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宫颈癌术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例
1
作者 高学生 张茜 李雅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4期152-155,共4页
宫颈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子宫广泛性切除术为该疾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但术中可对盆腔神经及盆丛神经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引发术后尿潴留等膀胱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威胁极大。本文报道1例创新性应用超声引导下... 宫颈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子宫广泛性切除术为该疾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但术中可对盆腔神经及盆丛神经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引发术后尿潴留等膀胱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威胁极大。本文报道1例创新性应用超声引导下尿管球囊扩张尿道外括约肌技术治疗成功的宫颈癌术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使其恢复自主排尿功能。超声可视化引导下尿道外括约肌尿管球囊扩张术可降低尿道外括约肌张力,减少膀胱出口阻力,改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 神经源性膀胱 球囊扩张术 导尿管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疗效及对咽鼓管功能、炎性因子和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徐慧敏 高刚 钱茂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5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 目的分析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ET)联合鼓膜置管术(TTI)治疗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疗效及对咽鼓管功能、炎性因子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来我院治疗复发性SOM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例=... 目的 目的分析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ET)联合鼓膜置管术(TTI)治疗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疗效及对咽鼓管功能、炎性因子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来我院治疗复发性SOM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例=54)和TTI组(例=44)。联合组行BET联合TTI治疗,TTI组行单纯TT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咽鼓管功能[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炎性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白细胞介素-6(IL-6)和内皮素-1(ET-1)]表达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联合组临床有效率94.44%高于TTI组81.81%(P<0.05);治疗后,两组ETDQ-7组间、时间点及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各时间点ETDQ-7评分均显著低于TTI组(P<0.05);治疗后,两组PCT、IL-6及ET-1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联合组低于TTI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TTI组20.45%(P<0.05)。结论 BET联合TTI治疗复发性SOM患者疗效确切,有利于咽鼓管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鼓膜置管 咽鼓管功能 炎性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听阈和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陆哲夫 李文全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ET)联合鼓膜切开置管(TTI)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听阈和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难治性OM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TI组和TTI+BET组,每组各60例。TTI组患者行TTI+咽鼓管冲洗;...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ET)联合鼓膜切开置管(TTI)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听阈和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难治性OM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TI组和TTI+BET组,每组各60例。TTI组患者行TTI+咽鼓管冲洗;TTI+BET组患者行BET联合TTI+咽鼓管冲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个月听阈[气导(AC)阈值、骨导(BC)阈值];术前、术后1、6及12个月咽鼓管功能[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ETDQ-7)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随访1年复发情况。结果:TTI+BET组中耳积液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听力恢复时间短于TTI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AC、BC均下降(P<0.05),且TTI+BET组低于TTI组(P<0.05)。术后1、6及12个月,两组患者ETDQ-7评分、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TTI+BET组各时间点均低于TTI组(P<0.05)。随访12个月,TTI+BET组复发率低于TTI组(P<0.05)。结论:BET联合TTI及咽鼓管冲洗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难治性OME咽鼓管功能障碍,降低听阈值,且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切开置管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听阈 咽鼓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与保护因素分析
4
作者 张登庆 蔡文玉 +1 位作者 叶胜义 陈子敏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 探索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Events,MACE)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晋江市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临床资料,... 目的 探索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Events,MACE)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晋江市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疾病史、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变血管位置、冠状动脉改变情况、预扩张球囊类型、药物涂层球囊、术后情况。根据患者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MACE的发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非MACE组(54例)和MACE组(24例)。对两组患者上述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MACE的相关因素,并对其保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MACE组患者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nltrasound,IVUS)指导比例、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水平、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比例均低于MACE组患者;病变血管为左回旋支(LCX)比例和病变血管为分支血管比例高于MAC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水平、病变血管为LCX、病变血管为分支血管、冠状动脉血管病变≥2支、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为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MACE的独立影像因素。结论 Lp(a)水平高、冠状动脉血管病变≥2支、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为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病变血管为LCX和分支血管为术后2年发生MACE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价值研究
5
作者 陈祖鸿 蔡章 黄冬冬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34-238,243,共6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研究组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咽鼓管球囊...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研究组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治疗前后,采用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ETDQ-7)评分对咽鼓管功能障碍进行评估;采用纯音测听检测气骨导差值及纯音听阈值;采用纯音听阈测试及声导抗测听检测静态声顺值及平均听阈值;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第3天ETDQ-7评分、气骨导差值、纯音听阈值、听力水平、血清IL-8、IL-5、TNF-α及CD8^(+)水平降低,静态声顺值、血清CD4^(+)水平、CD4^(+)/CD8^(+)比值升高(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可改善患者听力,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治疗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 地塞米松磷酸钠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炎性反应 免疫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外括约肌球囊扩张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黄宝琴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析在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实行尿道外括约肌球囊扩张术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今后临床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3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间... 目的探析在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实行尿道外括约肌球囊扩张术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今后临床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3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间歇性导尿+盆底肌训练)和研究组(40例,间歇性导尿+盆底肌训练+尿道外括约肌球囊扩张术)。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尿动力学检查指标,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储尿期膀胱容量均增大,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膀胱感觉阈值、膀胱顺应性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最大逼尿肌压力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3周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实行尿道外括约肌球囊扩张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提升其疗效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尿道外括约肌球囊扩张术 尿动力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鼓室成形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慢性中耳炎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安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04-108,共5页
通过分析行I型鼓室成形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与单纯行I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探究联合手术的疗效与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所有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咽鼓管功能... 通过分析行I型鼓室成形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与单纯行I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探究联合手术的疗效与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所有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咽鼓管功能障碍并且行耳内镜下I型鼓室成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两组术后6月与术前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I型鼓室成形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较单纯行I型鼓室成形术更能提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术后1000Hz的气导听力,有利于患者日常言语交流。I型鼓室成形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较单纯行I型鼓室成形术更能改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术后的咽鼓管功能,减轻患者术后耳闷、听声音朦胧感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障碍 鼓室成形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球囊扩张术在环咽肌失弛证所致吞咽障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张丽君 李学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1-004,共4页
分析在治疗由于环咽肌失弛证所致吞咽障碍的过程当中,给予患者针刺配合球囊扩张术对于患者康复的意义和作用。方法 选择在2022年全年的时间当中,挑选出由于环咽肌失弛证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数量为70例。把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个... 分析在治疗由于环咽肌失弛证所致吞咽障碍的过程当中,给予患者针刺配合球囊扩张术对于患者康复的意义和作用。方法 选择在2022年全年的时间当中,挑选出由于环咽肌失弛证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数量为70例。把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患者仅以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另外一组则额外添加了针刺治疗的配合。对比两个小组的治疗情况和预后效果。结果 针刺球囊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球囊组,治疗后患者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高于球囊组,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低于球囊组,总有效率高于球囊组,P<0.05。结论 球囊扩张术联合针刺对于环咽肌失弛证所致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吞咽功能情况,且可减轻误吸,改善生活质量状况,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球囊扩张术 环咽肌失弛证所致吞咽障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效果
9
作者 徐静 马登飞 张金凤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采集安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经球囊扩张术治疗的39例脑卒中术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同期医院...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采集安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经球囊扩张术治疗的39例脑卒中术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同期医院经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的39例脑卒中术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全部患者完成治疗与随访,一般资料、治疗资料、结果资料保存完整。查阅资料,记录患者手术情况;患者于治疗前、治疗6周接受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以评估其吞咽功能;同时各时点接受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功能等级,各项评估与检查结果数据保存完整。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两组VFS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的实施,更利于促进脑卒中后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患者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缩短,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 重复经颅刺激 球囊扩张术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鼓室口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疗效及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谢先荣 付亚峰 刘伟清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鼓室口咽鼓管球囊扩张(balloon dilatati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联合腺样体消融术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CSOM)患儿的疗效及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间在中山市... 目的探讨经鼓室口咽鼓管球囊扩张(balloon dilatati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联合腺样体消融术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CSOM)患儿的疗效及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间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就诊的CSOM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腺样体消融术+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腺样体消融术+鼓膜切开置管术+BET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咽鼓管功能、临床疗效及随访6个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耳积液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鼓膜愈合时间、听力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咽鼓管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升高、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量表(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7,ETDQ-7)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ETS评分高于对照组,ETDQ-7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63%vs.9.76%,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复发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95%vs.2.44%,P<0.05)。结论经鼓室口BET联合腺样体消融术有助于提高CSOM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咽鼓管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复发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渗出液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咽鼓管(Eustachian Tube) 扩张术(Dilatation) 腺样体切除(Adenoidectomy)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dilatation Eustachian tuboplasty) 咽鼓管鼓室口(tympanic opening of Eustachian tu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涛 郝立校 +8 位作者 吕婵 吴静怡 李兴佳 王永明 陈萌 纪晓丹 刘畅 别里克 龚彪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 比较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ESLBD)(12~15 mm)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 目的 比较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ESLBD)(12~15 mm)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采用EST或ESLBD(12~15 mm)治疗的131例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EST组(n=70)和ESLBD组(n=61),比较2组的完全取石成功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相关术后近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EST组和ESLBD组的取石成功率和机械碎石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8.6%比100.0%,24.3%比18.0%,P均>0.05)。EST组的ERCP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ESLBD组(8.6%比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随访结果显示,EST组和ESLBD组的ERCP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比8.6%,P>0.05)。结论 与EST相比,ESLBD(12~15 mm)用于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对于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ESLBD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EST与ESLBD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相似,ESLBD也会造成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球囊扩张术与探条扩张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疗效比较
12
作者 郭振可 吉星 +4 位作者 徐纯如 朱振鹏 李晓宇 冷汶远 林健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比较尿道球囊扩张术与尿道探条扩张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3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01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55例行尿道球囊扩张术患者为球囊组,46例行... 目的比较尿道球囊扩张术与尿道探条扩张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3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01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55例行尿道球囊扩张术患者为球囊组,46例行尿道探条扩张术患者为探条组。通过查阅电子病历、门诊、电话随访等方式,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狭窄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终点事件设置为需要医疗干预的术后尿道狭窄复发,干预手段包括导尿、耻骨上膀胱造瘘、尿道腔内治疗、尿道成形术等。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术前白蛋白、白细胞、血红蛋白、尿道狭窄部位、是否为再次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术前合并尿路感染率、医源性尿道狭窄率、狭窄段长度≥2 cm比例、多发尿道狭窄率均高于探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4.55%vs.3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尿道狭窄手术有效率差异呈现逐渐显著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42,95%CI 0.20~0.87,P=0.02)。对于术前合并尿路感染的尿道狭窄患者,球囊组手术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39,95%CI 0.18~0.86,P=0.02)。无论是否为医源性尿道狭窄,两种手术方法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狭窄段长度<2 cm的尿道狭窄,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狭窄段长度≥2 cm的尿道狭窄,球囊组手术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18,95%CI 0.06~0.54,P=0.002)。对于首次手术干预的尿道狭窄,两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需再次手术干预的尿道狭窄,球囊组手术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30,95%CI 0.12~0.75,P=0.01)。患者术前是否合并尿路感染、是否首次手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病因、狭窄部位、狭窄段长度、是否为多发尿道狭窄对其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与尿道探条术比较,球囊扩张术是降低术后复发率的独立保护性因素(HR=0.42,95%CI 0.20~0.88,P=0.02)。结论医源性尿道损伤是尿道狭窄的重要原因。与尿道探条扩张术比较,球囊扩张术的狭窄复发率较低,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尿道球囊扩张术与探条扩张术均有较高的安全性,两种术式在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与尿道探条术比较,球囊扩张术是降低术后复发率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尿道球囊扩张术 尿道探条扩张术 疗效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同期种植牙在牙齿发育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许志鹏 张晓浩 李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探讨牙槽突扩张术联合骨引导再生(GBR)植骨术同期种植牙在牙齿发育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87例(94牙)牙齿发育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37,40牙)和GBR组(n=50,54牙)。常规组行牙槽骨劈开术治疗;... 目的:探讨牙槽突扩张术联合骨引导再生(GBR)植骨术同期种植牙在牙齿发育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87例(94牙)牙齿发育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37,40牙)和GBR组(n=50,54牙)。常规组行牙槽骨劈开术治疗;GBR组行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离院时间及骨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及6个月种植体稳定性[稳定系数(ISQ)];术后1年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红色美学标准(PES)评分]、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值及种植体周围牙整齐度;手术并发症及术后1年修复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GBR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骨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离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6个月,GBR组患者种植体ISQ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年,GBR组患者种植体周围软组织PES评分、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值、牙整齐度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R组患者术后1年修复体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同期种植牙治疗有效率高,且牙齿发育异常患者预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发育异常 牙槽突扩张术 种植牙 骨引导再生植骨 牙槽骨吸收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徐超 万其 +1 位作者 杨兆丰 官泽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0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治疗布加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均使用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结果(小球囊预开通成功率、血栓溶解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 目的探讨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治疗布加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均使用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结果(小球囊预开通成功率、血栓溶解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比较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62例患者中,小球囊预开通成功率为61例(98.39%),有1例因下腔静脉长段闭塞而反复扩张无法开通;其中,新鲜血栓25例,均行经导管溶栓后清除,其余为陈旧性血栓,在1个月内完全溶解率为93.44%(57/61);所有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无症状性肺栓塞、死亡病例。患者术后PLT(131.65±37.02)×10^(9)/L、HDL-C(1.15±0.21)mmol/L均高于术前的(108.94±46.36)×10^(9)/L、(0.93±0.28)mmol/L,ALP(88.19±40.63)U/L、DBil(21.02±7.59)μmol/L均低于术前的(111.57±57.48)U/L、(24.89±9.98)μmol/L(P<0.05);手术前后WBC、RBC、Hb、ALB、ALT、AST、TC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中,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成功率及血栓溶解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有效调节PLT、HDL-C等水平,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下腔静脉血栓 球囊扩张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成人慢性鼻窦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15
作者 刘文 黄晓悫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90-196,共7页
目的评价鼻窦球囊扩张术(SBCD)治疗成人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NKI、CBM、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4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Met... 目的评价鼻窦球囊扩张术(SBCD)治疗成人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NKI、CBM、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4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Meta分析显示:SBCD组与对照组成功扩张窦口比率相当;SBCD组术后3月SNOT-20评分、术后6月SNOT-20评分、术后3月Lund-Kennedy内镜评分、术后3月嗅觉功能正常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C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成人慢性鼻窦炎效果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相当,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球囊扩张术 鼻窦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扩张术对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赵辉 路怀志 +2 位作者 朱艳卫 宋雅信 王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CB)与普通球囊扩张术对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经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C...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CB)与普通球囊扩张术对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经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CB组和普通组,各60例,DCB组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普通组接受普通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扩张成功率和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和随访12个月后的晚期管腔丢失、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脑卒中、心力衰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结果治疗后,DCB组的扩张成功率(95.00%)高于普通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CB组CK-MB为(12.86±2.45)U·L^(-1)、肌钙蛋白T为(0.12±0.02)μg·L^(-1),均较普通组的(15.45±2.48)U·L^(-1)、(0.22±0.04)μg·L^(-1)下降明显(P<0.05);DCB组的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为(2.45±0.12)mm,相较于普通组的(2.06±0.04)mm更大(P<0.05);经过12个月的随访复查冠脉造影,DCB组的晚期管腔丢失为(0.26±0.04)mm,明显小于普通组的(0.38±0.08)mm(P<0.05);随访12个月后,DCB组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5.00%)低于普通组(16.67%)(P<0.05);DCB组MACE发生率(16.67%)与普通组(33.33%)相比更低(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比普通球囊扩张术更好,晚期管腔丢失较少,支架内再狭窄率较低,且MACE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 普通球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观察
17
作者 杨丽 王春艳 +1 位作者 翟凤英 周玉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57-0160,共4页
通过比较研究,对烧伤、整形手术中皮肤软组织扩张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80例新进烧伤、整形外科的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等方面均显著好于对... 通过比较研究,对烧伤、整形手术中皮肤软组织扩张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80例新进烧伤、整形外科的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等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伤口再通率明显低于参考组,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烧伤、整形手术中,皮肤软组织扩张能明显改善创面的血运,改善创面的血运,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整形外科 创面恢复 治疗效果 并发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赵吉庆 王俊玲 王志强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0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与试验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 目的:分析采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0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与试验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试验组给予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支气管直径长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气促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痰或气管分泌物涂片结果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治疗中,采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可促进患者肺功能及疾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支气管狭窄 支气管镜 球囊扩张术 肺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9
作者 黄俊波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2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动静脉内瘘(AVF)狭窄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球囊扩张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且发生AVF狭窄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中引导方式不同将患者...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动静脉内瘘(AVF)狭窄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球囊扩张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且发生AVF狭窄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中引导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8)和超声组(n=40)。常规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术,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血液透析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参照组比较,超声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均升高,6个月内内瘘狭窄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d两组患者血管内径增大,肱动脉血流量、透析血流量明显升高(P<0.05),且与参照组比较,超声组患者血管内径增大,肱动脉血流量、透析血流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比较,超声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球囊扩张术可以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AVF狭窄治疗中的手术成功率,降低内瘘再狭窄,促进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超声 球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术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
作者 薛丽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22-0025,共4页
评估经皮球囊扩张术对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中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课题中病例来源:血液透析中出现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病例68例,经过本次入组的基本条件,全部批准进入对照试验。征求本人的知情同意,使用随机编号的... 评估经皮球囊扩张术对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中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课题中病例来源:血液透析中出现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病例68例,经过本次入组的基本条件,全部批准进入对照试验。征求本人的知情同意,使用随机编号的方式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内瘘切除重建术;观察组(34例)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术。对两组患者的内瘘功能、再狭窄率和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内瘘功能:两组术后1周内径狭窄、峰值流速下降,肱动脉血流量上升,相互分析有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内径狭窄程度、肱动脉血流量、峰值流速,相互分析无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再狭窄率,相互分析有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再狭窄多于观察组,相互分析有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对照组的并发症多于观察组,相互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经皮球囊扩张术与内瘘切除重建术均能改善内瘘功能,但经皮球囊扩张术可以减少再狭窄和并发症,临床可根据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扩张术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