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致病尖孢镰刀菌抗药菌株的诱导 被引量:5
1
作者 宗兆锋 杨之为 +2 位作者 钮绪艳 张晓燕 武建华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PDA平板上,用紫外线(230~265nm)照射非致病尖孢镰刀菌316菌系分生孢子,获得52个存活菌株。皿内测定结果表明,以致死率为75%~90%的处理剂量容易获得抗药性菌株。抗药性较强的菌株定殖西瓜幼苗导管的能力... 在PDA平板上,用紫外线(230~265nm)照射非致病尖孢镰刀菌316菌系分生孢子,获得52个存活菌株。皿内测定结果表明,以致死率为75%~90%的处理剂量容易获得抗药性菌株。抗药性较强的菌株定殖西瓜幼苗导管的能力均有所下降。B3227对瓜苗的促生作用优于316,各菌株的促生效应与其分泌赤霉素量呈正相关。温室超前接种抗药菌株防治西瓜枯萎病,B3227和B3121的防病效果均高于出发菌316;菌药结合使用,各入选菌的防病效果提高31%~63%,表现出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 抗药菌株 生物防治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持留菌株与抗药菌株生长优势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明 付晓杰 +4 位作者 张庆 齐静 骆延波 李璐璐 刘玉庆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08-112,共5页
以64倍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多粘菌素三种抗菌药物分别处理大肠杆菌ATCC 25922,去除药物后,保持原始菌株药物敏感性的存活菌株为持留菌株;另用浓度递增的亚致死量的三种抗菌药物... 以64倍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多粘菌素三种抗菌药物分别处理大肠杆菌ATCC 25922,去除药物后,保持原始菌株药物敏感性的存活菌株为持留菌株;另用浓度递增的亚致死量的三种抗菌药物培养基连续对大肠杆菌ATCC 25922进行分批培养,获得能够耐受一定药物浓度的抗药性增强的菌株,去除药物后,菌株稳定的MIC值仍显著高于原始菌株,为抗药菌株。以稳定的MIC范围为检测指标,比较原始菌株的持留菌株和抗药菌株后续的生长优势。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混合培养,持留菌株在95%以上,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说明持留菌株比抗药菌株具有更强的生长优势,由此引发对抗药性回复的重新思考,自然界中持留菌株的特性、形成及存在可能为抗药性的逆转预留了一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留性 抗药菌株 持留 最小抑浓度(MIC) 生长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抗药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3
作者 阎春兰 央青卓玛 +3 位作者 韦英美 王涛 雷世庭 王磊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60-65,共6页
采用革兰氏染色技术、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筛选自土壤中的抗药菌株进行鉴定;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了解菌株的生长情况;耐药性和抑菌性试验检测菌株的特性。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1种抗药菌株,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 采用革兰氏染色技术、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筛选自土壤中的抗药菌株进行鉴定;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了解菌株的生长情况;耐药性和抑菌性试验检测菌株的特性。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1种抗药菌株,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贪噬菌属(Variovorax)、溶杆菌属(Lysobacte)和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等。其中,菌株XC-10、XN-4、XN-5和XN-6等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等细菌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1种菌株分别对终浓度为10μg/mL壮观霉素和20μg/mL氨苄青霉素等具有显著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菌株 分离鉴定 16S RDNA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青霉病抗药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琼 罗代馨 +1 位作者 刘波薇 许建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柑桔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wehoner)是四川柑桔的重要贮藏病害之一,70年代以来,我省广泛应用含苯(口并)咪唑类托布津或多菌灵与2.4-D杀菌剂,对采后的柑桔进行防腐处理控制贮藏期青、绿霉病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连续使用托布津... 柑桔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wehoner)是四川柑桔的重要贮藏病害之一,70年代以来,我省广泛应用含苯(口并)咪唑类托布津或多菌灵与2.4-D杀菌剂,对采后的柑桔进行防腐处理控制贮藏期青、绿霉病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连续使用托布津、多菌灵的贮藏库,对青、绿霉防腐效果显著降低.原因是有些地区果农任意提高药剂使用浓度和增加药剂浸果次数.这样连续超剂量(多倍)、多次用药的结果,导致抗药性青、绿霉菌的增殖、积累,从而对该药剂产生抗性.致使药剂处理的果实,残留量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青霉病 抗药菌株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在鸡肉中发现弯杆菌抗药菌株
5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美国 鸡肉 弯杆 抗药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诱导大肠杆菌产生对鲎素抗药性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洪军 胡建业 +5 位作者 牛亚菲 姬晓娜 赵安芳 王奕霞 黄琼琳 李光耀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6,共5页
探讨经过紫外线诱变能否筛选出抗鲎素的大肠杆菌突变菌株以及突变菌株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以大肠杆菌JM109和ATCC25922为研究对象,通过紫外线诱变技术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以相应的出发菌株作对照,并通过鲎素浓度梯度平板法对大肠杆菌... 探讨经过紫外线诱变能否筛选出抗鲎素的大肠杆菌突变菌株以及突变菌株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以大肠杆菌JM109和ATCC25922为研究对象,通过紫外线诱变技术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以相应的出发菌株作对照,并通过鲎素浓度梯度平板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初筛后,对初筛到的抗鲎素菌株进行亚抑菌浓度鲎素的连续传代诱导和抗生素对初筛到的抗鲎素菌株进行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紫外诱变和鲎素浓度梯度筛选的方法,从中筛选到低抗鲎素的大肠杆菌ATCC25922 3株;通过抗生素对此3种低抗鲎素菌株进行敏感性测定,表明抗鲎素菌株对苄星青霉素有显著抗药性,而对盐酸左氧氟沙星仍然敏感.对于大肠杆菌JM109菌株,经过紫外线诱变后,未诱导出抗鲎素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鲎素 紫外诱变 大肠杆 抗药菌株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盾壳霉抗药性突变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2
7
作者 夏森玉 雷楗勇 +3 位作者 金坚 朱瑞宇 段作营 李华钟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7-62,共6页
通过对野生型盾壳霉茵株Coniothyrium minitans JN-CM的紫外诱变,分别获得了抗茵核净茵株UV-D1、UV-D2,抗福美双菌株UV-T和抗异茵脲菌株UV-I突变株。4株抗药茵株经连续10次传代后,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野生型茵株相比,突变茵株对不... 通过对野生型盾壳霉茵株Coniothyrium minitans JN-CM的紫外诱变,分别获得了抗茵核净茵株UV-D1、UV-D2,抗福美双菌株UV-T和抗异茵脲菌株UV-I突变株。4株抗药茵株经连续10次传代后,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野生型茵株相比,突变茵株对不同杀茵剂茵丝生长的EC_(50)分别提高了75.43(茵核净)、95.14(茵核净)、125.02(福美双)和13.74(异茵脲)倍,对孢子萌发的EC_(50)分别提高了165.01(茵核净)、475.14(茵核净)、245.67(福美双)和65.84(异茵脲)倍。突变菌株呈现良好的生长繁殖能力、酶学活性及致腐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 盾壳霉 紫外诱变 抗药菌株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型滇丁香抑菌及抗耐药菌株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康文艺 杨小生 +1 位作者 赵洪芳 郝小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0-42,共3页
采用平板法 ,对中型滇丁香乙醇浸膏抑菌和抗耐药菌株的活性进行研究 ,发现其对金黄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敏感菌株具有抑制或杀菌作用 ;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菌株没有抑菌或杀... 采用平板法 ,对中型滇丁香乙醇浸膏抑菌和抗耐药菌株的活性进行研究 ,发现其对金黄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敏感菌株具有抑制或杀菌作用 ;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菌株没有抑菌或杀菌的作用 ;以青霉素为对照 ,发现其对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比青霉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滇丁香 作用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速克灵灰霉病菌菌株电导率变化及对渗透压的敏感性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永杰 高俊明 +1 位作者 韩巨才 刘慧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比较了灰霉病菌高抗速克灵菌株和敏感菌株电导率变化及对渗透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敏感菌株在葡萄糖浓度80g/L或NaCl浓度5g/L之前,菌落直径随渗透压提高而增大,超过此浓度界线随渗透压提高而减小;抗药菌株在本试验的浓度范围内,在两种... 比较了灰霉病菌高抗速克灵菌株和敏感菌株电导率变化及对渗透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敏感菌株在葡萄糖浓度80g/L或NaCl浓度5g/L之前,菌落直径随渗透压提高而增大,超过此浓度界线随渗透压提高而减小;抗药菌株在本试验的浓度范围内,在两种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均随渗透压提高而减小,且小于同等条件下敏感菌株的菌落直径。表明敏感菌株对低渗透压和高渗透压表现敏感,抗药菌株仅对高渗透压表现敏感,且抗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相比,对渗透压更敏感。抗药菌株的相对电导率值大于敏感菌株,说明抗药菌株膜透性比敏感菌株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病 渗透压 相对电导率 二甲酰亚胺类杀 速克灵 抗药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压法分离鼠伤寒沙门氏菌抗萘啶酮酸突变株(NaA-R)
10
作者 许益民 王丽娟 +1 位作者 罗方妮 陆维幸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33,共3页
本实验采用选择压法以不同水平(10-120μg/ml)的萘啶酮酸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从鼠伤寒沙门氏菌野株中选择出一株抗萘啶酮酸的抗药菌株,并对其应用作了初步尝试。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 抗药菌株 萘啶酮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见致病菌致呼吸系统感染的抗生素应用及药敏试验
11
作者 陆菲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454-454,共1页
关键词 呼吸系统感染 生素应用 常见致病 敏试验 性感染疾病 致病感染 呼吸道感染 抗药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创面中多元耐药菌株的发生率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丽华 张民权 《浙江医学》 CAS 1995年第5期315-316,共2页
为了解烧伤病人创面几种主要细菌的耐药情况,1993年7月~12月,我们对从烧伤病人创面上分离到的细菌作了耐药性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烧伤 创面 抗药菌株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13
作者 倪宏斌 侯红霞 李新涛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12期44-45,共2页
致病性大肠杆菌可造成牛水肿病、犊牛白痢、犊牛黄痢等多种疾病,根据临诊症状可分为败血型、肠毒血症型和肠型,其中犊牛黄痢、白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病死率约为90%。故为了治疗上述疾病,临床上大量使用抗菌素,致使抗药菌株不断出... 致病性大肠杆菌可造成牛水肿病、犊牛白痢、犊牛黄痢等多种疾病,根据临诊症状可分为败血型、肠毒血症型和肠型,其中犊牛黄痢、白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病死率约为90%。故为了治疗上述疾病,临床上大量使用抗菌素,致使抗药菌株不断出现,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耐药菌株在患畜体内大量繁殖,进而导致感染率日益增多。因此在临床上滥用抗菌药物可对家畜产生严重危害,若抗菌药物使用不当还可能造成畜体药物中毒,严重者延误治疗时机,故须加强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实验检测,避免抗菌药使用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大肠杆 临诊症状 抗药菌株 物中毒 肠毒血症 水肿病 败血型 黄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的合理使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文秀 《草业与畜牧》 2009年第8期47-48,共2页
在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中,细菌性疾病因长期使用和滥用兽药,致使抗药菌株不断增加,并呈现上升趋势,甚至一些致病力不强的细菌也已对畜禽产生新的威胁。因此,在一定条件下细菌性疾病的危害已成为畜禽生产中的一个主要问题。群体药物... 在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中,细菌性疾病因长期使用和滥用兽药,致使抗药菌株不断增加,并呈现上升趋势,甚至一些致病力不强的细菌也已对畜禽产生新的威胁。因此,在一定条件下细菌性疾病的危害已成为畜禽生产中的一个主要问题。群体药物预防和治疗已是畜禽防疫工作中的主要环节。如何扬长避短,把盲目、不合理、甚至是滥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扭转过来,进行有目的、合理和科学地应用,已成为兽医临床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临床 合理使用 性疾病 畜禽生产 畜禽防疫工作 养殖生产 抗药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使用抗菌药物应注意的几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圣霞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第1期68-69,共2页
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畜禽的病毒性疾病由于应用特异性的预防办法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后,细菌性疾病呈现上升趋势,因长期使用和滥用抗生素,致使抗药菌株不断增加,甚至一些致病力不强的细菌也已构成了对畜禽产生新的威胁。因此,细菌性疾病的... 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畜禽的病毒性疾病由于应用特异性的预防办法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后,细菌性疾病呈现上升趋势,因长期使用和滥用抗生素,致使抗药菌株不断增加,甚至一些致病力不强的细菌也已构成了对畜禽产生新的威胁。因此,细菌性疾病的危害在一定条件下,已成为畜禽生产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 抗药菌株 预防办法 畜禽生产 致病力 滥用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霜霉、疫霉菌对唏酰吗啉和霜脲氰抗性风险初步分析(简报)
16
作者 王文桥 刘国容 +3 位作者 严乐恩 张小风 马志强 韩秀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3期76-77,共2页
内吸杀菌剂烯酞吗琳以及霜脉氰的混剂霜脉锰锌防治抗性霜霉病、疫病的效果显著,将成为苯基酞胺类杀菌剂和乙磷铝的后备替代品种。本项研究采用国际通用方法。
关键词 初步分析 疫霉 性风险 亚致死剂量 继代培养 葡萄 致病力 抗药菌株 侵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细菌性传染病病原药敏试验试剂盒(应用型)的研制
17
作者 刘清河 宋启明 +1 位作者 张立英 叶远森 《吉林畜牧兽医》 2010年第5期47-48,共2页
在吉林省兽医临床治疗中,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不正确应用,导致抗药菌株和抗药谱不断增加,造成细菌性传染病的扩散与蔓延,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
关键词 性传染病 应用型 敏试验 试剂盒 兽医临床治疗 病原 动物 抗药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如何科学高效应用抗菌素
18
作者 辛丰 《致富天地》 2009年第6期34-34,共1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中,有的养殖户因长期使用和滥用抗生素,致使抗药菌株不断增加,甚至一些致病力不强的细菌也已构成了对畜禽新的威胁。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采用适宜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对于... 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中,有的养殖户因长期使用和滥用抗生素,致使抗药菌株不断增加,甚至一些致病力不强的细菌也已构成了对畜禽新的威胁。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采用适宜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对于增强畜禽的免疫力和防止各种不良后果的发生,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合理应用 科学 滥用生素 致病微生物 养殖生产 抗药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 被引量:1
19
作者 毓芩 《国外医学情报》 1998年第3期35-35,共1页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出现了一种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在日本今年初首先发现了一例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球菌)病例之后,美国到目前为止记录了2例病人的资料。这种菌株是从接受多疗程万古霉素和其他抗生素治疗复...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出现了一种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在日本今年初首先发现了一例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球菌)病例之后,美国到目前为止记录了2例病人的资料。这种菌株是从接受多疗程万古霉素和其他抗生素治疗复发性腹膜炎和顽固性败血症的病人体内分离的。抗药菌株的迅速出现令人担忧,因为自80年代起万古霉素是唯一剩下的能有效治疗严重金葡球菌感染的抗生素。金葡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也是一种难以对付的致病菌,可引起各种感染,范围从疖到危及生命的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 金葡球 抗药菌株 控制中心 脑膜炎 心内膜炎 腹膜炎 败血症 生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菌对杀菌剂的抗性问题
20
作者 刘国镕 《世界农业》 1988年第2期46-47,共2页
病菌对杀菌剂抗性的发展和为害 微生物对杀生药剂的抗性大约有30年的历史,发生最早的是细菌对医药(如磺胺和抗菌素)的抗性。1950年后,发生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过去长期使用多作用部位的保护性杀菌剂,在生产中未曾因... 病菌对杀菌剂抗性的发展和为害 微生物对杀生药剂的抗性大约有30年的历史,发生最早的是细菌对医药(如磺胺和抗菌素)的抗性。1950年后,发生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过去长期使用多作用部位的保护性杀菌剂,在生产中未曾因抗性的发展而使防治失败的。但自1970年内吸杀菌剂发展以来,抗药性问题已成为农业植病防治和杀菌剂研制工业的紧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 性问题 抗药菌株 内吸杀 保护性杀 马铃薯晚疫病 群体 作用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