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自然诱发条件下籼稻A232抗螟性鉴定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永洪 谢戎 +1 位作者 刘成元 向箭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78-2180,共3页
筛选、发掘抗螟虫种质资源是培育抗虫品种的基础。本试验利用海南螟虫选择压大的自然条件,采用枯心指数法鉴定A232抗螟性。结果表明:A232枯心率为10.82%,极显著低于对照F77。A232枯心指数为36.31%,抗螟性达中抗水平。对该材料的利用进... 筛选、发掘抗螟虫种质资源是培育抗虫品种的基础。本试验利用海南螟虫选择压大的自然条件,采用枯心指数法鉴定A232抗螟性。结果表明:A232枯心率为10.82%,极显著低于对照F77。A232枯心指数为36.31%,抗螟性达中抗水平。对该材料的利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抗螟性 种质资源 田间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抗螟性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包和平 王晓丽 +2 位作者 李春成 杨光 张丽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3-255,共3页
采用混合分布理论,利用F2:3家系分离世代鉴定玉米抗螟性主基因并估计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玉米抗螟性存在主基因,主基因遗传率为90.66%,遗传率较大。因此育种时可以选用含有主效基因的亲本,或者通过QTL基因定位的方法找到与这些基因紧... 采用混合分布理论,利用F2:3家系分离世代鉴定玉米抗螟性主基因并估计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玉米抗螟性存在主基因,主基因遗传率为90.66%,遗传率较大。因此育种时可以选用含有主效基因的亲本,或者通过QTL基因定位的方法找到与这些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来提高玉米抗螟性的育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螟性基因 数量 主基因 多基因 混合遗传 混合分布 E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抗螟性利用与植单抗螟一号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大荣 剧正理 +6 位作者 魏瑞云 陈彩层 高云霞 文丽萍 何康来 李秀芝 刘承德 《植物保护》 CAS 1987年第5期16-18,共3页
利用玉米本身的抗螟性防治玉米螟是国内外公认的一项带有方向性的防治途径。广泛冲植抗螟玉米杂交种在一般发生年份可以不必采取其它防治措施;严重年份酌情辅之以化防或其它有效的防治措施即能以最小投资获最大经济效益。
关键词 抗螟性 玉米 玉米 玉米杂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甘蔗品种抗螟性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兆里 许莉萍 +1 位作者 高三基 徐金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2-1318,共7页
为明确甘蔗品种(系)抗螟性评价指标,建立甘蔗品种(系)抗螟性综合评价体系。在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以螟害株率、螟害节率、螟害指数、枯梢率、蛀道数、蛀道长度和羽化率为甘蔗生长中后期抗螟性评价候选指标,对19个甘蔗新品种(系)的抗螟... 为明确甘蔗品种(系)抗螟性评价指标,建立甘蔗品种(系)抗螟性综合评价体系。在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以螟害株率、螟害节率、螟害指数、枯梢率、蛀道数、蛀道长度和羽化率为甘蔗生长中后期抗螟性评价候选指标,对19个甘蔗新品种(系)的抗螟性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螟害株率外,其余6个候选指标均有望作为抗螟性评价指标,其中螟害指数与单茎重损失量、蔗糖分损失量间同时具有显著正相关,是评价甘蔗受害程度的最佳指标。因子分析结果表明,6个抗性相关指标可简化为3个公因子,即植株受害因子、蛀道解剖因子和螟虫生长发育因子。根据品种因子得分,对19个甘蔗新品种(系)抗螟性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粤甘42号对螟虫抗性最高,福农38号、桂糖29号、柳城03-1137和桂糖31号对螟虫抗性最低。本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甘蔗抗螟性评价指标与综合抗性评价方法,还明确了19个甘蔗新品种(系)对甘蔗螟虫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螟性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颖 王海亭 +1 位作者 罗梅浩 郭线茹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3-547,共5页
田间调查了20个玉米品种心叶末期的螟害花叶指数和收获期茎秆及雌穗上的虫孔数、虫道数、虫道长、幼虫数.结果表明,各玉米品种之间的抗螟性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的抗螟性亦不相同.新单23、浚单22前期抗螟性强,而后期较弱.... 田间调查了20个玉米品种心叶末期的螟害花叶指数和收获期茎秆及雌穗上的虫孔数、虫道数、虫道长、幼虫数.结果表明,各玉米品种之间的抗螟性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的抗螟性亦不相同.新单23、浚单22前期抗螟性强,而后期较弱.滑丰9号前期抗螟性较弱,但后期抗螟性较强.浚单20、郑农7278茎秆的螟害程度较轻,但雌穗的螟害程度较重.滑丰986、郑单958、张玉9号和浚单18整个生育期的抗螟性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抗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主栽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期抗螟性鉴定及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新华 王志慧 +4 位作者 贾尊尊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杨杰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0-1188,共9页
【目的】研究玉米抗螟性鉴定,筛选出新疆本地主栽的抗螟品种,为其玉米螟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提供重要供选措施。【方法】采用食叶级别法、幼虫体重评价方法及剖秆调查法,鉴定新疆绿洲19个新疆玉米主栽品种不同生育期的抗螟水平。【结果... 【目的】研究玉米抗螟性鉴定,筛选出新疆本地主栽的抗螟品种,为其玉米螟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提供重要供选措施。【方法】采用食叶级别法、幼虫体重评价方法及剖秆调查法,鉴定新疆绿洲19个新疆玉米主栽品种不同生育期的抗螟水平。【结果】各供试玉米品种在心叶期及成熟期抗螟(玉米螟)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心叶期抗螟性最好的是KWS1553,其平均食叶级别为2.9,幼虫存活率为33.33%,幼虫重为0.00077 g,达高抗(HR)水平;其次是新玉57号,其平均食叶级别、幼虫存活率及幼虫重依次为2.9、65.48%和0.00164 g,也达高抗(HR)水平;先玉335、KWS6333则均达抗(R)水平。成熟期抗螟性表现最好的是新玉108号,平均单株蛀孔数、平均单株隧道长分别为0.03个/株、0.04 cm/株;其次是五谷631,平均单株蛀孔数、平均单株隧道长依次为0.05个/株、0.04 cm/株;新玉57号抗玉米螟表现最差,平均单株蛀孔数、平均单株隧道长分别为1.08个/株,为3.06 cm/株。【结论】品种KWS1553、新玉108号、五谷631、五谷310、KWS6333、郑单958苗期及成熟期抗螟性较好,而新玉57号苗期抗螟性达高抗水平,成熟期抗螟性则较差。可优先选择种植抗螟较优的品种,杜绝感虫及高感品种的种植,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玉米螟的自然控制,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螟性 虫品种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籼稻品种对二化螟和三化螟的抗螟性鉴定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永洪 谢戎 +1 位作者 刘成元 向箭宇 《中国稻米》 2012年第4期61-63,共3页
鉴定、评价水稻材料抗螟性是利用材料进行抗螟虫育种的基础。依据海南采集的三化螟卵块接种和本地自然发生的二化螟引起的枯心和白穗,对4个不同抗性水平的材料进行抗螟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各材料对二化螟和三化螟的抗性具有一致性;A... 鉴定、评价水稻材料抗螟性是利用材料进行抗螟虫育种的基础。依据海南采集的三化螟卵块接种和本地自然发生的二化螟引起的枯心和白穗,对4个不同抗性水平的材料进行抗螟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各材料对二化螟和三化螟的抗性具有一致性;A232抗螟性虽不及转Bt基因材料的高抗水平,但较其他材料抗性差异显著;利用自然田间发生的螟虫对材料进行抗螟性鉴定,最好是在螟虫种群数量较大时的水稻生育后期,利用白穗率来评价品种抗螟性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二化 三化 抗螟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玉米抗螟性检测方法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钱海涛 张岩 +1 位作者 董辉 丛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37-2139,共3页
对玉米螟食叶级别法、显色反应法、虫粪圈法3种主要玉米抗螟性快速检测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可用于检测实践,但少数玉米品种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出入。
关键词 玉米 抗螟性 显色反应 虫粪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不同甘蔗材料的抗螟性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莫俊杰 丘君素 +3 位作者 梁钾贤 张婉茹 陈妤 周鸿凯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研究不同甘蔗种质资源材料抵抗螟虫的差异性,采用螟虫自然侵染的方法,比较6个不同甘蔗材料的抗螟性。结果显示,在分蘖期,‘新台糖22’、‘新台糖1626’、‘海大32’和‘海大1号’的抗螟性表现较强,而‘湖光1号’的抗螟性表现最弱;在... 为研究不同甘蔗种质资源材料抵抗螟虫的差异性,采用螟虫自然侵染的方法,比较6个不同甘蔗材料的抗螟性。结果显示,在分蘖期,‘新台糖22’、‘新台糖1626’、‘海大32’和‘海大1号’的抗螟性表现较强,而‘湖光1号’的抗螟性表现最弱;在成熟期,‘海大32’、‘新台糖22’、‘海大1号’和‘新台糖8029’的抗螟性表现较强,而‘湖光1号’的抗螟性同样表现最弱;按照甘蔗螟害分级标准,‘新台糖1626’在生长前期表现出3级中抗,但是在成熟期却表现出5级感病;‘新台糖22’在生长前期表现出3级中抗,但是在成熟期却表现出4级中感;而‘海大1号’则一直维持在4级中感状态。由此可见,不同甘蔗材料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对螟害的侵染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抵抗反应;同一甘蔗材料在不同生长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抗螟性强弱亦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甘蔗 抗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抗螟性遗传规律的研究——Ⅰ.玉米对一代玉米螟抗性遗传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文娟 陈瑞清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2期70-73,共4页
本试验对两个玉米杂交组合的自交、回交后代和9个自交系及36个双列杂交种进行了玉米螟田间人工接种。所有材料一代螟抗感程度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两个杂交组合的后代遗传估计及9×9双列杂交的遗传分析一致表明:玉米对第一代亚洲玉米... 本试验对两个玉米杂交组合的自交、回交后代和9个自交系及36个双列杂交种进行了玉米螟田间人工接种。所有材料一代螟抗感程度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两个杂交组合的后代遗传估计及9×9双列杂交的遗传分析一致表明:玉米对第一代亚洲玉米螟食叶的抗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遗传是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显性基因效应也起一定的作用,抗性呈部分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螟性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抗螟性研究和利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滕文星 刘学玲 +2 位作者 姜立雁 宋继娟 杜立志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0年第S1期109-110,共2页
通过对玉米不同品种、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抗螟性研究 ,弄清了玉米抗螟性因素 ,从而指导玉米抗螟育种 。
关键词 玉米 抗螟性 因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抗螟性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强 张金龙 +3 位作者 雷帅 李强 张晓明 陈国华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119,共8页
为有效实施玉米害虫综合治理,对玉米品种之间的抗螟性差异进行比较,筛选具有抗螟性特征的玉米品种。在自然感虫状态下采用平行跳跃法分别记录玉米螟在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的危害状况,对17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抗螟性鉴定,并对采用花叶... 为有效实施玉米害虫综合治理,对玉米品种之间的抗螟性差异进行比较,筛选具有抗螟性特征的玉米品种。在自然感虫状态下采用平行跳跃法分别记录玉米螟在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的危害状况,对17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抗螟性鉴定,并对采用花叶指数测定玉米苗期抗螟性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百株受害率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在收获时受害株率达到最高峰。苗期抗螟性表现为高抗的玉米品种有4个:甜嘉糯1号、云糯4号、天紫23号、黑糯1号;穗期抗螟性表现为高抗的玉米品种有2个:甜嘉糯1号、天紫23号。花粒期云糯4号百株蛀孔数最低,为79.0个,夏王超甜百株蛀孔数最高,为243.3个。花叶指数与平均食叶级别极显著相关,花叶指数可作为鉴定玉米抗螟性的重要指标。甜嘉糯1号和天紫23号的抗螟性较好,可在螟虫发生危害严重的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品种 亚洲玉米 花叶指数 抗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命表技术评价玉米品种‘京科968’及其亲本的抗螟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燊 郭井菲 +2 位作者 何康来 王勤英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7,共5页
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玉米品种‘京科968’,其田间综合性状好,是目前主推的玉米品种之一。为了解‘京科968’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水平及其抗性来源,本试验选取了‘京科968’及其母本‘京724’和父本‘京92’两个自交系,... 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玉米品种‘京科968’,其田间综合性状好,是目前主推的玉米品种之一。为了解‘京科968’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水平及其抗性来源,本试验选取了‘京科968’及其母本‘京724’和父本‘京92’两个自交系,以感螟自交系‘自330’为对照,利用实验种群生命表技术,研究比较了用不同玉米品系的相同组织饲喂亚洲玉米螟后其生长发育情况,系统评价了‘京科968’的抗螟性。试验结果表明,四个玉米品种(系)抗螟性大小依次为:‘京92’>‘京科968’>‘京724’>‘自330’。从抗螟性角度考虑,生产上种植‘京科968’,能够较好地控制亚洲玉米螟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 生命表 京科968 抗螟性 玉米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资源心叶期抗螟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云霞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6-27,共2页
利用玉米品种的抗螟性是控制玉米螟危害的一项经济、有效的防治途径。我们自70年代以来,长期开展了玉米抗螟性鉴定和抗螟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工作,不仅鉴定出一批抗螟性较好的自交系,而且选育出了抗螟的玉米杂交种。本文仅介绍1988—1... 利用玉米品种的抗螟性是控制玉米螟危害的一项经济、有效的防治途径。我们自70年代以来,长期开展了玉米抗螟性鉴定和抗螟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工作,不仅鉴定出一批抗螟性较好的自交系,而且选育出了抗螟的玉米杂交种。本文仅介绍1988—1990年部分玉米品种资源抗螟性鉴定结果,供各地参考。1 材料与方法 供鉴定材料362份,其中自交系246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资源 心叶期 抗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抗螟性比较试验的模糊综合评判
15
作者 贺达汉 罗汉才 +5 位作者 田畴 马多才 马长青 刘党平 李克智 王作栋 《农业科学研究》 1991年第4期51-55,共5页
1989年在陶乐县农场进行了7个玉米品种的小区种植对比试验,以玉米品种抗螟特性、产量、生育期等10项指标,应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对试验品种进行抗螟性比较。方法简便、效果尚好。
关键词 玉米抗螟性 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抗螟性比较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铁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22期82-82,97,共2页
本文报道18个玉米新品种在田间玉米螟自然发生条件下被玉米螟危害程度的调查及产量测定的结果。其中丹玉24、丹玉35、丹2118、辽单27、丹2105等5个品种产量具有抗螟性且产量较高。
关键词 玉米 抗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抗螟性比较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成泽云 《现代农业》 2011年第1期20-21,共2页
文章报道18个玉米新品种在田间玉米螟自然发生条件下受灾程度的调查及产量测定的结果。其中丹玉24、丹玉35、丹2118、辽单2105等5个品种产量具有抗螟性且产量较高。
关键词 玉米 抗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对三化螟抗性差异的机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方继朝 郭慧芳 +1 位作者 程遐年 杜正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95,共5页
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三化螟Scirpophagaincertulas抗性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 ,在汕优 6 3、镇稻 2号和 92 - 10 9稻株中 ,虫体的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极低 (0 42 2~ 0 875nmol mg) ,幼虫生长发育缓慢 ;而在 9- 92、武育粳 3号等稻株... 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三化螟Scirpophagaincertulas抗性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 ,在汕优 6 3、镇稻 2号和 92 - 10 9稻株中 ,虫体的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极低 (0 42 2~ 0 875nmol mg) ,幼虫生长发育缓慢 ;而在 9- 92、武育粳 3号等稻株中 ,虫体的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高 (2 788~ 5 42 1nmol mg) ,幼虫生长快。虫体的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生长发育的差异 ,与不同水稻品种的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叶鞘硅化细胞密度均无明显相关。叶鞘维管束间距、鞘脊宽度及小于蚁螟头宽的叶鞘维管束间距百分率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 生长发育 水稻 维管束间距 必需氨基酸 品种 抗螟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几个主栽玉米品种的二代玉米螟抗性初探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柱亭 钱海涛 +3 位作者 董辉 丛斌 柳晓利 陈慧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0-171,共2页
在自然感虫条件下,对沈阳地区广泛种植的几个玉米品种进行田间抗螟性调查。结果显示,东单80的雌穗被害率最高,达54%,单玉99和单玉39的雌穗被害率在30%以下,其余品种的雌穗被害率在30%~49%;东单80茎秆蛀孔数最高,为0.93个/株,单玉99茎秆... 在自然感虫条件下,对沈阳地区广泛种植的几个玉米品种进行田间抗螟性调查。结果显示,东单80的雌穗被害率最高,达54%,单玉99和单玉39的雌穗被害率在30%以下,其余品种的雌穗被害率在30%~49%;东单80茎秆蛀孔数最高,为0.93个/株,单玉99茎秆蛀孔数最低,为0.34个/株;百株残虫量最高的是单玉86,为88头,最低是单玉99,仅有4头。由此可知,不同玉米品种间抗螟性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螟性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不同积温带玉米品种抗螟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海燕 王丽艳 +5 位作者 程晓娟 赵长江 林志伟 孙强 吴金花 金永玲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4-126,131,共4页
通过对百株折茎率、折雄率、茎秆钻蛀率及越冬幼虫数量和体重等指标分析,分析7个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玉米品种的抗虫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7个不同积温带品种表现高抗的品种为垦单5和高油4515,中抗品种郑单958和兴垦3;高感品种为哲单3... 通过对百株折茎率、折雄率、茎秆钻蛀率及越冬幼虫数量和体重等指标分析,分析7个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玉米品种的抗虫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7个不同积温带品种表现高抗的品种为垦单5和高油4515,中抗品种郑单958和兴垦3;高感品种为哲单37和绥玉19,中感品种德美亚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玉米 抗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