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碧水青山 生灵乐园——浙江省黑麂抢救保护基地
1
作者 《浙江林业》 2024年第6期22-23,共2页
浙江省黑麂抢救保护基地位于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区钱江源园区(以下简称“钱江源园区”),以保护黑麂野生种群和栖息地为根本目的,以种群监测、栖息地改造、繁育研究、野外放归为重要手段,提高黑麂种群数量,提升黑麂的生存能力和... 浙江省黑麂抢救保护基地位于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区钱江源园区(以下简称“钱江源园区”),以保护黑麂野生种群和栖息地为根本目的,以种群监测、栖息地改造、繁育研究、野外放归为重要手段,提高黑麂种群数量,提升黑麂的生存能力和避免种群退化。通过基地的建设,完善保护管理和科研监测体系,加大科技支撑和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组建保护与科研技术团队,建成一座以保护为核心、以黑麂为重点,兼顾科研观赏等综合性野生动物抢救保护基地,积极打造濒危物种抢救保护的全国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团队 对外交流与合作 钱江源 百山祖 野生种群 种群监测 抢救保护 黑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越山海 神鸟徙来——浙江省中华凤头燕鸥(定海)抢救保护基地
2
作者 《浙江林业》 2024年第6期20-21,共2页
浙江省中华凤头燕鸥(定海)抢救保护基地位于舟山市本岛西北部,距本岛7公里的灰鳖洋海域的五峙山列岛。自2008年发现并繁殖成功浙江省首只中华凤头燕鸥雏鸟以来,通过加强生境改造、人工招引、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化监测等保护措施,成功孵... 浙江省中华凤头燕鸥(定海)抢救保护基地位于舟山市本岛西北部,距本岛7公里的灰鳖洋海域的五峙山列岛。自2008年发现并繁殖成功浙江省首只中华凤头燕鸥雏鸟以来,通过加强生境改造、人工招引、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化监测等保护措施,成功孵化中华凤头燕鸥雏鸟98只,2022年实现两个近距离岛屿同时繁殖成功中华凤头燕鸥雏鸟的世界先例,并在2023年完成了全球第1只中华凤头燕鸥雏鸟标本制作,为这一极度濒危物种摆脱灭绝风险起到了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头燕鸥 标本制作 繁殖成功 人工招引 五峙山列岛 智慧化 抢救保护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阔天空 海鸟翔集——浙江省中华凤头燕鸥(象山)抢救保护基地
3
作者 《浙江林业》 2024年第6期18-19,共2页
浙江省中华凤头燕鸥(象山)抢救保护基地位于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华凤头燕鸥全球最大繁殖种群的栖息地之一,基地以保护中华凤头燕鸥繁殖种群和栖息地为根本目的,以人工招引、栖息地改良、种群监测为重要手段,完善保护... 浙江省中华凤头燕鸥(象山)抢救保护基地位于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华凤头燕鸥全球最大繁殖种群的栖息地之一,基地以保护中华凤头燕鸥繁殖种群和栖息地为根本目的,以人工招引、栖息地改良、种群监测为重要手段,完善保护管理和科研监测体系,加大科技支撑和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组建保护与科研技术团队,加强濒危物种抢救保护力度,提升保护和管护水平,助力中华凤头燕鸥种群快速恢复,为世界濒危海洋鸟类的保护提供中国样板,为中国海鸟的种群恢复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鸟类 繁殖种群 技术团队 对外交流与合作 种群监测 抢救保护 象山 宣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之祖 远古珍宝——浙江省百山祖冷杉抢救保护基地
4
作者 《浙江林业》 2024年第6期12-13,共2页
浙江省百山祖冷杉抢救保护基地坐落在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庆元片区。庆元片区前身是万里林场,建于1958年,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与浙江凤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晋升为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 浙江省百山祖冷杉抢救保护基地坐落在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庆元片区。庆元片区前身是万里林场,建于1958年,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与浙江凤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晋升为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开始创建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庆元片区行政范围涉及松源、百山祖、竹口、贤良、安南等5个乡镇(街道)的13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整合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庆元国家森林公园、庆元大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班岱后南方铁杉自然保护小区4个保护地,总面积207.26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自然保护 百山祖 国家森林公园 钱江源 自然保护小区 抢救保护 庆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物和谐 护灵助盛——浙江省黄腹角雉抢救保护基地
5
作者 《浙江林业》 2024年第6期10-11,共2页
浙江省黄腹角雉抢救保护基地位于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南北亚带分界上,是中国离东海最近的森林生态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分布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419种,特别是以世界濒危鸟类... 浙江省黄腹角雉抢救保护基地位于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南北亚带分界上,是中国离东海最近的森林生态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分布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419种,特别是以世界濒危鸟类、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的集中分布和种群数量较大而闻名于国内外,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野生动植物 黄腹角雉 国家级自然保护 濒危鸟类 种群数量 抢救保护 万物和谐 生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独子 百年古树——浙江省普陀鹅耳枥抢救保护基地
6
作者 《浙江林业》 2024年第6期14-15,共2页
普陀鹅耳枥抢救保护基地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新区。被誉为“地球独子”的普陀鹅耳枥,仅存1株原生母株分布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岛慧济寺西侧,树龄250余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严重濒危灭绝(CR)”等级。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被... 普陀鹅耳枥抢救保护基地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新区。被誉为“地球独子”的普陀鹅耳枥,仅存1株原生母株分布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岛慧济寺西侧,树龄250余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严重濒危灭绝(CR)”等级。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陀鹅耳枥 慧济寺 浙江省舟山市 普陀山岛 舟山群岛新区 抢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山间精灵 奏响和谐欢歌——浙江省华南梅花鹿抢救保护基地
7
作者 《浙江林业》 2024年第6期8-9,共2页
浙江省华南梅花鹿抢救保护基地位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全省首个兽类珍稀濒危物种抢救保护基地。保护区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的杭州市临安区境内,分别由龙塘山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域、千顷塘野生梅花鹿保护区... 浙江省华南梅花鹿抢救保护基地位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全省首个兽类珍稀濒危物种抢救保护基地。保护区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的杭州市临安区境内,分别由龙塘山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域、千顷塘野生梅花鹿保护区域、顺溪坞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区域三部分组成,总面积近1.13万公顷,华南梅花鹿是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物种 华南梅花鹿 森林生态系统 主要保护对象 龙塘山 抢救保护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 临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东巴文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刍议 被引量:1
8
作者 胡莹 王雪飞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3,共5页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的大力实施,东巴文档案作为纳西族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不可忽视地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其开展科学有序的、快速及时的并且可持续发展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成为社会关注...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的大力实施,东巴文档案作为纳西族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不可忽视地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其开展科学有序的、快速及时的并且可持续发展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纳西族东巴文档案是否归于我国民族文化遗产这一质疑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界定与价值分析,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视角下,通过剖析纳西族东巴文档案的保管现状,提出一系列适用于其抢救与保护的实施策略,以便有效地传承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巴文档案 保管现状 抢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勉县武侯祠古旱莲抢救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敏 邓根生 +3 位作者 王国军 肖飞 曾继达 张先平 《汉中科技》 2007年第5期22-23,共2页
通过对勉县武侯祠古旱莲濒临死亡之原因进行调研,找出了树势衰弱和濒临死亡的原因,采取架设支架、修补树洞、科学修剪、病虫防治、根系保护及靠接复壮等综合措施,使古旱莲恢复了生机,为古树抢救保护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古旱莲 古树 抢救保护 综合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湖北非遗枝江楠管抢救保护及传承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远国 王曦堇 伍丹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3期51-53,共3页
枝江楠管是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项目,是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对其研究和保护,并推动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第一作者作为枝江楠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之一,通过长期研究思考,对枝江楠管保... 枝江楠管是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项目,是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对其研究和保护,并推动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第一作者作为枝江楠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之一,通过长期研究思考,对枝江楠管保护传承的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抢救保护及传承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江楠管 抢救保护 传承发展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恩宁路骑楼历史文化街区的抢救保护规划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宏烈 《中国名城》 2012年第6期60-64,共5页
针对刚刚公示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所涉及的有关问题,阐述了广州恩宁路骑楼街是一处民间粤剧文化内涵丰富、有世界影响的历史街区,是一条应积极申报、全力抢救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提出了应科学、公正、大胆地制订名城保护... 针对刚刚公示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所涉及的有关问题,阐述了广州恩宁路骑楼街是一处民间粤剧文化内涵丰富、有世界影响的历史街区,是一条应积极申报、全力抢救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提出了应科学、公正、大胆地制订名城保护规划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让恩宁路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得到光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名城 恩宁路骑楼街 历史文化街区 抢救保护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巴文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刍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莹 王雪飞 《云南档案》 2012年第7期53-56,共4页
本文在对纳西族东巴文档案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界定与价值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剖析纳西族东巴文档案保管现状,提出一系列适用于其抢救与保护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巴文档案 抢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贵的西南少数民族医药历史档案及其抢救保护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海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22期27-28,共2页
本文对西南少数民族医药档案的产生形成、内容构成作理论探讨,并针对档案现状提出保护抢救的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医药历史档案 抢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抢救保护模式思考
14
作者 马辉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12期9-12,共4页
黔西北古彝文文献根基深,类别也很丰富,其中许多还未收藏于馆,抛露在彝族民间里,不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我们认为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的抢救保护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博物馆模式,侧重在外部保护;一种是民间分布式的山寨原... 黔西北古彝文文献根基深,类别也很丰富,其中许多还未收藏于馆,抛露在彝族民间里,不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我们认为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的抢救保护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博物馆模式,侧重在外部保护;一种是民间分布式的山寨原地保护模式,侧重内部传承和保护。两种模式各有所长,两种模式并用是比较科学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 濒危彝族文献 抢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江文书特征及抢救保护探析
15
作者 殷黎 《科技视界》 2018年第28期246-247,共2页
清水江文书是清水江流域独特的民间文化遗产,是清代以来该地区发生过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原始记录,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由于历史变迁,自然与人为损毁严重,因此,要加强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抢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地震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学峰 《决策咨询通讯》 2008年第B09期52-53,共2页
汶川大地震给四川文物带来了空前的损害,也对四川省的文化旅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必须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的原则,充分尊重科学规律,做好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文化遗产 文物 抢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磨嘴子汉墓新近出土木质文物的抢救保护与修复 被引量:6
17
作者 卢燕玲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4期97-101,共5页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新近出土木质文物,由于墓葬环境及出土后保存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木质文物糟朽、霉变、彩绘脱落,甚至崩裂,因而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与修复。为此对表面进行了清理,采用2%PB-72乙酸丁酯溶液滴管渗透的方法进行填充加固...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新近出土木质文物,由于墓葬环境及出土后保存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木质文物糟朽、霉变、彩绘脱落,甚至崩裂,因而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与修复。为此对表面进行了清理,采用2%PB-72乙酸丁酯溶液滴管渗透的方法进行填充加固,对彩绘层用同样方法加固,对散件器物用汉代木材削制木销钉进行组装,对残损、断裂器物进行修复复原。保护修复后的木质文物适于展陈。本工作所用的保护方法对同类木质文物的保护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磨嘴子汉墓 木质文物 抢救保护与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下的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机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32-39,共8页
现有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保护模式难以充分、有效地进行抢救保护,为此,抢救保护工作需从机制创新入手。分析清水江文书现有抢救保护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指出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机制的创新诉求,并提出以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下的清水江文书抢... 现有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保护模式难以充分、有效地进行抢救保护,为此,抢救保护工作需从机制创新入手。分析清水江文书现有抢救保护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指出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机制的创新诉求,并提出以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下的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机制,进而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协调机制、界定抢救保护主体职能领域、实现抢救保护主体协同治理、推动数字化抢救保护等方面,使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实践达成协同治理逻辑平台上,共同完成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的目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社会力量 清水江文书 抢救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历史文物的存世现状与抢救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沙存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9-34,共6页
回族历史文物是回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回族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 ,它以实物方式 ,给我们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回族物质、精神生活的真实片段。而长期以来 ,中国回族和伊斯兰教研究 ,对这一十分重要的实物考证环节在研究中的地位和... 回族历史文物是回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回族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 ,它以实物方式 ,给我们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回族物质、精神生活的真实片段。而长期以来 ,中国回族和伊斯兰教研究 ,对这一十分重要的实物考证环节在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对回族历史文物今天的存世现状缺乏必要的了解。如何抢救保护散存民间的回族历史文物 ,建立回族文博机制 ,全面构筑我国回族文化的完整形象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造福后人的事业。本文根据中国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现状和对回族历史文物的社会调查 ,就回族历史文物的存世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物 存世现状 抢救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勉县武侯祠古旱莲抢救保护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敏 邓根生 +3 位作者 王国军 肖飞 曾继达 张先平 《陕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146-147,共2页
通过对勉县武侯祠古旱莲濒临死亡之原因进行调研,采取架设支架、修补树洞、科学修剪、病虫防治、根系保护及靠接复壮等综合措施,使古旱莲恢复了生机,为古树抢救保护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古旱莲 古树 抢救保护 综合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