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达隔振系统共振与耦联振动的抑制研究
1
作者 季馨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1995年第4期35-40,共6页
减小雷达电子设备隔振系统的共振与耦联振的有害影响,是提高电子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本文以重心平面安装隔振系统为例,介绍了抑制共振与减小耦联振动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为其它安装形式的隔振系统的共振与耦联振动控制提供... 减小雷达电子设备隔振系统的共振与耦联振的有害影响,是提高电子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本文以重心平面安装隔振系统为例,介绍了抑制共振与减小耦联振动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为其它安装形式的隔振系统的共振与耦联振动控制提供了参政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共振 耦联振 隔振系统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疾病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成像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华伟 路青 +3 位作者 程杰军 许建荣 戈欣 李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探讨肺部疾病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成像(DWIBS)的最佳扫描技术。材料和方法:20例患者接受了DWIBS成像,通过ADC值、质量指数、SNR及AppCNR来评价不同扫描技术:屏气扫描和自由呼吸扫描;不同b值的选择,...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探讨肺部疾病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成像(DWIBS)的最佳扫描技术。材料和方法:20例患者接受了DWIBS成像,通过ADC值、质量指数、SNR及AppCNR来评价不同扫描技术:屏气扫描和自由呼吸扫描;不同b值的选择,分别采用0、250s/mm2、500s/mm2、800s/mm2进行扫描;SE-EPISPIR与STIR-EPI的比较;采用4mm及9mm层厚观察薄层DWI的可行性。最后评价高分辨率MPR及MIP图像的可行性。结果:自由呼吸扫描的质量指数、SNR及AppCNR高于屏气扫描(P<0.01);图像质量指数及AppCNR以b=500s/mm2最高(P=0.000);STIR-EPI质量指数较高(P<0.05);STIR的Ap-pCNR优于SPIR(P<0.05)。自由呼吸4mm的质量指数优于自由呼吸9mm质量指数(P<0.05),SNR与AppCNR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TR值6000ms、8000ms的AppCNR高于TR值4000ms(P<0.05),图像质量指数与SNR以及病灶的ADC值变化均很小(P>0.05)。结论:采用自由呼吸,b=500s/mm2,层厚4mm,STIR脂肪抑制技术以及TR值6000ms以上可以获得高质量的DWIBS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成像 背景抑制共振扩散成像 肺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陷波器的伺服系统共振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跃 黄宾 王志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4-1629,共6页
为了有效解决伺服系统中由于机械刚度低产生的机械共振,利用Matlab对伺服驱动模型进行仿真,借助FDAtool设计了2阶直接II型陷波器,消除了伺服和负载组成的双惯性系统之间的共振频率。发现并分析了通带衰减参数对共振抑制的影响,在DSP上... 为了有效解决伺服系统中由于机械刚度低产生的机械共振,利用Matlab对伺服驱动模型进行仿真,借助FDAtool设计了2阶直接II型陷波器,消除了伺服和负载组成的双惯性系统之间的共振频率。发现并分析了通带衰减参数对共振抑制的影响,在DSP上实现了双惯性系统的机械共振抑制控制程序,提出了陷波器在实时系统上的实现算法,并用永磁同步电机与丝杠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共振得到了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 共振抑制 数字信号处理器 陷波器 实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对骨关节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雷 赵亚恒 +4 位作者 佟海滨 赵亚恒 张国雷 洪洋 马云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研究骨关节病变诊断中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入院的120例疑似骨关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MRI T1W... 目的研究骨关节病变诊断中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入院的120例疑似骨关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MRI T1WI、MRI T2WI、MRI脂肪抑制、X线诊断骨髓病变(骨质、骨膜皮质、骨关节骨髓、骨损伤)的敏感度,并比较MRI T1WI、MRI T2WI、MRI脂肪抑制诊断骨关节病变伴随损伤(积液、韧带、肌腱、微骨折)阳性率及成像质量(直接辨认、容易辨认、辨认难度一般、辨认难度高)。结果 MRI T1WI、MRI T2WI、X线诊断骨质、骨膜皮质、骨损伤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X线比较,MRI T1WI、MRI T2WI诊断骨关节骨髓敏感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 T1WI、MRI T2WI诊断骨关节骨髓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MRI T1WI、MRI T2WI、X线比较,MRI脂肪抑制诊断骨质、骨膜皮质、骨关节骨髓、骨损伤的敏感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 T1WI、MRI T2WI、MRI脂肪抑制诊断积液、肌腱、微骨折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RI T1WI、MRI T2WI比较,MRI脂肪抑制诊断韧带损伤的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MRI T2WI比较,MRI T1WI的骨髓成像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MRI T1WI、MRI T2WI比较,MRI脂肪抑制技术的骨髓成像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关节病变诊断中MRI脂肪抑制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骨关节病变诊断准确性高,可清晰显示并观察骨髓病变及伴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病变 共振脂肪抑制 X线 骨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结构系统机电耦合的强化与多阶共振抑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琳 刘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1-1016,共6页
提高压电系统的机电耦合程度可以提高压电分支电路对于结构机械振动的抑制效果.提出了一种可同时提高压电系统多阶模态机电耦合程度、进而实现对系统多阶共振进行控制的方法.首先通过对压电悬臂梁模型的理论研究揭示了将压电片的电极离... 提高压电系统的机电耦合程度可以提高压电分支电路对于结构机械振动的抑制效果.提出了一种可同时提高压电系统多阶模态机电耦合程度、进而实现对系统多阶共振进行控制的方法.首先通过对压电悬臂梁模型的理论研究揭示了将压电片的电极离散、并以不同方式连接可以导致系统的机电耦合程度发生改变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导出可刻划此现象的模态机电耦合函数;提出通过对模态机电耦合函数的优化寻求压电片电极的最佳离散方式和最佳连接方式,以获得对应某一模态的最大机电耦合函数值.为了对多阶共振抑制,提出引入选通电路,通过对含有选通电路的模态机电耦合函数的参数优化实现同时提高压电系统多模态机电耦合程度、进而抑制多阶共振的方法.结合数值实例对此方法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梁 模态机电耦合函数 多阶共振抑制 选通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液体抑制反转恢复技术在颅脑疾病中的应用
6
作者 曾南林 兰鹰 +2 位作者 杜勇 张小明 蹇素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评价液体抑制反转恢复 (FLAIR)序列在颅脑疾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 6 3例颅脑疾病患者行常规FSET1、T2序列及FLAIR序列扫描。比较这些序列在显示颅脑病变的差异。结果在 6 3例颅脑疾病中 ,FLAIR像共显示病灶 14 7个 ,而T2加权像... 目的评价液体抑制反转恢复 (FLAIR)序列在颅脑疾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 6 3例颅脑疾病患者行常规FSET1、T2序列及FLAIR序列扫描。比较这些序列在显示颅脑病变的差异。结果在 6 3例颅脑疾病中 ,FLAIR像共显示病灶 14 7个 ,而T2加权像只显示 10 6个。有 4 1个病灶仅在FLAIR图像中显示 ,95个病灶的内部结构、边界在FLAIR像较T2 像显示清晰。结论FLAIR像显示颅脑中邻近脑沟、脑室旁 ,脑室及脑池内等部位病变的边界、大小、范围及内部结构优于T2 加权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液体抑制反转恢复技术 颅脑疾病 应用 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静液压作动器的双质量非线性共振系统的建模与自共振抑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焦贺彬 张庆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83-186,共4页
为解决电动静液压作动器(EHAs)较为严重的共振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质量非线性共振系统的参数辨识方法。通过对双质量非线性共振系统进行分析,明确了其结构组成以及输入扭矩与旋转角度之间的关系。对电动静液压作动器的模型进行了研究,确... 为解决电动静液压作动器(EHAs)较为严重的共振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质量非线性共振系统的参数辨识方法。通过对双质量非线性共振系统进行分析,明确了其结构组成以及输入扭矩与旋转角度之间的关系。对电动静液压作动器的模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液压马达和油泵的排量容积比的关系。利用反馈调制器与自共振抵消(SRC)策略设计了自共振控制方法,实现自共振抵消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方法用在对目标位置的跟踪过程中,最大超调量仅为3 rad,较PID方法的最大超调量减小了8 rad,验证了该设计方法能够较好地补偿摩擦产生的影响,对自共振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EHAs中目标位置的跟踪平缓且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压作动器 双质量非线性共振系统 共振抑制 反馈调制器 共振抵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应用于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宾淑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7期129-129,131,共2页
目的探讨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应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123例,对所有患者冠状面FSE T2WI淋巴结分布的情况及患者STIR淋巴结分布的情况进行观察,对小淋巴结数量敏感性及特... 目的探讨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应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123例,对所有患者冠状面FSE T2WI淋巴结分布的情况及患者STIR淋巴结分布的情况进行观察,对小淋巴结数量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充分显示。结果针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分布主要集中于RN区以及Ⅱ区,具体表现为多区淋巴结广泛转移的情况及出现诸多淋巴结广泛转移的情况,主要从上至下发展,较少表现出跳跃性转移;对于Ⅲ区、Ⅳ区及Ⅴ区淋巴结转移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同T2WI进行比较,STIR图像对转移淋巴结最终获得的检出率表现出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应选择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进行干预,针对小淋巴结转移灶可以进行有效显示,凸显MR脂肪抑制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脂肪抑制技术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频自适应陷波器的电液伺服振动台共振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磊 郭洋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1-486,共6页
为了抑制电液伺服振动台工作时的共振现象,提高其工作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多频自适应陷波器对电液伺服振动台共振抑制的方法。以电液伺服振动台为基础,对其进行模型分析,建立了2自由度动态系统中液压动力机构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 为了抑制电液伺服振动台工作时的共振现象,提高其工作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多频自适应陷波器对电液伺服振动台共振抑制的方法。以电液伺服振动台为基础,对其进行模型分析,建立了2自由度动态系统中液压动力机构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传递函数得出了液压动力机构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通过最小均方算法得出单频自适应陷波器的传递函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级联的方式设计了多频自适应陷波器,用以抑制振动台的共振。实验中通过对振动台的频率特性以及功率谱的测试结果显示,经过本文所设计多频自适应陷波器对振动台共振的抑制,振动台的增益偏差减小了83.37%,功率谱偏差减小了73.92%。可见本文所设计多频自适应陷波器能够对电液伺服振动台进行较好的共振抑制,有助于电液伺服振动台的平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振动台 共振抑制 单频自适应陷波器 多频自适应陷波器 最小均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磁共振DWIBS技术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何艳 李国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610-1613,共4页
目的重点观察3.0 T磁共振全身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技术在淋巴瘤患者诊断中的效能分析,以期提高临床淋巴瘤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淋巴瘤患者的基线资料,入组患者均行术中快速病... 目的重点观察3.0 T磁共振全身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技术在淋巴瘤患者诊断中的效能分析,以期提高临床淋巴瘤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淋巴瘤患者的基线资料,入组患者均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与3.0 T磁共振DWIBS技术检查,将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3.0 T磁共振DWIBS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纳入对象经病理检出,结内病灶72例,占比72.00%,结外病灶28例,占比28.00%。诊断结内病灶效能:阳性检出率69.00%,敏感度90.28%,特异度85.71%,准确度89.00%,将术中快速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3.0 T磁共振DWIBS检查结内病灶与金标准一致性检验K值=0.736(P<0.001)。诊断结外病灶效能:阳性检出率31.00%,敏感度92.86%,特异度93.06%,准确度93.00%,3.0 T磁共振DWIBS技术检查结外病灶与金标准一致性检验K值=0.832(P<0.001)。该技术诊断淋巴瘤结内病灶总准确率为75.00%,诊断淋巴瘤结外病灶总准确率为75.00%。结论3.0 T磁共振DWIBS技术可提高淋巴瘤及其分期检出率,针对临床高度疑似淋巴瘤患者,可通过采取3.0 T磁共振DWIBS技术,旨在提高临床淋巴瘤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共振全身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弛豫时间实现加权像和压脂技术
11
作者 尹朝阳 孙骏力 姚红英 《大学物理》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磁共振成像是根据生物磁性核在磁场中表现的共振特性进行成像的新技术,其中弛豫时间是实现和控制成像的重要物理量.本文使用磁共振成像实验仪,对相关样品的纵向弛豫时间T 1、横向弛豫时间T 2进行测量,并且基于不同弛豫时间采用自旋回波... 磁共振成像是根据生物磁性核在磁场中表现的共振特性进行成像的新技术,其中弛豫时间是实现和控制成像的重要物理量.本文使用磁共振成像实验仪,对相关样品的纵向弛豫时间T 1、横向弛豫时间T 2进行测量,并且基于不同弛豫时间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实现T 1、T 2加权像,用反转恢复成像序列实现磁共振成像对脂肪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MRI) 弛豫时间 加权像 共振脂肪抑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对骨关节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
12
作者 莫仁彬 付力博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8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对骨关节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10月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骨关节病变患者52例为观察对象,均进行CT、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及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诊断... 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对骨关节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10月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骨关节病变患者52例为观察对象,均进行CT、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及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诊断符合率及检查速度。结果: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两种检查方式对骨质增生、腰椎病、颈椎病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对关节炎、肩周炎诊断符合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的检查时间长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有助于提高对骨关节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诊断骨关节病变类型,诊断符合率较高,但检查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脂肪抑制技术 骨关节病变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MRI)黑水抑制技术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3
作者 毕开德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7Z期2693-2694,共2页
目的:评价了解磁共振在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病例中6例手术证实,26例临床证实。结果:脑梗死14例,急性新鲜梗死黑水像为高信号,陈旧性梗塞为低信号,亚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等信号,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4例信号相同,硬膜下积液... 目的:评价了解磁共振在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病例中6例手术证实,26例临床证实。结果:脑梗死14例,急性新鲜梗死黑水像为高信号,陈旧性梗塞为低信号,亚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等信号,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4例信号相同,硬膜下积液高信号,脑肿瘤,脑室内囊肿信号等高。结论:黑水抑制有较T1WI,T2WI、有较高的应用目的,病变及细小病变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黑水抑制技术 自由水信号 液体衰减反转回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调速子引起电网共振的探讨
14
作者 杨玉华 《水利电力机械》 1994年第4期37-38,共2页
给出了柴油机调速子引起电网共振的条件和抑制方法,为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柴油机 调速子 电力网 抑制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磁共振全身扩散成像图像质量评估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伟 陈宏伟 陈静雯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第8期28-31,51,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探讨全身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成像(DWIBS)的最佳扫描技术。方法 15位健康志愿者、21例患者接受了DWIBS成像,通过ADC值、质量指数、SNR及AppCNR来评价不同扫描技术:体线圈和体部表面线圈扫描;SPAIR-EP...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探讨全身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成像(DWIBS)的最佳扫描技术。方法 15位健康志愿者、21例患者接受了DWIBS成像,通过ADC值、质量指数、SNR及AppCNR来评价不同扫描技术:体线圈和体部表面线圈扫描;SPAIR-EPI与STIR-EPI的比较。最后评价高分辨率MPR及MIP图像的可行性。结果体部表面线圈扫描的质量指数、SNR及AppCNR高于体线圈扫描(P<0.01),在b=800s/mm2时图像质量指数及AppCNR时最高(P=0.000);STIR-EPI质量指数较高(P<0.05);STIR-EPI的AppCNR优于SPAIR-EPI(P<0.05)。结论采用体部表面线圈,b=800s/mm2,层厚5mm,STIR脂肪抑制技术以及TR值在6000ms以上可以获得高质量的DWIBS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扫描仪 共振成像 背景抑制共振扩散成像 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DWIBS在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郑云 孙西河 +2 位作者 徐芹艳 王颖 葛艳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4期14-17,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在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结直肠癌术后并经病理证实的患者,均行常规MRI及DWIBS检查,其中有5例行MR增强检查。回避囊变坏死区,测量复发灶与邻近正常肠管在常规MRI及D... 目的探讨磁共振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在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结直肠癌术后并经病理证实的患者,均行常规MRI及DWIBS检查,其中有5例行MR增强检查。回避囊变坏死区,测量复发灶与邻近正常肠管在常规MRI及DWIBS中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信号强度(SI)及背景噪声标准差(SD),分别计算在T_1WI、T_2-STIR、DWIBS中复发灶的对比噪声比(CNR)。判断常规MRI及DWIBS联合序列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灶中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DWIBS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灶诊断的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为95.9%;复发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C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DWIBS联合序列与常规MRI序列对复发组的诊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WIBS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灶的监测灵敏度较高,增加DWIBS可提高诊断术后复发灶的敏感率及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 结直肠癌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伺服推力纹波扰动补偿及自适应振动抑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亮亮 时军 +1 位作者 向忠 史伟民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7-45,共9页
针对高速运动的直线伺服系统同时存在的扰动与共振问题,建立两个回路分别进行扰动补偿与共振抑制。通过实验方法建立包含推力纹波扰动的直线伺服系统模型结构,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的迭代辨识,并通过前馈进行扰动补偿;针对直线伺... 针对高速运动的直线伺服系统同时存在的扰动与共振问题,建立两个回路分别进行扰动补偿与共振抑制。通过实验方法建立包含推力纹波扰动的直线伺服系统模型结构,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的迭代辨识,并通过前馈进行扰动补偿;针对直线伺服系统模型结构中存在的共振现象,通过辨识主导振动频率,采用自适应FIR陷波滤波器抑制主导共振频率所带来的影响。在直线伺服运动控制平台上进行的算法验证实验表明:所建立的两个回路能有效补偿推力纹波扰动与抑制共振,提高直线伺服系统的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的位置跟踪精确度的作用,满足高速、高精确度轨迹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伺服系统 推力纹波补偿 最小二乘法 共振抑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治疗方案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海莲 涂文彬 王润强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961-964,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核磁共振成像(DWIBS-MRI)对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后治疗方案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入住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结直肠癌术后病人49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复发组(n=23)与非复发...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核磁共振成像(DWIBS-MRI)对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后治疗方案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入住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结直肠癌术后病人49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复发组(n=23)与非复发组(n=26)。比较常规MRI和DWIBS-MRI在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以及转移的情况;此外,测定并比较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受试者信号强度(SI)、表观扩散系数(ADC)、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MRI用于检测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复发情况的灵敏度为82.61%(19/23),特异度为96.15%(25/26),假阴性率为17.39%(4/23),假阳性率为3.85%(1/26),正确率为89.80%(44/49),阳性预测值95.00%(19/20),阴性预测值86.21%(25/29)。DWIBS-MRI法用于检测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复发情况的灵敏度为100.00%(23/23),特异度为96.15%(25/26),假阴性率为0.00%(0/23),假阳性率为3.85%(1/26),正确率为97.96%(48/49),阳性预测值95.83%(23/24),阴性预测值100.00%(25/25)。DWIBS-MRI特异度、假阳性率、阴性预测值与MRI组持平,灵敏度、假阴性率、正确率、阳性预测值优于MRI。复发组病人的信号强度以及表观扩散系数值为(434.18±201.21)、(1 306.44±561.68);非复发组病人的信号强度以及表观扩散系数值分别为(268.78±137.14)、(1 712.55±443.46);复发灶信号强度值高于非复发组,表观扩散系数值低于非复发组(P<0.05)。复发组受试者的对比噪声比值高于非复发组[(67.12±16.06)比(22.88±5.80),P<0.05]。结论 DWIBS-MRI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无创的检测方法,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淋巴结转移的监测敏感性较高。临床上可用DWIBS-MRI判断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后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共振成像 肿瘤复发 ROC曲线 背景抑制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彭有德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4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胰腺癌病例24例和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病例12例,同期正常胰腺25例,分别行磁共振常规序列和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序列成像,测量正常胰腺组... 目的探讨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胰腺癌病例24例和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病例12例,同期正常胰腺25例,分别行磁共振常规序列和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序列成像,测量正常胰腺组织、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组织和胰腺癌组织的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胰腺癌肿瘤组织ADC值为(1.395±0.125)×10-3mm2/s,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组织ADC值为(0.978±0.105)×10-3mm2/s,正常胰腺组织ADC值为(1.242±0.108)×10-3mm2/s。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ADC值明显高于肿块型胰腺炎和正常胰腺组。结论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可立体直观显示淋巴结转移,结合常规磁共振序列对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判断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背景抑制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ADC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多工况覆晶旋转轴共振的改进型滤波器设计
20
作者 廖俊鸿 贺云波 +1 位作者 王忠诚 黎炜天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0年第4期4-6,9,共4页
针对倒装装备覆晶旋转轴的多工况共振模态问题,首先将其转化为共振特性的获取和改进型滤波器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陷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其数字离散化的实现过程。最终通过实验证明了滤波器对覆晶旋转轴共振抑制的有效性,... 针对倒装装备覆晶旋转轴的多工况共振模态问题,首先将其转化为共振特性的获取和改进型滤波器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陷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其数字离散化的实现过程。最终通过实验证明了滤波器对覆晶旋转轴共振抑制的有效性,提高了覆晶旋转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晶旋转轴 共振抑制 陷波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