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5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癌症患者身份建构研究
1
作者 姜波 胡豫 《外国语言文学》 2025年第1期52-65,134,共15页
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在网络上分享抗癌经历,这些自述不仅为记录者提供了医学讨论平台,也为其他癌症患者提供了大量医疗信息和精神慰藉。本研究从知乎网络平台收集癌症患者自述,并以其为语料自建语料库,通过语料库关键词及其索引行研究方... 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在网络上分享抗癌经历,这些自述不仅为记录者提供了医学讨论平台,也为其他癌症患者提供了大量医疗信息和精神慰藉。本研究从知乎网络平台收集癌症患者自述,并以其为语料自建语料库,通过语料库关键词及其索引行研究方法,结合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话语策略理论,从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角度深入探究癌症患者的身份建构。研究发现,癌症患者通过自述话语主要构建了七种身份,即战斗者身份、受难者身份、回馈者身份、恐慌者身份、拖累者身份、求助者身份和重生者身份。该研究旨在为癌症患者提供借鉴与参考,帮助他们以乐观的心态看待疾病,建立积极的自我身份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自述 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 话语策略 身份建构
原文传递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美英智库对中欧班列的形象建构
2
作者 朱光兴 林淋嘉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目的/意义]准确研究美英智库对中欧班列的形象建构,有助于分析研判美西方对中欧班列建设的舆论走向和战略决策,对中欧班列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取10所美英智库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料库辅助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深入探... [目的/意义]准确研究美英智库对中欧班列的形象建构,有助于分析研判美西方对中欧班列建设的舆论走向和战略决策,对中欧班列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取10所美英智库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料库辅助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深入探究美英智库对中欧班列的形象建构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战略诉求。[结果/结论]文本描写层面,美英智库均肯定中欧班列在亚欧互联互通、商贸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美国智库关注中欧班列的战略竞争作用,塑造出经济互联互通、霸权野心显著的班列形象;英国智库视其为长期愿景,塑造出商贸价值高但仍需警惕的班列形象。话语实践方面,信息来源的选择反映出智库的研究特点和战略考量,美国智库侧重政府和国际视角,英国智库则更重视学术和专业领域。社会实践层面,美英智库的话语生成受国际关系、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建议中国智库从以人才为核心,优化平台布局,依托高质量成果,创新叙事策略等四个方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中欧班列 美英智库 形象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巴黎奥运形象——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
3
作者 郑颖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文旨在通过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分析西方英文新闻中关于中国巴黎奥运形象的话语。研究基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美国联合通讯社(The Associated Press)、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 本文旨在通过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分析西方英文新闻中关于中国巴黎奥运形象的话语。研究基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美国联合通讯社(The Associated Press)、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的涉华报道。采用定量研究结合定性方法,探讨中国在巴黎奥运会期间的形象是如何被构建的。研究发现,在有关中国巴黎奥运会的报道中,其所主题词表呈现的主题大多与兴奋剂相关,其检索行所显示出的深层语境下也是有关兴奋剂事件的质疑和对饭圈文化的批判,而这样的形象建构与西方的意识形态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巴黎奥运形象 批评话语分析 语料库 主题词 索引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irclough三维模型的《不被大风吹倒》的批评话语分析
4
作者 卢愿 《现代语言学》 2025年第2期460-466,共7页
近年来,社会内需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青年一代社会心理逐渐失衡,“亚文化”这个代名词伴随网络媒介的传播,进入人们的视野。应当运用优势视角对青年亚文化展开研究,引领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积极社会心态。本文基于Fairclough的三维... 近年来,社会内需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青年一代社会心理逐渐失衡,“亚文化”这个代名词伴随网络媒介的传播,进入人们的视野。应当运用优势视角对青年亚文化展开研究,引领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积极社会心态。本文基于Fairclough的三维模型,对哔哩哔哩弹幕网五四青年节的宣传片《不被大风吹倒》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探寻由此话语建构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分析主流文化如何引导网络青年亚文化,思考两者是否能够实现破壁融合,促进社会文化正向发展。In recent years, increasing competitive pressures driven by domestic social demands have led to a growing psychological imbalance among younger generations. As network media continue to expand their influence, the concept of “subculture” has gained prominence in public discourse. To guide youth in establishing correct values and fostering a positive social mindset, it is crucial to analyze youth subcultures from a constructive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employs Fairclough’s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May 4th Youth Day propaganda video Never Be Blown down by the Wind on Bilibili, focusing on the dimensions of text, discourse practice, and social practice. By investigating the social ideologies embedded within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this thesis explores how mainstream culture engages with and potentially shapes youth subcultures. It further evaluates whether these two cultural forces can achieve integration by breaking barriers, ultimately promoting the positive evolution of social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Fairclough三维模型 《不被大风吹倒》 青年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外交部门新闻发布会的中国形象建构比较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苹 董格格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一个国家外交部门的发言代表该国的立场和观点,在国家形象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手段,基于语料库对中美外交部门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的话语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可分析和总结双方发言人的话语特... 一个国家外交部门的发言代表该国的立场和观点,在国家形象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手段,基于语料库对中美外交部门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的话语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可分析和总结双方发言人的话语特征及其建构的中国形象。研究发现:中美双方发言人在词汇层面的分类系统和情态系统、话语层面的内容选择和互文性策略上表现出较大差异,他们各自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抗疫、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维度的表现,建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建者”和“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的差异性形象。两者建构的结果差异如此明显,其原因在于双方政治理念、经济政策、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分歧。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形象的自我建构和他者建构,有必要拓展国家形象塑造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优化话语策略并改善话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新闻发布会 中国形象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心理学基础
6
作者 辛斌 王永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8,共13页
进化心理学试图从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性进化的角度阐释其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以往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认知语言学和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导致在分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本文引入语用学与关联理论,并结合... 进化心理学试图从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性进化的角度阐释其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以往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认知语言学和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导致在分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本文引入语用学与关联理论,并结合认知框架,试图分析这些理论在解释和解读阶段对批评话语分析的重要贡献。本文认为,认知语言学方法能够减少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主观臆断性,提供更具阐释力的分析模型,从而提升话语分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我们认为,未来的批评话语分析应更多地关注受话者认知表征的建构,以验证进化心理学提出的心理模块或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进化心理学 认知语言学 语用学 认知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
7
作者 张宏莉 刘奇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集中表征,也是本国在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本研究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语料库分析工具为辅助,定量定性结合分析2020年以来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对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表明,哈媒使用词汇选择、...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集中表征,也是本国在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本研究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语料库分析工具为辅助,定量定性结合分析2020年以来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对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表明,哈媒使用词汇选择、及物性系统、隐喻、互文、情感倾向等话语策略,塑造出多元复杂的中国形象。中哈两国的高质量合作和“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分别是正面和负面中国形象生成的主要原因。运用话语策略讲述中国、以实际行动打破“中国威胁论”的谣言或将成为提升中国形象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哈萨克斯坦 主流媒体 批评话语分析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2017-2022)
8
作者 胡晓静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从研究范式、研究话题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分析2017-2022年发表在SCI、SSCI和A&HCI的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的论文,结果表明:(1)研究范式上兼容并蓄,直接或间接地融合批评话语分析经典分析框架、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翻译理论... 从研究范式、研究话题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分析2017-2022年发表在SCI、SSCI和A&HCI的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的论文,结果表明:(1)研究范式上兼容并蓄,直接或间接地融合批评话语分析经典分析框架、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翻译理论等;(2)研究话题方面,群体身份和国家身份一直颇受青睐;医疗健康、教育主题以及社会热点受到关注;(3)研究方法方面,凸显历时对比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结合以及新媒体话语研究。最后从研究范式、研究话题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 意识形态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主流报刊关于抑郁症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9
作者 张世蓉 莘俊茹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近年来,抑郁症成为中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选取《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2020—2021年关于抑郁症的新闻报道,自建两个语料库。基于费尔克劳三维分析框架,借助语料库工具,在文本分析维度对高频词、搭配词和索引行进行对比分析;在话语... 近年来,抑郁症成为中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选取《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2020—2021年关于抑郁症的新闻报道,自建两个语料库。基于费尔克劳三维分析框架,借助语料库工具,在文本分析维度对高频词、搭配词和索引行进行对比分析;在话语实践维度对消息来源进行分析;在社会实践维度揭示中美关于抑郁症报道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研究发现相较于《中国日报》,《纽约时报》使用负面情感色彩词汇的频率更高。《纽约时报》关注点更多地放在抑郁症患者视角的话语呈现,《中国日报》侧重于国家与政府视角的话语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语料库 批评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食品广告语的批评话语分析
10
作者 赵慧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6期123-125,共3页
食品广告作为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其作用不仅仅在于传递食品信息,更在于构建一种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新时期食品广告的话语策略正经历着翻天覆地... 食品广告作为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其作用不仅仅在于传递食品信息,更在于构建一种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新时期食品广告的话语策略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更加精准、个性化,甚至能够预测和塑造消费者的喜好。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深入探讨新时期食品广告如何巧妙运用特定词汇、修辞手法和相关数据,构建有说服力的广告语篇,从而揭示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信息 食品广告 人工智能技术 批评话语分析 大数据 话语策略 决策过程 数字化浪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有关事件系列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11
作者 高小丽 冯驰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52-56,共5页
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研究工具,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有关东航坠机事件的系列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中美两国媒体在灾难事件话语建构方面的差异以及背后隐藏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日报》尽可能客... 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研究工具,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有关东航坠机事件的系列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中美两国媒体在灾难事件话语建构方面的差异以及背后隐藏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日报》尽可能客观地还原了事件真相,详述了事件发生后政府的积极应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全力配合,而《纽约时报》则主要呈现对事件的消极评价以及对中国政府的恶意揣测,其根源在于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无法理性对待中国的崛起,企图通过放大、伪造国内社会矛盾达到批评中国政治体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东航坠机事件 系统功能语法 新闻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现状及热点变化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12
作者 黄璨 赵洲晔 周桂香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06-112,共7页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旨在揭示语篇、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文献可视化工具CiteSpace6.3R1,对CNKI数据库中文献来源为CSSCI的“批评话语分析”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考察国内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旨在揭示语篇、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文献可视化工具CiteSpace6.3R1,对CNKI数据库中文献来源为CSSCI的“批评话语分析”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考察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现状及其热点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998-2023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年发文量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其中外国语大学以及高校外语院(系)是主要研究机构,且研究多以独立的或小范围合作的形式开展;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核心关注点聚焦于“语料库”“意识形态”“话语分析”“建构主义”和“互文性”五个方面;近年来,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趋向于对国家形象建构的批评话语分析以及引入语料库语言学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研究现状与趋势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国内外近五年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13
作者 吴青颖 王宪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8期119-130,共12页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致力于通过批判性的分析从而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和社会的关系。CDA自提出以来就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涌现出丰厚的研究成果。CiteSpace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致力于通过批判性的分析从而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和社会的关系。CDA自提出以来就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涌现出丰厚的研究成果。CiteSpace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文献可视化工具,能够帮助研究者发现文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本文对近五年(2019~2023)间产出的与批评话语分析有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其中,中文文献来源于CSSCI和核心期刊,共有116篇,外文文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文献,127篇。通过对国内外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综合分析,为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重点方向和研究路径提供了参考启示。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a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is dedicated to revea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ideology, and society through critical analysis. Since its inception, CDA has garner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leading to a wealth of research findings. CiteSpace, a widely used literature visualization tool, helps researchers uncover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within the literature. Based on CiteSpace visual bibliometric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organizes literature related to CDA produced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2019~2023). The Chinese literature, comprising 116 articles, was sourced from CSSCI and core journals, while the 127 foreign articles were sourced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keywords, co-citation networks, research theme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CDA literature from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ources, this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 insights for the key directions and research paths of CDA research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批评话语分析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话语秩序研究
14
作者 于潇凡 郑海翠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8期691-698,共8页
话语秩序的概念最初由福柯提出,费尔克劳将其引入批评话语分析,成为评批话语分析中的重要范畴。本文在研读福柯及费尔克劳著作的基础上,对比两者有关话语秩序的定义和阐述,尝试梳理这一范畴的理论发展与创新。福柯强调外部力量和内部力... 话语秩序的概念最初由福柯提出,费尔克劳将其引入批评话语分析,成为评批话语分析中的重要范畴。本文在研读福柯及费尔克劳著作的基础上,对比两者有关话语秩序的定义和阐述,尝试梳理这一范畴的理论发展与创新。福柯强调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对话语的控制,以及话语主体受到的制约,费尔克劳发展了话语秩序理论,认为话语秩序是动态开放的系统,体现并反作用于社会秩序。文章还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话语秩序的阐释与实践,希望能对今后的话语秩序研究有所助益。The concept of “order of discourse” was put forward by Foucault, and was introduced in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by Fairclough. It has become a central category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Based on a close reading of Foucault’s and Fairclough’s works, the study presents and compares the definitions and elucidations they give, attempting to illuminate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this category. Foucault stresses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forces that serve to control discourse and the constraints upon speaking subjects, while Fairclough develops the theory of order of discourse, suggesting that orders of discourse are dynamic systems open to change, and they reflect and construct social order. Furthermore,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review of research on order of discourse abroad and at home, discussing how the category is interpreted and how relevant studies are conducted.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possible help for future research on order of discour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秩序 批评话语分析 范畴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
15
作者 李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期192-198,共7页
国家形象构建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实践。大学英语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而教材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较少受到关注。该文通过自建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以Fairclough三维话语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 国家形象构建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实践。大学英语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而教材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较少受到关注。该文通过自建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以Fairclough三维话语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语料库辅助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描述和阐释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构建。通过主题词、搭配网络、索引行等语料库辅助分析发现,教材塑造了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教育开放合作、社会平等自由等形象,教材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构建是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指导下的教材建设规划实践的产物,中国国家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精神是引导国家形象构建的社会政治、文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材 国家形象 构建 语料库 批评话语分析 三维话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爱的习惯》的批评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天予 《今古文创》 2024年第8期20-22,共3页
《爱的习惯》是多丽丝·莱辛少数聚焦男性的作品之一,该小说向读者讲述了戏剧界名人主人乔治的婚姻变革,并重点着墨于其少妻波比从弱小顺从的妻子转变为遵从本心的独立女性的成长过程。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出发,基于Fairclough的三... 《爱的习惯》是多丽丝·莱辛少数聚焦男性的作品之一,该小说向读者讲述了戏剧界名人主人乔治的婚姻变革,并重点着墨于其少妻波比从弱小顺从的妻子转变为遵从本心的独立女性的成长过程。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出发,基于Fairclough的三维框架理论并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从文本层面,话语实践层面和社会实践层面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是对莱莘文学作品解读的一个全新视角,也是对批评话语分析工具应用的拓展。通过对在文本层面进行及物性分析、话语实践层面进行叙事策略和互文性分析和二战后女性主义浪潮的社会实践分析可以发现,莱辛通过对男女权利不均的刻画、女性在父权社会的困境描写和对平等自由的追求在《爱的习惯》中构建女性主义意识,表达女性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爱的习惯》 批评话语分析 Fairclough 三维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兰德《源泉》中的性别形象:语料库辅助的批评话语分析
17
作者 巫彤 刘春艳 《海外英语》 2024年第9期215-218,共4页
安·兰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源泉》作为她的成名作,不仅引起了学术界对她的个人哲学的探讨,也激发了女性主义学者对作品中女性伦理思想和性别形象的热烈辩论。基于语料库语言学,将语料库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 安·兰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源泉》作为她的成名作,不仅引起了学术界对她的个人哲学的探讨,也激发了女性主义学者对作品中女性伦理思想和性别形象的热烈辩论。基于语料库语言学,将语料库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借助SketchEngine和AntConc两种工具对《源泉》文本进行数据分析和性别表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作家在文中的两性形象上强调了不同于传统性别观点的特质,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作品主题,同时丰富美国近现代小说性别分析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兰德 《源泉》 性别形象 语料库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irclough三维分析模型的企业品牌形象建构批评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熠辉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3期74-76,共3页
文章以Fairclough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某高科技公司产品发布会话语为语料来源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发布会的演讲者如何有效利用语言资源表达其立场、观点及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建构企业品... 文章以Fairclough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某高科技公司产品发布会话语为语料来源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发布会的演讲者如何有效利用语言资源表达其立场、观点及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建构企业品牌形象,以达到宣传公司产品,激发人们购买欲的交际意图。研究揭示出发布会演讲者运用词汇手段以及互文性和语用预设等语篇手段在建构企业品牌形象中的意识形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三维分析模型 话语建构 企业品牌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国内外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分析
19
作者 余袆莎 赵霞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5期71-75,共5页
批评话语分析是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及Web of Science中2004—2023年间批评话语分析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发文量、核心作者、理论基础、研究热点及方法等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出近20年... 批评话语分析是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及Web of Science中2004—2023年间批评话语分析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发文量、核心作者、理论基础、研究热点及方法等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出近20年来国内外批评话语分析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旨在为国内学者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Cite Space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