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才学和抒情笔调——中唐女性墓志书写的承与变
1
作者 孙亚楠 冯小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女性墓志的书写至唐朝迎来高峰,有1000余篇。在继承前代墓志书写的基础上,中唐女性墓志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醒目变化,主要有:既重视传统的女性道德伦理皈依,又强调赏识女性的才学,并深入女性的情感生活书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抒情笔调。中... 女性墓志的书写至唐朝迎来高峰,有1000余篇。在继承前代墓志书写的基础上,中唐女性墓志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醒目变化,主要有:既重视传统的女性道德伦理皈依,又强调赏识女性的才学,并深入女性的情感生活书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抒情笔调。中唐女性墓志在古代女性形象的书写史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墓志 中唐 道德传统 才学 抒情笔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瑛宗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探析——兼与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比较
2
作者 倪思然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9年第4期50-55,共6页
龙瑛宗在小说创作中合理地吸收俄国文学养分,结合日据时期台湾独特的社会语境,以富有诗意的浪漫抒情笔调,塑造出一系列"多余人"形象。与19世纪俄国作家笔下的"多余人"形象相比,他们身上突出体现了日本殖民统治下台... 龙瑛宗在小说创作中合理地吸收俄国文学养分,结合日据时期台湾独特的社会语境,以富有诗意的浪漫抒情笔调,塑造出一系列"多余人"形象。与19世纪俄国作家笔下的"多余人"形象相比,他们身上突出体现了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小知识分子特有的生存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瑛宗小说 俄国文学 “多余人”形象 抒情笔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微神》的叙事特色
3
作者 王海燕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6期73-75,共3页
本文从作品环境营造、人物设置和作家的忧患意识等角度来剖析老舍的小说《微神》凄美的悲剧故事,其以抒情的笔调来大肆渲染美的景色和美好人性,从而强化文本的悲剧意识,体现了作家悲天悯人的社会忧患情怀。
关键词 老舍 悲剧爱情 抒情笔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门立功 《菏泽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41-42,15,共3页
这首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是我国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一年(816)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死,身为东宫赞善大夫(陪侍太子读书的闲官)的白居易激于义愤,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这首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是我国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一年(816)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死,身为东宫赞善大夫(陪侍太子读书的闲官)的白居易激于义愤,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旧唐书》),而当时旧官僚集团攻击他潜越言事,将其贬为江州司马。诗人在《杂感》中写道:“是非不由已,祸患安可防。”《琵琶行》正是通过对一个沦落江湖的琵琶女不幸遭遇和高超技艺的描绘,抒发了诗人被贬失意的“沦落”之感,渲泄了对黑暗现实的愤懑情绪。《唐宋诗醇》评比诗曰:“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比兴相纬,寄托遥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演奏 居易 《唐宋诗醇》 平卢节度使 长篇叙事诗 盛衰之感 寄托遥深 抒情笔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新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贺智利 王春惠 《榆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23-26,共4页
茅盾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了一系列形态各异、性格有别的女性,其实,在这些女性形象身上,也存在着诸多显在和潜在的共性。茅盾笔下之所以会出现一群似乎同属一型的女性形象是与他本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性格气质密切相关的。女性形象的独特创... 茅盾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了一系列形态各异、性格有别的女性,其实,在这些女性形象身上,也存在着诸多显在和潜在的共性。茅盾笔下之所以会出现一群似乎同属一型的女性形象是与他本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性格气质密切相关的。女性形象的独特创造,赋予了茅盾,小说极强的艺术魅力,但也有艺术把握上的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小说 女性形象 抒情笔调 艺术分寸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史记》写人的艺术
6
作者 张清萍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36-36,42,共2页
《史记》成功的描写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写人手法多种多样。选取典型事件、情节故事化、饱含激情、肖像描写、细节描写、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等等。
关键词 故事化 传记 抒情笔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林区小镇》
7
作者 郭风 《文艺评论》 1988年第3期101-101,共1页
最近,偶然读到《林区小镇》(刊于一九八一年八月号《散文》)。门瑞瑜同志的作品,一般不会被我放过,而他的这篇散文佳作迟至近日才见到,有“相见恨晚”之感。 我似乎不可能用一。
关键词 林区 散文 语言运用 发展历史 抒情笔调 抒情 地方志 珍禽异兽 醉翁亭 元宵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油画《阳光下的女孩》
8
作者 金建荣 《艺苑(美术版)》 1995年第1期6-7,共2页
在全国八届美展江苏展中.我对张华清先生油画《阳光下的女孩》情有独钟,久久工于画前不肯离去.惊叹作者娴熟的绘画技巧和作品的含蓄魅力。用通俗的话来说;有看头,好!
关键词 油画 绘画技巧 小女孩 艺术语言 创作心境 新面孔 抒情笔调 艺术的生命 艺术功底 感受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台阶》中父亲悲剧感之多重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新囡 《语文学习》 2022年第5期41-44,共4页
小说《台阶》前半段用抒情笔调抒写人物劳动创造的激情,而在台阶开工礼上,情节开始转折,父亲行为出现反常:四个大鞭炮父亲“居然不敢放”,高兴的时刻却“有些尴尬”,为什么会这样?文中从“我”的视角揣测:“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 小说《台阶》前半段用抒情笔调抒写人物劳动创造的激情,而在台阶开工礼上,情节开始转折,父亲行为出现反常:四个大鞭炮父亲“居然不敢放”,高兴的时刻却“有些尴尬”,为什么会这样?文中从“我”的视角揣测:“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联系全篇看,这句话暗藏着父亲奋斗的心理动因、不可靠叙述者的态度评价以及小说主题的深层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意蕴 悲剧感 小说主题 不可靠叙述者 抒情笔调 心理动因 目光
原文传递
谈《怒潮》中的三支歌曲处理
10
作者 韶文 《人民音乐》 1964年第4期31-32,共2页
影片《怒潮》中的歌曲,以其浓郁的时代气氛、鲜明的民族风格、突出的地方色彩、以及强烈的战斗性与抒情笔调,紧密结合着画面,较好地完成了歌曲在影片创作中的任务。 可以看到,影片向音乐创作提出了思想内容、时间环境等方面的严格要求:... 影片《怒潮》中的歌曲,以其浓郁的时代气氛、鲜明的民族风格、突出的地方色彩、以及强烈的战斗性与抒情笔调,紧密结合着画面,较好地完成了歌曲在影片创作中的任务。 可以看到,影片向音乐创作提出了思想内容、时间环境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必须具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时代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曲处理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民族风格 地方色彩 思想内容 音乐创作 抒情笔调 时间环境 战斗性 严格要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