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创新原则 被引量:3
1
作者 任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4,共10页
方法论自觉是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前提,批判性创新是破解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屡遭碰壁、屡陷困境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以往进路之所以屡遭挫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源于“以外释内”“以旧释旧”的文... 方法论自觉是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前提,批判性创新是破解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屡遭碰壁、屡陷困境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以往进路之所以屡遭挫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源于“以外释内”“以旧释旧”的文化立场与思维方式。因此,以批判性创新原则超越这一文化立场与思维方式,必须要实现双向批判:既要批判地超越以往苏联教科书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条主义的旧理解、旧框架,也要批判地超越用这一外来旧理解、旧框架来阐释的中国传统哲学。批判与超越是为了创新。这一创新开辟了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阐释路径。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理解经历着不断变革,最终的逻辑旨归表明:只有站在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上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阐明中国传统哲学创新性转化的可能性,才能真正找到通向顺利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自觉 批判性创新原则 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创新原则及其双重维度
2
作者 苏培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20,共8页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是用中国精神、中国话语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形态。这一重塑于方法论上不仅关涉由选择性继承原则向整体性继承原则的新生转进...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是用中国精神、中国话语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形态。这一重塑于方法论上不仅关涉由选择性继承原则向整体性继承原则的新生转进,同时还应在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统摄下的中国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两个维度递次展开,凭借批判性创新原则规定新的出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向度。纵观国内外研究,冯契先生可谓批判性创新原则的先行探索者之一,他所提出的“转识成智”的原则不仅突破了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桎梏,而且使得中国传统智慧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内得到了充分展现。基于此,才能进一步探讨由“转识成智”向“交往生成”逻辑延展的必然性,从而为新时代“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形态培育系统而深厚的方法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转识成智 交往生成 批判性创新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