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抗微生物活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喜兰 施鹏飞 +3 位作者 姜琴 许兴友 刘海风 王大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3-376,共4页
钴是生命科学中极为重要的生命元素.是生物体内必需的痕量元素。在氢酶、甲基辅酶M还原酶、一氧化碳脱氢酶、超氧歧化酶和尿酶中均发现其活性中心含有钴离子旧。苯妥英(5,5-Diphenylhydantion.简写为Hpht)是治疗癫痫病的首选药物... 钴是生命科学中极为重要的生命元素.是生物体内必需的痕量元素。在氢酶、甲基辅酶M还原酶、一氧化碳脱氢酶、超氧歧化酶和尿酶中均发现其活性中心含有钴离子旧。苯妥英(5,5-Diphenylhydantion.简写为Hpht)是治疗癫痫病的首选药物,作为生物配体.苯妥英是以N和O原子为配位原子,与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有着丰富的立体结构和生物活性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Ⅱ)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抗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海区潮间带海藻附生细菌的抗微生物活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悦欣 王岩 +2 位作者 刘璐 刘欣 张泽宇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2-257,共6页
2002、2003年从大连市黑石礁海区潮间带石莼Ulvalactuca、孔石莼Ulvapertusa等10种海藻表面分离得到122株细菌。以11种细菌和1种真菌作指示菌,采用覆盖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获得拮抗菌74株,占总测试菌株的60 7%。不同时间、不同... 2002、2003年从大连市黑石礁海区潮间带石莼Ulvalactuca、孔石莼Ulvapertusa等10种海藻表面分离得到122株细菌。以11种细菌和1种真菌作指示菌,采用覆盖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获得拮抗菌74株,占总测试菌株的60 7%。不同时间、不同海藻表面拮抗菌的分离比例不同。拮抗菌的抗细菌比例高于抗真菌比例,且对海洋细菌和陆生细菌均有作用,尤其是40%以上的拮抗菌株对虾的致病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ce、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和费氏弧菌Vibriofischei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海区潮间带 海藻 附生细菌 抗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海区潮间带海藻附生真菌的抗微生物活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悦欣 孙田 +2 位作者 王海燕 王岩 朱莹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于2002、2003年从大连黑石礁海区潮间带采到的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礁膜Monos tromasp 、石莼Ulualactuca等10种海藻表面分离得到99株真菌,用7种细菌和3种真菌作指示菌,对分离菌株进行抗菌活性检测,获得拮抗真菌31株,占总测试菌... 于2002、2003年从大连黑石礁海区潮间带采到的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礁膜Monos tromasp 、石莼Ulualactuca等10种海藻表面分离得到99株真菌,用7种细菌和3种真菌作指示菌,对分离菌株进行抗菌活性检测,获得拮抗真菌31株,占总测试菌株的31 3%。不同时间、不同海藻拮抗真菌的分离比例差异很大。拮抗真菌的抗细菌比例高于抗真菌比例,且对海洋细菌和陆生细菌均有作用,3株拮抗真菌可抑制对虾黑鳃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22株拮抗真菌属于青霉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海区 海藻 附生真菌 抗微生物活性 海洋微生物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抗微生物活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喜兰 施鹏飞 +2 位作者 许兴友 王大奇 朱本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1-245,共5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锌三元配合物[Zn(PHT)2(PA)][HPHT:苯妥英(5,5-Diphenylhydantion);PA:1,2-丙二胺(1,2-propanediamine)]。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配合物中Zn离子配位数为4...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锌三元配合物[Zn(PHT)2(PA)][HPHT:苯妥英(5,5-Diphenylhydantion);PA:1,2-丙二胺(1,2-propanediamine)]。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配合物中Zn离子配位数为4,处于变形四面体配位环境中。配位原子来自于2个苯妥英分子中咪唑环上的氮原子和1个1,2-丙二胺分子的两个氮原子。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利用琼脂扩散法和单片滤纸法测试了配合物、配体和锌盐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对4种植物致病真菌和3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Ⅱ)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抗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2-氨基乙基)胺-镉(Ⅱ)-2-甲基咪唑三元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抗微生物活性(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许同桃 许兴友 +5 位作者 高健 倪帅帅 王大奇 杨绪杰 陆路德 徐国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8-132,共5页
The complex [Cd(tren)(meim)](ClO4)2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m with a=0.786 8(2)... The complex [Cd(tren)(meim)](ClO4)2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m with a=0.786 8(2) nm, b=0.834 2(2) nm, c=1.496 2(4) nm, Mr=538.64, Z=2, F(000)=542, Dc=1.822 g·cm-3, T=298(2) K, μ=1.435 mm-1 and λ=0.071 073 nm.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0.045 8 and wR=0.123 1 for 1 489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 The complex was valued for it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bacterial strands using the agar diffusion method. It was found to be active against the four test bacterial organisms. CCDC: 600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2-氨基乙基)胺-镉(Ⅱ)-2-甲基咪唑 晶体结构 抗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抗微生物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喜兰 许兴友 +2 位作者 尹福军 王大奇 许同桃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62-1566,共5页
利用苯妥英,二(3-氨基丙基)胺与醋酸铜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铜三元配合物[Cu(pht)2(bapa)](CH3OH)[Hpht:苯妥英(5, 5-Diphenylhydantion); bapa:二(3-氨基丙基)胺(bis(3-aminopropyl)amine)]。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 利用苯妥英,二(3-氨基丙基)胺与醋酸铜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铜三元配合物[Cu(pht)2(bapa)](CH3OH)[Hpht:苯妥英(5, 5-Diphenylhydantion); bapa:二(3-氨基丙基)胺(bis(3-aminopropyl)amine)]。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晶胞参数:a=0. 84190(10)nm,b=1. 37540(15) nm,c=1. 5622(2) nm,α=86. 038(3)°,β=82. 542(2)°,γ=83. 904(2)°;V=1. 7807(4)nm3,Mr=729. 32,Z=2,F(000)=766,Dc=1. 360 g/cm3,μ=0. 666 mm-1,R1=0. 0692,wR2=0. 1430。配合物中铜离子配位数为5,处于变形三角双锥配位环境中。测试了配合物、配体和铜盐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对4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II)配合物 苯妥英 晶体结构 抗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阳离子卟啉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于克贵 李东红 +1 位作者 周成合 刁俊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阳离子卟啉化合物及其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光动力抗菌活性。方法由缩合反应得到的四吡啶卟啉与一系列苄卤反应得到10个新型的阳离子卟啉化合物;采用琼脂双倍稀释法考查上述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 目的探讨新型阳离子卟啉化合物及其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光动力抗菌活性。方法由缩合反应得到的四吡啶卟啉与一系列苄卤反应得到10个新型的阳离子卟啉化合物;采用琼脂双倍稀释法考查上述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光动力抑菌活性。结果合成得到10个新的阳离子卟啉化合物对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显著的光抑制作用,尤其是化合物3a、4a的MIC80分别为2μg/ml和0.5μg/ml;对真菌白色念珠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而对革兰阴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低,绿脓杆菌则表现出对所有化合物的耐药性。阳离子卟啉的光抑菌活性随苯环上取代基吸电子能力的增强而降低。结论新型阳离子卟啉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光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卟啉 合成 抗微生物活性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Cu(abpa)(pht)]pht·CH3OH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抗微生物活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喜兰 施鹏飞 +2 位作者 许兴友 尹福军 王大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7-802,共6页
利用加热法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abpa)(pht)]pht.CH3OH(Hpht:苯妥英,即5,5-二苯基-2,2咪唑烷酮;abpa:(2-氨基乙基)-二(氨基丙基)胺),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墿... 利用加热法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abpa)(pht)]pht.CH3OH(Hpht:苯妥英,即5,5-二苯基-2,2咪唑烷酮;abpa:(2-氨基乙基)-二(氨基丙基)胺),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墿空间群,晶胞参数:a=0.8497(2)nm,b=1.4120(3)nm,c=1.7150(3)nm,α=67.544(2)°,β=87.434(3)°,γ=76.842(3)°;V=1.8496(6)nm3,Dc=1.387 mg/m3,Z=2,F(000)=814,μ=0.646mm-1,R1=0.0980,wR2=0.2180[I>2σ(I)]。每个配合物分子由一个(2-氨基乙基)-二(氨基丙基)胺苯妥英合Cu(II)阳离子、一个苯妥英阴离子及一个溶剂化甲醇分子构成;配合物中每个Cu(II)离子与来自一个苯妥英的1个N原子和一个(2-氨基乙基)-二(氨基丙基)胺的4个N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三角双锥结构单元。利用琼脂扩散法和单片滤纸法测试了配合物、配体和铜盐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对4种植物致病真菌和3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II)配合物 苯妥英 合成 晶体结构 抗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微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碧源 高仕英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综述了壳聚糖及衍生物的抗微生物活性。
关键词 壳聚糖 壳聚糖衍生物 抗微生物活性 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秋海棠挥发物抗微生物活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2
10
作者 管开云 Fershalova T.D. +1 位作者 Tsybulya N.V. 田代科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7-442,共6页
对云南产的16种秋海棠属(BegoniaL.)植物进行了挥发物抗微生物活性实验,其中14种秋海棠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16种秋海棠中,有8种秋海棠具有抗葡萄球菌(Staphyllococcusepidermidis)活性。而抗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活性... 对云南产的16种秋海棠属(BegoniaL.)植物进行了挥发物抗微生物活性实验,其中14种秋海棠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16种秋海棠中,有8种秋海棠具有抗葡萄球菌(Staphyllococcusepidermidis)活性。而抗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活性最强的是厚壁秋海棠(BegoniasilletensisC.B.Clarke),假厚叶秋海棠(B.pseudodryadisC.Y.Wu)和秋海棠(B.grandisDryand.)。只有铁甲秋海棠(B.masonianaIrmsch.)和毛叶秋海棠(B.rexPutz.)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albicans)有抗性。作为室内盆栽花卉被广泛应用的秋海棠,不仅可以美化室内环境,而且还可以作为药用和净化室内环境的生态产品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海棠 抗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酰基苯氧乙酸和2-氨基苯并噻唑的新型三元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微生物活性(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辜海彬 王利 +2 位作者 赵长青 龚英 陈武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64-1469,共6页
以对甲酰基苯氧乙酸和2-氨基苯并噻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三元铜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中心铜髤离子的配位数为4,分别与2个对甲酰基苯氧乙酸配... 以对甲酰基苯氧乙酸和2-氨基苯并噻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三元铜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中心铜髤离子的配位数为4,分别与2个对甲酰基苯氧乙酸配体分子的羧基和2个2-氨基苯并噻唑配体分子的噻唑环上的氮原子发生配位。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对新型隐球菌、粘性红圆酵母、桔青霉和黑曲霉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 苯氧乙酸 三元铜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抗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与壳聚糖抗微生物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碧源 陈丽丽 +2 位作者 任林 李邦良 高仕瑛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研究用改良双氧水降解法制备的壳寡糖和前体物质壳聚糖的抗微生物活性并进行比较,提供应用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壳寡糖和壳聚糖对四种供试菌的抑杀作用;用ELISA检测对HBsAg的破坏效果。结果壳寡糖和壳聚糖均显示明显的抗菌... 目的研究用改良双氧水降解法制备的壳寡糖和前体物质壳聚糖的抗微生物活性并进行比较,提供应用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壳寡糖和壳聚糖对四种供试菌的抑杀作用;用ELISA检测对HBsAg的破坏效果。结果壳寡糖和壳聚糖均显示明显的抗菌活性,随浓度的增高抗菌效果增强。当壳寡糖浓度为2%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是100%,对枯草杆菌芽孢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抗菌作用较弱。壳聚糖的抗菌活性稍优于壳寡糖,在测试浓度范围内可完全抑制四种供试菌的生长。但两者对HBsAg均无破坏效果。结论壳寡糖和壳聚糖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壳聚糖的抗菌活性稍优于壳寡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壳聚糖 琼脂稀释法 ELISA 抗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多糖的体外抗微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秀峰 崔文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云芝多糖 抗微生物活性 免疫增强剂 体外 担子菌亚门 T细胞 杂色云芝 多孔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二氮菲苯妥英合锰(Ⅱ)三元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抗微生物活性研究(英文)
14
作者 胡喜兰 许兴友 +2 位作者 王大奇 许同桃 顾海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75-1678,共4页
0 IntroductionChemistry of manganese complex has become anattractive research field because of the involvement ofmanganese in several biological redox-active systems[1,2],
关键词 Mn(Ⅱ)配合物 苯妥英 邻二氮菲 晶体结构 抗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羟基-4-甲氧基苯乙铜)镍(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抗微生物活性研究(英文)
15
作者 许同桃 高健 +1 位作者 许兴友 王大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82-1587,共6页
合成了配合物二(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镍(Ⅱ),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波谱以及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对标题化合物进行表征。晶体属P21/n空间群。抑菌实验表明,目标产物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以及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 合成了配合物二(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镍(Ⅱ),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波谱以及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对标题化合物进行表征。晶体属P21/n空间群。抑菌实验表明,目标产物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以及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该配合物的量子计算采用hyperchem程序包的半经验方法ZINDO/1。计算了该配合物的最优化结构,前沿规道分布和主要原子电荷分布,计算结果符合晶体结构的配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Ⅱ)配合物 丹皮酚 晶体结构 抗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种热带雨林植物光活化抗微生物活性的筛选
16
作者 胡昀 陈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63-65,100,共4页
为从植物中寻找具有光调节生物活性的物质,通过滤纸片法和薄层色谱自显影技术,以金黄色葡菌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草分枝杆菌(Mycobacteium phlei)、环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irculans)为供试... 为从植物中寻找具有光调节生物活性的物质,通过滤纸片法和薄层色谱自显影技术,以金黄色葡菌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草分枝杆菌(Mycobacteium phlei)、环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irculans)为供试菌,对10种热带雨林植物进行光活化抗微生物活性的筛选和活性部位的确定.结果表明:0.1mg的狗花椒(Y10)氯仿提取物对枯草芽胞杆菌具有明显的光活化抗微生物活性,在紫外光照射后和黑暗中抑菌圈相差4mm,薄层色谱中0.5mg Y10氯仿提取物抗枯草芽胞杆菌的抑菌圈最大.本研究为进一步从该植物中寻找新型光敏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活化抗微生物活性 滤纸片法 薄层色谱自显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奶菌种选择对风味、抗微生物活性、β-半乳糖苷酶和B族维生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淑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1-85,共5页
酸奶菌种选择对风味、抗微生物活性、β-半乳糖苷酶和B族维生素的影响B.A.弗林得等1.引言在发酵过程中,某些物种能合成天然抗菌素、酶类如半乳糖苷酶和B族维生索,尤其是叶酸;它对保持发酵乳制品的极好质量、高营养价值和治... 酸奶菌种选择对风味、抗微生物活性、β-半乳糖苷酶和B族维生素的影响B.A.弗林得等1.引言在发酵过程中,某些物种能合成天然抗菌素、酶类如半乳糖苷酶和B族维生索,尤其是叶酸;它对保持发酵乳制品的极好质量、高营养价值和治疗性能起到了一份作用。本文总结了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菌种 风味 抗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表面预处理对涂料干膜杀菌剂抗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Dr.Janathan Wright Clariant UK 刘静明 《上海涂料》 CAS 2003年第3期33-35,共3页
通过使用墙体杀菌清洁与非杀菌清洁后涂料干膜的性能比较,评价了杀菌清洗对提高涂料干膜性能的有效性,揭示了怎样用杀菌清洁提高杀菌系统的特性。同时,比较了传统杀菌剂和新式杀菌剂的性能差别。
关键词 表面预处理 涂料干膜 杀菌剂 抗微生物活性 杀菌清洁 表面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抗微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19
作者 黄萍 孟庆泰 张凤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7-515,共9页
人核糖核酸酶A(human RNase A)超家族包含13个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成员(RNase 1~RNase 13),其蛋白质结构除具有催化保守序列外,还具有显著多样性的序列,决定了人类核糖核酸酶A可发挥核糖核酸酶活性之外的生物学功能。人核糖核酸酶A超家... 人核糖核酸酶A(human RNase A)超家族包含13个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成员(RNase 1~RNase 13),其蛋白质结构除具有催化保守序列外,还具有显著多样性的序列,决定了人类核糖核酸酶A可发挥核糖核酸酶活性之外的生物学功能。人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成员在多种免疫细胞例如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并可被分泌以发挥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抗微生物活性、促进宿主防御、参与血管生成及精子成熟等。其中,人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部分成员,可通过水解病毒RNA、抑制病毒复制、破坏细菌细胞壁、促进微生物凝集、损伤寄生虫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等直接作用,以及通过宿主天然免疫细胞介导的间接作用,发挥抗微生物及寄生虫活性,参与宿主防御。本文对人核糖核酸酶A的抗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抗寄生虫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人核糖核酸酶A作为抗微生物活性物质和天然免疫分子,用于治疗严重和耐药微生物感染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核糖核酸酶A 抗微生物活性 宿主防御 先天免疫 微生物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发现毛竹中的甲壳质结合肽有抗微生物活性
20
作者 汪开治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共1页
最近,日本鹿儿岛大学农学院生物化学科技系的科学家藤村昌俊等利用简单的甲壳质(几丁质)亲合色谱法,从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la var.pubescens)的枝条中,提取出两种新的抗微生物肽,即Pp-AMP1和Pp-AMP2。
关键词 抗微生物活性 甲壳质 毛竹 日本 结合肽 微生物 生物化学 色谱法 几丁质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