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孕唑对妊娠大鼠子宫蜕膜、前列腺素含量和宫缩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波 曹霖 顾芝萍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41-644,共4页
目的 研究抗孕唑对妊娠大鼠子宫蜕膜组织形态 ,PGF2α和PGE2 含量及对离体大鼠子宫收缩幅度的影响。方法 用HE染色 ,放射免疫法和离体子宫收缩记录等方法。结果 抗孕唑使妊娠大鼠子宫蜕膜细胞受损、剥离 ,并使子宫和血清中PGE2 和PGF... 目的 研究抗孕唑对妊娠大鼠子宫蜕膜组织形态 ,PGF2α和PGE2 含量及对离体大鼠子宫收缩幅度的影响。方法 用HE染色 ,放射免疫法和离体子宫收缩记录等方法。结果 抗孕唑使妊娠大鼠子宫蜕膜细胞受损、剥离 ,并使子宫和血清中PGE2 和PGF2α的含量升高 ;对离体妊娠大鼠子宫有收缩作用 ,其效价为米索前列醇的 0 6倍。结论 抗孕唑损伤蜕膜细胞 ,刺激释放前列腺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孕唑 前列腺素 子宫蜕膜 子宫收缩 人工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早孕新药抗孕唑对大鼠的功能畸变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应赢 方瑞英 +1 位作者 范焱 王知坚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5-28,共4页
SD大鼠于妊娠d15到仔鼠出生后PN22连续im抗孕唑0.01和0.2mg/kg,另设溶剂对照和甲巯基咪唑阳性对照,对仔鼠作出牙和开眼时间、平面翻正、斜坡转身、听觉惊愕、游泳、开旷场地和Y型水迷宫试验。结果,抗孕唑高... SD大鼠于妊娠d15到仔鼠出生后PN22连续im抗孕唑0.01和0.2mg/kg,另设溶剂对照和甲巯基咪唑阳性对照,对仔鼠作出牙和开眼时间、平面翻正、斜坡转身、听觉惊愕、游泳、开旷场地和Y型水迷宫试验。结果,抗孕唑高剂量组仔鼠体重明显低于活剂组;低剂量组仔鼠长齿时间(10.6±0.7d)和高剂量组开眼时间(13.6±0.9d)较溶剂组(11.4±1.2,15.3±1.0d)提前,其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阳性对照组多项指标改变显著。因此,抗孕唑在抗早孕阈下剂量时,对仔鼠无功能畸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畸变 抗孕唑 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孕唑对假孕大鼠的溶黄体作用
3
作者 杨波 曹霖 +1 位作者 方瑞英 顾芝萍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测定抗孕唑对假孕大鼠黄体和蜕膜的作用,以探索抗孕唑抗早孕作用的机制。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方法。结果:抗孕唑可缩短大鼠假孕期48d;降低卵巢重量,蛋白含量和血清孕酮浓度;给药5d后,3βHSD... 目的:测定抗孕唑对假孕大鼠黄体和蜕膜的作用,以探索抗孕唑抗早孕作用的机制。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方法。结果:抗孕唑可缩短大鼠假孕期48d;降低卵巢重量,蛋白含量和血清孕酮浓度;给药5d后,3βHS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20αHSD的活性则在给药1d后即非常显著上升;子宫PGF2α含量也显著升高,而给药5d后,子宫和血清中的PGF2α分别为对照组的32倍和22倍。结论:抗孕唑的溶黄体作用是由于降低假孕大鼠血清孕酮水平和增加PGF2α含量所致,似乎与胚胎坏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孕唑 溶黄体 卵巢黄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止妊娠新药抗孕唑啉的一般药理作用研究
4
作者 何俏军 方瑞英 +1 位作者 王立明 叶金玲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研究抗孕唑啉(L14105)对呼吸、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子宫肌的作用。方法:用麻醉猫观察该药对血压、呼吸、心电图的影响;描记家兔大脑皮层电图的变化;L14105与戊巴比妥钠合用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观察对子宫肌收缩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抗孕唑啉(L14105)对呼吸、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子宫肌的作用。方法:用麻醉猫观察该药对血压、呼吸、心电图的影响;描记家兔大脑皮层电图的变化;L14105与戊巴比妥钠合用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观察对子宫肌收缩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入60mg/kg体重使猫心率减慢,120mg/kg体重对血压和呼吸均无影响;50mg/kg体重对家兔皮层电图无明显影响;肌肉注射50mg/kg体重与戊巴比妥钠合用使小鼠睡眠时间延长;对离体或在位子宫肌均可增强收缩力。结论:L14105可增强子宫肌节律性收缩;与戊巴比妥钠合用具中枢抑制协同作用;大剂量可减慢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孕唑 终止妊娠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孕唑注射液及其相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5
作者 姚彤炜 汪作良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9,共4页
本实验建立了反相HPLC法测定终止早孕新药抗孕唑(DL111-IT)注射液的含量及其相关物质检查的方法。采用ShimpackODS柱,以炔诺酮为内标,甲醇-水7:3(pH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nm,测得线性... 本实验建立了反相HPLC法测定终止早孕新药抗孕唑(DL111-IT)注射液的含量及其相关物质检查的方法。采用ShimpackODS柱,以炔诺酮为内标,甲醇-水7:3(pH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nm,测得线性范围2~10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100.3%,RSD为1.02%。分析了注射液中可能存在的相关杂质及影响因素。最小检出量为14.32pmol。此法简便、专属、准确,可同时进行含量测定与杂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孕唑 高效液相色谱 杂质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早孕新药抗孕唑对大鼠的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研究
6
作者 应赢 方瑞英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5年第6期355-358,共4页
测试了抗孕唑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大鼠于孕d6-dl5分别肌注抗孕唑0.01,0.1与0.2mg/kg/d。结果,抗孕唑中、高剂量组大鼠妊娠后期体重明显较低。三剂量组吸收胎数分别为2.1土2.4,6.7土3.6和11.... 测试了抗孕唑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大鼠于孕d6-dl5分别肌注抗孕唑0.01,0.1与0.2mg/kg/d。结果,抗孕唑中、高剂量组大鼠妊娠后期体重明显较低。三剂量组吸收胎数分别为2.1土2.4,6.7土3.6和11.012.4,显著较高。受试组胎鼠体重、身长和尾长则无显著差异。胎鼠外观、内脏和骨骼检查均无明显畸形。但中、高剂量组胎鼠颅骨骨化不全率(14.7%,20.0%)显著高于溶剂组(1.1%)。因此,除使胎鼠发育轻度迟缓和颅骨骨化不全外,抗孕唑无明显致畸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孕唑 引产药 致畸性 胚胎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孕唑(DL-111-IT)在恒河猴体内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
7
作者 骆文莹 应赢 +3 位作者 李志雄 范春梅 周建华 方小聪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08-411,共4页
恒河猴分别iv抗孕唑20%cremophorEL生理盐水液25,12.5及6.3mg·kg-1后,用柱切换HPI(法测定给药后24h内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根据各猴血药浓度-时间数据拟合曲线,均呈二房室动力学模型.... 恒河猴分别iv抗孕唑20%cremophorEL生理盐水液25,12.5及6.3mg·kg-1后,用柱切换HPI(法测定给药后24h内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根据各猴血药浓度-时间数据拟合曲线,均呈二房室动力学模型.其Y1/2a分别为0.38h,0.20h及0.36h;Y1/2β分别为6.60h,10.2h及10.1h;V(C)分别为5.30,1.26和1.48L·kg-1.分别im抗孕唑茶油液50,25和12.5mg·kg-13种剂量后,同上测定血药浓度,各猴血药浓度一时间数据拟合曲线,均呈-房室动力学模型。其Ka分别为0.98h,1.03h及1.45h;Ke为0.42h,0.37h及0.59h;T1/2Ke为1.66h,1.90h及1.16h;T(peak)为1.52h,1.57h及1.09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孕唑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孕唑啉对啮齿类动物终止妊娠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叶金玲 方瑞英 +1 位作者 何俏军 王坚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抗孕唑啉(L14105)的终止妊娠作用及其作用靶部位。方法:用多种啮齿类动物观察终止早孕及中孕作用;用组织学和细胞培养法观察对细胞的损伤;放射配基分析对子宫胞浆孕酮受体的结合力。结果:L14105对小鼠、大鼠、金黄地鼠与豚鼠... 目的:研究抗孕唑啉(L14105)的终止妊娠作用及其作用靶部位。方法:用多种啮齿类动物观察终止早孕及中孕作用;用组织学和细胞培养法观察对细胞的损伤;放射配基分析对子宫胞浆孕酮受体的结合力。结果:L14105对小鼠、大鼠、金黄地鼠与豚鼠均有较强的抗早孕作用,并可致豚鼠中孕堕胎;对体外培养人蜕膜细胞具杀伤力,早孕大鼠用药后24~48h蜕膜细胞开始损伤、胚胎吸收;对大鼠子宫胞浆孕酮受体结合力微弱。结论:L14105对多种啮齿类动物具有很强的终止早孕与中孕活性,其作用靶部位可能为蜕膜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孕唑啉(L14105) 终止妊娠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孕唑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被引量:1
9
作者 骆文莹 周斌 刘志强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23-27,共5页
作者采用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CSHPLC)测定抗孕唑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参数.用本CSHPLC系统测得,未经纯化的血样中添加抗孕唑浓度为0.0179×10^(-3)~71.7×10^(-3)mmol/L后,抗孕唑的回收率为75~97%.测抗孕唑日内、日间回收率... 作者采用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CSHPLC)测定抗孕唑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参数.用本CSHPLC系统测得,未经纯化的血样中添加抗孕唑浓度为0.0179×10^(-3)~71.7×10^(-3)mmol/L后,抗孕唑的回收率为75~97%.测抗孕唑日内、日间回收率变异系数均小于5%.本方法减少生物样品前处理中的提取、浓缩等操作,且每次采血量小,为应用单只小动物以获得准确的药动参数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孕唑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甾体抗早孕药抗孕唑的合成
10
作者 李光华 吕萍 +9 位作者 周辉 朱相敏 林小星 黄家卫 罗飞跃 刘旭东 黄明 费培根 张键 宋小莉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162-166,共5页
本文报告了抗早孕药抗孕唑(DL-111lT)的合成路线及在多种动物中的抗早孕活性.抗孕唑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早孕菌,它是由2-乙基苯甲酰肼(6)和3-甲氧基苯甲亚胺酸乙酯(7)反应而得.中间体(7)的制备,以3-甲氧基笨甲酸(13)为起始原料,经氯化亚... 本文报告了抗早孕药抗孕唑(DL-111lT)的合成路线及在多种动物中的抗早孕活性.抗孕唑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早孕菌,它是由2-乙基苯甲酰肼(6)和3-甲氧基苯甲亚胺酸乙酯(7)反应而得.中间体(7)的制备,以3-甲氧基笨甲酸(13)为起始原料,经氯化亚矾处理,后再与氨气反应,经相转移脱水反应和于乙醇中用氯化氢处理而得.另一中间体(6)的制备是以2-乙酰基苯甲酸(9)为原料,经氩化、甲酯化和肼解而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孕唑 化学合成
全文增补中
抗孕唑配伍米非司酮提高止孕活性的机理(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波 方瑞英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61-362,共2页
目的:研究抗孕唑(DL111-IT)与米非司酮(Mif)合用抗早孕的作用点。方法:用组织学和细胞培养法观察对细胞的损伤;放射配基分析及PAP免疫组化观察子宫胞浆孕酮受体(PR)的影响。结果:两药合用,单用均造成蜕膜细胞坏死,胚胎生长抑制,以合用... 目的:研究抗孕唑(DL111-IT)与米非司酮(Mif)合用抗早孕的作用点。方法:用组织学和细胞培养法观察对细胞的损伤;放射配基分析及PAP免疫组化观察子宫胞浆孕酮受体(PR)的影响。结果:两药合用,单用均造成蜕膜细胞坏死,胚胎生长抑制,以合用药组损伤力最强;药物作用于人蜕膜细胞24h的LD_(50)(mg·L^(-1))为:dL111-IT 18.1(15.1—21.4),Mif25.0(23.1—26.9),合用DL111-IT5.0+Mif3.5(1.8—6.5)。im DL111-IT24h及48h的PR与对照组比,含量下降47%,与Mif的结合率不变。结论:DL111-IT使PR数量下降,不影响Mif与PR的结合率,少量Mif即可有效拮抗孕酮;DL111-IT增强Mif对蜕膜细胞的损伤作用,影响胚胎发育而终止早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抗孕唑 蜕膜 黄体酮 受体 胎儿
原文传递
抗孕唑(DL111-IT)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12
作者 骆文莹 刘志强 +2 位作者 李群 王临润 姚磊 《现代应用药学》 CSCD 1991年第5期1-4,共4页
大鼠im抗孕唑很快被吸收并分布到各组织中,其中以子宫、卵巢含量最高,其次为肺、心、肾、肌肉,脑、骨中含量较少。大鼠iV抗孕唑后24h,从粪、尿中排出原形药量为0.084±0.039%,168h排出0.396±0.071%。12h内从胆汁排泄的原形... 大鼠im抗孕唑很快被吸收并分布到各组织中,其中以子宫、卵巢含量最高,其次为肺、心、肾、肌肉,脑、骨中含量较少。大鼠iV抗孕唑后24h,从粪、尿中排出原形药量为0.084±0.039%,168h排出0.396±0.071%。12h内从胆汁排泄的原形药量占给药剂量的1.62±2.04%。可见原药进入体内后很快被代谢。im抗孕唑后1h,注射部位肌肉中的余留量约为给药剂量的50%。t_(1/2)(Ke)=228.812±96.112(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孕唑 DL111-IT 体内分布 排泄 体内吸收 大鼠
原文传递
Determination of Diphenytriazol (DL111-IT) in Rabbit Plasma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13
作者 何敏 姚彤炜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5年第1期56-60,共5页
Aim To develop an HPLC method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for the assay ofDL111-IT in rabbit plasma. Methods DL111-IT and internal standard glybenzcyclamide in rabbit plasmawere extracted with chloroform. The determin... Aim To develop an HPLC method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for the assay ofDL111-IT in rabbit plasma. Methods DL111-IT and internal standard glybenzcyclamide in rabbit plasmawere extracted with chloroform. The deter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 a Diamonsil ODS-C_(18) column(150 mm x 4.6 mm, 5 μm) with a mobile phase of acetonitrile and 0.025 mol·L^(-1) diammoniumhydrogen phosphate buffer (pH 5.0, adjusted by phosphoric acid) (60:40, V/V) at a flow-rate of 1.0mL·min^(-1) . Fluorescence detector was operated at excitation wavelength of 250 nm and emissionwavelength of 332 nm. Results The calibration curve in plasma was linear from 1.00 - 20.00ng·mL^(-1) ( r = 0.999 6, n = 5). The method afforded average extracting recoveries of 85.3% ±1.3%, 84.9% ± 2.7% and 85.8% ± 1.8%, and the average method recoveries were 99.5% ±0.4%, 102.1%± 1.8% and 101.3% ± 2.4% for the high (20.00 ng·mL^(-1)) , middle (10.00 ng·mL^(-1)) and low (1.00 ng·mL^(-1)) check samples, respectively. The intra-day (n = 5) and inter-day (n = 5) precisions(RSD) were less than 3.0% and 7.0%, respectively. The limit of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for themethod were 0.3 ng·mL^(-1) (S/N = 3) and 1 ng·mL^(-1) (S/N = 10, RSD<7.0%) plasma sample,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accurate, sensitive, simple and could be used for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DL111-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HENYTRIAZOL contragestazol DL111-IT HPL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pharmaco-kinetics glybenzcyclam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DL111-IT on progesterone biosynthesis and viability of rat luteal cells in vitro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波 曹霖 +1 位作者 方瑞英 顾芝萍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61-370,共10页
目的:研究抗孕唑(DL111IT)对离体大鼠黄体细胞孕酮合成和存活率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黄体细胞,用细胞计数和放射免疫法.结果:DL111IT使黄体细胞存活率随剂量上升而下降,ED50为77(71-8... 目的:研究抗孕唑(DL111IT)对离体大鼠黄体细胞孕酮合成和存活率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黄体细胞,用细胞计数和放射免疫法.结果:DL111IT使黄体细胞存活率随剂量上升而下降,ED50为77(71-85)mg·L-1.DL111IT3mg·L-1使黄体细胞基础黄体酮分泌下降25%,并可显著抑制弗司扣林(cAMP激动剂)10μmol·L-1和孕烯醇酮(可被3βHSD催化成黄体酮)10μmol·L-1的促孕酮分泌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3%和155%,但不抑制hCG10IU·L-1的促黄体酮分泌作用.结论:DL111IT抗早孕作用是在cAMP和3βHSD水平上影响基础黄体酮分泌功能,并于高剂量降低黄体细胞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孕唑 黄体 黄体酮 细胞存活 生物合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