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披麻草三种基源植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尹子丽 谭文红 +1 位作者 杨仙雨 张洁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第3期60-62,共3页
目的介绍披麻草3种基源植物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进一步需研究的方面。方法通过市场调查和对现有文献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分述其研究情况。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结论披麻草在很多方面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披麻草基源植物 分布情况 鉴别研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麻草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尹子丽 谢晖 张洁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通过披麻草的植物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态适应性等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实地调查、观察、测量和植物组织常规石蜡切片法。结果披麻草具有喜凉爽植物的结构和特征;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鳞茎有多层鳞叶包裹,鳞茎中央维管束和导管丰... 目的通过披麻草的植物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态适应性等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实地调查、观察、测量和植物组织常规石蜡切片法。结果披麻草具有喜凉爽植物的结构和特征;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鳞茎有多层鳞叶包裹,鳞茎中央维管束和导管丰富;披麻草适于生长在高寒山区,喜凉爽阴湿的环境,忌强光,其土壤以腐殖质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主。结论披麻草的生物学特性可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GAP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麻草 药材资源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DNA条形码的披麻草药材及其混伪品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时瑞梓 田星 +2 位作者 赵禹 李荣姣 李国栋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分析trnV-atpE、psaC-ndhE序列变异特点,并通过该序列鉴别披麻草不同基原植物与其混伪品。方法:分别提取披麻草3种基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总DNA,以trnV-atpE、psaC-ndhE为DNA条形码候选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测序。采用D... 目的:分析trnV-atpE、psaC-ndhE序列变异特点,并通过该序列鉴别披麻草不同基原植物与其混伪品。方法:分别提取披麻草3种基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总DNA,以trnV-atpE、psaC-ndhE为DNA条形码候选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测序。采用DnaSP、MEGA软件统计其片段长度、鸟嘌呤(G)+胞嘧啶(C)占比、变异位点个数、简约信息位点、插入或缺失位点,并计算样品K2-P(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和构建邻接法(NJ)系统发育树。结果:trnV-atpE、psaC-ndhE序列长度分别为373~381、491~534 bp,简约信息位点分别为18、15个。trnV-atpE和psaC-ndhE序列中披麻草3种基原植物最大遗传距离均小于与混伪品之间的最小遗传距离。基于2个序列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显示,披麻草与其混伪品能明显区分。结论:综合分析序列特点和种内、种间变异性,trnV-atpE和psaC-ndhE序列均可将披麻草3种基原植物与其混伪品区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麻草 叶绿体DNA trnV-atpE序列 psaC-ndhE序列 遗传距离 系统发育树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麻草野生居群表型多样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尹子丽 冯泽辉 +1 位作者 陈静怡 陈普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7期77-82,共6页
目的分析披麻草野生居群表型多样性。方法对12个居群植株叶片长、叶片宽、叶片数、叶基长度、叶基直径等5个性状进行测量,并测定居群土壤pH值和肥力指标。所得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9.0)软件进行描述性、单因素方差和LSD多重比较处理分... 目的分析披麻草野生居群表型多样性。方法对12个居群植株叶片长、叶片宽、叶片数、叶基长度、叶基直径等5个性状进行测量,并测定居群土壤pH值和肥力指标。所得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9.0)软件进行描述性、单因素方差和LSD多重比较处理分析。结果披麻草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叶基直径,最小的为叶基长度;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长/叶片宽、叶数、叶基长度、叶基直径各项性状在各居群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全盐量、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在居群间并无一定的规律可循,地上部分表型特征不能作为全盐量、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直观性指标。结论披麻草居群间的环境差异及个体间的小环境差异对披麻草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麻草 野生居群 表型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芦胺人体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松 刘红斌 +4 位作者 崔佳丽 周艺佳 张光远 梅晶 王京昆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9-983,共5页
研究快速、灵敏的藜芦胺人体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为藜芦胺血药浓度检测提供稳定可靠的测定方法.以非那西汀为内标,乙酸乙酯提取血浆样品,样品处理完毕后,以乙腈-10 mmol/L醋酸铵(氨水调p H至8.8)作为流动... 研究快速、灵敏的藜芦胺人体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为藜芦胺血药浓度检测提供稳定可靠的测定方法.以非那西汀为内标,乙酸乙酯提取血浆样品,样品处理完毕后,以乙腈-10 mmol/L醋酸铵(氨水调p H至8.8)作为流动相,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定量,藜芦胺定量离子对m/z:410.1/295.1,非那西汀定量离子对m/z:180.2→110.0.结果表明藜芦胺在0.201~6.45 n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连续3批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权重1/X2),定量下限为0.201 ng/m L;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5.11%,准确度介于96.52%~102.42%;基质效应不影响测定.所建LC-MS/MS方法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高,适用于藜芦胺人体血药浓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 藜芦胺 披麻草 人血浆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