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逐级递进式高耗能抗撞磁流变阻尼器设计
1
作者 孟壮 于国军 +2 位作者 何骏 叶晓龙 高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96-1903,共8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桥墩与船舶安全,针对桥墩防撞装置多为被动式耗能,其动态响应及防撞耗能效果较差,装置适应性有限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桥墩的逐级递进式高耗能抗撞磁流变阻尼器。通过建立力学模型确立了阻尼器结构参数;使用有限元对结... 为了更好地保护桥墩与船舶安全,针对桥墩防撞装置多为被动式耗能,其动态响应及防撞耗能效果较差,装置适应性有限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桥墩的逐级递进式高耗能抗撞磁流变阻尼器。通过建立力学模型确立了阻尼器结构参数;使用有限元对结构强度及磁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部件强度满足要求,2 A电流下间隙处磁感应强度可达到1.2 T;缸筒内设置3个活塞,在不同的撞深位移下可协同工作,将阻尼器的耗能分成3个阶段,无电流下最小阻尼力为15 kN,最大阻尼力为496 kN,阻尼力随着位移的变大增加了481 kN;2.5 A电流下阻尼力随位移从78 kN增大到1204 kN,提升了约15倍。有效提高了阻尼器的出力且实现分级递进式抗冲耗能的优良效果;在桥墩防撞装置中应用可实现半主动式防撞耗能。理论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阻尼器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级递进 抗撞耗能 磁流变阻尼器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航道桥通航安全风险评估及抗撞性能研究
2
作者 褚志锋 苗建宝 雷浪 《黑龙江科学》 2025年第4期52-55,共4页
以一座内河航道桥为依托工程,采用实地调研结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方法获取了桥梁、航道及通航船舶及桥区水域尺度等基本技术参数,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该航道桥所处流场在高水位工况下的水流流态和航道内横流及紊流情况,明... 以一座内河航道桥为依托工程,采用实地调研结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方法获取了桥梁、航道及通航船舶及桥区水域尺度等基本技术参数,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该航道桥所处流场在高水位工况下的水流流态和航道内横流及紊流情况,明确了桥位处流速变化对航道冲淤变化的影响,采用强迫振动法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工程桥梁抗撞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横桥向、顺桥向碰撞桥墩承载力,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桥梁墩柱截面进行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桥位处流速变化不大,对航道淤积影响较小,在横桥向、纵桥向船撞荷载下,桥墩最不利位置均位于船撞侧立柱根部,在立柱顶、底面均形成塑性铰,区别在于在横桥向船撞荷载作用下,立柱顶、底面塑性铰区抗剪承载力不足,而在纵桥向船撞荷载作用下,立柱顶、底面塑性铰区抗剪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桥梁 实地调研 数值模拟 风险评估 抗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防撞设施桥梁抗撞性能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永祥 李文英 贾小龙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8,共8页
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桥梁抗撞性能评估,特别是准确评价防撞设施的防护效果,是已建桥梁进行船撞桥隐患整治的难题之一。为准确评估已建桥梁加装防撞设施后的抗撞性能,基于现有规范及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大量工程项目经验,从抗撞性能评估总... 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桥梁抗撞性能评估,特别是准确评价防撞设施的防护效果,是已建桥梁进行船撞桥隐患整治的难题之一。为准确评估已建桥梁加装防撞设施后的抗撞性能,基于现有规范及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大量工程项目经验,从抗撞性能评估总体环节、抗撞性能标准确定、设防代表船型确定、船舶撞击力计算、防撞设施防护效果分析、桥墩船撞效应计算及抗撞性能验算等方面,建立了既有防撞设施桥梁抗撞性能评估方法的标准化框架流程。以某长江公路大桥3~#主墩为例,运用上述方法进行桥梁抗撞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典型计算工况下,防撞设施较好地发挥了耗能缓冲防护效果,延长了撞击时间,削减了船舶撞击力,对船舶正撞及侧撞峰值力削减率分别为47.2%和51.6%;不考虑防撞设施防护效果时,3~#主墩抗撞性能不满足要求,主要表现为墩身及桩基横桥向抗剪性能不足;考虑防撞设施防护效果后,墩身及桩基横桥向抗剪性能不足得到改善,桥墩抗撞性能可满足要求。既有防撞设施桥梁抗撞性能评估方法的标准化框架流程系统全面,可用于已建桥梁防撞设施评价及抗撞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抗撞性能评估 有限元法 设施
原文传递
大跨梁-拱组合刚构桥船撞力和抗撞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文明 王志伟 赖亚平 《中外公路》 2024年第5期132-142,共11页
梁-拱组合刚构桥是一种新桥型,船撞研究较少。该文以礼嘉嘉陵江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大跨度上承式梁-拱组合刚构桥梁的船撞力标准值和抗撞性能。首先确立了代表船型和船撞计算工况,利用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瞬态动力软件模拟了单墩... 梁-拱组合刚构桥是一种新桥型,船撞研究较少。该文以礼嘉嘉陵江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大跨度上承式梁-拱组合刚构桥梁的船撞力标准值和抗撞性能。首先确立了代表船型和船撞计算工况,利用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瞬态动力软件模拟了单墩模型在各工况下船桥碰撞过程,并对比了船撞力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多种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最后利用全桥模型和验算截面的极限承载力反推得到桥墩的极限抗船撞力,对桥墩的抗撞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船撞力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波动特征,船艏最大撞深发生时刻滞后于最大撞击力发生时刻,船桥碰撞过程中的系统能量主要是由船舶动能转化为船艏局部变形内能;不同的船撞力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推荐采用动力仿真模拟值;极限抗船撞力验算结果表明礼嘉嘉陵江大桥主墩的抗撞性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拱组合刚构 船桥碰 抗撞性能 有限元法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暮坪湘江特大桥主桥抗撞性能研究与防撞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常柱刚 魏标 +1 位作者 樊伟 户东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4,共8页
为保证长沙暮坪湘江特大桥主桥船-桥碰撞安全性,对该桥进行了抗撞性能研究与防撞设计。采用LS-DYNA软件开展船-桥碰撞分析,确定设防船撞力;结合冲击谱近似方法确定设防船撞动力作用,计算桥墩动力需求与抗撞能力,评估结构安全性;针对主... 为保证长沙暮坪湘江特大桥主桥船-桥碰撞安全性,对该桥进行了抗撞性能研究与防撞设计。采用LS-DYNA软件开展船-桥碰撞分析,确定设防船撞力;结合冲击谱近似方法确定设防船撞动力作用,计算桥墩动力需求与抗撞能力,评估结构安全性;针对主墩拱脚防护及过渡墩抗弯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由UHPC面板、内置X型耗能钢板、EPS泡沫及D型防撞护舷等构成的钢-UHPC组合防撞设计方案,并开展防撞效果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除撞击力峰值外,最高水位工况下结构响应均大于最低水位工况;未设置防撞装置时主墩具有较好的抗撞能力,且有一定的安全富余,而过渡墩无法满足抗弯需求;主墩设置防撞装置能在1.5 s内将船舶侧撞速度降为0,有效地阻止了船舶侧向侵入,过渡墩防撞装置钢板厚10 mm时,撞击力峰值降低了35%,主要响应峰值降幅达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船-桥碰 击力 抗撞性能 安全性 钢-UHPC组合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波纹管连接混凝土防撞墙抗撞性能研究
6
作者 林梦晗 苗瑞峰 李立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3-1082,共10页
【目的】研究装配式混凝土防撞墙抗撞性能。【方法】设计金属波纹管连接装配式混凝土防撞墙,并对其抗撞性能进行了试验与有限元研究,重点对水平撞击作用下装配式混凝土防撞墙破坏形态、受力全过程以及抗撞性能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分别... 【目的】研究装配式混凝土防撞墙抗撞性能。【方法】设计金属波纹管连接装配式混凝土防撞墙,并对其抗撞性能进行了试验与有限元研究,重点对水平撞击作用下装配式混凝土防撞墙破坏形态、受力全过程以及抗撞性能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分别考虑防撞墙根部连接形式、连接钢筋间距与撞击能量对抗撞性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摆锤撞击作用下,主要在试件背部产生环形并向四周扩展的裂缝,迎撞面撞击位置局部混凝土压碎,根部钢板与底座混凝土脱离;有限元模拟试件的破坏机理、冲击力时程曲线及跨中挠度时程曲线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随着撞击能量提高,构件冲击力峰值明显升高;增加底部角钢与钢板连接及加密连接钢筋均可有效降低试件跨中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混凝土防 抗撞性能 金属波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交通桥工程抗撞性能分析
7
作者 熊先华 冀温源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20-226,共7页
在船闸与枢纽交通桥混合区域,存在过闸船舶与交通桥碰撞风险。对此,结合《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采用有限单元法对长洲三线四线船闸交通桥抗撞性能进行验算分析。研究表明:5000吨级设防代表船型撞击船闸分水墙,箱梁... 在船闸与枢纽交通桥混合区域,存在过闸船舶与交通桥碰撞风险。对此,结合《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采用有限单元法对长洲三线四线船闸交通桥抗撞性能进行验算分析。研究表明:5000吨级设防代表船型撞击船闸分水墙,箱梁最大位移趋近于零,交通桥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该工况下船闸和交通结构安全受到的影响较小;5000吨级和3000吨级设防代表船型正面撞击船闸交通桥,箱梁位移值较大,易造成桥梁损坏,船舶的大型化发展使船闸与枢纽交通桥混合区域的桥梁安全风险增加。相比撞击船闸分水墙工况,船舶撞击船闸交通桥箱梁工况更易造成桥梁损坏,应完善导助航标志标牌,提醒船舶核实自身干舷高度与桥梁净高的符合性,提升进出闸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洲船闸 交通桥 抗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碰撞作用下通航孔桥墩的抗撞性能评估
8
作者 李悦 晏勇 +2 位作者 宁哲 单宏兰 罗安然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9-28,共10页
针对跨越航道的桥梁水域通航环境复杂,易发生船桥碰撞事故的问题,以某跨江斜拉桥工程实例为对象,对船舶碰撞作用下通航孔桥墩的抗撞性能进行了评估.采用LS-DYNA仿真软件模拟船舶撞击桥墩的过程,获得船舶的撞击力,再计算桥墩在船舶撞击... 针对跨越航道的桥梁水域通航环境复杂,易发生船桥碰撞事故的问题,以某跨江斜拉桥工程实例为对象,对船舶碰撞作用下通航孔桥墩的抗撞性能进行了评估.采用LS-DYNA仿真软件模拟船舶撞击桥墩的过程,获得船舶的撞击力,再计算桥墩在船舶撞击、自重和浮力等荷载组合下的力学响应,并将这些力学响应与桥墩在破坏临界状态下的力学指标进行比较,最终实现了桥墩抗撞性能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8#和30#桥墩墩柱的抗弯、抗剪验算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加固并设置防撞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抗撞性能 桥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江旧桥抗撞性能分析
9
作者 葛士强 《公路与汽运》 2024年第3期112-116,共5页
采用基于数学模型的船撞概率分析方法,通过MIDAS/Civil时程分析,输入节点动力荷载,采用JTG/T 3360-02—2020《公路桥梁抗撞设计规范》中强迫振动法计算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桥主墩及过渡墩的船撞效应,同时对该桥抗撞性能进行验算... 采用基于数学模型的船撞概率分析方法,通过MIDAS/Civil时程分析,输入节点动力荷载,采用JTG/T 3360-02—2020《公路桥梁抗撞设计规范》中强迫振动法计算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桥主墩及过渡墩的船撞效应,同时对该桥抗撞性能进行验算分析,得到主桥各墩可承受的最大船舶限制吨位及抗撞性能,并据此提出处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连续刚构桥 桥墩 桩基 抗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前纵梁抗撞性能优化研究
10
作者 张书任 陈强 《大众汽车》 2024年第5期0046-0048,共3页
纵梁是车身重要的零部件,具有强度要求高、工艺难度大等特征,是汽车碰撞过程中的关键缓冲吸能结构之一,其抗撞性能对整车安全水平有显著影响。本文以某车型使用的S型前纵梁为例,利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抗撞性能的分段式分析,提出了拼焊板... 纵梁是车身重要的零部件,具有强度要求高、工艺难度大等特征,是汽车碰撞过程中的关键缓冲吸能结构之一,其抗撞性能对整车安全水平有显著影响。本文以某车型使用的S型前纵梁为例,利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抗撞性能的分段式分析,提出了拼焊板式S型前纵梁的性能优化方法,以期为同类产品设计提供参考,提升汽车整体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前纵梁 抗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同诱导槽结构的薄壁圆管抗撞性优化 被引量:20
11
作者 谭丽辉 谭洪武 +2 位作者 毛志强 崔晓梅 徐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21,共6页
在金属薄壁圆管(原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引入不同形式的圆弧形诱导槽结构并以其为研究对象,建立以诱导槽半径、槽端距、槽间距为优化参数,以比吸能和最大峰值碰撞力为评价指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研究了诱导凹槽、凸槽及凸凹交替的诱... 在金属薄壁圆管(原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引入不同形式的圆弧形诱导槽结构并以其为研究对象,建立以诱导槽半径、槽端距、槽间距为优化参数,以比吸能和最大峰值碰撞力为评价指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研究了诱导凹槽、凸槽及凸凹交替的诱导槽结构对薄壁构件吸能、最大峰值碰撞力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得到不同几何参数模型的碰撞响应,结合径向基函数法构造近似函数,并采用理想点法进行优化设计,得出使结构最优时的不同形式的诱导槽半径、槽端距及槽间距,从而得到了不同形式的理想诱导槽优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构件 比吸能 最大峰值碰 抗撞 诱导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化诱导槽设计的吸能盒结构抗撞性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郝亮 徐涛 +1 位作者 崔健 吉野辰萌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4,共6页
针对车身前部抗撞部件吸能盒结构的常见的方形截面薄壁锥管,研究了其在低速冲击工况下的最佳抗撞性能模型优化。将压溃力效率及比吸能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加权组合形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研究分布设置诱导槽对结构吸能与压溃力的影响... 针对车身前部抗撞部件吸能盒结构的常见的方形截面薄壁锥管,研究了其在低速冲击工况下的最佳抗撞性能模型优化。将压溃力效率及比吸能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加权组合形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研究分布设置诱导槽对结构吸能与压溃力的影响,选择诱导槽设定的可行区域。以槽的个数、非均匀分布的槽间距离及槽的深度等作为优化参数,合理选取样本点后,分别应用三次多项式响应面法及径向基法构建其有效代理模型,并采用粒子群法进行优化设计,得出使结构最优的诱导槽位置分布及数量。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抗撞 吸能盒 诱导槽 粒子群优化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客车概念设计阶段车身结构抗撞性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林逸 刘静岩 +2 位作者 张君媛 张建伟 王宇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8-301,共4页
提出了应用车辆结构正面抗撞性的参数化模型进行微型客车概念设计的方法。分析了底部吸能结构的主要刚度参数的变化对乘员舱变形、车体减速度和底部吸能特性的影响,阐述了在概念设计阶段运用参数化模型控制底部吸能结构吸能特性及与乘... 提出了应用车辆结构正面抗撞性的参数化模型进行微型客车概念设计的方法。分析了底部吸能结构的主要刚度参数的变化对乘员舱变形、车体减速度和底部吸能特性的影响,阐述了在概念设计阶段运用参数化模型控制底部吸能结构吸能特性及与乘员舱刚度参数的匹配,从而保证整车的正面抗撞性能。给出了微型客车概念设计阶段车身结构抗撞性设计指标、设计过程与方法,实现了通过参数化模型来快速确定正面碰撞时车身各部分的吸能指标,从而为详细结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微型客车 抗撞 概念设计 参数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碰撞模式的汽车正面结构抗撞性设计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君媛 魏一凡 张建伟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5-279,共5页
讨论了全宽正面碰撞、斜角碰撞和偏置碰撞三种碰撞模式的特点。以某微型客车为例,基于模拟计算的方法分别按FMVSS208和ECER95法规要求考察了该微型客车(已满足全宽碰撞要求)30°斜角碰撞和40%偏置碰撞的结构抗撞性。对比原全宽碰撞... 讨论了全宽正面碰撞、斜角碰撞和偏置碰撞三种碰撞模式的特点。以某微型客车为例,基于模拟计算的方法分别按FMVSS208和ECER95法规要求考察了该微型客车(已满足全宽碰撞要求)30°斜角碰撞和40%偏置碰撞的结构抗撞性。对比原全宽碰撞数值模拟结果提出并验证了全面提高该车正面抗撞性的结构措施和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正面碰 斜角碰 偏置碰 抗撞 微型客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结构正面抗撞性波形设计与目标分解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君媛 陈光 +2 位作者 刘乐丹 李红建 唐洪斌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3-827,共5页
为使乘用车在概念设计阶段正面抗撞性能得到控制和优化,以某中级轿车为例,提出了目标简化双台阶波形重要参数G1和G2的确定方法,并基于能量管理技术实现了总目标条件下的子结构性能目标的有效分解,为进一步的结构断面设计和总目标的实现... 为使乘用车在概念设计阶段正面抗撞性能得到控制和优化,以某中级轿车为例,提出了目标简化双台阶波形重要参数G1和G2的确定方法,并基于能量管理技术实现了总目标条件下的子结构性能目标的有效分解,为进一步的结构断面设计和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抗撞 冲击波形 目标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侧碰中车门抗撞性的快速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涛 郝亮 +3 位作者 徐天爽 左文杰 郭桂凯 程鹏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7-682,共6页
针对汽车侧面碰撞时吸收能量的重要部件——车门结构,进行了快速抗撞性优化设计。将提高车门结构吸能量作为优化目标,选择主要部件的板厚为设计变量,建立抗撞性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基于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快速合理地分布样本点。根据多... 针对汽车侧面碰撞时吸收能量的重要部件——车门结构,进行了快速抗撞性优化设计。将提高车门结构吸能量作为优化目标,选择主要部件的板厚为设计变量,建立抗撞性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基于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快速合理地分布样本点。根据多项式响应面方法构造原优化问题的高精度近似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近似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快速抗撞性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对车辆被动安全分析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抗撞 优化设计 响应面法 均匀试验设计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钢对车体侧面抗撞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葛树文 王国强 +2 位作者 李红建 冯素丽 潘作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1,共5页
对一汽某轿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进行研究,确定了车体侧部高强度钢板的位置分布和特性分配,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整车碰撞试验,使其满足国家标准,并总结出高强度钢板对车体侧面抗撞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整车侧撞特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高强度钢 抗撞 被动安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部方锥形薄壁构件的抗撞性尺寸优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侯淑娟 李青 龙述尧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2-685,共4页
基于显式有限元技术,采用响应面法,以结构的比吸能为优化函数,以提高车辆吸能原件的抗撞性为目的,研究正方形截面金属薄壁构件的端部锥形尺寸对抗撞性的影响。经过数值分析,得出端部为方锥形的正方形截面薄壁构件的比吸能关于锥形长度... 基于显式有限元技术,采用响应面法,以结构的比吸能为优化函数,以提高车辆吸能原件的抗撞性为目的,研究正方形截面金属薄壁构件的端部锥形尺寸对抗撞性的影响。经过数值分析,得出端部为方锥形的正方形截面薄壁构件的比吸能关于锥形长度和小锥边长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可以用于实际吸能原件的设计,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有限元 锥形薄壁构件 抗撞 比吸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梁诱导槽结构抗撞性优化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武和全 胡宏伟 辛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0-126,共7页
通过分析各种变形诱导结构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变形诱导槽结构。将该变形诱导槽结构应用于某车架前纵梁的碰撞模拟中,以提高其动态吸能特性。选取前纵梁诱导结构的主要设计参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并结合正交试验... 通过分析各种变形诱导结构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变形诱导槽结构。将该变形诱导槽结构应用于某车架前纵梁的碰撞模拟中,以提高其动态吸能特性。选取前纵梁诱导结构的主要设计参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并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显式有限元方法等来进行分析。建立了前纵梁诱导结构的总吸能和最大冲击载荷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采用MATLAB求解得到了薄壁梁的最优设计参数和多目标优化后的Pareto最优解,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薄壁梁最优设计参数进行了验证。最后将优化好的薄壁纵梁诱导结构应用于某越野车40%偏置碰模拟中,结果表明A柱的加速度峰值显著降低,整车的被动安全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抗撞 响应面法 诱导槽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iSIGHT的薄壁直梁件抗撞性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钱立军 丁玲 祝安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文章以iSIGHT设计软件为优化平台,集成Hypermesh和LS-DYNA,构建并实现了薄壁直梁件抗撞性多目标优化设计流程,在此基础上,运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生成样本数据,采用响应面方法构建近似模型且其精度满足耐撞性设计要求;以比吸能SEA... 文章以iSIGHT设计软件为优化平台,集成Hypermesh和LS-DYNA,构建并实现了薄壁直梁件抗撞性多目标优化设计流程,在此基础上,运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生成样本数据,采用响应面方法构建近似模型且其精度满足耐撞性设计要求;以比吸能SEA最大及碰撞峰值力Fmax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对响应面近似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获取Pareto最优化解集,选取6个Pareto解进行有限元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近似模型方法能很好地取代实际仿真过程进行优化,且计算效率较高,基于6σ的多目标稳健性优化方法与确定性优化方法相比,稳健性优化结果提高了设计变量的可靠性和多目标函数的综合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IGHT设计软件 薄壁直梁件 抗撞 响应面模型 多目标优化 稳健性优化 response surface model (RSM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