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罚执行社会化的国际现状与我国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
作者 翟中东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3,共6页
为什么我国要推行社区矫正制?带着这个问题,本文首先介绍推动社区矫正实施的理念———刑罚执行社会化思想,然后考察刑罚执行社会化在国外的发展情况,最后对刑罚执行社会化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予以探讨。
关键词 刑罚执行社会化 国际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行社会化理念的确立及展开 被引量:4
2
作者 邓蔚 《求索》 CSSCI 2019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从本质上讲,执行难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法院一家之“难”。欲实现长效解决执行难的宏伟目标,需将其纳入社会治理进程中,在社会多方合力作用之下方能有所作为。因此,建基于社会治理之上的执行社会化理念便孕育而生。基于执行社会化理念... 从本质上讲,执行难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法院一家之“难”。欲实现长效解决执行难的宏伟目标,需将其纳入社会治理进程中,在社会多方合力作用之下方能有所作为。因此,建基于社会治理之上的执行社会化理念便孕育而生。基于执行社会化理念之高站位、宽视域、大思维特征,其实际上是时下实务届所指称的“执行社会化”之上位概念。就其制度展开而言,执行社会化理念乃是以执行供给侧与执行需求侧双驱为动力源,以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及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为基本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社会化理念 执行 社会问题 社会治理
原文传递
社会治理视角下民事执行的社会化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何依洲 杜崇 《克拉玛依学刊》 2020年第3期59-65,共7页
民事执行难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不能单纯依靠法院力量予以解决。治理民事执行难应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探索执行社会化的路径。探索民事执行社会化应确立以债权人为中心的理念,允许债权人将执行权让渡给民间主体或者经由国... 民事执行难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不能单纯依靠法院力量予以解决。治理民事执行难应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探索执行社会化的路径。探索民事执行社会化应确立以债权人为中心的理念,允许债权人将执行权让渡给民间主体或者经由国家机关授权给民间主体。实现执行社会化应当对民间执行主体的资格、职能范围、监督方式进行合理规制,以防止执行权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 社会治理 执行社会化 执行 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治理思想的变迁看刑罚执行的社会化
4
作者 赖勇龙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35期47-48,共2页
近年来,缓刑的适用比例有所提高,社区矫正更多地引入到对罪犯的改造中,体现了刑罚执行社会化的趋势,这个趋势是群众的呼声,时代的需要,体现了刑事政策的变化,而刑事政策的变化体现的是社会治理思想的变迁。刑罚执行社会化是共建、共治... 近年来,缓刑的适用比例有所提高,社区矫正更多地引入到对罪犯的改造中,体现了刑罚执行社会化的趋势,这个趋势是群众的呼声,时代的需要,体现了刑事政策的变化,而刑事政策的变化体现的是社会治理思想的变迁。刑罚执行社会化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思想的体现,反映了改造罪犯更多的依赖社会自身的力量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思想 变迁 刑罚执行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执行权配置:理论根基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奕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4-175,208,共13页
当前刑事执行权运行存在执行资源分散、执行权能弱化、执行规则粗糙的实践困境,究其根源在于刑事执行权配置不合理,有必要重新审视。刑事执行权的配置需建立在明晰的权属界定以及遵循规律的基础之上。刑事执行权是兼具司法权特性的司法... 当前刑事执行权运行存在执行资源分散、执行权能弱化、执行规则粗糙的实践困境,究其根源在于刑事执行权配置不合理,有必要重新审视。刑事执行权的配置需建立在明晰的权属界定以及遵循规律的基础之上。刑事执行权是兼具司法权特性的司法行政权。刑事执行一体化、执行社会化以及权力制衡原则是指导刑事执行权配置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有必要统一刑事执行机构设置,由司法部统筹管理刑事执行工作;调整刑事执行主体配置格局,将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的部分刑事执行权移交司法行政机关;明确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性质,规定社区矫正机构隶属于司法行政机关,配备一定比例的社区矫正警察,合理界定不同参与主体在社区矫正中的地位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执行权配置 刑事执行一体化 执行社会化 权力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禁刑执行路径探索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倩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4-23,共10页
传统监禁刑执行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既不利于罪犯矫正,也不符合目前世界“刑罚轻缓化、人性化、民主化”的潮流,因此需要我们探索新的刑罚执行方法。当前,世界上主要的刑罚执行模式有监禁刑(狱内行刑社会化)、半监禁刑和非监禁刑,其中半... 传统监禁刑执行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既不利于罪犯矫正,也不符合目前世界“刑罚轻缓化、人性化、民主化”的潮流,因此需要我们探索新的刑罚执行方法。当前,世界上主要的刑罚执行模式有监禁刑(狱内行刑社会化)、半监禁刑和非监禁刑,其中半监禁刑和非监禁刑的适用率很高。从国外已经取得实践成功经验的国家的刑罚执行方式入手进行研究、思考,进而诊断我国刑罚执行方式的问题所在,可以为我国监禁刑执行社会化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刑社会化 监禁刑 监禁刑执行社会化 非监禁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枫桥经验”视域下的社会化协同执行机制——基于J省法院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潘剑锋 牛正浩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1-181,192,共12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人民法院在社会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执行工作是实现实体正义、兑现胜诉利益的最后一环,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人民法院在社会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执行工作是实现实体正义、兑现胜诉利益的最后一环,而"执行不能"、执行不规范、消极执行等问题极易诱发和激化新的社会矛盾。在"后新冠时期"诉讼激增、生效裁判文书自动履行率下降的严峻形势下,应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论精髓,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和善意文明执行的平衡,促进执行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化协同执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执行社会化 协同执行 善意文明执行
原文传递
非营利性组织介入罪犯改造的理论解释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5
8
作者 姜涛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3-78,共6页
罪犯改造是在惩罚前提下进行的法律活动,不应过量地强化监狱化,改造的功效在很多情况下是非监狱运作的结果,改造功效的有效发挥需以社会化为基础,依赖于社会资源的合理运用和社会的持续性投入。就理论解释而言,非营利性组织介入罪犯改... 罪犯改造是在惩罚前提下进行的法律活动,不应过量地强化监狱化,改造的功效在很多情况下是非监狱运作的结果,改造功效的有效发挥需以社会化为基础,依赖于社会资源的合理运用和社会的持续性投入。就理论解释而言,非营利性组织介入罪犯改造与监狱部分失灵现象和刑罚执行社会化密切关联,作为一个新的伴生主体介入犯罪改造已成必然之势。就路径选择而言,非营利性组织可以通过社区改造、就业接纳、社会帮教、事后监督等路径介入罪犯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性组织 罪犯改造 监狱化 社区矫正 刑罚执行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强化刑罚交付执行检察工作
9
作者 陈泽东 《当代检察官》 2015年第10期44-45,共2页
在目前刑罚执行社会化的背景下,刑罚交付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及时将生效刑事判决裁定交付相关机关执行,并由相关机关接受执行的一种刑事诉讼活动。在此定义中,刑罚交付执行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受体是监狱、看守所、公安机关、及社区矫正... 在目前刑罚执行社会化的背景下,刑罚交付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及时将生效刑事判决裁定交付相关机关执行,并由相关机关接受执行的一种刑事诉讼活动。在此定义中,刑罚交付执行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受体是监狱、看守所、公安机关、及社区矫正机构,交付执行的对象是生效判决裁定,交付的过程涵盖交付和接受两大环节。但需要指出的是,限于本文讨论视野及司法实践限制,本定义下的刑罚并不包含法院交付法院本身执行的死刑立即执行、罚金刑、没收财产刑、特别程序及单处剥夺政治权利刑的交付执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执行社会化 交付 检察工作 剥夺政治权利刑 人民法院 刑事诉讼活动 公安机关 社区矫正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