠定了闽西土地革命全国领先的地位。“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土地分配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历史文化相结合所取得的创新成果。这一原则运用的历史轨迹,见证了党领导人民走向人民共和国的艰辛历程,彰显了闽西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该土地分配原则的确定启示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两个结合”,坚持统一战线。
-
关键词
闽西苏区
“抽多补少”
“抽肥补瘦”
-
Keywords
Soviet Area of West Fujian
“extracting more and supplementing less”
“extracting the fertile and supplementing the poor”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苏区民众与社会变革
- 3
-
-
作者
刘亚心
-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
出处
《大观周刊》
2012年第28期16-16,共1页
-
文摘
苏区民众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苏区妇女的高度奉献、忍耐、牺牲精神,在人民解放史上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
关键词
土地革命
抽多补少
拥军支前
-
分类号
K15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平分土地”的政策应当基本肯定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张永泉
-
机构
杭州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9-83,共5页
-
文摘
“平分土地”的政策应当基本肯定张永泉在关于中国土地改革的研究中,如何评价《中国土地法大纲》所规定的"平分土地"的政策,是目前学术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对它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对整个土地改革运动的评价。本文对此提出一些看法。一、对于"平分土地"的政...
-
关键词
平分土地
土地改革
平均主义
中国土地法大纲
封建剥削
封建土地所有制
中共中央
完全否定
抽多补少
富裕中农
-
分类号
D23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论《溪南里土地法》
被引量:4
- 5
-
-
作者
苏明辉
-
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6年第1期112-117,共6页
-
文摘
《溪南里土地法》是一九二八年八月邓子恢等同志制定的,也是一九二九年毛泽东同志所肯定和赞扬的,并总结和推广到整个闽西和赣南,从而成为毛泽东土地革命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我党早期的土地政策,《溪南里土地法》的历史地位应予重视。诚如张鼎丞所说的:“在溪南没收和分配土地的创举中,邓子恢同志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造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
关键词
溪南
土地法
闽西
邓子恢
抽多补少
毛泽东
中间阶级
富农
暴动
红四军
-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略论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农与富农问题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李少明
-
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7年第4期75-78,共4页
-
文摘
近年来,党史学界就有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贫农、地主等问题作了较多论述,但对于中农与富农问题涉及尚少,且有不同看法。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谈粗浅的看法。 关于中农问题。 中共“六大”比较明确论及中农问题,指出:“联合中农是保证土地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在现在革命阶段上,共产党主要的策略,应该创造建设绝对大多数被残余封建势力剥削的农民群众的统一战线,从雇农起到中农止。”因而,“在中农占多数的地方,尤不可强施‘平分土地’”,否则,“必将触犯广大的中农的利益”。
-
关键词
富农经济
富农问题
土地革命路线
土地革命时期
决议案
抽多补少
贫雇农
切土
农民
南阳
-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农民运动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陈永阶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75-80,共6页
-
文摘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解决农民问题,曾积极领导浙江萧山、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在国民革命运动中,又领导农民掀起以两湖为中心的中国农村革命,并在政策和策略上予以正确的指导。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乃至以后的一系列斗争,终于彻底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要彻底解决农民问题,尚需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农业现代化。
-
关键词
以两湖为中心的中国现代农民运动
板租
东七佃三
抽多补少
实现农业现代化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毛泽东与查田运动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周晓耘
-
出处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13-15,共3页
-
文摘
查田运动是在极左路线高压下,由撒免毛泽东后组成的新的苏区中央局首先提出的。毛泽东的努力,不仅在查田运动的前期削弱了左倾教条主义者的危害,而且丰富了我党关于土地革命的理论。
-
关键词
毛泽东
查田运动
苏区中央局
中央苏区
土地革命
阶级斗争
土地问题
极左路线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抽多补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必须要有大致明确的分工
- 9
-
-
作者
郭代模
杨远根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6期13-14,共2页
-
文摘
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是宏观经济运行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方面。对经济总量的调控主要是处理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
-
关键词
金融政策
财政政策调整
经济总量
理货
货币需求
宏观经济运行
抽多补少
节货
重调节
运用预算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堵塞物资管理工作中的漏洞
- 10
-
-
-
出处
《计划与统计》
1959年第7期24-24,共1页
-
文摘
甘肃省最近开展了—个大搞清查仓库的群众运动.到2月6日为止,仅据兰州市62个单位的初步统计,库存的主要物资有15,000多吨,机电设备3,900多台,电缆2,200多公里,电线5,000多公里.这些物资,有一部分是合理库存.也有不少是长期积压下来的.如兰州通用机械厂就有50吨中炭元钢是从1954年到现在一直没有动用过的.在清查中还发现有18箱进口仪器和传动带、变压器等。
-
关键词
堵塞物
管理工作
合理库存
物资
甘肃省
抽多补少
运积
隐报
生产和需要
群路
-
分类号
C829.2
[社会学—统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