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分析
1
作者 李媛媛 孙佳琪 《五金科技》 2025年第1期72-74,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抗菌不锈钢材料以其良好的抗菌性能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当前,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作为一种集成结构与功能的新型金属材料,在五金领域的制造能力已趋于稳定水平。本文对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及性能进行分...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抗菌不锈钢材料以其良好的抗菌性能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当前,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作为一种集成结构与功能的新型金属材料,在五金领域的制造能力已趋于稳定水平。本文对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及性能进行分析,并对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在五金行业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抗菌不锈钢 力学性能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抗菌不锈钢拉伸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EBSD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广辉 郭淑茜 +3 位作者 薛子腾 王杰 李娟 裴文乐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80,共8页
目的研究含铜抗菌不锈钢拉伸性能,为工业生产中的成形工艺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拉伸应变分别为5%、15%、30%、45%、60%、75%以及最后拉伸断裂时应变为81%条件下,采用岛津AGS-100KN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含铜抗菌不锈钢进行拉伸试... 目的研究含铜抗菌不锈钢拉伸性能,为工业生产中的成形工艺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拉伸应变分别为5%、15%、30%、45%、60%、75%以及最后拉伸断裂时应变为81%条件下,采用岛津AGS-100KN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含铜抗菌不锈钢进行拉伸试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分析含铜抗菌不锈钢拉伸断裂后的断口形貌以及拉伸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结果含铜抗菌不锈钢抗拉强度最大值为587.523 MPa,应变最大值为81%。拉伸断口与拉伸方向呈45°开裂,呈杯锥状,断裂模式是韧性断裂。结论随着应变的增大,低角度晶界逐渐增多,高角度晶界与孪晶逐渐减少,GOS值逐渐增大,Goss织构、S织构和R织构含量逐渐减少,Brass织构含量逐渐增加,拉伸断裂后的体积分数为23.3%。在拉伸后期,Copper织构和Brass织构含量较多,在拉伸过程中起到整体稳定协调微观组织作用的S织构不断减少,随应变的增大,组织内部协调变形加快,变形程度快速增大,从而导致S织构向Copper织构和Brass织构转变,出现板条状马氏体,存在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位错滑移、形变孪晶和形变诱导马氏体等多种变形机制的共同作用使含铜抗菌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抗菌不锈钢 拉伸 微观组织 EBSD 织构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Cu和430Cu抗菌不锈钢中富铜相的演化及其抗菌性能
3
作者 莫金强 冯光宏 +2 位作者 徐梅 张威 邓帅帅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添加适量的Cu制备了304Cu和430Cu抗菌不锈钢。借助XRD、OM和TEM,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两种含Cu抗菌不锈钢组织及其抗菌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富Cu相随退火温度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304Cu抗菌不锈钢的显微组织由不规则奥氏体构成,而430Cu... 添加适量的Cu制备了304Cu和430Cu抗菌不锈钢。借助XRD、OM和TEM,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两种含Cu抗菌不锈钢组织及其抗菌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富Cu相随退火温度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304Cu抗菌不锈钢的显微组织由不规则奥氏体构成,而430Cu抗菌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均由多边形铁素体构成,局部存在异常长大的晶粒。在304Cu抗菌不锈钢中的富铜相呈圆形,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富铜相数量增加,尺寸增大,但退火温度超过850℃后,长大速率变缓。而在430Cu抗菌不锈钢中,富铜相的尺寸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退火温度达900℃时,形状由球形或椭球形变为杆状。经过850℃退火处理的两种试验钢均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能够延缓与之接触的豆制品、大米饭腐败进程,还能在自身周围形成抑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u抗菌不锈钢 奥氏体 铁素体 富铜相 性能
原文传递
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4
作者 朱沛庆 《中国金属通报》 2024年第8期227-229,共3页
目前,含铜(Cu)的抗菌不锈钢作为一种集成了结构和功能的创新型金属材料,其工业制造能力已达到了稳定的水平。针对在日常生活、医学以及海洋设施中遭受的细菌和微生物污染,我国已成功研制了多种含Cu抗菌的新型不锈钢材料。为探索含Cu抗... 目前,含铜(Cu)的抗菌不锈钢作为一种集成了结构和功能的创新型金属材料,其工业制造能力已达到了稳定的水平。针对在日常生活、医学以及海洋设施中遭受的细菌和微生物污染,我国已成功研制了多种含Cu抗菌的新型不锈钢材料。为探索含Cu抗菌不锈钢发展新阶段的研究路径,本文全面阐述了含Cu抗菌不锈钢关键技术性能的最新研究动态以及其在众多应用领域的实际运用情况,同时评述了当今时代演进对这一研究领域所引发的一系列新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抗菌不锈钢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抗菌特性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南黎 刘永前 +4 位作者 杨伟超 徐慧 李瑛 吕曼祺 杨柯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65-1070,共6页
研究了铁素体和奥氏体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抗菌特性及相关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含铜抗菌不锈钢具有优良的广谱杀菌作用,对本文选择的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G^-)和革兰氏阳性菌(G^+)的杀灭率均在99.0%以上.通过铁素体抗菌不锈钢对大肠杆菌作用... 研究了铁素体和奥氏体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抗菌特性及相关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含铜抗菌不锈钢具有优良的广谱杀菌作用,对本文选择的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G^-)和革兰氏阳性菌(G^+)的杀灭率均在99.0%以上.通过铁素体抗菌不锈钢对大肠杆菌作用不同时间的研究证明,抗菌不锈钢的杀菌率和其与细菌作用时间有关,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与大肠杆菌作用150 min左右时间后的杀菌率才会达到99.9%的最大值.原子力显微镜的观察表明,抗菌不锈钢对大肠杆菌的杀灭表现为菌体内大量物质流失,细菌出现干瘪现象.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抗菌不锈钢与大肠杆菌作用后,会由于其表面抗菌相中铜离子溶出的加快,而表现为其耐点蚀电位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不锈钢 特性 大肠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u抗菌不锈钢的微观组织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82
6
作者 陈四红 吕曼祺 +2 位作者 张敬党 董加胜 杨柯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4-318,共5页
通过在铁索体和奥氏体不锈钢中添加适量Cu,经过特殊的抗菌处理,使不锈钢具有了优良的抗菌特性,探索了含Cu不锈钢经过抗菌处理后抗菌析出相的分布和形貌,抗菌检测结果表明,含有一定量Cu的铁索体和奥氏体不锈钢显示出了很强的广谱抗菌性能... 通过在铁索体和奥氏体不锈钢中添加适量Cu,经过特殊的抗菌处理,使不锈钢具有了优良的抗菌特性,探索了含Cu不锈钢经过抗菌处理后抗菌析出相的分布和形貌,抗菌检测结果表明,含有一定量Cu的铁索体和奥氏体不锈钢显示出了很强的广谱抗菌性能,在生物电镜下观察到抗菌钢表面细菌形态的改变与组织液溢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抗菌不锈钢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不锈钢材料及其发展现状 被引量:19
7
作者 敬和民 陈四红 +8 位作者 董加胜 吴欣强 于志明 郑玉贵 魏翔云 姚治铭 柯伟 吕曼琪 杨柯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12,共4页
 综述了各种抗菌不锈钢材料(包括加铜和加银的抗菌不锈钢、表面涂层抗菌不锈钢、抗菌复合不锈钢板)的抗菌机理、特点,应用和开发现状。在普通不锈钢内添加一定量的抗菌金属元素Cu,Ag,Zn等,控制铸造、锻压、轧制以及热处理过程,使抗菌...  综述了各种抗菌不锈钢材料(包括加铜和加银的抗菌不锈钢、表面涂层抗菌不锈钢、抗菌复合不锈钢板)的抗菌机理、特点,应用和开发现状。在普通不锈钢内添加一定量的抗菌金属元素Cu,Ag,Zn等,控制铸造、锻压、轧制以及热处理过程,使抗菌金属元素在不锈钢基体内以一定的大小、形态,均匀弥散地析出,并保证析出相的体积百分比,在不降低普通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情况下,赋予其优异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不锈钢 元素 性能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u抗菌不锈钢的工艺与耐蚀性能 被引量:32
8
作者 杨柯 董加胜 +1 位作者 陈四红 吕曼祺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3-527,共5页
与普通0Cr17铁素体不锈钢和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古铜铁素体和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均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通过提高浇铸温度,抗菌不锈钢能保持良好的铸造性能.奥氏体抗菌不锈钢的抗应力腐蚀性能比0Cr18Ni9不锈钢有很... 与普通0Cr17铁素体不锈钢和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古铜铁素体和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均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通过提高浇铸温度,抗菌不锈钢能保持良好的铸造性能.奥氏体抗菌不锈钢的抗应力腐蚀性能比0Cr18Ni9不锈钢有很大的提高,而铁素体抗菌不锈钢比0Cr17有明显的下降.与相应的普通不锈钢相比,两种类型抗菌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均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抗菌不锈钢 工艺性能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铜法制备抗菌不锈钢渗层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世森 许伯藩 +1 位作者 倪红卫 熊平源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9-51,共3页
使用自制的渗铜剂在奥氏体不锈钢 0Cr18Ni9表面获得≥ 5 0 μm深度的抗菌层。研究了渗铜工艺对渗层的影响 ,获得了最佳热处理工艺为 90 0℃× 8h缓慢冷却。研究表明获得的渗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关键词 渗铜 抗菌不锈钢 化学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工艺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蕾 覃志伟 +3 位作者 倪红卫 熊平源 许伯藩 王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9-41,56,共4页
为了研究双层辉光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通过抗菌试验、盐干湿循环腐蚀试验、SEM、XPS等手段,研究了扩散工艺参数与抗菌性能、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层辉光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的可行工艺参数为:电压1.2kV,气流量... 为了研究双层辉光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通过抗菌试验、盐干湿循环腐蚀试验、SEM、XPS等手段,研究了扩散工艺参数与抗菌性能、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层辉光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的可行工艺参数为:电压1.2kV,气流量为20~40ml/min,时间为3h;含银抗菌不锈钢的杀菌率可达到100%,耐蚀性能没有降低;银在基体中呈弥散状态分布,其价态为一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法 抗菌不锈钢 耐蚀性 渗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伟超 南黎 +3 位作者 李慧 徐慧 吕曼祺 杨柯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对铁素体和奥氏体2种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性能进行了考察。采用覆膜法检测抗菌率,用透射电镜观察与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作用后的大肠埃希菌细胞形态。2种抗菌不锈钢材料对供试的17株常见菌,除产气肠杆菌外均显示较强的抗菌性能,抗菌谱广;... 对铁素体和奥氏体2种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性能进行了考察。采用覆膜法检测抗菌率,用透射电镜观察与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作用后的大肠埃希菌细胞形态。2种抗菌不锈钢材料对供试的17株常见菌,除产气肠杆菌外均显示较强的抗菌性能,抗菌谱广;铁素体和奥氏体对1×107cfu/mL及以下浓度的大肠埃希菌在24h内杀灭率达到99%;铁素体和奥氏体分别在作用3h和9h时可将1×107cfu/mL的大肠埃希菌全部杀灭;打磨次数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不影响2种抗菌不锈钢的杀菌率;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抗菌不锈钢作用后的大肠埃希菌菌体结构松散,细胞壁和细胞膜破裂,有内容物漏出。铁素体和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均具优良的抗菌性能,抗菌谱广,与其作用后的细菌菌体破裂,有内容物溶出,最终致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不锈钢 性能 覆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扩散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覃志伟 王蕾 +2 位作者 许伯藩 倪红卫 熊平源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2-34,56,共4页
采用沉积扩散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通过抗菌试验、盐干湿循环腐蚀试验、SEM、XPS等检测手段,研究了沉积扩散工艺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性能、耐蚀性能及银在不锈钢基体中的分布状态和价态。结果表明,基材表面化学镀银后经离子... 采用沉积扩散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通过抗菌试验、盐干湿循环腐蚀试验、SEM、XPS等检测手段,研究了沉积扩散工艺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性能、耐蚀性能及银在不锈钢基体中的分布状态和价态。结果表明,基材表面化学镀银后经离子轰击抗菌处理(工艺参数:电压1.25kV,电流3A,气流量20—60mL/min,时间4h),所得含银抗菌不锈钢的杀菌率达到99%以上,耐蚀性能没有降低,银在基体中呈弥散状态分布,其价态为零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扩散法 含银抗菌不锈钢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菌不锈钢微螺钉种植体的细胞毒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丹 张扬 +2 位作者 卢利 杨柯 薛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916-2920,共5页
背景:降低不锈钢微螺钉种植体的脱落率,开发新型的抗菌材料,可以从根本上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法评价新型抗菌不锈钢种植体的细胞毒性。方法:将待检试件(抗菌不锈钢、医用不锈钢、医用纯钛)制备成15mm×10... 背景:降低不锈钢微螺钉种植体的脱落率,开发新型的抗菌材料,可以从根本上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法评价新型抗菌不锈钢种植体的细胞毒性。方法:将待检试件(抗菌不锈钢、医用不锈钢、医用纯钛)制备成15mm×10mm×3mm的长方体,表面逐级抛光后,无水乙醇脱脂、超声清洗并行高温高压消毒。将各试件以3cm2/mL的比例浸泡于DMEM高糖培养基中置于37℃温箱内96h,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实验设0.64%的苯酚培养液作为阳性对照组及空白DMEM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G63细胞在各试件浸提液中的生长情况,通过MTT实验得出细胞在培养24,48,72,96,120h后的吸光度值,并计算其相对增殖率评价抗菌不锈钢的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①培养24h,阳性对照组细胞形态异常呈空泡状、其余各组细胞贴壁生长良好。②培养48h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阳性对照组细胞表现出明显的中毒形态,其余各组细胞生长旺盛,医用不锈钢及抗菌不锈钢组开始出现少量细胞核固缩。③3组试件吸光度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医用纯钛、抗菌不锈钢、医用不锈钢,但3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在观察期医用纯钛组、医用不锈钢组、抗菌不锈钢组细胞毒性等级均为0级。结果表明抗菌不锈钢毒性等级与医用不锈钢和医用纯钛相同,符合口腔正畸材料的临床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不锈钢 细胞毒性 MTT 种植体 浸提液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抗菌性能和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伟超 南黎 +3 位作者 李慧 徐慧 吕曼祺 杨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9期3415-3418,共4页
考察了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性能,并对其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覆膜法测定杀菌率;透射电镜观察E.coli细胞形态;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漏出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菌体基因组DNA考察抗菌不锈钢对DNA... 考察了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性能,并对其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覆膜法测定杀菌率;透射电镜观察E.coli细胞形态;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漏出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菌体基因组DNA考察抗菌不锈钢对DNA的剪切作用。结果:除产气肠杆菌外,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对其它供试的16种常见微生物均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具有广谱抗菌性.在作用9h时可将1×10^7cfu/ml的E.coli全部杀灭,对浓度≤1×10^7cfu/ml的E.coli液在24h内杀灭率达到99.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奥氏体抗菌不锈钢作用后的E.coli细胞壁和细胞膜破裂,核区不明显;作用后的菌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实验中未检测到有明显的菌体DNA断裂现象.结论: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具较强的抗菌性能和广谱抗菌性。其作用机理可能为使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因氧化而破裂,胞内可溶性蛋白漏出,最终导致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抗菌不锈钢 性能 DNA剪切作用 可溶性蛋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Cu抗菌不锈钢种植体中Cu离子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丹 任玲 +3 位作者 杨柯 张扬 薛楠 郭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4027-4032,共6页
背景:316L-Cu抗菌不锈钢是通过在不锈钢中添加一定量的铜元素,并采取特殊的热处理使不锈钢基体中均匀弥散分布富铜析出相,从而赋予抗菌不锈钢优异的抗菌性能。目的:评价新型316L-Cu抗菌不锈钢种植体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性能,并检测31... 背景:316L-Cu抗菌不锈钢是通过在不锈钢中添加一定量的铜元素,并采取特殊的热处理使不锈钢基体中均匀弥散分布富铜析出相,从而赋予抗菌不锈钢优异的抗菌性能。目的:评价新型316L-Cu抗菌不锈钢种植体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性能,并检测316L-Cu抗菌不锈钢的Cu离子溶出行为,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医学证据。方法:以医用316L不锈钢为成分基础,添加3.5%-4.0%的Cu元素制成316L-Cu抗菌不锈钢。将其按0.1 cm2/L表面积对容量比置于模拟体液中,在37℃震荡水浴中浸泡1-10 d。采用石墨炉原子吸光光度计每天测定浸提液中的铜离子含量。通过覆膜法抗菌实验及扫描电镜形态学观察评价316L-Cu抗菌不锈钢的杀菌性能。结果与结论:316L-Cu抗菌不锈钢在模拟体液中浸泡1-10 d后的Cu离子溶出量远高于普通医用316 L不锈钢。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316L-Cu抗菌不锈钢的杀菌率逐步提高,10 h时杀菌率已达100%。316L-Cu抗菌不锈钢作用3 h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菌体形态即出现明显的变化,6 h后菌体出现明显的裂解,9 h后材料表面绝大多数细菌即崩解为碎片。说明316L-Cu抗菌不锈钢能够有效地杀灭种植体周围炎的主要致病菌,同时能够缓慢释放Cu离子,改变种植体周围微环境,说明其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抗菌不锈钢 牙龈卟啉单胞 微螺钉种植体 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体支 钛合金种植体 不锈钢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型抗菌不锈钢组织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志广 张伟 +3 位作者 李宁 文玉华 王均 曾蔚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9-502,共4页
分析了高铜马氏体不锈钢和加银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及抗菌性能。通过HREM分析显示,高铜马氏体不锈钢经抗菌热处理后(600℃时效0.5 h),基体弥散分布着大量小于40 nm的球状-εCu相,与基体存在共格关系。随时效时间增长,-εCu相逐渐脱溶成... 分析了高铜马氏体不锈钢和加银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及抗菌性能。通过HREM分析显示,高铜马氏体不锈钢经抗菌热处理后(600℃时效0.5 h),基体弥散分布着大量小于40 nm的球状-εCu相,与基体存在共格关系。随时效时间增长,-εCu相逐渐脱溶成为独立的富铜相。SEM分析显示加Ag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后富Ag质点分布在晶界。等离子质谱法显示表面涂覆液膜24 h后Cu2+、Ag+抗菌离子析出浓度分别达到75×10-4%和0.15×10-4%,这是高铜和加银不锈钢具有100%抗菌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不锈钢 时效 CU^2+ 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K-8法和MTT法评价医用抗菌不锈钢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丹 南黎 +3 位作者 任玲 张扬 薛楠 刘欢叶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MTT法和CCK-8法对医用抗菌不锈钢的细胞毒性进行比较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学证据。方法将各组材料制备成15 mm×10 mm×3 mm的长方体试件,按样品表面积:溶液体积3 cm^2/ml的比例制备浸提液,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 目的通过MTT法和CCK-8法对医用抗菌不锈钢的细胞毒性进行比较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学证据。方法将各组材料制备成15 mm×10 mm×3 mm的长方体试件,按样品表面积:溶液体积3 cm^2/ml的比例制备浸提液,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共培养24、48、72 h的细胞形态,并通过MTT比色法和CCK-8法得出细胞在培养24、48、72 h的吸光度(A)值,进而计算其RGR评价抗菌不锈钢的细胞毒性。结果①培养48 h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阳性对照组细胞表现出明显的中毒形态,其余各组细胞生长旺盛,医用不锈钢及抗菌不锈钢组开始出现少量细胞核固缩。②MTT实验中,阴性对照组、不锈钢试件组及阳性对照组的A值呈递减趋势,但抗菌不锈钢和普通医用不锈钢的A值无显著差异。③CCK-8实验结果显示,各组A值按阴性对照组、抗菌不锈钢试件组、普通医用不锈钢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的顺序呈递减趋势,差异有显著性。④实验中各组试件的细胞毒性均为0级。结论①抗菌不锈钢毒性等级与医用不锈钢相同,符合口腔正畸材料的临床应用要求。②CCK-8法较MTT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可重复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不锈钢 微螺钉种植体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中抗菌相的析出行为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志霞 林刚 徐洲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96,共4页
对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中的抗菌相及其析出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得出:抗菌相的实际成分接近纯铜,其临界析出温度达到900℃,最佳时效温度为750-800℃。高分辨电镜和电子衍射揭示该抗菌相具有包含(111)[11 2]孪晶和层错的多层结构... 对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中的抗菌相及其析出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得出:抗菌相的实际成分接近纯铜,其临界析出温度达到900℃,最佳时效温度为750-800℃。高分辨电镜和电子衍射揭示该抗菌相具有包含(111)[11 2]孪晶和层错的多层结构,其生长方式是层片结构沿[11 2]Cu方向的拓张。抗菌相的生长行为主要受空位浓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抗菌不锈钢 析出 空位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不锈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杰 陈敬超 +1 位作者 杜晔平 冯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8-51,55,共5页
综述了抗菌不锈钢材料的抗菌机理、分类,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阐述了抗菌不锈钢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抗菌相表层微观结构、高度弥散的抗菌相与基体组织性能的关系、抗菌相与细菌的吸附关系。提出抗菌不锈钢发挥抗菌性能... 综述了抗菌不锈钢材料的抗菌机理、分类,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阐述了抗菌不锈钢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抗菌相表层微观结构、高度弥散的抗菌相与基体组织性能的关系、抗菌相与细菌的吸附关系。提出抗菌不锈钢发挥抗菌性能、抗菌相与细菌活性中心的结构关联是解决问题的必然趋势,指出复合型与单一型抗菌材料的开发是该材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不锈钢 光催化 表面涂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的微观组织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安峰 李利军 +1 位作者 乔继英 艾立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60-863,共4页
含Cu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经特殊的抗菌热处理析出-εCu相,采用覆膜法研究其抗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于杀灭;鼠伤寒杆菌需要一定时间杀灭;白色念株菌需要较长时间杀灭。这与细菌的细胞壁组织... 含Cu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经特殊的抗菌热处理析出-εCu相,采用覆膜法研究其抗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于杀灭;鼠伤寒杆菌需要一定时间杀灭;白色念株菌需要较长时间杀灭。这与细菌的细胞壁组织结构、细胞壁厚度和其属性有关。抗菌不锈钢对细胞壁较薄、肽聚糖含量较低、组织疏松、金属离子易穿透细胞壁的细菌易于杀灭;反之,细菌不易于杀灭。随着抗菌作用时间的延长,铜离子浓度的提高,抗菌不锈钢的杀菌效力显著提高。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经表面打磨或磨损仍然具有相同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不锈钢 马氏体 性能 Ε-CU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