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GC时代电影产业与技术美学的新变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圳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8-62,共5页
AIGC席卷而来,掀起了各大内容制作领域的风波。在电影制作技术快速变革的时代,AIGC成为电影界高频探讨的话题。强大的数字模型和算法等直击电影产业,AIGC的应用形态打破了传统电影制作概念。从技术美学角度出发,探讨在AIGC时代电影产业... AIGC席卷而来,掀起了各大内容制作领域的风波。在电影制作技术快速变革的时代,AIGC成为电影界高频探讨的话题。强大的数字模型和算法等直击电影产业,AIGC的应用形态打破了传统电影制作概念。从技术美学角度出发,探讨在AIGC时代电影产业与技术美学的新变,如何影响电影“制片”的全流程,包括从电影剧本创作、电影摄制技术、电影成片、宣发等方面,见证电影产业和技术美学的时代变迁,体现AIGC对电影产业和技术带来的创新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电影产业 技术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美学视角下AI驱动未来影视变革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田苗子 路五云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15-19,24,共6页
本文旨在从技术美学的视角,对人工智能在影视行业中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深入反思。首先,通过对影视工业化变革的剖析,本文回顾了从电影诞生之初至当代,影像技术如何由传统摄影逐步被电脑特效与数字复原技术所取代的历史脉络。特别关注了当... 本文旨在从技术美学的视角,对人工智能在影视行业中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深入反思。首先,通过对影视工业化变革的剖析,本文回顾了从电影诞生之初至当代,影像技术如何由传统摄影逐步被电脑特效与数字复原技术所取代的历史脉络。特别关注了当前学界与业界对于电影成片是否依赖于摄影机实拍或电脑后期制作的激烈争论。其次,文章分析了短视频大数据如何精准定位受众,并预测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文生视频在2024年将迎来全面爆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视行业与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如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以及这一趋势对影像制作未来的科学和艺术层面的影响。最后,本文强调了在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的同时,影视行业应积极拥抱科技带来的行业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美学 人工智能 影视技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陶瓷雕塑为媒塑造当代技术美学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登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技术与美学,是陶瓷艺术的重要美学范畴。技术在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运用,在传统的审美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从陶瓷雕塑技术的角度看,陶瓷雕塑是技术与艺术结合最好的媒介,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对象。当代中国的陶瓷雕塑创作,应该以科... 技术与美学,是陶瓷艺术的重要美学范畴。技术在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运用,在传统的审美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从陶瓷雕塑技术的角度看,陶瓷雕塑是技术与艺术结合最好的媒介,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对象。当代中国的陶瓷雕塑创作,应该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艺术为主导,从陶艺自身特性出发,在陶艺创作中更多地运用到现代技术美学,让现代陶艺在中国当代技术美学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如何以陶瓷雕塑为媒塑造当代技术美学,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雕塑 技术美学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的职业美育与技术美学
4
作者 卢慧玲 《中国教工》 2024年第4期40-41,共2页
当前是一个科技、信息和媒体交互多元的数字化新时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物质生活方面的品质与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与之而来的新思潮也冲击着从业者的职业观。纷繁复杂的环境让未来... 当前是一个科技、信息和媒体交互多元的数字化新时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物质生活方面的品质与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与之而来的新思潮也冲击着从业者的职业观。纷繁复杂的环境让未来社会物质财富生产的直接参与者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符合时代和国家需要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术美学 数字化时代 社会物质财富 知识和技能 大数据 直接参与者 职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美学视阈下智能广告造字设计研究
5
作者 陈海章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66-272,共7页
目的旨在探讨基于技术美学的智能广告造字设计策略,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设计领域的最新技术,将创意和美学融入广告造字过程中。方法以广告用户的审美偏好作为智能造字设计的第一要素,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字体风格迁移等技术来实现字体创作... 目的旨在探讨基于技术美学的智能广告造字设计策略,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设计领域的最新技术,将创意和美学融入广告造字过程中。方法以广告用户的审美偏好作为智能造字设计的第一要素,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字体风格迁移等技术来实现字体创作,从而产生具有技术美感的视觉呈现形态,使智能广告文案字体呈现出更加个性化、更加多元化的审美趣味。结果构建了灵活多样的造字形式、质感丰富的造字材料和形态统一的造字结构等创新设计策略,阐述了智能广告造字设计必然是技术美与吸引注意力、传达情感,以及可识别性等字体功能的有机结合。结论技术美在智能广告造字形式、材料和结构上的独特体现,促进了智能广告造字的发展,为新技术背景下的字体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美学 智能广告 智能造字 字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美学、文化内核与创意表达: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思辨
6
作者 李鹏 郑东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5-89,共5页
电影是以技术为支撑,以文化为内核,以创意表达为方向的艺术产品,具有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在推动我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需要积极培育电影新质生产力,通过以技术美学、文化内核和创意表达为着力点,突出电影叙事文本的“新”创意,... 电影是以技术为支撑,以文化为内核,以创意表达为方向的艺术产品,具有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在推动我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需要积极培育电影新质生产力,通过以技术美学、文化内核和创意表达为着力点,突出电影叙事文本的“新”创意,提升电影视听“质感”美学,持续提升电影艺术的生命力。本文从技术、文化和艺术创意等维度,探索新质生产力对电影产业发展的具体影响,以期为促进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美学 文化内核 创意表达 新质生产力 电影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视界到技术美学——人工智能艺术的当代艺术性解蔽
7
作者 刘津 《中国美术》 2024年第5期103-107,共5页
人工智能艺术的迅猛发展为艺术界带来了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近年来,人工智能艺术作假等相关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进一步表明在技术深入渗透社会的背景下,公众对人工智能艺术的态度逐渐从焦虑、抗拒演变为接受,甚至主动将其纳入社... 人工智能艺术的迅猛发展为艺术界带来了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近年来,人工智能艺术作假等相关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进一步表明在技术深入渗透社会的背景下,公众对人工智能艺术的态度逐渐从焦虑、抗拒演变为接受,甚至主动将其纳入社会秩序体系。在传统美学框架下,关于人工智能艺术“艺术性缺失”的论调已稍显滞后,而当代技术美学为公众提供了新的视角,使公众能够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重新审视人工智能艺术,并为当代艺术的技艺融合提供实践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艺术 艺术主体性 技术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媒视阈下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技术美学特质
8
作者 朱芳兰 《东南传播》 2024年第9期145-147,共3页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一直是中国纪录片创作中的奇葩,随着国家政策的助推以及智媒时代的到来,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在创作和传播等方面融合影视特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线上交互平台等多种形式,使得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再次蓬勃发展,中国历史...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一直是中国纪录片创作中的奇葩,随着国家政策的助推以及智媒时代的到来,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在创作和传播等方面融合影视特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线上交互平台等多种形式,使得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再次蓬勃发展,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再掀热潮,呈现出全景式真实再现、沉浸式场景体验、开放式时空交互等丰富的技术美学特质,并提升了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传播效应。本文围绕着“技术美学的特质”,逐步探讨智媒视阈下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产生的一系列效应,总结其中所表现出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 技术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时代电影产业与技术美学的变革研究
9
作者 李奕龙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9期135-140,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AIGC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电影产业和技术美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AIGC,即生成式人工智能,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已经在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后期制作等多个环...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AIGC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电影产业和技术美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AIGC,即生成式人工智能,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已经在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对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提高了电影制作的效率,更为电影创作带来无限的灵感和可能性。本文深入分析AIGC时代电影产业与技术美学的变革,探讨新技术如何改变电影创作、制作、发行和观影等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电影产业 电影技术美学 电影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潢志》中的书画修复技术美学对古籍保护的启示
10
作者 上官文金 《古籍保护研究》 2024年第2期46-57,共12页
明人周嘉胄所作《装潢志》是一部系统阐述书画装裱与修复技术的著作,以吸收前人装裱修复理念和结合自身实践的方式呈现出丰富的古籍保护技术美学思想。文章结合明代“雅”“俗”美学精神之争,围绕“功能”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探究《... 明人周嘉胄所作《装潢志》是一部系统阐述书画装裱与修复技术的著作,以吸收前人装裱修复理念和结合自身实践的方式呈现出丰富的古籍保护技术美学思想。文章结合明代“雅”“俗”美学精神之争,围绕“功能”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探究《装潢志》中“器道合一,天人之和”的器物本体论、“审视气色,器以致用”的技术功用论和“文质统一,崇古尚朴”的审美形态论,以此启发建构古籍保护技术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潢志》 书画修复 技术美学 古籍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的技术美学再造:装置艺术中的新理解
11
作者 吴陈曦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23期52-54,共3页
在技术时代,对材料的使用和理解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往人们对材料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其物理特性和效用,而在技术美学视域下,艺术家通过独到的观念、创新性的技术和多样化的媒介,突破了这一局限。探讨技术美学如何深化人们对材料的... 在技术时代,对材料的使用和理解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往人们对材料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其物理特性和效用,而在技术美学视域下,艺术家通过独到的观念、创新性的技术和多样化的媒介,突破了这一局限。探讨技术美学如何深化人们对材料的认知,分析传统材料的当代超越、工业材料的美学转化、现成品的美学价值以及人工智能和数字材料的融合应用,可以揭示出艺术对材料运用的多重维度及其带来的新的理解,以及技术美学在推动材料认知方面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美学 装置艺术 艺术与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技术美学视域下的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塑研究——以三河市东部矿区为例
12
作者 周航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矿业废弃地是人类采矿活动对土地造成破坏的产物,其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带来严重的地质问题,阻碍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随着“两山”理论的贯彻与深入人心,如何对矿业废弃地进行再利用与景观重塑成为各资源型城市亟待解决... 矿业废弃地是人类采矿活动对土地造成破坏的产物,其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带来严重的地质问题,阻碍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随着“两山”理论的贯彻与深入人心,如何对矿业废弃地进行再利用与景观重塑成为各资源型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三河市东部矿区为例,从生态技术美学的角度探讨场地景观重塑的方法,对其生态修复中的景观场地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场地的潜在价值和再生方向,最终从整合空间体系、巩固生态系统、凝聚矿业文化、服务产业转型的层面提出了景观重塑策略,以期为类似的矿业废弃地景观再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废弃地 景观重塑 生态技术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美学理论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背景
13
作者 郎郎 许丽云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基于技术美学理论框架,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动态与潜在风险,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动画艺术的创作主体性、美学范畴的限制,以及法律伦理挑战等问题,阐明技术美学对动画产业技术进步和艺术创新的影响,强调审美准则与... 基于技术美学理论框架,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动态与潜在风险,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动画艺术的创作主体性、美学范畴的限制,以及法律伦理挑战等问题,阐明技术美学对动画产业技术进步和艺术创新的影响,强调审美准则与价值导向的重要性,呼吁对动画创作中的技术应用进行伦理审视,寻求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动画艺术创作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美学理论 生成式人工智能 动画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筑技术美学的审美价值系统及现代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伟东 马立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3-16,共4页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其建筑功利空间、建筑审美心理、审美环境三者相互制约构成了建筑美学价值系统。未来建筑技术的审美趋向应是建筑与技术的良性互动,呈现高度理性的技术体系与强烈表现力的完美结...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其建筑功利空间、建筑审美心理、审美环境三者相互制约构成了建筑美学价值系统。未来建筑技术的审美趋向应是建筑与技术的良性互动,呈现高度理性的技术体系与强烈表现力的完美结合。相应的新型建筑设计人才应能运用艺术与理性结合的方式创作出具有技术审美因素的美与和谐的建筑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美学 建筑技术美学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美学:对杜威之审美经验理论再阐释 被引量:4
15
作者 耿阳 张学昕 洪晓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70-74,共5页
审美经验是杜威美学的关键概念,出于不同原因对其意义的领会长期处于晦暗中。为了澄清审美经验概念,通过置于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框架下,经对比性分析阐明美学研究方法就是基于逻辑学的探究理论,因此作为动态经验的审美性质具有工具与智... 审美经验是杜威美学的关键概念,出于不同原因对其意义的领会长期处于晦暗中。为了澄清审美经验概念,通过置于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框架下,经对比性分析阐明美学研究方法就是基于逻辑学的探究理论,因此作为动态经验的审美性质具有工具与智力的特征。基于此,艺术创作的内涵扩展为一种生产性技能而进入到技术领域。审美经验理论超越现代科技与审美生产力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强调艺术创作在现代科技和工业生产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指向一种基于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在协作性社会关系之中的技术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美学 艺术 经验 技术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美学研究(下) 被引量:35
16
作者 高鑫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75,共7页
(续上期)四、技术美学的类型不同历史时期,技术对艺术介入的程度不同、方式不同,造就了不同类型的技术美学。1.自然技术美学一切物质的存在,甚至不太起眼的自然物质,都天然地具有人们不太注意的审美层面,这些自然物质一旦被具有艺术... (续上期)四、技术美学的类型不同历史时期,技术对艺术介入的程度不同、方式不同,造就了不同类型的技术美学。1.自然技术美学一切物质的存在,甚至不太起眼的自然物质,都天然地具有人们不太注意的审美层面,这些自然物质一旦被具有艺术眼光的人"挑出",或被"聚焦",或被"强化"之后,重新出现于人们的注意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美学 美学研究 审美层面 物质 自然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美学研究(上) 被引量:64
17
作者 高鑫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70,共8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对艺术创作的深层介入和干预,高科技给艺术带来了全新的美学新质。因此,技术美学是指艺术创作所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乃至于高科技手段所铸造的全新艺术形态,并据此提升出的全新美学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对艺术创作的深层介入和干预,高科技给艺术带来了全新的美学新质。因此,技术美学是指艺术创作所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乃至于高科技手段所铸造的全新艺术形态,并据此提升出的全新美学理念。文章围绕"技术美学"的核心议题,从技术美学的文化语境、含义、发展的路径、类型,以及现代技术美学的特征、创造全新的现代审美文化、技术美学的文化思辨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技术美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美学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21
18
作者 范玉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9-95,共7页
技术美学是在现代人文基点上研究人、技术和自然之间审美关系即追求技术美本体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对技术非人性的遏制 ,并非美学简单地应用于技术 ,而是着重于更为根本的人类技术活动的审美化即人类生存状态的审美化。... 技术美学是在现代人文基点上研究人、技术和自然之间审美关系即追求技术美本体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对技术非人性的遏制 ,并非美学简单地应用于技术 ,而是着重于更为根本的人类技术活动的审美化即人类生存状态的审美化。技术美学的形上一维 (技术美本体 )与形下一维 (设计及其技术性操作 )存在着互动关系 ,对技术美本体的内涵应从技术与劳动(工具 )、技术与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美学 技术美本体 设计 海德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筑技术美学课程在建筑学相关专业中建设现状的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秋思 刘春茂 《南方建筑》 2011年第5期40-43,共4页
任何一种建筑形态的生成都具有技术的和审美的双重性。建筑技术美学是建筑技术科学与建筑美学结合的产物。随着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技术表现作为审美构成的重要内容的趋势亦越趋明显。通过对当前国内建筑学相关专业中建... 任何一种建筑形态的生成都具有技术的和审美的双重性。建筑技术美学是建筑技术科学与建筑美学结合的产物。随着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技术表现作为审美构成的重要内容的趋势亦越趋明显。通过对当前国内建筑学相关专业中建筑技术美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原因的客观分析,提出了循序渐进地开展建筑技术美学课程建设的思路:即树立全面的建筑技术美学观、培养技术创美的创造性思维、完善美学课程建设、最终走向"整合设计"的思路。通过对该问题的理性思考,旨在引起建筑教育界对建筑技术美学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技术美学 建筑学相关专业 课程建设 专业融合 整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美学的建筑形态数字化设计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伟 魏大森 姚竞波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4-212,共9页
以当代建筑学中“工程引导意匠”“技术转化诗意”的技术美学理念为切入点,将数字化设计中的参数化建构方法及非线性美学拓展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数字化设计中的函数构建、数型联动、表皮优化等作为研究内容,探究了基于参数化程序搭... 以当代建筑学中“工程引导意匠”“技术转化诗意”的技术美学理念为切入点,将数字化设计中的参数化建构方法及非线性美学拓展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数字化设计中的函数构建、数型联动、表皮优化等作为研究内容,探究了基于参数化程序搭建数字化模型以实现精准调控非线性建筑形态与表皮的过程。结合景观构筑物、公共活动中心、体育馆等不同规模的设计实践,介绍了基于RH/GH平台的建筑非线性形态及表皮的设计过程及优化内容,在技术方法中强调了通过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软件搭建不同数学函数的“图形脚本形式”对整体形态及表皮的调节作用,应用数学建模方法对数字化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数字建模与理论分析,展示了参数化建模程序与函数曲线在数字化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研究总结了数字化设计过程在非线性形态设计中的要点,强调了当代建筑美学的拓展与延伸。研究结果可为非线性建构的异形形态设计提供精准调控及优化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可为当代建筑形态与表皮的设计策略与量化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美学 数字化设计 非线性 建筑形态 函数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