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研究:评述与展望 被引量:156
1
作者 黄承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7,共13页
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文章对已有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历史进程与贡献、战略与政策演变、基本经验与主要模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未来发展等进行主要观点梳理和综合性评述,讨论和阐述中国... 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文章对已有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历史进程与贡献、战略与政策演变、基本经验与主要模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未来发展等进行主要观点梳理和综合性评述,讨论和阐述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扶贫开发道路 研究评述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谢撼澜 谢卓芝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150,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这条道路在特定时空背景和丰富思想资源的孕育下,历经近四十年实践探索而逐步生成。根据各时期扶贫目标、扶贫主体、扶贫客体、扶贫方式的不同,大体可以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这条道路在特定时空背景和丰富思想资源的孕育下,历经近四十年实践探索而逐步生成。根据各时期扶贫目标、扶贫主体、扶贫客体、扶贫方式的不同,大体可以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划分为开创探索、基本形成、纵深发展和进一步拓展等四个阶段。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世所罕见的伟大成就,它也为我们进一步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宝贵经验,更为全球贫困治理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扶贫 扶贫开发道路 扶贫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自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经验研究
3
作者 张永光 王敬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83-89,共7页
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承诺,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贫的伟大决心和信心。伟大决心源于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伟大信心则源于改革开放以来减贫事业取得的瞩目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承诺,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贫的伟大决心和信心。伟大决心源于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伟大信心则源于改革开放以来减贫事业取得的瞩目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扶贫开发的政治保障,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是扶贫开发的根本举措,改善和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是扶贫开发的中心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扶贫开发的组织保障,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是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全社会参与扶贫是实现减贫的有效模式,借鉴国外经验开展交流合作是扶贫开发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脱贫 自信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模式”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典范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宪建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90-96,共7页
"宁德模式"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典范。从探索历程来看,"宁德模式"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总体特点,其变迁反映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三大历史转变;从基本内涵来看,"... "宁德模式"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典范。从探索历程来看,"宁德模式"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总体特点,其变迁反映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三大历史转变;从基本内涵来看,"宁德模式"是以"精神扶贫"为先导、"靠山念海"为特征、"三产联动""造福工程""四下基层"为途径的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范式;从发展理念来看,"宁德模式"从理论上回答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三个关键问题,即"为了谁和依靠谁"问题、扶贫开发"谁来干和怎么干"问题、扶贫开发"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德模式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典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结构与行动: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56
5
作者 邢成举 李小云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47,共16页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传统上存在结构与行动两种认知与研究范式,前者强调超越于个体的结构性因素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而后者则认为,贫困源于个体社会行动的不力和主观上发展动力的不足。在两种范式下,减贫方案也差异极大。基于中国扶...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传统上存在结构与行动两种认知与研究范式,前者强调超越于个体的结构性因素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而后者则认为,贫困源于个体社会行动的不力和主观上发展动力的不足。在两种范式下,减贫方案也差异极大。基于中国扶贫实践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分析,中国走出了一条超越结构与行动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仅实现了对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致贫结构的破除,同时也确立了新的亲贫性制度与政策结构;其不仅健全了贫困治理体系,更突显了贫困者在扶贫攻坚中的主体价值与内在发展动力。在超越贫困陷阱的结构与行动束缚的实践中,中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这也构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减贫所贡献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行动 中国特色 扶贫开发道路
原文传递
简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明波 《改革与战略》 2019年第12期65-73,共9页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救济式扶贫模式、开发式扶贫模式、精准扶贫模式,逐步形成的。坚持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应强化党在扶贫开发中的领导地位,加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支持和政策...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救济式扶贫模式、开发式扶贫模式、精准扶贫模式,逐步形成的。坚持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应强化党在扶贫开发中的领导地位,加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完善扶贫开发的考核评价体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协同攻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精准扶贫 扶贫攻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