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娜 罗列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5年第2期1-3,共3页
通过文献综述深入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情况,旨在评估SBAR沟通模式在提高护理交接班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实际效果,并分析其在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中的优势。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进一步优化SBA... 通过文献综述深入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情况,旨在评估SBAR沟通模式在提高护理交接班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实际效果,并分析其在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中的优势。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进一步优化SBAR沟通模式的实际应用,以期为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提供更为有效的沟通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模式 急诊病区 护理交接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ISBAR护理交接班模式在血液肿瘤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向洁 江晓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99-0202,共4页
进行血液肿瘤科危重患者护理工作时使用改良ISBAR护理交接班模式,对比分析改良与传统模式的效果差异性。方法 本次研究工作于我院展开,在血液肿瘤科选取研究对象,均为危重症患者(纳入时间均为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1日期间),90例,... 进行血液肿瘤科危重患者护理工作时使用改良ISBAR护理交接班模式,对比分析改良与传统模式的效果差异性。方法 本次研究工作于我院展开,在血液肿瘤科选取研究对象,均为危重症患者(纳入时间均为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1日期间),90例,同时12名护理人员在护理中采用改良ISBAR护理交接班模式,对比采用该模式前后的护理情况,主要指标包括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习惯。结果 采用改良ISBAR护理交接班模式之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提高(P<0.05),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而且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习惯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护理效果较好。结论 血液肿瘤科危重患者通常病情严重,需要配合护理实施,此过程采用改良ISBAR护理交接班模式,可改善护理人员的不良行为习惯,从而保证护理质量,维持院内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ISBAR护理交接班模式 血液肿瘤科 危重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肿瘤科护理交接班思维导图的制作及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晓燕 孙丽 +2 位作者 夏忞婧 张植 杨文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胸部肿瘤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胸部肿瘤Ⅰ病区16名护士设为观察组,Ⅱ病区16名护士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方法,观察组在传统交接班方法的基础上制作护理交接班思维导图,应用其进行系统交班...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胸部肿瘤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胸部肿瘤Ⅰ病区16名护士设为观察组,Ⅱ病区16名护士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方法,观察组在传统交接班方法的基础上制作护理交接班思维导图,应用其进行系统交班。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和接班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交班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专科护理交接班思维导图的制作具有针对性,将其用于胸部肿瘤科交接班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和接班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交接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护理交接班 思维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护理交接班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80
4
作者 古成璠 刘雪琴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的护理交接班形式和质量管理方法。方法:在医院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组长,高级、初级责任护士,护士助理不同层次的使用和管理,对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交接班质量...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的护理交接班形式和质量管理方法。方法:在医院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组长,高级、初级责任护士,护士助理不同层次的使用和管理,对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交接班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结果:明确了不同层级护士在交接班活动中的责任;发挥了护理组长在交接班活动中的骨干作用;促进了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护士群体良好习惯的养成。结论:规范交接班流程和指引,充分发挥护理组长在交接班活动中的作用,可以保证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的交接班质量,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分层次管理 护理交接班 医院改革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R沟通程序的交接班模式在外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徐双燕 周海燕 +3 位作者 王惠琴 金炜 陈亚红 陈雅 《护理与康复》 2015年第7期675-678,共4页
为了提高护理交接班的安全性,应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程序建立普外科SBAR标准化交接班指引单,实施标准化护理交接班模式。2013年7月至9月,护士对SBAR交接班模式的平均执行率为94%,交接班相关不良事件和近似缺陷... 为了提高护理交接班的安全性,应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程序建立普外科SBAR标准化交接班指引单,实施标准化护理交接班模式。2013年7月至9月,护士对SBAR交接班模式的平均执行率为94%,交接班相关不良事件和近似缺陷同期(2012年7月至9月)下降69.2%,因交接不清导致交接班后再次联系交班护士的事件同期下降了70.1%,实施前后同期晨间交接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对交接班的满意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交接班 模式 信息交流 沟通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规范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吴静冰 张华瑜 +2 位作者 吴婉珍 李芸 何进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6期283-284,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规范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床边护理交接班方面应用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对主题展开原因分析,针对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观察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床边护理交接班存在的问题。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床边...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规范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床边护理交接班方面应用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对主题展开原因分析,针对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观察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床边护理交接班存在的问题。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床边护理交接班存在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护理管理者发现问题所在,群策群力,解决关键问题,提高床边护理交接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床边护理交接班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交接班清单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韩艳 赵志伟 +2 位作者 付秀云 李坤 王军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8期145-147,共3页
目的设计神经内科患者交接班清单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神经内科患者的特点及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神经内科护理交接班清单。2017年9月—12月使用交接班清单对交接班情况进行干预。选取2017年9月—12月收治的患者452例为观察组,... 目的设计神经内科患者交接班清单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神经内科患者的特点及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神经内科护理交接班清单。2017年9月—12月使用交接班清单对交接班情况进行干预。选取2017年9月—12月收治的患者452例为观察组,2017年5月—7月收治的患者427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基础护理质量、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情况和护理文书质量,评价护士自我效能感。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情况及护理文书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采用清单进行护理交接班后,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3. 46±0. 78)分,高于实施前的(2. 84±0. 96)分(P <0. 01)。结论应用清单进行神经内科护理交接班,能够方便护士掌握患者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士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交接班 清单 自我效能 护理文书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西格玛管理在护理交接班流程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菊珍 张宇平 朱美丽 《医院管理论坛》 2011年第7期44-46,共3页
目的:规范晨间护理交接班流程,提高晨间护理交接班质量。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找出影响晨间护理交接班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改进。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后,与晨间护理交接班质量相关的护士病情... 目的:规范晨间护理交接班流程,提高晨间护理交接班质量。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找出影响晨间护理交接班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改进。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后,与晨间护理交接班质量相关的护士病情掌握、医生满意度、病人满意度和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能有效地提高晨间护理交接班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 护理交接班 应用 医生满意度 病人满意度 病人护理 管理法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交接班表单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栗江霞 崔永菁 +1 位作者 任雪飞 赵彦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3期2292-2294,共3页
交接班工作是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交接班工作能够保证医疗和护理工作的延续性。交接班的质量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交接班能够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安全隐患。一个安全的医疗系统,是不... 交接班工作是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交接班工作能够保证医疗和护理工作的延续性。交接班的质量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交接班能够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安全隐患。一个安全的医疗系统,是不会有信息丢失、无法获得信息、交接信息遗漏等现象发生[1]。为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深入优质护理,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岗位,减少文书转抄遗漏护理项目等现象,我们自制了神经内科交接班表单,便于连续治疗护理工作的交接,达到护理人员掌握所管患者详细情况,为节约时效、交接完整和抢救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交接班 神经内科 表单 医疗护理工作 护理工作质量 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 差错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cel处理数据在护理交接班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冉小燕 王丽 郑双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0年第9期2433-2433,共1页
关键词 EXCEL 处理数据 护理交接班 药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小娟 赖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5期192-194,共3页
目的分析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交接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开展SBAR沟通模式和常规交接,对比护理投诉事件... 目的分析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交接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开展SBAR沟通模式和常规交接,对比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0.05。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参照组,P < 0.05。研究组患者家属满意度(97.14%)显著高于参照组(80.00%),P < 0.05。结论在护理交接班中应用SBAR 沟通模式可将护理风险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 沟通模式 护理交接班 应用效果 发生率 满意度 护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R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小美 熊雪丹 +1 位作者 李茵 张智霖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10期168-172,共5页
目的研究SBAR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实践及效果。方法选2017年10月-2018年3月本科责任护士11名(均具有单独值班资格)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BAR沟通模式,制定并建立耳鼻咽喉科的护理交接班内容及其护理交接班的考核表,比... 目的研究SBAR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实践及效果。方法选2017年10月-2018年3月本科责任护士11名(均具有单独值班资格)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BAR沟通模式,制定并建立耳鼻咽喉科的护理交接班内容及其护理交接班的考核表,比较在实施SBAR沟通模式前后,责任护士对当前住院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护理重点内容掌握、交接班的漏项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SBAR沟通模式以后,参与研究的责任护士能熟练掌握患者病情及护理的重点内容,交接班的漏项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应用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具有明显针对性,交接班流程得以规范,大大提高了接班者接受有效信息效率,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科 SBAR沟通模式 护理交接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管理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小英 王莉萍 潘琴妹 《医院管理论坛》 2011年第6期39-40,共2页
护士交接班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细节管理贯穿护理交接班的全过程,可以减少护理交接班中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
关键词 护理交接班 管理 临床护理工作 护理安全隐患 应用 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交接班质量”与不同职称护士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琳娜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9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护理交接班 质量比较 学历 护士 交班报告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内分泌科护理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树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内分泌科护理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北斗圈"小组,通过开展QCC活动并选定主题,应用科室查检表对科室护理交接班质量进行现况调查,分析护理交接班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内分泌科护理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北斗圈"小组,通过开展QCC活动并选定主题,应用科室查检表对科室护理交接班质量进行现况调查,分析护理交接班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结果经过6个月的QCC活动,科室护理交接班质量合格率由QCC实施前的65.59%提升到实施后的90.32%,目标达成率118.27%,进步率37.70%;实施QCC后护士对交接班满意度较实施前得到提高(P<0.05或P<0.01);圈员们的责任心、沟通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开展QCC活动能够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提高护士满意度,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内分泌学 护理交接班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娜 刘萍 +3 位作者 蔡永华 王乾贝 王佳弘 梁和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2期1868-1873,共6页
目的:系统分析国内外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的现状,为开发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及开展护理交接班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6日,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 目的:系统分析国内外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的现状,为开发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及开展护理交接班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6日,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的相关文献。结果:纳入13篇文献,共包含8种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评价方式为护士自评、第三方评价和患者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护士交接班情况、护士满意度、护士认知负荷、护士电子交接过渡的感知和准备度、患者满意度和患者参与床旁交接的感受。结论:护理交接班评价工具的研究逐渐深入,并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应开发或引进相关的评价工具,以促进我国护理交接班工作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交接班 评价 工具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交流模式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明容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5年第10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SBAR交流模式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SBAR交流模式进行交接班,内容包括学习SBAR相关内容、规范交接班流程、具体实施和评价。比较SBAR实施前后护士对患者整体情况的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运用SBAR交流模式交接班... 目的探讨SBAR交流模式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SBAR交流模式进行交接班,内容包括学习SBAR相关内容、规范交接班流程、具体实施和评价。比较SBAR实施前后护士对患者整体情况的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运用SBAR交流模式交接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整体情况知晓率、护理措施的落实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SBAR交流模式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ABR交流模式运用于护理交接班,提高了接班者对有效信息的接收率,及时有效地落实了护理措施,保证了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 交流模式 护理交接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交接班流程再造的实施与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爱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9期90-92,共3页
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之一,规范和高质量的交接班是患者得到连续性护理的保证[1]。护理流程再造工作模式的提出为医院护理管理者带来新的思路[2]。本研究应用流程再造理论,对交接班制度和流程进行评估、考量、改造,通过培训、实... 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之一,规范和高质量的交接班是患者得到连续性护理的保证[1]。护理流程再造工作模式的提出为医院护理管理者带来新的思路[2]。本研究应用流程再造理论,对交接班制度和流程进行评估、考量、改造,通过培训、实施,并监控流程运行,探讨护理交接班流程再造的方法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流程再造 护理交接班 交接班制度 连续性护理 护理管理者 核心制度 护理工作 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春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于2014年4-10月进行QCC活动,确立"降低护理交接班的不合格率"为课题,对活动前护理交接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再对护理交接班进行检...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于2014年4-10月进行QCC活动,确立"降低护理交接班的不合格率"为课题,对活动前护理交接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再对护理交接班进行检查,并采取有效地巩固措施。结果活动后,护理交接班不合格率降低,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证。结论 QCC活动在护理交接班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护理交接班 不合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交接班效果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彩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交接班的效果。方法采用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为研究工具,便利抽取本院护士160名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59份。结果 159名护理人员对护理交接班进行评价,平均(67.94±9.29)分;"促进有效沟通"条目得分最... 目的探讨护理交接班的效果。方法采用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为研究工具,便利抽取本院护士160名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59份。结果 159名护理人员对护理交接班进行评价,平均(67.94±9.29)分;"促进有效沟通"条目得分最高,"交班时相对无压力的"条目得分最低。结论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对交接班效果评价总分不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调查结果对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从而提高护士交接班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交接班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