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院住院患者抗-HIV1/2筛查及确认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明 计玉仙 +6 位作者 肖改娥 黎波 马莹 李婷 唐海斌 舒放 姜小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0期1167-1168,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某院近3年来住院患者抗-HIV1/2筛查和确认试验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住院患者进行抗-HIV1/2筛查(包括初筛和复检),阳性反应标本送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免疫印迹确认试验。结果近3...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某院近3年来住院患者抗-HIV1/2筛查和确认试验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住院患者进行抗-HIV1/2筛查(包括初筛和复检),阳性反应标本送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免疫印迹确认试验。结果近3年来某院住院患者抗-HIV1/2检出率及确证率虽然维持在0.97‰和0.73‰水平,却有逐年上升趋势,2009、2010、2011年抗-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5‰、0.81‰、0.96‰,筛查与确认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0%、87.5%、60.0%,合计为75.0%。结论检验工作者应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提高警惕,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积极探索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查 -hiv1/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确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伍新兵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HIV1+2复检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斌 赖俊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对入伍的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检。方法对342名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联合检测(胶体金法),抗-HIV1+2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342名新兵尿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初检6例阳性,阳性率为1.75%,1周... 目的对入伍的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检。方法对342名新兵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联合检测(胶体金法),抗-HIV1+2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342名新兵尿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初检6例阳性,阳性率为1.75%,1周后复查均阴性。结论加强对新兵毒品、HIV检测,把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抗-HIV1+2的检测列入到部队每年体检的常规检测项目中,有利于部队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复检 吗啡 甲基安非他明 -hiv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法检测抗-HIV(1+2)
3
作者 王美玲 王莉 张丽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9期4-4,7,共2页
目的 探讨硒标法作为HIV(1 +2 )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阳性的标本送确证试验室作确证试验前进行一步筛查的实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取 2 0 0 0年以来本中心ELISA检测初筛阴性、阳性标本与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雅培DETERMINFHIV... 目的 探讨硒标法作为HIV(1 +2 )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阳性的标本送确证试验室作确证试验前进行一步筛查的实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取 2 0 0 0年以来本中心ELISA检测初筛阴性、阳性标本与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雅培DETERMINFHIV1 / 2试剂盒 (硒标法 )进行比较试验。结果 硒标法检测抗 -HIV(1 +2 )与HIV(1 +2 )抗体确证试验 (WB)法之间有着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硒标法可作为艾滋病抗体确证试验检测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硒标法 确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厂家ELISA试剂盒检测抗-HIV1+2的评价
4
作者 史志旭 张彩霞 唐澄清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1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hiv1+2 血液质量 献血者 ELISA试剂盒 血站 假阴性 假阳性 保证 普遍 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原夹心法与间接法检测抗-HIV(1+2)的比较
5
作者 雷永良 纪勇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1年第4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hiv(1+2) 原夹心法 采供血机构 HIV感染率 HIV体检测 体外 间接法 公司 特异性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原夹心法与间接法检测抗-HIV(1+2)的比较
6
作者 雷永良 纪勇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第3期153-153,共1页
目的 :选择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筛选试剂 ,提高抗 - HIV( 1 + 2 )的检出率 ,减少由于抗 -HIV( 1 + 2 )假阳性导致的血液浪费。方法 :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和间接法试剂对卫生部 4NCU/ml抗- HIV质控血清和 1 680名无偿献血者血清进行抗 - HI... 目的 :选择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筛选试剂 ,提高抗 - HIV( 1 + 2 )的检出率 ,减少由于抗 -HIV( 1 + 2 )假阳性导致的血液浪费。方法 :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和间接法试剂对卫生部 4NCU/ml抗- HIV质控血清和 1 680名无偿献血者血清进行抗 - HIV( 1 + 2 )平行检测。结果 :双抗原夹心法检测以上血清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间接法 ,P<0 .0 1。结论 :用双抗原夹心法试剂检测抗 - HIV( 1 +2 ) ,提高了 HIV的检出率 ,减少了由于抗 - HIV( 1 + 2 )假阳性导致的血液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夹心法 间接法 检测 -hiv(1十2) 比较 无偿献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硒免疫层析法检测抗-HIV(1+2)抗体的评价
7
作者 胡继征 《现代实用医学》 2003年第7期417-419,共3页
目的 对检测抗 HIV抗体的胶体硒免疫层析法进行评价。 方法 用胶体硒免疫层析试剂检测HIV国家参考品、已经确证的临床阴、阳性标本 ,评价此法的灵敏度、特异性。 结果 快速胶体硒法试剂特异性较好 ,灵敏度尚可 ,可以满足快速筛查抗... 目的 对检测抗 HIV抗体的胶体硒免疫层析法进行评价。 方法 用胶体硒免疫层析试剂检测HIV国家参考品、已经确证的临床阴、阳性标本 ,评价此法的灵敏度、特异性。 结果 快速胶体硒法试剂特异性较好 ,灵敏度尚可 ,可以满足快速筛查抗 HIV的要求。 结论 此法可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抗 HIV的筛查 ,鉴于其灵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尚不能替代酶标法的检测。同时 ,该法不适用于献血者献血前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硒免疫层析法 检测 -hiv(1+2)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胶体硒法检测抗-HIV(1+2)抗体
8
作者 陆典瑞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快速胶体硒法 检测 -hiv(1+2) HIV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两种方法比较
9
作者 赵向东 张远鹏 戴瑞娣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632-633,共2页
关键词 -hiv(1+2) 间接法 原夹心法 假阳性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结果与确认试验阳性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晓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3期188-189,共2页
目的分析近五年来本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抗-HIV初筛阳性结果与确认试验阳性结果的对比情况,探讨抗-HIV初筛酶联免疫试剂的假阳性结果及其假阳性献血员的科学回访。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2008年至2013年间145133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1/2检... 目的分析近五年来本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抗-HIV初筛阳性结果与确认试验阳性结果的对比情况,探讨抗-HIV初筛酶联免疫试剂的假阳性结果及其假阳性献血员的科学回访。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2008年至2013年间145133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1/2检测,初检复检都呈阳性或单试剂双孔复试都呈阳性者,送疾控中心确认,确认阳性者为阳性结果。结果确证抗-HIV1/2抗体阳性7例,感染率为0.0048%。结论在2008年至2013年间初筛检测的145133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的呈阳性反应的212份标本中,被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7份标本为阳性,205份为假阳性,假阳性率约是96.7%,与有关文献报道正常人群中抗-HIV1/2的ELISA法普查初筛结果中97%假阳性率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2 初筛阳性 确认试验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站检测抗-HIV两种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镇周 童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hiv(1+2) 原夹心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62名受血者输血前5项血清学标志调查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伟 楚中华 +2 位作者 马现君 李丽珍 孔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21-422,共2页
关键词 受血者/血清学检测 输血 -HCV HBsAg HAV-IGM 梅毒 -hiv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前及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7100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彩玲 古旭东 周菊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421-421,428,共2页
输血并不是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唯一的传播途经,性接触、家庭成员密切接触、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静注毒品以及医源性感染,均可造成此类疾病的感染。所以在患者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 输血并不是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唯一的传播途经,性接触、家庭成员密切接触、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静注毒品以及医源性感染,均可造成此类疾病的感染。所以在患者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输血 手术前及输血前 HBSAG -HCV -hiv(1/2型) -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13例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黛丽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725-1725,1664,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检查的结果,了解三亚地区随机人群和输血患者中输血前五项阳性所占比例,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HBsAg、抗-HCV、抗-HIV采用酶联免疫法;TP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初筛试验(T... 目的通过分析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检查的结果,了解三亚地区随机人群和输血患者中输血前五项阳性所占比例,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HBsAg、抗-HCV、抗-HIV采用酶联免疫法;TP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初筛试验(TRUST)法;ALT采用速率法。结果HBsAg阳性1317例,占16.86%;抗-HCV阳性98例,占1.25%;抗-HIV阳性3例后经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阳性者3例,占0.04%;RPR62例并经TPHA梅毒确证试验证实阳性,占0.79%;ALT升高(以大于35U/L判为异常标准)1277例,占16.34%。结论通过比较分析,三亚地区乙型肝炎携带者和梅毒螺旋体携带者高于其它地区,艾滋病毒、丙肝病毒携带者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HCV -hiv1+2 TP—Ab A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标本制备对全自动酶标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菲 朱燕霞 +3 位作者 郭峰 罗庆峰 吴英 雷红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制备对全自动酶标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 方法酶联免疫试剂检测结果血液标本不同处理后自动与手工测定HBsAg、抗 HCV、抗 HIV(1 +2 )比较 ,发现经全自动检测后出现的假阳性机率与其它组相比大大提高 ,但手工检测初检...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制备对全自动酶标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 方法酶联免疫试剂检测结果血液标本不同处理后自动与手工测定HBsAg、抗 HCV、抗 HIV(1 +2 )比较 ,发现经全自动检测后出现的假阳性机率与其它组相比大大提高 ,但手工检测初检与复检结果一致无假结果出现结论造成HBsAg假阳性的原因①洗板头不干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HCV -hiv(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检查前HIV感染筛查结果分析
16
作者 汪群英 李建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64-1265,共2页
目的了解腔镜检查前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型与2型(抗-HIV1/2)阳性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23 182例腔镜检查前患者中,筛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与艾滋病(AIDS)患者。用抗-HIV1/2快速胶体硒初筛,可疑者再用抗-HIV1/2... 目的了解腔镜检查前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型与2型(抗-HIV1/2)阳性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23 182例腔镜检查前患者中,筛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与艾滋病(AIDS)患者。用抗-HIV1/2快速胶体硒初筛,可疑者再用抗-HIV1/2酶联免疫法证实;两者均阳性者,按初筛阳性报送确认实验室进行HIV感染确认试验;对抗-HIV1/2阳性患者的年龄、性别、传播途径、就诊科室和首发病症等进行分析。结果23 182例腔镜检查前患者,检出抗-HIV1/2阳性35例,阳性率为0.15%,其中男、女性比例为3∶2;年龄以20-49岁为主。其中HIV/HBsAg双阳者5例,占14.3%;HIV/HCV双阳者6例,占17.1%;HIV/HBsAg/HCV均阳性者1例,占2.9%。35例HIV感染者中,经血液传播占74.3%;职业为农民者占57.2%。就诊时症状缺乏特异性,多以消化道及肺部真菌感染等接受胃镜、肠镜和气管镜等检查,其中肠镜和气管镜检查各占总例数的34.2%和31.4%。结论腔镜检查前进行抗-HIV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HIV感染者,避免腔镜检查传播HIV而引起医源性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1/2 腔镜检查 艾滋病 医源性交叉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受血者五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蒋翠霞 余秀瑾 张彦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24期198-198,共1页
目的探讨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相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96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梅毒抗体及谷丙转氨酶检测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3.13%、抗-HCV阳性率1.... 目的探讨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相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96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梅毒抗体及谷丙转氨酶检测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3.13%、抗-HCV阳性率1.23%、抗-HIV阳性率0.00%、梅毒抗体阳性率0.00%、ALT〉40u/L者5.25%。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五项指标检测对于预防医院感染和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传播疾病 受血者 HBsAg -HCV -hiv1+2 TP-AB A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及血制品感染因子检测 被引量:24
18
作者 陈前进 俞新莲 +4 位作者 张月花 赖惠川 王炳发 黄开华 曹春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了解 1997~ 1999年度我市临床使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中甲肝病毒 (HAV)、乙肝病毒 (HBV )、丙肝病毒 (HCV)、艾滋病病毒 (HIV)及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 EL ISA、PCR和 TRU ST对 171份血液、83份血制品检测了抗 - HAV Ig M、... 目的了解 1997~ 1999年度我市临床使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中甲肝病毒 (HAV)、乙肝病毒 (HBV )、丙肝病毒 (HCV)、艾滋病病毒 (HIV)及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 EL ISA、PCR和 TRU ST对 171份血液、83份血制品检测了抗 - HAV Ig M、HBs Ag、抗 - HCV、HCV RNA、抗 - HIV1 + 2 、TRUST、TPPA。结果  171份血液标本抗 - HAV Ig M、抗 - HCV、抗 - HIV1 + 2 皆阴性 ;HBs Ag阳性 1例 (0 .0 5 8% ) ,梅毒 1例 (0 .0 5 8% ) ;83份血制品抗 -HAV Ig M、HBs Ag、抗 - HIV1 + 2 、TRU ST均阴性 ,抗 - HCV阳性率为 2 4 .1% ,均为人血丙种球蛋白 ,取 4个批号阳性的各 2份进行 HCV- RNA检测 ,结果 6份 HCV RNA阳性。结论  1997~ 1999年度临床上所使用的血液及血制品 (人血丙种球蛋白 )仍存在残余危险 ,需采取措施减少残余危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血制品 -HAVIgM HBSAG -HCV HCVRNA -hiv1+2 TRU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术前、输血前4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汪建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21-421,共1页
关键词 HBSAG -HCV -hiv1/2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尔勒市街头无偿献血者部分血清学指标调查结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永波 王冬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43-343,共1页
关键词 献血者ALT HBSAG -HCV -hiv(1+2)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