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抗战版画艺术图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宙飞 《艺术探索》 2010年第2期27-28,共2页
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美术发展极具影响性,尤以版画为典型。抗战版画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抗日战争这段特殊的历史,对抗战的胜利和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以不同时期的重庆抗战版画为素材,基于图像视角,... 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美术发展极具影响性,尤以版画为典型。抗战版画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抗日战争这段特殊的历史,对抗战的胜利和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以不同时期的重庆抗战版画为素材,基于图像视角,在追溯重庆抗战版画历史渊源和艺术图像题材、形式美感的基础上探讨其艺术价值,以期为当下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抗战版画 艺术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斗艺术之奇葩——浅谈抗战版画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思扬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5期26-27,共2页
版画属于历史久远的画种之一,在民间流传甚广。到了近代,确切地说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由鲁迅先生提倡的新兴版画为我国版画的发展带来了繁荣。与此同时,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又给版画发展注入了新的情感,抗战版画由此形成规模。抗战版画... 版画属于历史久远的画种之一,在民间流传甚广。到了近代,确切地说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由鲁迅先生提倡的新兴版画为我国版画的发展带来了繁荣。与此同时,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又给版画发展注入了新的情感,抗战版画由此形成规模。抗战版画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全新的艺术风格。笔者结合时代背景,从美学角度对版画的形式、内容及其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抗战版画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版画 审美价值 形式美 内容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亡的人民图像”——刘岘抗战版画中人民性与民族形式的运用
3
作者 张子昂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1期4-7,共4页
本文在整理刘岘1933—1949年部分黑白木刻版画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刘岘抗战版画作品中人民性与民族形式的运用,发现他在抗战版画创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表现方式,继承了河南民间剪纸艺术的民族形式,在传统和现实之间寻找两者的平衡,... 本文在整理刘岘1933—1949年部分黑白木刻版画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刘岘抗战版画作品中人民性与民族形式的运用,发现他在抗战版画创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表现方式,继承了河南民间剪纸艺术的民族形式,在传统和现实之间寻找两者的平衡,最终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格,并创作出一系列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性 民族形式 刘岘 抗战版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绥·珂勒惠支与抗战时期中国现实主义版画
4
作者 江锦世 石守猛 《西部文艺研究》 2023年第5期91-98,共8页
凯绥·珂勒惠支是二十世纪前半叶德国左派版画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以战争、女性为题材的版画作品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精神。凯绥·珂勒惠支现实主义版画在抗战时期传入中国后,被中国版画界所借鉴并进行中国式的现实主义再创作,... 凯绥·珂勒惠支是二十世纪前半叶德国左派版画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以战争、女性为题材的版画作品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精神。凯绥·珂勒惠支现实主义版画在抗战时期传入中国后,被中国版画界所借鉴并进行中国式的现实主义再创作,使版画艺术发挥着觉醒中国现代女性、关怀社会及推助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考察凯绥·珂勒惠支与抗战时期中国现实主义版画的关联,对重新认识中国现实主义版画在表达主题、审美风格、美学特征及时代意义等方面都具有直接的参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绥·珂勒惠支 现实主义 抗战版画 中国版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梅州抗战木刻版画研究
5
作者 张明学 蓝明箭 《抗战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广东梅州被誉为'木刻版画之乡',曾涌现出许多木刻版画家,特别是在抗战救亡宣传中,他们积极从事创作活动,同时践行着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和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年轻的木刻版画家们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凝聚... 广东梅州被誉为'木刻版画之乡',曾涌现出许多木刻版画家,特别是在抗战救亡宣传中,他们积极从事创作活动,同时践行着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和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年轻的木刻版画家们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艺术创造力,他们的理论修养和创作表现技法也逐渐走向成熟。他们的作品起到了救亡宣传、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作用,有的版画作品还成为时代的经典和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梅州 新兴木刻运动 抗战版画 现实主义 抗战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战新兴版画的现实主义风格
6
作者 李鑫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5期298-298,共1页
版画是美术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审美效用。抗战时期是中国版画发展和兴盛的重要时期.由于适应了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题材和风格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的特点,对现实主义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 抗战版画 现实主义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桂林木刻版画中心的确立与发展探究
7
作者 李丹青 皮沛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8期54-56,共3页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期间,中国的艺术界经历了重大变迁和重组。桂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时代背景,成为全国版画运动的中心之一,由此展开的桂林抗战版画运动对中国现代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旨在探讨桂林抗战版画的发展过程、...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期间,中国的艺术界经历了重大变迁和重组。桂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时代背景,成为全国版画运动的中心之一,由此展开的桂林抗战版画运动对中国现代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旨在探讨桂林抗战版画的发展过程、代表人物、社团、展览及其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抗战木刻版画 发展和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载民族救亡使命的传播符号——论重庆时期《新华日报》抗战木刻版画的独特使命与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魏长健 《传媒观察》 2019年第5期96-101,共6页
在抗战烽火中创刊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出版的第一张中央机关报。为了团结全民族统一抗战,《新华日报》充分发挥新兴木刻版画易读易懂的图像传播功能,刊发了大量国内抗战、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以及大后方和解放区的民生木... 在抗战烽火中创刊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出版的第一张中央机关报。为了团结全民族统一抗战,《新华日报》充分发挥新兴木刻版画易读易懂的图像传播功能,刊发了大量国内抗战、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以及大后方和解放区的民生木刻版画,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起到了呐喊、鼓舞、推动的宣传作用。这种以新兴木刻形态参与抗敌救亡运动的群体性美术创作现象,既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特例,更是近代中国报业史上珍贵的传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日报》 鲁迅 新兴木刻 抗战版画 “木刻阵线” 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重庆抗战木刻版画的审美特征与当代创作启示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悦 汤祖雷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0,共4页
本文首先在重庆抗战时期的前提和背景下,概述了抗战时期重庆木刻版画的发展状况;其次从现实主义的战斗性和浪漫主义的抒情性两方面分析重庆抗战木刻版画的审美特征;最后通过对重庆部分当代版画创作的分析,阐述重庆抗战木刻版画审美特征... 本文首先在重庆抗战时期的前提和背景下,概述了抗战时期重庆木刻版画的发展状况;其次从现实主义的战斗性和浪漫主义的抒情性两方面分析重庆抗战木刻版画的审美特征;最后通过对重庆部分当代版画创作的分析,阐述重庆抗战木刻版画审美特征及其美学价值对当代创作的启示和指引作用,探寻重庆当代版画前行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抗战木刻版画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当代版画创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