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振华 江金启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43,共15页
利用全国1869个县域数据,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测度并描述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一步从技术进步偏向的视角分析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 利用全国1869个县域数据,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测度并描述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一步从技术进步偏向的视角分析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综合指数均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存在着显著的全局空间集聚效应和地域差异,障碍因素诊断发现创新相较于其他四个维度障碍度的比例较大。第二,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县域的高质量发展。第三,技术进步偏向在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数字乡村建设能够加快促进中国县域技术进步发生由劳动偏向型向资本偏向型的转变,并进而增加县域创新产出来显著推动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继续强化数字赋能,引导资本更多向县域流动,强化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以发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乡村 技术进步偏向 新发展理念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配置对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姜钰 李冉 姜崧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70-80,共11页
技术进步是促进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聚焦林业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进行研究,为充分发挥林业技术进步的带动力提供量化支持,助力我国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技术进步是促进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聚焦林业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进行研究,为充分发挥林业技术进步的带动力提供量化支持,助力我国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全样本及四大区域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状态是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引擎;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地区差异,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均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同;技术进步偏向并不总是促进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四大区域的林业技术进步在多数年份偏向于资本与林地;部分地区的林业全要素投入与要素效率状态未完全相适应,要素配置有待改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存在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从促进区域间交流合作、调整生产技术进步方向、改善要素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配置 全要素生产率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林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适宜性与环境治理效能——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潘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0,共8页
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禀赋结构适宜性是影响环境治理效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在阐明技术进步偏向对环境治理效能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使用2004-2020年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构建技术进步偏向指数测度模型与环境治理效能动态模型,实证检验... 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禀赋结构适宜性是影响环境治理效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在阐明技术进步偏向对环境治理效能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使用2004-2020年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构建技术进步偏向指数测度模型与环境治理效能动态模型,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细分行业环境治理效能的影响,并通过质性检验验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实证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偏向与环境治理效能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禀赋结构适宜性越高,环境治理效能越高,技术进步偏向通过投资、需求、研发、资本配置效率共同作用于环境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环境治理效能 要素适宜性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成本与技术进步偏向性——来自最低工资调整的证据
4
作者 宫汝凯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126,共22页
技术进步偏向性是影响要素收入份额变化的重要因素,探讨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化背后的逻辑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要素收入分配体系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最低工资调整视角探讨影响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化的价格效应。理论结果表明,当资本与劳动要... 技术进步偏向性是影响要素收入份额变化的重要因素,探讨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化背后的逻辑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要素收入分配体系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最低工资调整视角探讨影响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化的价格效应。理论结果表明,当资本与劳动要素之间存在互补(替代)关系时,最低工资提升促使技术进步偏向劳动(资本)。采用中国城市数据测算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发现城市技术进步整体偏向资本,而在2004年之后出现偏向劳动的趋势。实证研究显示,随着最低工资水平上升,技术进步倾向于偏向劳动,且这一效应在要素互补样本更为显著,在要素替代样本不显著。考虑内生性问题、技术进步偏向性动态变化等稳健性检验均得到一致结果,且这一效应在2004年之后和在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进一步考察城市异质性特征发现,最低工资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在非省会、中小经济规模、劳动密集型及对外开放度较低的城市更为显著;随着所在省份市场化水平和出口开放度提高而减弱,随着民营化水平提高而加强。本文研究结论为驱动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化的价格效应提供了证据支持,为各地区因地制宜实施和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提供现实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工资 要素替代弹性 技术进步偏向 价格效应 要素收入份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学涛 张丽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9,共12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变了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和相对效率,进而影响了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在“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背景下,本文运用地级市农业部门数据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 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变了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和相对效率,进而影响了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在“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背景下,本文运用地级市农业部门数据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于资本要素,而高标准农田建设会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2)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会促进贫困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要素,而促进富裕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3)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产生直接影响的同时,还会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方式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技术进步偏向 农业产业结构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偏向指数测度及其时序演进
6
作者 闵锐 胡卓辉 +1 位作者 谢雨濛 吴清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8-102,共5页
文章采用2004-2020年中国23个粮食生产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主要粮食生产品种稻谷为研究对象,在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的基础上,研究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时序演进规律。结果表明:从各要素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来... 文章采用2004-2020年中国23个粮食生产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主要粮食生产品种稻谷为研究对象,在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的基础上,研究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时序演进规律。结果表明:从各要素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来看,仅有机械投入的要素技术进步偏向指数为正,即目前中国粮食生产偏向劳动节约型的机械技术进步;从整体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偏向指数来看,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为资本偏向型;不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技术进步偏向变动趋势存在差异,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在观察期内始终为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但粮食主销区的技术进步由观察期初的资本偏向型转变为劳动偏向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技术进步偏向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稻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偏向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宫平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75-79,共5页
技术进步偏向可以改变资本、劳动的技术效率、边际产出、投入比例和产出水平,正是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优化。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合作,采取政策措施,引导资本流向创新和高附加值领域,以推动产业结构朝着更加高... 技术进步偏向可以改变资本、劳动的技术效率、边际产出、投入比例和产出水平,正是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优化。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合作,采取政策措施,引导资本流向创新和高附加值领域,以推动产业结构朝着更加高效、创新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技术趋势和全球竞争环境,以确保资本的有效配置和最大程度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链、促进创新和新市场的崛起、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以及政策支持,我国可以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偏向 产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技术进步偏向与城市低碳转型
8
作者 葛璇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8-62,92,共6页
基于2010-2020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技术进步偏向与城市低碳转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偏向对城市低碳转型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进步偏向对非工业城市低碳转型的促... 基于2010-2020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技术进步偏向与城市低碳转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偏向对城市低碳转型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进步偏向对非工业城市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强;绿色金融在技术进步偏向对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中发挥调节效应。提出加大低碳技术进步支持力度、实施差异化绿色发展规划、完善低碳产业发展政策等关键措施,以推进城市低碳转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技术进步偏向 城市低碳转型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鹏 常远 穆怀中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27,共14页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缓和收入分配差距,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全面厘清技术进步偏向性、劳动收入份额及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理论模型,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研究中国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利用1993—2015年的...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缓和收入分配差距,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全面厘清技术进步偏向性、劳动收入份额及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理论模型,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研究中国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利用1993—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及GMM估计等分析方法,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实证检验技术进步偏向性劳动收入份额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要素替代弹性的大小(不等于1),无论从静态层面还是动态层面,无论从整体层面还是区域层面,只要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性劳动收入份额为正,提高技术偏向性劳动收入份额就可以有效且稳定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从而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群体 技术进步偏向 劳动收入份额 收入分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偏向与我国TFP的增长 被引量:49
10
作者 雷钦礼 徐家春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16,共7页
本文在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的假定下,分析了技术进步偏向、要素投入偏向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78—2012年期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约2.10%,技术进步总体上呈现偏向资本的趋势,要素配置总体上也... 本文在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的假定下,分析了技术进步偏向、要素投入偏向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78—2012年期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约2.10%,技术进步总体上呈现偏向资本的趋势,要素配置总体上也同样呈现出偏向资本的趋势,两者的方向基本一致。技术进步偏向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由期初的促进转变为抑制,要素配置偏向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在2004年以前为正值,2004年以后变为负值,即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投入偏向两者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交互效应却由抑制逐渐转变为促进,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要素配置逐渐由不匹配转为匹配,我国的技术进步正朝着适宜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配置偏向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琳 汪波 徐波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3-78,96,共7页
借助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利用1985—2013年中国的相关数据,测算了中国技术进步的总体偏向性以及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和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变化速率。结果表明: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约为0.402,资本与劳动呈现互补特征,且中国的技术进... 借助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利用1985—2013年中国的相关数据,测算了中国技术进步的总体偏向性以及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和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变化速率。结果表明: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约为0.402,资本与劳动呈现互补特征,且中国的技术进步呈资本偏向性。指出:从技术进步偏向看,独立自主的发展方针、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以及资本和技术的缺乏共同导致了目前中国的技术进步偏向;中国工业化向高技术发展仍会加强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并将引发一系列问题。认为短期内中国仍需维持一定规模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应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替代弹性 技术进步 技术偏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收入份额与技术进步偏向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林辉 董直庆 刘宇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9,共7页
通过构建模型考察劳动收入份额变化与技术进步偏向性关系,模型显示:(1)劳动收入份额与技术进步作用表现出双向性,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组合模式决定要素收入分配结构,而技术进步偏向性更是通过要素产出弹性强化对收入分配结构作用,即纯... 通过构建模型考察劳动收入份额变化与技术进步偏向性关系,模型显示:(1)劳动收入份额与技术进步作用表现出双向性,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组合模式决定要素收入分配结构,而技术进步偏向性更是通过要素产出弹性强化对收入分配结构作用,即纯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变化影响有限,而且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收入呈现相依性和非线性共变特征。(2)劳动收入份额对技术进步偏向性方向的影响并非固定,而是存在临界效应,当劳动收入占比达到这一临界时,企业对技术进步偏向性选择无差异。若劳动收入占比小于或大于这一临界值时,企业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选择将向两个相反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占比 技术进步偏向 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价格扭曲、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白雪洁 李爽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42,共13页
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偏向是资源要素配置特征的一种表现,考察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特征及其成因,对于优化技术创新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引入要素价格扭曲和技术创新模式这两类指标,利用中介... 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偏向是资源要素配置特征的一种表现,考察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特征及其成因,对于优化技术创新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引入要素价格扭曲和技术创新模式这两类指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构建了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因素体系。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方向为资本偏向型,这将对收入分配和产业升级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中国工业的要素价格存在负向扭曲,且扭曲程度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技术进步偏向和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均受到行业要素密集度的影响;要素价格扭曲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导致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其中技术创新模式发挥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为23%,可见引进型技术创新模式会加重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因而,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优化中国工业技术进步方向的必由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密集度 要素价格扭曲 技术创新模式 技术进步偏向 中介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要素收入分配效应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林辉 韩丽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2,共7页
技术进步偏向性取决于技术进步收益率、要素稀缺性和要素相对生产率的增长率。通常技术进步偏向性使资本和技能型劳动生产率增长更快,资本和技能报酬更高并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衡。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及其偏向程度加深,资本报酬更高且在... 技术进步偏向性取决于技术进步收益率、要素稀缺性和要素相对生产率的增长率。通常技术进步偏向性使资本和技能型劳动生产率增长更快,资本和技能报酬更高并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衡。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及其偏向程度加深,资本报酬更高且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更具掠夺性,导致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并恶化劳动力市场地位。而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使劳动力市场需求分化并出现技能溢价。若任凭市场经济自由发展,技术进步偏向性不断强化,技能型劳动需求增长、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和工资不平等现象持续存在,最终将阻碍一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生产要素 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董直庆 陈锐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99-1207,共9页
基于CES生产函数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考察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要素结构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应,证明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动会通过改变要素结构从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据显示,我国整体经济和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程度逐... 基于CES生产函数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考察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要素结构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应,证明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动会通过改变要素结构从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据显示,我国整体经济和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程度逐年减弱;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化趋势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且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结构适配性逐年增强,并呈现出愈加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偏向、创新要素配置与经济韧性 被引量:17
16
作者 匡敏 范逢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2-32,共11页
基于2006—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面板数据,从影响传导机制、非线性特质角度探究技术进步偏向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①技术进步偏向对经济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中依然成立;②就作用机制而言,... 基于2006—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面板数据,从影响传导机制、非线性特质角度探究技术进步偏向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①技术进步偏向对经济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中依然成立;②就作用机制而言,创新要素配置是影响技术进步偏向作用于经济韧性的重要机制;③门槛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及其子维度与经济调整适应能力不存在非线性作用关系,但与经济创新转型能力具有非线性关系。因此,要合理引导技术发展方向,发挥技术进步偏向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合力作用,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以技术创新、理念革新与机制鼎新抵御潜在风险,增强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创新要素配置 经济韧性 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配置会扭曲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吗? 被引量:14
17
作者 常远 吴鹏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34,共15页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析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并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利用中国的数据实证分析不同要素结构配置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异质性影响,探究要素配置...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析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并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利用中国的数据实证分析不同要素结构配置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异质性影响,探究要素配置是否会扭曲其影响。研究发现,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中国的数据表明,要素配置合理下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要素错配扭曲了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滞后项后要素错配扭曲技术进步偏向性抑制作用的程度有所下降;整体上,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要素配置推动,而非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配置 要素错配 要素替代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偏向、政府税收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燕 陈欢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5,共8页
以技术进步偏向影响要素收入份额为主线,在原有厂商理论基础上考虑政府税收因素,将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率分解为乘数效应、资本深化速度、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和税收的变化率,并选取1990—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资本深化对劳... 以技术进步偏向影响要素收入份额为主线,在原有厂商理论基础上考虑政府税收因素,将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率分解为乘数效应、资本深化速度、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和税收的变化率,并选取1990—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资本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正向拉动作用,但乘数效应减弱了这一作用;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和生产税率的提高,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产生负向作用。其中,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政府税收 资本深化 劳动收入份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丰裕度、技术进步偏向性与中国农业部门要素收入分配结构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林辉 袁礼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80,共11页
笔者构建包含土地与劳动要素的CES生产函数,考察农业要素丰裕度与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要素边际产出与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通过三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利用中国1952—2011年农业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生产函数中的各参数,得到如下结论:(1... 笔者构建包含土地与劳动要素的CES生产函数,考察农业要素丰裕度与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要素边际产出与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通过三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利用中国1952—2011年农业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生产函数中的各参数,得到如下结论:(1)我国农业部门土地与劳动的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技术进步整体偏向于丰裕要素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丰裕度变化共同作用于要素相对收入份额,多数年份二者作用方向相反,但技术进步偏向性主导要素相对边际产出和收入份额变化。(2)我国农业部门要素丰裕度和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要素收入份额的作用呈较强的阶段性:1952—1983年,我国农业劳动要素丰裕度提高,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1.5%,而技术进步劳动偏向性带动劳动收入份额上升6.3%。自1984年至今,我国农业部门劳动要素丰裕度持续下降,引致劳动收入份额上升2.4%,而土地偏向型技术进步使劳动要素收入份额下降5%。因此,为提高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应重视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收入分配结构 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丰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技术进步偏向的视角 被引量:10
20
作者 盖骁敏 李爱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共11页
本文基于199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要素技术效率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影响,发现资本和劳动技术效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上存在正的空... 本文基于199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要素技术效率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影响,发现资本和劳动技术效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上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在产业结构高度化上存在负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需充分利用要素技术效率的正向作用,缓解空间溢出的负效应,同时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技术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