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苣质体同源片段的克隆及非抗生素标记的质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玉华 郝建国 贾敬芬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81,共10页
依据烟草、玉米、拟南芥和大豆质体基因组rps7基因和16S rD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菊苣质体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到1段4.8 kb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全长4 751 bp(GenBank登录号为GQ199478),包括449 bp的rps7基因5′端序列... 依据烟草、玉米、拟南芥和大豆质体基因组rps7基因和16S rD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菊苣质体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到1段4.8 kb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全长4 751 bp(GenBank登录号为GQ199478),包括449 bp的rps7基因5′端序列、793 bp的rps12基因、72 bp的trnV基因、1 315 bp的16S rDNA基因5′端以及大部分的基因间隔区,该序列与烟草对应区段的相似性为92%,与莴苣对应区段的相似性为97%。以此片段作为定点整合外源基因的同源重组片段,构建了非抗生素标记的菊苣质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pJBADH-GFP,酶切分析及PCR检测证明构建的载体符合预期设计。该载体的构建为建立高效、稳定的菊苣质体转化和无抗生素筛选体系奠定基础,为进一步通过质体基因工程手段将更多感兴趣的基因导入菊苣进行遗传改良,或以菊苣质体作生物反应器生产动物口服疫苗等搭建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质体同源片段 抗生素标记 定点整合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合成酶CMO、BADH基因无抗生素标记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
作者 邓川 高翎 +2 位作者 张君 宋冰 王丕武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5,18,共4页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表达载体进行改造,去除NptⅡ、Hyg等抗生素标记,获得安全载体骨架,分别构建了无抗生素选择标记的CMO、BADH以及双价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ROK-CMO、pCAMBIA-1301-BADH1、pCAMBIA-1301-CMO+BADH。通过冻融法将其转...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表达载体进行改造,去除NptⅡ、Hyg等抗生素标记,获得安全载体骨架,分别构建了无抗生素选择标记的CMO、BADH以及双价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ROK-CMO、pCAMBIA-1301-BADH1、pCAMBIA-1301-CMO+BADH。通过冻融法将其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得到工程菌株,为下一步安全转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CMO BADH 抗生素标记 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的沼液驯化、抗生素敏感性分析和选择标记筛选
3
作者 张红兵 史秀英 +2 位作者 李会宣 李磊 李文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4期22-27,共6页
通过平板划线法从河北的部分河流中筛选到5株小球藻,经奶牛养殖废水沼液驯化后得到优势藻株,通过18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对优势藻株种属进行鉴定,并比较了其对G418、氨苄青霉素和潮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藻株X-1在奶牛养殖... 通过平板划线法从河北的部分河流中筛选到5株小球藻,经奶牛养殖废水沼液驯化后得到优势藻株,通过18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对优势藻株种属进行鉴定,并比较了其对G418、氨苄青霉素和潮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藻株X-1在奶牛养殖废水沼液中的适应能力最强,对沼液中总氮、总磷和COD的去除能力最强;藻株X-1与Chlorella sp.的相似度最高;小球藻X-1对G418的敏感性最强,G418可作为小球藻X-1基因工程中的选择标记抗生素,最佳浓度为160μg·mL^-1。该研究为小球藻X-1利用G418作为选择标记构建表达载体、转化小球藻、培养无菌藻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沼液驯化 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抗生素标记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418和氯霉素作为转基因盐藻的抗生素筛选标记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杰 刘颖 +2 位作者 黄洁虹 俞梅敏 茹炳根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23,共2页
寻找可以作为筛选标记的抗生素是进行盐藻转基因的前提 ,尤其是分子更小、反应更灵敏的抗生素。通过降低培养液中NaCl浓度至 0 2 5mol l以后 ,进行抗生素筛选 ,得到了一种可以作为筛选标记的抗生素———G4 18,70 0 μg/mlG4 18在第 5... 寻找可以作为筛选标记的抗生素是进行盐藻转基因的前提 ,尤其是分子更小、反应更灵敏的抗生素。通过降低培养液中NaCl浓度至 0 2 5mol l以后 ,进行抗生素筛选 ,得到了一种可以作为筛选标记的抗生素———G4 18,70 0 μg/mlG4 18在第 5d即比较完全地杀死野生型盐藻细胞。由于未知的原因 ,实验中氯霉素表现出的抑制浓度是 4 0 0 μg ml,作用时间是 10d以上 ,不同于已有报道。在含 1 5mol lNaCl的盐藻培养基中 ,氯霉素、潮霉素、壮观霉素、G4 18、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都没有表现出杀死盐藻细胞的能力。这说明G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418 氯霉素 转基因盐藻 抗生素筛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配子体对四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大鹏 熊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60,共6页
采用显微计数的方法获得潮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等抗生素对裙带菜雌、雄配子体的致死率,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雌雄配子体对这些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裙带菜雌雄配子体对潮霉素和氯霉素敏感,482.7μg/ml潮霉素分别在第9... 采用显微计数的方法获得潮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等抗生素对裙带菜雌、雄配子体的致死率,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雌雄配子体对这些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裙带菜雌雄配子体对潮霉素和氯霉素敏感,482.7μg/ml潮霉素分别在第9、10天使雄配子体、雌配子体全部致死;雌雄配子体对氯霉素的敏感性还存在明显的差异,第8天氯霉素对雌雄配子体的半致死剂量分别是218.78μg/ml和371.54μg/ml。配子体对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相对不敏感,6000kU/L卡那霉素和800μg/ml的硫酸链霉素作用10天后雌雄配子体均无明显死亡现象。潮霉素和氯霉素可以作为裙带菜配子体的筛选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 雌雄配子体 抗生素 选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Z-5菌株的定殖能力检测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冬冬 刘涛 +4 位作者 高同国 姜军坡 雷白时 王世英 朱宝成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0-516,共7页
拮抗微生物能否在植株根围成功定殖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第一步。以棉田土壤中分离的对棉花黄萎病有较高生物防治效果的芽孢杆菌Z-5菌株为材料,采用抗利福平和抗病原真菌法标记Z-5菌株,筛选出在300μg·mL-1利福平的NA培养基上稳定... 拮抗微生物能否在植株根围成功定殖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第一步。以棉田土壤中分离的对棉花黄萎病有较高生物防治效果的芽孢杆菌Z-5菌株为材料,采用抗利福平和抗病原真菌法标记Z-5菌株,筛选出在300μg·mL-1利福平的NA培养基上稳定生长,对棉花黄萎病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菌落形态和菌体形态均未改变的Z-5突变体菌株。利用标记的Z-5菌株对棉花种子进行浸种、拌种和浇土处理,在含有利福平的平板上通过稀释涂布法定期检测棉花植株根际土壤、根、茎、叶中Z-5菌株的数量。结果表明,浇土组棉花根际土壤拮抗细菌Z-5平均数量为49.72×104cfu·g-1,浸种组为0.49×104cfu·g-1,拌种组为2.07×104cfu·g-1。浇土组根内Z-5平均数量为4.93×104cfu·g-1,浸种组为4.12×104cfu·g-1,拌种组为3.29×104cfu·g-1。浇土组茎内Z-5平均数量为1.32×104cfu·g-1,浸种组为0.17×104cfu·g-1,拌种组为0.74×104cfu·g-1。浇土组叶片Z-5平均数量为0.27×104cfu·g-1,浸种组为0.17×104cfu·g-1,拌种组为0.22×104cfu·g-1。表明Z-5菌株能够在棉花根际土壤及植株体内有效定殖;采用浇土法处理棉花种子,Z-5菌株在棉花植株体内及根际土壤定殖效果最好,优于浸种法和拌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拮抗 定殖 抗生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香蕉枯萎病拮抗菌在香蕉体内的定殖 被引量:10
7
作者 汪腾 段雅婕 +5 位作者 刘兵团 郭刚 周登博 谭昕 张锡炎 黄绵佳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2-350,共9页
本研究将2株香蕉枯萎病拮抗细菌0202和1112分别涂布于含有不同浓度的利福平培养基上,筛选出抗药性标记菌株0202-r和1112-r。将香蕉枯萎病菌Foc4接种于香蕉植株根部,3d后再将抗药性标记菌株接种在同一部位或位点,于不同时间测定拮抗细菌... 本研究将2株香蕉枯萎病拮抗细菌0202和1112分别涂布于含有不同浓度的利福平培养基上,筛选出抗药性标记菌株0202-r和1112-r。将香蕉枯萎病菌Foc4接种于香蕉植株根部,3d后再将抗药性标记菌株接种在同一部位或位点,于不同时间测定拮抗细菌在根际、根内、球茎和假茎的定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将拮抗细菌接种香蕉根部1~3d后,在植株根际土壤内存在大量拮抗细菌,而根内、球茎和假茎内存在少量拮抗细菌;接种7~14d后,在植株根内、球茎和假茎内定殖的拮抗细菌增多,并达到最大量;在接种14~21d后,在植株根内、球茎和假茎内定殖的拮抗细菌量急剧下降;在接种28~35d后,在植株根内、球茎和假茎内定殖的拮抗细菌量稍有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拮抗细菌 抗生素标记 定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细菌L_1-9双抗菌株的定殖能力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军强 汪晶晶 +4 位作者 王琦 马桂珍 暴增海 王淑芳 周向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3-198,共6页
采用抗生素标记法,对海洋多黏类芽孢杆菌L1-9菌株进行标记,抗性菌株L1-9Str,rif对链霉素和利福平的抗性浓度分别为160μg/m L和20μg/m L。双抗菌株L1-9Str,rif的抑菌特性及其对链霉素和利福平的抗性经多次传代仍比较稳定。盆栽试验表明... 采用抗生素标记法,对海洋多黏类芽孢杆菌L1-9菌株进行标记,抗性菌株L1-9Str,rif对链霉素和利福平的抗性浓度分别为160μg/m L和20μg/m L。双抗菌株L1-9Str,rif的抑菌特性及其对链霉素和利福平的抗性经多次传代仍比较稳定。盆栽试验表明,该双抗菌株能在黄瓜根部土壤及根组织、茎基部、子叶和真叶组织中定殖。菌株L1-9Str,rif在黄瓜外根际、根际和根表土壤及黄瓜组织中的定殖动态基本一致,初期黄瓜组织中L1-9Str,rif菌量较少,随着时间的延长,菌量逐渐增加,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少。菌株L1-9Str,rif在根表土壤中菌量最多(1.76×109 CFU/g),其次是根际土壤,外根际土壤中菌量较少;在黄瓜组织中,菌株L1-9Str,rif其在子叶中的定殖能力最强(5.63×104 CFU/g),其次是根和茎基部(0-2 cm);调查至第26 d时在根部土壤中的含菌量仍保持在稳定的水平,其中根表土壤中含菌量最高(2.41×107 CFU/g),在黄瓜组织样品中,子叶中的含菌量最高(4.15×104 CFU/g);温室防病实验结果表明,菌株L1-9和L1-9Str,rif菌株对黄瓜枯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不同时期防效均达70%以上。上述结果表明来自海洋的多黏类芽孢杆菌L1-9菌株能在黄瓜根部土壤及幼苗组织中定殖,是一株有潜力的黄瓜枯萎病生防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多黏类芽孢杆菌 抗生素标记 黄瓜枯萎病 定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GX7在鸡粪中的定殖及发酵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敖静 李杨 +1 位作者 刘晓辉 高晓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7-873,共7页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GX7在鸡粪中的定殖情况,及其在鸡粪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GX7进行抗生素标记,并在鸡粪发酵中添加菌剂,通过鸡粪的堆肥发酵试验,测定未加菌剂、加入GX7菌剂与加入复合菌剂的物料发酵中含水...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GX7在鸡粪中的定殖情况,及其在鸡粪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GX7进行抗生素标记,并在鸡粪发酵中添加菌剂,通过鸡粪的堆肥发酵试验,测定未加菌剂、加入GX7菌剂与加入复合菌剂的物料发酵中含水量、全氮、全磷、全钾以及有机碳等参数。【结果】GX7在鸡粪中有很好的定殖能力,回接至鸡粪中10 d后,存活菌数仍有1.3×10^2 CFU/g。鸡粪堆肥发酵试验中,加入复合菌剂的处理发酵时间缩短了3~5 d;含水量分别下降到29.0%、23.2%和22.1%;全磷含量提高到0.98%、1.02%和1.12%;全钾含量提高到2.53%、2.55%和2.65%;有机碳含量均下降了约10%。【结论】GX7作为单一菌株的菌剂,在堆肥发酵的高温阶段有一定作用,但发挥作用较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抗生素标记 定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安全性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以表达水稻反义蜡质基因的载体构建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丽君 戎益泉 +1 位作者 张善明 李建粤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027-1031,共5页
基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考虑,在用于转化的表达载体上除了含有目的基因以及控制该目的基因表达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外,最好不存在其它有可能存在安全性争议的DNA序列,由此培育的转基因植物可能将更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本研究以pCAMBIA130... 基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考虑,在用于转化的表达载体上除了含有目的基因以及控制该目的基因表达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外,最好不存在其它有可能存在安全性争议的DNA序列,由此培育的转基因植物可能将更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本研究以pCAMBIA1300载体为基础,基因操作去除pCAMBIA1300质粒上的潮霉素抗性基因和花椰菜花叶病毒的35S启动子序列,构建了两种只含有水稻蜡质基因启动子引导蜡质基因反义片段的表达载体,p13AWY-1和p13AWY-2。其中p13AWY-1表达载体含有一个由水稻蜡质基因启动子、第一内含子、反义蜡质基因(W axy pro+intron1+anti-W axy)的融合基因单元;而p13AWY-2表达载体含有两个正向排列的W axy pro+intron1+anti-W axy融合基因单元。我们通过构建水稻反义蜡质基因安全性表达载体,试图为植物安全性表达载体的构建提供一种思路,为今后大规模商业化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遗传特性提供安全的转基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植物表达载体 生物安全性 35S启动子 抗生素标记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体内代谢与转基因食品安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通 娄义洲 +2 位作者 查天发 王翠萍 王晓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4年第3期88-90,共3页
本文介绍了核酸的体内代谢的过程,并从过敏原、毒素和抗营养因子、抗生素标记基因、基因漂移4个方面 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作了一些论述。
关键词 核酸 体内代谢 转基因食品 过敏原 毒素 抗营养因子 抗生素标记基因 基因漂移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葡萄灰霉病贝莱斯芽孢杆菌的生长特征及对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强 牛新湘 +11 位作者 刘萍 杨红梅 楚敏 王宁 林青 包慧芳 詹发强 张雨萌 王静怡 佐长赓 娄恺 史应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26-133,共8页
为了明确贝莱斯芽孢杆菌TP-1对葡萄灰霉病的抗病机制,通过抗生素标记法筛选抗性标记菌株,成功获得能抗300μg/mL利福平的标记菌株TP-1R,研究了标记菌株的抗性遗传稳定性及其对葡萄灰霉病的拮抗作用,并分析其在葡萄中的定殖情况以及对葡... 为了明确贝莱斯芽孢杆菌TP-1对葡萄灰霉病的抗病机制,通过抗生素标记法筛选抗性标记菌株,成功获得能抗300μg/mL利福平的标记菌株TP-1R,研究了标记菌株的抗性遗传稳定性及其对葡萄灰霉病的拮抗作用,并分析其在葡萄中的定殖情况以及对葡萄果实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标记菌株在经15次传代培养后,仍能在含利福平的培养基中稳定生长,且标记菌株对灰霉病的拮抗作用与原始菌株无明显差异。检测到标记菌株在葡萄上的定殖量于贮藏(20℃)第15 d达到峰值,为4.32×10^(6)CFU/g,在贮藏第30 d菌株定殖数量仍可达到3.11×10^(6)CFU/g,菌株TP-1能在葡萄上稳定定殖;接种菌株TP-1发酵液能有效抑制灰霉病的发生,降低葡萄采后腐烂率。在贮藏期间,葡萄防御酶PAL、PPO、APX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拮抗菌TP-1处理组的3种酶活性显著高于CK(P<0.05),在第15 d时,拮抗菌处理组PAL、PPO、APX活性是CK的1.23、1.19、2.01倍。菌株TP-1在葡萄上的定殖可诱导葡萄PAL、PPO、APX活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葡萄对灰霉病的抗性。本研究为揭示贝莱斯芽孢杆菌TP-1的生防机理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定殖 酶活性 灰霉病 抗生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球菌目(Thermococcales)遗传操作系统研究与应用进展
13
作者 付寅坤 肖湘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34,共7页
热球菌目(Thermococcales)是一类分离自浅海热泉或者深海热液口的超嗜热微生物,包括火球菌(Pyrococcus)、热球菌(Thermococcus)、古老球菌(Palaeococcus)。研究其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基因的功能等必须借助遗传操作系统。由于选择标记的... 热球菌目(Thermococcales)是一类分离自浅海热泉或者深海热液口的超嗜热微生物,包括火球菌(Pyrococcus)、热球菌(Thermococcus)、古老球菌(Palaeococcus)。研究其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基因的功能等必须借助遗传操作系统。由于选择标记的限制,Thermococcales遗传操作系统落后于其他菌株。近年来,在Thermococcales发现了内源质粒并可以将其改造用作遗传工具。如在Thermococcus kodakarensis及Pyrococcus furious等菌株内都建立了成熟的遗传系统,并用于基因敲除以及基因表达。将就Thermococcales内源质粒的发现和遗传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coccales 遗传操作系统 营养缺陷标记 抗生素标记 穿梭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14
作者 田玲 《国外医学情报》 2003年第9期8-9,共2页
自1993年全球首例转基因食品西红柿投放美国市场以来,各种转基因食品的开发得到迅猛发展。然而与此同的,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争论也一刻没有停止。为此,联合国在《生物安全议定书》中指出,各国公众都有权利知道转基因食品的真实... 自1993年全球首例转基因食品西红柿投放美国市场以来,各种转基因食品的开发得到迅猛发展。然而与此同的,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争论也一刻没有停止。为此,联合国在《生物安全议定书》中指出,各国公众都有权利知道转基因食品的真实情况。目前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各异,出于公共健康安全的考虑,有关国际组织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各自对转基因生物(包括植物)的管理法规,负责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监控,以对转基因产品实行严格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安全性 毒性 变应原性 抗生素抵抗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eening study on new tumor marker periplakin for lung cancer
15
作者 Shuqin Dai Wei Li +4 位作者 Mian Kong Yuzhen Zheng Shuying Chen Junye Wang Linquan Zang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3年第7期305-309,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lung cancer targeting binding polypeptide ZS-9 to screen cDNA library of human lung cancer and obtain ZS-9 specific ligand to confirm tumor marker of non small-cell lung can...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lung cancer targeting binding polypeptide ZS-9 to screen cDNA library of human lung cancer and obtain ZS-9 specific ligand to confirm tumor marker of 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 Methods: Artificially synthesize biotin labeled peptide ZS-9, anchored ZS-9 in the enzyme label plate coupled by avidin, used ZS-9 as probe to screen cDNA library of human lung cancer, after screening, obtained bacteriophage clone specifically binding with anchored polypeptide ZS-9. Extracted plasmid of bacteriophage and performed sequencing after amplified by PCR. Results: It was demonstrated by bioinformatic analysis on the sequence of ligand binded by lung cancer specific peptide ZS-9 that the ligand was the cytoskeletal protein periplakin on the surface of lung cancer cells, suggesting that periplakin might be a new marker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 lung cancer. Conclusion: Use specific lung cancer binding peptide to screen new tumor marker periplakin in lung cancer and further studies on its biologic functions in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lung cancer are still nee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 library lung cancer PEPTIDE phage display BIOMARK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细菌EBS05在小麦体内的定殖动态及其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文才艺 王凯旋 +2 位作者 汪敏 王努 武哲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1-486,共6页
以抗药性突变菌株为筛选标记,采用稀释倒平板法,研究了内生细菌EBS05在小麦体内的定殖动态,并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EBS05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EBS05在小麦根内具有较强的定殖能力,且能从根部向茎、叶部转移,其定殖量... 以抗药性突变菌株为筛选标记,采用稀释倒平板法,研究了内生细菌EBS05在小麦体内的定殖动态,并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EBS05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EBS05在小麦根内具有较强的定殖能力,且能从根部向茎、叶部转移,其定殖量与菌株的接种浓度呈正相关,当接种浓度为108 CFU/mL时,EBS05能在根、茎内有效定殖,并持续向叶内转移。以菌体浓度为108CFU/mL的发酵液进行浸种或灌根处理后,EBS05在根内定殖量始终大于同时期茎、叶内的定殖量;菌株在小麦根、茎和叶内的定殖数量均表现为接种初期逐渐增加,至接种后第10~12天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内生细菌EBS05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25 g/L咯菌腈(flu-dioxonil)悬浮种衣剂,带菌发酵液和除菌发酵液的盆栽防治效果分别达91.2%和88.2%,大田防治效果分别为66.3%和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抗生素标记 定殖 小麦纹枯病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五味子内生拮抗菌JYg07的定殖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岩 高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242-3247,共6页
目的检测内生拮抗菌JYg07在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植株内的定殖情况。方法利用抗生素标记法获得JYg07菌株的抗链霉素和利福平的双抗突变体菌株,采用灌根、喷雾、注射和刺伤叶片等方法接种,测定JYg07菌株在五味子植株内的定殖情况... 目的检测内生拮抗菌JYg07在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植株内的定殖情况。方法利用抗生素标记法获得JYg07菌株的抗链霉素和利福平的双抗突变体菌株,采用灌根、喷雾、注射和刺伤叶片等方法接种,测定JYg07菌株在五味子植株内的定殖情况。结果 JYg07菌株可以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进入五味子体内,并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菌液浓度主要影响定殖高峰到来的时间;4种接种方式均可以使JYg07菌株在五味子体内稳定的定殖并传导,并且在根中的定殖能力要高于茎和叶。高浓度接种培养液、灌根接种的方式可以保证JYg07菌株在五味子植株中达到最佳定殖状态。结论JYg07菌株可以在五味子体内稳定定殖并传导,能够作为新的生防菌资源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内生拮抗菌 抗生素标记 JYg07菌株 定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