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LMI方法多目标综合的H_∞扭振模态观测器
被引量:
5
1
作者
于达仁
王西田
+1 位作者
何朕
鲍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6-141,共6页
提出一种针对扭振模态观测器的溢出问题的评价定义,将溢出抑制要求表达为一个H∞性能指标。然后提出一种H∞扭振模态观测器,同时考虑溢出抑制要求的频域性能指标以及与初值误差有关的时域暂态特性指标,将H∞扭振模态观测器归结为一个多...
提出一种针对扭振模态观测器的溢出问题的评价定义,将溢出抑制要求表达为一个H∞性能指标。然后提出一种H∞扭振模态观测器,同时考虑溢出抑制要求的频域性能指标以及与初值误差有关的时域暂态特性指标,将H∞扭振模态观测器归结为一个多目标H∞综合问题,借助MATLAB的LMI工具箱实现了这一设计问题的求解。H∞扭振模态观测器具有良好的特性,在扭振在线监测和主动控制领域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I方法
多目标综合
H∞
扭振模态
观测器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动系统的扭振模态及其数学模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龚庆寿
王敏之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
分析了机床进给运行系统的传动特点以及进给传动系统引起机床运行时的振动特性。主要讨论了机床进给传动链中 ,单支当量扭转振动系统的计算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关键词
传动系统
扭振模态
数学模型
机床进给系统
扭
转
振
动
计算模型
传动链
机床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模态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苏永丽
康积涛
吴小刚
《电气开关》
2013年第5期66-69,73,共5页
以IEEE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第一标准测试模型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预测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模态。利用测试信号法计算系统的电气阻尼,通过模态调整法得到模态机械阻尼,利用复转矩系数法判定轴系扭振模态。最后在加...
以IEEE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第一标准测试模型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预测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模态。利用测试信号法计算系统的电气阻尼,通过模态调整法得到模态机械阻尼,利用复转矩系数法判定轴系扭振模态。最后在加入机械阻尼的测试模型中施加三相短路扰动,对轴系各个质量块扭振转矩的幅频分析验证扭振模态预测的正确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计及机械阻尼的情况下,只有与电气谐振频率互补的扭振模态发生S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系
扭振模态
SSR
电气阻尼转矩系数
机械阻尼转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轮发电机组H_∞扭振模态观测器的特性分析
4
作者
王西田
林志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12,共2页
对汽轮发电机组的 H∞ 扭振模态观测器的特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 H∞ 扭振模态观测器的性能指标可知 ,H∞ 扭振模态观测器引入了一个反映受控模态估计偏差对剩余模态分量的最大能量增益的约束 ,以抑制剩余模态分量的影响。另外发现 ,...
对汽轮发电机组的 H∞ 扭振模态观测器的特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 H∞ 扭振模态观测器的性能指标可知 ,H∞ 扭振模态观测器引入了一个反映受控模态估计偏差对剩余模态分量的最大能量增益的约束 ,以抑制剩余模态分量的影响。另外发现 ,在特殊情况下 ,H∞ 扭振模态观测器可以将已有关于鲁棒 H∞ 扭振滤波器的研究成果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特性分析
H∞
扭振模态
观测器
扭
振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前置后驱乘用车传动系扭振模态理论计算及试验测试
被引量:
6
5
作者
康强
吴昱东
+1 位作者
邓江华
何森东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3,共4页
针对某前置后驱乘用车在一定发动机转速范围内产生车内轰鸣声的现象,建立了该车传动系统的扭振理论计算模型,获取了传动系统的扭振模态信息。进行了该车传动系统扭振强迫振动计算分析与扭振测试,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并明确了该车低...
针对某前置后驱乘用车在一定发动机转速范围内产生车内轰鸣声的现象,建立了该车传动系统的扭振理论计算模型,获取了传动系统的扭振模态信息。进行了该车传动系统扭振强迫振动计算分析与扭振测试,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并明确了该车低速轰鸣声是由传动系统扭振导致,进而可采取相关措施降低扭振幅值,避免低速车内轰鸣声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用车
车内噪声
传动系统
扭振模态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速异步机型风电场机网扭振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
8
6
作者
杨敏霞
解大
+3 位作者
娄宇成
冯俊淇
贾玉健
王西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22-2428,共7页
以定速异步风电机组为例,建立包括三质量块轴系数学模型在内的风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速异步机型风电场多机小扰动仿真模型,研究该机型下同型风电场扭振模态及其相关因子,并对比不同风机数量及布局的风电场扭振模态。结果显示,风...
以定速异步风电机组为例,建立包括三质量块轴系数学模型在内的风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速异步机型风电场多机小扰动仿真模型,研究该机型下同型风电场扭振模态及其相关因子,并对比不同风机数量及布局的风电场扭振模态。结果显示,风电场机组间轴系扭振模态出现双谐振尖峰现象,风机数量增加将导致扭振模态特征值实部趋于正半轴并且阻尼比降低;风电场机组间存在扭振传递作用,风电场风机数量和布局将影响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轴系
扭
振
扭振模态
小干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静止同步补偿器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模态互补电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
35
7
作者
李志鹏
谢小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22-27,共6页
提出一种应用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抑制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的模态互补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发电机转速偏差信号作为反馈,动态生成与各模态频率互补的补偿电流信号。STATCO...
提出一种应用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抑制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的模态互补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发电机转速偏差信号作为反馈,动态生成与各模态频率互补的补偿电流信号。STATCOM实时跟踪该电流信号,向机组定子注入幅值和相位均可控的次同步和超同步补偿电流,进而在机组内部激发出与扭振模态频率一致的电磁转矩,从而对SSR起到抑制作用。从理论上推导出补偿电流与电气阻尼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设计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方法。以某典型厂对网串联补偿输电系统为实例,通过电磁仿真验证上述机制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与同背景下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抑制SSR方案的比较分析,表明基于上述方法的STATCOM抑制SSR的方案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
振
静止同步补偿器
扭振模态
复转矩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复原子解耦调制滤波的次同步振荡模态分析方法及其仿真
被引量:
3
8
作者
刘林
林涛
徐遐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53-2058,共6页
利用尺度因子对加高斯窗的正交三角基进行解耦调制可以构造具有灵活滤波控制特性的复原子函数。该复滤波函数的时频域带宽不受带通中心频率约束,且能根据分析要求通过尺度因子调整。为此,根据高斯窗半径计算公式设置具有紧凑频域带宽和...
利用尺度因子对加高斯窗的正交三角基进行解耦调制可以构造具有灵活滤波控制特性的复原子函数。该复滤波函数的时频域带宽不受带通中心频率约束,且能根据分析要求通过尺度因子调整。为此,根据高斯窗半径计算公式设置具有紧凑频域带宽和较短观测时窗长度的复原子参数,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逐步调整中心频率实现对各振荡模态的检测,每次有效滤波输出对应于各振荡模态的特征复相量,并从中提取振荡频率、幅值和阻尼。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能从实测数据中准确检测工频量以及同时存在的各次同步电气谐振模态和扭振模态频率、幅值和阻尼,具有较高的模式分辨率和较短的计算数据窗,能较好地抑制噪声和高频分量干扰,且实时性好,便于在线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原子函数(CAF)
高斯窗
次同步
振
荡(SSO)
谐
振
模态
扭振模态
观测时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电场引发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0
9
作者
徐衍会
耿雨柔
杨博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9,共9页
风能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是实现能源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然而,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稳定性问题逐渐凸显,实际系统中出现了风电场引发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现象。建立了风火联合外送系统模型,应用谐波响应法和复转矩系数法分析了风电场引发...
风能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是实现能源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然而,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稳定性问题逐渐凸显,实际系统中出现了风电场引发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现象。建立了风火联合外送系统模型,应用谐波响应法和复转矩系数法分析了风电场引发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火电机组轴系扭振特性、风电场容量、风速、风机转子侧变频器内环增益系数以及风电场至火电机组的电气距离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轴系扭振模态可观测度越高、风电场容量越大、风机风速越高、风机转子侧变频器内环增益系数越大以及风电场与火电机组的电气距离越远,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越剧烈。通过IEEE第一基准模型和IEEE39节点系统的时域仿真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火电机组
次同步
振
荡
轴系
扭振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MI方法多目标综合的H_∞扭振模态观测器
被引量:
5
1
作者
于达仁
王西田
何朕
鲍文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6-14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项目(G1998020319)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 ~
文摘
提出一种针对扭振模态观测器的溢出问题的评价定义,将溢出抑制要求表达为一个H∞性能指标。然后提出一种H∞扭振模态观测器,同时考虑溢出抑制要求的频域性能指标以及与初值误差有关的时域暂态特性指标,将H∞扭振模态观测器归结为一个多目标H∞综合问题,借助MATLAB的LMI工具箱实现了这一设计问题的求解。H∞扭振模态观测器具有良好的特性,在扭振在线监测和主动控制领域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LMI方法
多目标综合
H∞
扭振模态
观测器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
Keywords
torsional modal observer
observationspillover
H∞ multi-objective synthesis
LMI
分类号
TM311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动系统的扭振模态及其数学模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龚庆寿
王敏之
机构
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
出处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
文摘
分析了机床进给运行系统的传动特点以及进给传动系统引起机床运行时的振动特性。主要讨论了机床进给传动链中 ,单支当量扭转振动系统的计算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关键词
传动系统
扭振模态
数学模型
机床进给系统
扭
转
振
动
计算模型
传动链
机床设计
Keywords
machine tool feed
torsional vibration
calculation model
分类号
TG502.1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模态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苏永丽
康积涛
吴小刚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电气开关》
2013年第5期66-69,73,共5页
文摘
以IEEE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第一标准测试模型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预测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模态。利用测试信号法计算系统的电气阻尼,通过模态调整法得到模态机械阻尼,利用复转矩系数法判定轴系扭振模态。最后在加入机械阻尼的测试模型中施加三相短路扰动,对轴系各个质量块扭振转矩的幅频分析验证扭振模态预测的正确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计及机械阻尼的情况下,只有与电气谐振频率互补的扭振模态发生SSR。
关键词
轴系
扭振模态
SSR
电气阻尼转矩系数
机械阻尼转矩系数
Keywords
shaft torsion vibration mode
SSR
electrical damping
mechanical damping
分类号
TM77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轮发电机组H_∞扭振模态观测器的特性分析
4
作者
王西田
林志刚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上海第七
出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12,共2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G19980 2 0 30 0 )~~
文摘
对汽轮发电机组的 H∞ 扭振模态观测器的特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 H∞ 扭振模态观测器的性能指标可知 ,H∞ 扭振模态观测器引入了一个反映受控模态估计偏差对剩余模态分量的最大能量增益的约束 ,以抑制剩余模态分量的影响。另外发现 ,在特殊情况下 ,H∞ 扭振模态观测器可以将已有关于鲁棒 H∞ 扭振滤波器的研究成果统一起来。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特性分析
H∞
扭振模态
观测器
扭
振
传感器
Keywords
Steam generators
Torsion testing
Vibrations (mechanical)
分类号
TM311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前置后驱乘用车传动系扭振模态理论计算及试验测试
被引量:
6
5
作者
康强
吴昱东
邓江华
何森东
机构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3,共4页
文摘
针对某前置后驱乘用车在一定发动机转速范围内产生车内轰鸣声的现象,建立了该车传动系统的扭振理论计算模型,获取了传动系统的扭振模态信息。进行了该车传动系统扭振强迫振动计算分析与扭振测试,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并明确了该车低速轰鸣声是由传动系统扭振导致,进而可采取相关措施降低扭振幅值,避免低速车内轰鸣声产生。
关键词
乘用车
车内噪声
传动系统
扭振模态
试验
Keywords
Passenger car, Interior noise, Drivetrain, Torsional vibration modal, Test
分类号
U463.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速异步机型风电场机网扭振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
8
6
作者
杨敏霞
解大
娄宇成
冯俊淇
贾玉健
王西田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22-242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7119)~~
文摘
以定速异步风电机组为例,建立包括三质量块轴系数学模型在内的风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速异步机型风电场多机小扰动仿真模型,研究该机型下同型风电场扭振模态及其相关因子,并对比不同风机数量及布局的风电场扭振模态。结果显示,风电场机组间轴系扭振模态出现双谐振尖峰现象,风机数量增加将导致扭振模态特征值实部趋于正半轴并且阻尼比降低;风电场机组间存在扭振传递作用,风电场风机数量和布局将影响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
关键词
风电场
轴系
扭
振
扭振模态
小干扰稳定性
Keywords
wind farm
shaft torsional vibration
torsional vibrating pattern
small signal stability
分类号
TM7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静止同步补偿器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模态互补电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
35
7
作者
李志鹏
谢小荣
机构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22-2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7080)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20090857)~~
文摘
提出一种应用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抑制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的模态互补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发电机转速偏差信号作为反馈,动态生成与各模态频率互补的补偿电流信号。STATCOM实时跟踪该电流信号,向机组定子注入幅值和相位均可控的次同步和超同步补偿电流,进而在机组内部激发出与扭振模态频率一致的电磁转矩,从而对SSR起到抑制作用。从理论上推导出补偿电流与电气阻尼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设计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方法。以某典型厂对网串联补偿输电系统为实例,通过电磁仿真验证上述机制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与同背景下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抑制SSR方案的比较分析,表明基于上述方法的STATCOM抑制SSR的方案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优越性。
关键词
次同步谐
振
静止同步补偿器
扭振模态
复转矩系数法
Keywords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SSR)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 (STATCOM)
torsional mode
complex torque coefficient approach
分类号
TM76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复原子解耦调制滤波的次同步振荡模态分析方法及其仿真
被引量:
3
8
作者
刘林
林涛
徐遐龄
机构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华中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53-205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7044)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杰出人才项目(2006ABB006)
+1 种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文摘
利用尺度因子对加高斯窗的正交三角基进行解耦调制可以构造具有灵活滤波控制特性的复原子函数。该复滤波函数的时频域带宽不受带通中心频率约束,且能根据分析要求通过尺度因子调整。为此,根据高斯窗半径计算公式设置具有紧凑频域带宽和较短观测时窗长度的复原子参数,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逐步调整中心频率实现对各振荡模态的检测,每次有效滤波输出对应于各振荡模态的特征复相量,并从中提取振荡频率、幅值和阻尼。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能从实测数据中准确检测工频量以及同时存在的各次同步电气谐振模态和扭振模态频率、幅值和阻尼,具有较高的模式分辨率和较短的计算数据窗,能较好地抑制噪声和高频分量干扰,且实时性好,便于在线分析。
关键词
复原子函数(CAF)
高斯窗
次同步
振
荡(SSO)
谐
振
模态
扭振模态
观测时窗
Keywords
complex atom function(CAF)
gauss window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
resonance mode
tor-sional mode
observation time window
分类号
TM71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M74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电场引发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0
9
作者
徐衍会
耿雨柔
杨博文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677066)。
文摘
风能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是实现能源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然而,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稳定性问题逐渐凸显,实际系统中出现了风电场引发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现象。建立了风火联合外送系统模型,应用谐波响应法和复转矩系数法分析了风电场引发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火电机组轴系扭振特性、风电场容量、风速、风机转子侧变频器内环增益系数以及风电场至火电机组的电气距离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轴系扭振模态可观测度越高、风电场容量越大、风机风速越高、风机转子侧变频器内环增益系数越大以及风电场与火电机组的电气距离越远,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越剧烈。通过IEEE第一基准模型和IEEE39节点系统的时域仿真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风电场
火电机组
次同步
振
荡
轴系
扭振模态
Keywords
wind farm
thermal power unit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shaft torsional vibration mode
分类号
TM61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M71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LMI方法多目标综合的H_∞扭振模态观测器
于达仁
王西田
何朕
鲍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传动系统的扭振模态及其数学模型
龚庆寿
王敏之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模态分析
苏永丽
康积涛
吴小刚
《电气开关》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汽轮发电机组H_∞扭振模态观测器的特性分析
王西田
林志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某前置后驱乘用车传动系扭振模态理论计算及试验测试
康强
吴昱东
邓江华
何森东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定速异步机型风电场机网扭振建模及仿真
杨敏霞
解大
娄宇成
冯俊淇
贾玉健
王西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应用静止同步补偿器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模态互补电流控制方法
李志鹏
谢小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采用复原子解耦调制滤波的次同步振荡模态分析方法及其仿真
刘林
林涛
徐遐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风电场引发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徐衍会
耿雨柔
杨博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