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1
作者 刘清娴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期113-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接收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下肢DV... 目的探讨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接收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下肢DVT预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预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凝血指标、股静脉血流情况(股静脉血流速度及股静脉血流量),以及住院期间下肢DVT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浆凝血酶时间(TT)均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股静脉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起到协同增效作用,有效改善凝血指标,加速静脉血流,降低下肢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抗栓泵 中药热奄包 急性心肌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抗栓泵联合程序化下肢训练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郭亚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3727-3729,共3页
目的:探讨压力抗栓泵联合程序化下肢训练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2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压力抗栓泵联合程序化下肢训练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2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压力抗栓泵联合程序化下肢训练),比较两组的血液黏稠度、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液黏稠度指标值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DVT的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P<0.05);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抗栓泵联合程序化下肢训练能够降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血液黏稠度,预防其下肢DVT发生,改善其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水平,对其术后康复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抗栓泵 程序化下肢训练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癌因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抗栓泵联合循证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崔慧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13-0116,共4页
评价压力抗栓泵联合循证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为时间节点,选取此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 评价压力抗栓泵联合循证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为时间节点,选取此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压力抗栓泵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压力抗栓泵联合循证护理在预防颅脑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抗栓泵 循证护理 颅脑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抗栓泵治疗压力对极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陆玉萍 王建英 +4 位作者 宋燕波 蒋静 徐玲 闫凯旋 黄丽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2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采用压力抗栓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有效压力。方法将50例极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拟行压力抗栓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同型号压力抗栓泵,治疗压力值A组设为30mmH... 目的探讨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采用压力抗栓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有效压力。方法将50例极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拟行压力抗栓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同型号压力抗栓泵,治疗压力值A组设为30mmHg,B组为40mmHg,每次治疗60min,连续3d后评价效果。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颅内压在治疗前、治疗开始后30min、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极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采用压力抗栓泵预防深静脉血栓设置30~40mmHg的治疗压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重型颅脑损伤 深静脉血栓 颅内压 压力抗栓泵 预防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抗栓泵和专业护理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DVT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谭群英 全凤英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19-1320,1322,共3页
目的观察压力抗栓泵和针对性专业护理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月8收治的初次脑卒中偏瘫患者2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压力抗栓泵和针对性专业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观察压力抗栓泵和针对性专业护理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月8收治的初次脑卒中偏瘫患者2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压力抗栓泵和针对性专业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个月内观察小腿周径、深静脉血流速度、是否有DVT形成、肢体症状(肿胀、疼痛、皮温)等。结果治疗组小腿周径明显小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DVT 4例,对照组发生DVT 13例。结论压力抗栓泵和专业护理能有效预防偏瘫患者下肢DVT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脑卒中 偏瘫 压力抗栓泵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抗栓泵预防老年骨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淑芬 程小芸 +2 位作者 陈捷 叶彩霞 段清萍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2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压力抗栓泵辅助预防老年骨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用常规抗凝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及护理,比较两... 目的:探讨压力抗栓泵辅助预防老年骨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用常规抗凝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术后7 d在凝血指标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泵能够有效减少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配合良好的护理,能明显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抗栓泵 老年骨科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D压力抗栓泵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7
7
作者 潘丽英 章泾萍 +1 位作者 奚卫珍 黄静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24-26,共3页
目的了解SCD压力抗栓泵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60例单侧THR术后患者随机分成锻炼组和抗栓泵组各30例。锻炼组实施早期功能锻炼;抗栓泵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SCD压力抗栓泵,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第1、3... 目的了解SCD压力抗栓泵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60例单侧THR术后患者随机分成锻炼组和抗栓泵组各30例。锻炼组实施早期功能锻炼;抗栓泵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SCD压力抗栓泵,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监测两组患者下肢DVT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同时术后第7天行患肢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锻炼组DVT发生率为16.67%,抗栓泵组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栓泵组患肢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锻炼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锻炼组(均P<0.05)。结论 SCD压力抗栓泵预防THR术后DVT有一定的效果,并可减轻患者疼痛和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SCD压力抗栓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栓泵与压力带联合应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朱小芳 李德凤 +3 位作者 张福珍 吴雪琴 黄小红 陈娟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抗栓泵与压力带对剖宫产手术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35例产科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等分为常规护理组、单纯压力带组和抗栓泵+压力带组,比较三组产妇D-二聚体、血小板、凝血四项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 目的:探讨抗栓泵与压力带对剖宫产手术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35例产科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等分为常规护理组、单纯压力带组和抗栓泵+压力带组,比较三组产妇D-二聚体、血小板、凝血四项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常规护理组术后D-二聚体浓度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内,单纯压力带组和抗栓泵+压力带组术后D-二聚体下降,其次三组凝血指标术后有所差异,单纯压力带组和抗栓泵+压力带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抗栓泵联合压力带使用能改善产妇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可减少剖腹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其为机械性方法,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栓泵 压力带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抗栓泵辅助预防老年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护理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颖 薛柏余 于雪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6期1450-1451,共2页
[目的]观察术后卧床72h以上老年病人使用压力抗栓泵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术后卧床72h的老年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进行辅助治疗。两... [目的]观察术后卧床72h以上老年病人使用压力抗栓泵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术后卧床72h的老年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进行辅助治疗。两组均在术后固定时间抽血检测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结果]术后卧床72h以上老年病人应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明显,对病人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术后卧床72h以上老年病人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应使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抗栓泵 老年病人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抗栓泵辅助预防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黄颖 薛柏余 于雪 《微创医学》 2007年第3期188-189,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卧床72h以上的患者使用压力抗栓泵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对11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进行辅助治疗。两组均在术... 目的观察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卧床72h以上的患者使用压力抗栓泵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对11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进行辅助治疗。两组均在术后相同时间检测凝血指标及双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全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共计8例(7.41%,8/108),其中治疗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75%,1/57),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13.73%,7/5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术后7d凝血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抗栓泵 老年人 膝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压力抗栓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袁文旗 王贺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压力抗栓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 目的:分析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压力抗栓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预防,试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术后12 h给予2 500 IU,脐周皮下注射,术后第一日开始给予5 000 IU,qd,脐周皮下注射)结合压力抗栓泵预防治疗,比较两组DVT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深静脉血流速度和下肢周径。结果 :试验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深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结合压力抗栓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抗栓泵治疗 低分子肝素钙 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D压力抗栓泵预防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昊 龚小芳 《血栓与止血学》 2015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SCD压力抗栓泵预防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60例泌尿外科行TUR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SCD压力抗栓泵,... 目的研究SCD压力抗栓泵预防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60例泌尿外科行TUR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SCD压力抗栓泵,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监测两组患者下肢DVT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占比83.33%(25/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监测两组患者下肢DVT的主要疼痛情况和体温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DVT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CD压力抗栓泵预防TURP后DVT有一定的效果,并可减轻患者疼痛和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D压力抗栓泵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预防中重度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高华 王胜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6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预防中重度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中重度脑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人工按摩康复方法,观察组采取间歇式充气压... 目的探讨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预防中重度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中重度脑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人工按摩康复方法,观察组采取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治疗。结果 2组治疗5d、10d、15d偏瘫小腿腿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5;t=3.24,P<0.05;t=3.28,P<0.05)。2组在治疗5d、10d、15d偏瘫肢体血流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P<0.05;t=3.16,P<0.05;t=3.24,P<0.05)。2组DVT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2组主诉有疼痛等不适感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P<0.05)。结论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预防中重度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较传统按摩式预防在临床上具有更好的预防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间歇式充气压力抗栓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抗栓泵在预防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潘玲玲 黄瑾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3期42-43,共2页
目的:预防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观察压力抗栓泵预防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治疗方法,主动、被动的活动患者双下肢。实验组在此... 目的:预防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观察压力抗栓泵预防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治疗方法,主动、被动的活动患者双下肢。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术后2 h双下肢使用压力抗栓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抗栓泵预防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恶性肿瘤 压力抗栓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D压力抗栓泵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骨盆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孙利 徐艳侠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1年第3期512-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SCD压力抗栓泵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骨盆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骨盆骨折术的78例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研究组39例。术后对照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应... 目的探讨SCD压力抗栓泵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骨盆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骨盆骨折术的78例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研究组39例。术后对照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SCD压力抗栓泵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术后3 d、8 d、14 d研究组的D-D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股静脉流速大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下肢肿胀疼痛、乏力、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盆骨折术后的康复中,实施SCD压力抗栓泵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D压力抗栓泵 早期康复护理 骨盆骨折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在全麻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被引量:11
16
作者 肇冰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4期2265-2266,共2页
目的探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2月~2012年12月使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与常规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行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对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结果干预组和常规... 目的探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2月~2012年12月使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与常规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行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对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结果干预组和常规组分别为600人。平均年龄分别为[(49.8±13.0)岁、(50.5±12.3)岁,P=0.34)],平均体重指数分别为[(29.1±3.5)、(28.6±6.3),P=0.09)],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1±1.5)h、(3.2±1.3)h,P=0.22)],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人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19)。干预组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结论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能够有效预防全麻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D压力抗栓泵在预防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海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压力抗栓泵 危重患者 SCD 应用 预防 深静脉系统 多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滕晓菊 卫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凝、康复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间歇性四肢血液循环泵治疗。结果:我科自2007年6月以来... 目的:探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凝、康复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间歇性四肢血液循环泵治疗。结果:我科自2007年6月以来共运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60例,在第7、10天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治疗深静脉血栓疗效明确,且副作用较小,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抗栓泵预防ICU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0
19
作者 钱志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压力抗栓泵在预防ICU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我科5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护理,试验组在常规预防护理基础上采取压力抗栓泵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目的:探讨压力抗栓泵在预防ICU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我科5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护理,试验组在常规预防护理基础上采取压力抗栓泵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仅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57%,对照组共8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8.57%,两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危重患者在常规预防护理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抗栓泵 危重患者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充气压力抗栓泵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权月 《天津护理》 2012年第3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间歇充气压力抗栓泵对预防和减少肝胆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自肝胆外科术后患者124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6例,对照组58例。试验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运用间歇充气压力抗栓泵对预防和减少肝胆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自肝胆外科术后患者124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6例,对照组58例。试验组在常规预防DVT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间歇充气压力抗栓泵,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预防DVT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术后24 h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24 h试验组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血流速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术后运用间歇充气压力抗栓泵可改善患者血流速度,预防和减少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充气压力抗栓泵 深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