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晨交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娟 高红梅 《全科护理》 2015年第30期3034-3035,共2页
[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护士晨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4月科室采用SBAR沟通方式,制订并实施"SICU护士晨交班报告表",改进了以往的交班模式,规范... [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护士晨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4月科室采用SBAR沟通方式,制订并实施"SICU护士晨交班报告表",改进了以往的交班模式,规范了SICU护士晨交班形式。[结果]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采取规范的晨交班模板,护士晨交班时间明显缩短;促进了护士全面掌握病人病情,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同时更进一步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晨交班的同时,还可以将此种模式进一步扩展,比如:医护沟通,ICU病人在不同科室之间交接的沟通,都可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重症监护室 护士晨交班 SBAR沟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晨交班效果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邓悟 马桂芬 彭丽娟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967-968,共2页
目的分析两种护理晨交班效果,改进交班模式,提高交班质量。方法采用对照组和观察组方法比较两种交班模式下护士对患者信息的掌握情况、办公室和床旁交班时间的分配、各层次人员对患者信息掌握的差异。结果新的交班模式在时间的分配上更... 目的分析两种护理晨交班效果,改进交班模式,提高交班质量。方法采用对照组和观察组方法比较两种交班模式下护士对患者信息的掌握情况、办公室和床旁交班时间的分配、各层次人员对患者信息掌握的差异。结果新的交班模式在时间的分配上更合理;更有利于护士掌握病区动态和危重患者情况,对当日的护理指导意义更大;同时可见,同种交班模式下各层次护士对交班信息掌握程度有差异,低年资护士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组别。结论新的交班模式更有效提高交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晨交班 效果分析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